智媒时代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能力本位理念

能力本位是一种关于人的发展的理念,强调人的发展的核心在于人的能力的发展,以“人的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为核心来确立新的社会价值理念,构建新的社会发展机制。

一、能力本位的基本内涵

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其行为上外化的表现,是人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它是人的价值实现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力往往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从事任何活动所必备的能力,例如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注意能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特殊能力是指在某些专业和特殊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般能力(智力)的某些特殊方面的独特发展,例如数学能力、文学能力、艺术表演能力、管理能力、搜集整理能力、技术操作能力等都属于特殊能力。

纵观人类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发展进程,其客观的结果是“人的能力”的质的飞跃,“人的能力”的不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力本位”理论主张从人的实践活动来理解人的能力问题,人的实践活动是思考“人的能力”的现实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活动的全面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全面地发展我们的能力;实践是体现人的能动性的活动,人的能动性的实质是人的自由,这要求人的能力的发展必然是自由的而非被动的;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是个体、群体和类的统一,这要求人的各种能力必然要和谐发展。“能力本位”主张人的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我们更新观念,更要求我们创新制度。

能力本位教育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高等教育本位观,简称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也有称CBT(Competency Based Training),即能力本位培训。许多国家把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称为CBE,它是按照职业岗位设置专业,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日渐盛行,其中Competency 的意思是“能力、胜任、技术;权能、权限;(指人)资格”。因此,“能力本位”中的“能力”是综合概念,指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本领或才能,而非单一指“技能”。

从教育学领域看,所谓能力本位,是相对于学科本位来说的,它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追求。强调把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内化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基础,外化为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条件。向学生传授知识,必须将知识转化成为素质和能力,学生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成为可以创造价值财富的人力资本。

能力本位教育是以重视获得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实际分析,能力本位教育应该具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能力本位课程,主要解决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它包括能力本位教育的课程目标、能力本位教育的课程内容和能力本位教育的课程组织。根据一定的能力观分析和确定能力标准,将能力标准转换为课程,通常采用模块化课程。第二是能力本位学习理论主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能力本位教育的学习理论包括学习的本质、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过程。第三是能力本位教学理论,主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能力本位教育的教学理论包括能力本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组织,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以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专项能力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和学习计划。第四是能力本位教材理论,主要解决的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学习主体对其进行信息加工的客体,是教师用以构建学生心理结构的外部工具或手段。为此教材既要体现各门学科中研究对象本身的内在联系,即通常所说的科学性,同时又要体现学习的规律,使其具有高度的教学效能。

二、国外能力本位培养模式概况

(一)英国BTEC教育模式

英国BTEC教育模式是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usiness &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的简称。BTEC 教学模式的知识体系跨学科、跨领域,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鼓励学生查找资料,锻炼自学能力。同时,突出通用能力培养,并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BTEC打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其评估目的主要是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

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具体内容则由企业、专业团体、学院和教育部门联合制定,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不断修订。TAFE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教学组织方式极为灵活。因此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上,考核重点强调学生应该能做什么,而不是应该知道什么。

(三)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指整个培训过程在企业和学校中进行。企业培训主要是使受训者掌握“怎么做”的问题。职业主要解决受训者在实训技能操作时“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具体体现在课程结构的基础性、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编排的综合性、课程实施的双元性、课程比例的实践性、课程管理的开放性和课程评价的实效性等方面。

(四)美国、加拿大CBE模式

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在广泛应用于北美应用教育中。其主要特点是: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此施教。

三、实施能力本位的教育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本科高等教育提出了任务和要求,提出“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要求,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该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来构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而其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是学术、技术、职业三者的结合。有学者提出“21世纪是一个注重人的能力的社会,不论是市场经济还是知识经济,都是一种能力经济——人的能力的大小、优劣,将直接决定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权利”。因此毫不夸张地说能力本位是21世纪人的生存基础,发展的基本条件。

1.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树立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质量观

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的要求,指出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的学科本位质量观的局限,促使应用型本科高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应用型本科教育面向区域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情办学和培养人才,把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贴近社会需要、坚持应用为主作为办学的基本宗旨,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大量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也应该是符合这一市场定位。高校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不仅是高校内部支撑力、生存力和发展力的一种体现,其竞争力水平和内在各项要素的组合,也直接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角度出发,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确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2.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结构

一是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二是能掌握跨学科专业、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学科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三是了解社会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3.应用型本科人才素质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型人才进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时,其专业知识的运用、应用能力的发挥常与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非专业素质有密切关系并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素质要素主要是基本素质,是指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合格的政治思想素养,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进取心,以及事业心与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新创业精神和身心素质。培养这些素质与校风、学风、人才培养方式,相应课程设计和实施以及教育教学思想关系很大。

4.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

这里所指的能力是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培养学生具有综合性的、普遍性的、可迁移性的,对未来职业成功发展具有持久性的、正确的方法论和必备的社会能力。为适应今后职业岗位,在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特别是在人际交往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团队和工作执行力、创造力等方面具有较强能力优势的人才。

四、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能力本位教育的关键是建立“三个互动”教学机制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能力本位的素质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关键是要力求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做到三个互动。

一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在循环往复中有机结合,通过理论知识的运用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或是通过实践的训练促进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具有特定的知识、能力结构,要通过特定的课程体系来实现,要将课程体系与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坚持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其前后连贯,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二是坚持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推行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推行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是坚持学校和社会的双向互动,在人才培养中不但要以知识为导向,还要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坚持社会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更自觉地学习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品德和能力,为日后就业、创业做好准备。要把社会当课堂,使学生在实践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还要因材施教、突出个性能力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基础条件,对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教育或职业资格培训,激励学生拓展和强化自身的特长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