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与疫情控制
第一节 规模猪场建设必须符合防疫要求
近年来,我国生猪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很快,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应当看到,在建设专业规模猪场的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生产经营者,由于缺乏科学养猪和防疫知识,在规模猪场场址的选择、布局和与之相配套的防疫设施配置等方面不科学、未完善,以至于在猪场投产后,防疫、环保条件不能达标,甚至引起疫病的发生、流行。规模化猪场建设必须符合防疫的要求。
一、依据主客观条件确定养猪生产规模
养猪的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成正相关。大的生产规模,要产生高的经济效益,必须有面积足够大、环境条件好的生产场地,有足够的生产投入资金和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各种配套设施,具有生产管理经验、防疫、疾病诊治的技术来作保证。因此,生产经营者一定要在建场时充分正视、考虑上述的各项条件,量力而行。
二、规模猪场场址的选择与布局
(一)规模猪场的选址
规模猪场选址应考虑到猪场的地势、水源、交通、疫情等自然条件,尽量做到有利于生产的进行、疫病的预防,有利于防止猪场对外部环境的污染。猪场应选择距一般公路100米以上,居民区200米以上,地势高燥、平坦(坡度小于20°),向阳地带,交通方便,有充足无污染的水源、可靠的供电条件。猪场距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垃圾处理场、活畜交易集散地、风景区、水源地不应少于2千米。有条件的可配套果园、鱼塘,实行“猪-鱼-果”或“猪-沼-果”生产模式,以便猪场污水、粪便的处理。否则要注意留有一定面积场地,供污水、粪便处理设施用地。据测算,自繁自养的商品肉猪场,生产一头商品猪总的土地使用面积为2.5米2。
(二)猪场的布局
猪场内应按生产区、生产辅助区(饲料加工车间、仓库、修理车间等)、办公生活区、排污处理区严格划片分开,切不可互相穿插。猪场用围墙围定,与外界隔离,界限分明。猪场内的办公生活区、饲料加工车间依次在生产区的上风向。办公生活区和饲料加工车间应有独立的门户通向猪场外部,各自有通道通向生产区。三者之间有隔墙,互为隔绝。生产区按公猪配种舍、怀孕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舍、育肥舍、出猪台,从上风向至下风向顺序排列。在生产区内相对偏僻最远处,建立患病猪隔离观察治疗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车间、尸井,此地注意用围墙保证与其他猪舍的隔离。在猪场大门入口处、各区间和各栏舍间进出口处根据需要建有大小不同水泥结构的消毒池。各栋猪舍间的距离应在7米以上,若栋距再大些,空气环境会更好。
三、猪舍的建筑和设施配置
(一)猪舍建筑
1.高度、跨度、坡度
猪舍内净高2.4~2.7米,有条件的可达3~3.5米,自然通风的猪舍跨度不超过15米。猪舍双坡屋面最小坡度为25%。
2.猪舍的建筑形式
(1)开放式猪舍 建筑简单,省工省料,造价低,采光通风好,舍内有害气体易排出。但由于猪舍不封闭,舍内气温随着室外变化而变化,无法人为控制,对于冬季寒冷地区,会影响猪繁殖与生产。
(2)封闭式猪舍
①单列封闭式猪舍 在舍内靠墙设走道,构造简单,采光、通风、防潮好,适用于冬季不是很冷的地区。
②双列封闭式猪舍 舍内猪栏成两列,中间设走道,管理方便,保温较好,地面利用率高,但采光、防潮性不如单列式猪舍,适用于冬季较寒冷地区。
(二)主要设施配置
1.取水装置
在圈舍间隔墙上距离南面围栏50厘米处安装自动饮水器。公猪舍水龙头距地面50厘米,其他猪舍为40厘米。
2.限位栏
妊娠中后期母猪的限位单列式猪舍,每头母猪1个圈栏,栏高1米、宽0.6米、长2.1米。栏的前方有圈门和通长食槽,后方有圈门和通长粪沟,通长食槽上方安装普通人工开关的水龙头1~2个,供喂料后放水饮用。栏位前为1米宽的饲喂通道,栏位后为清理粪便用的1米宽的通道和宽30厘米、深10厘米的粪沟(为明沟),舍内总粪沟宽为30厘米、深40~60厘米,上有盖板。
3.产床
产床前方有食槽,前后方都有圈门,产床两侧是哺乳仔猪的活动区域,其中一侧前方安装仔猪保温箱,另一侧的前方距底线15厘米处安装自动饮水器,稍后处放置仔猪料槽。产床底层为金属全漏缝地板,其高度与地面平,产床下为粪沟,其后1/3为主粪沟。猪舍内的粪沟汇总处设闸板,闸板外是舍外排粪沟。产床的排列方式一般为尾对尾的双列式,设有中央通道和环形通道。
4.保育栏
保育栏为全漏缝地板式的网床结构,以双列单行排列为好,即两列保育栏并为一行排列,在舍内中央区安装保育栏,周边区为环形通道。
保育栏靠通道的一侧安装饲料自由采食箱,舍内的中轴线通过供水管线,在中轴线上距底层25厘米处安装自动饮水器;保育栏底层与地面平。舍内中央有粪沟,其横截面为梯形,以5%坡度接纳网床边缘的粪便进入中央区域,粪沟出猪舍之前设有闸板。
5.通风换气设施
开放式猪舍为自然通风。密闭式猪舍为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自然通风是在猪舍南北墙上开放地窗,距地面60厘米,长度与窗户相等,高度为25厘米,每个圈栏相应开设1个地窗。机械通风采用负压通风与纵向通风方式,即在猪舍纵向的墙上安装排气扇,在相对的墙面上开启进气口,排、进气口的下沿高度距圈栏地面80厘米,使气体不直吹猪体。进气口与排气扇面积应相等,排气扇的功率可估算,一般猪舍通风量夏季为0.6米3/(小时·千克活重)、冬季为0.35米3/(小时·千克活重)、春秋季为0.45米3/(小时·千克活重)。排气扇的功率应按夏季最大活重的标准计算,以便通过时间控制开关来调节功率。
6.供暖保温
开放式猪舍在寒冷季节可罩塑料膜保暖,膜上留通气孔,以调节湿度和空气质量。重点在产房,为哺乳仔猪设置保温箱、红外线电热板、红外线灯泡等保温设施。
猪舍内地板除上述规定的材料和做法外,其他栏舍和场内各通道均用水泥地板,便于清扫冲洗。
7.粪便处理
有条件的建沼气池。干粪用粪车运至储粪场堆放,或直接出售给农户或自用作肥料或饵料,稀粪、污水流入粪场内化粪池发酵处理。
四、规模猪场防疫
(一)疫病的预防
1.安全引种
大力提倡自繁自养。引进的种猪群,应来源于无特定病原(SPF)的猪场,只有经严格的官方检疫认定健康的种猪方可引入,进场时应在隔离舍观察饲养25~30天,确认无异常后移至相应的猪舍内饲养。
2.免疫
制订适合本场的疫病免疫程序,免疫的种类取决于当地存在何种疫病和可能受到何种疫病的威胁,危害严重的疫病是免疫工作的重点。危害程度较轻,常见的疫病免疫也应同时进行。
(二)配备专职兽医
聘用责任心强,具有执业兽医资格或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任猪场专职兽医,负责对猪群进行免疫、疾病诊治、消毒等工作,是猪场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禁止猪场兽医技术人员到猪场以外进行兽医诊疗工作,防止疫病的传入。
(三)消毒
对进场大门入口,生活区、生产区、猪舍内外环境各通道入口处由专人定期进行消毒,对需要进入生产区的人员、用具都要按规定程序严格消毒。根据消毒的对象、地点,选用相应消毒药品种,视进行消毒的时间段、温度、气候条件来决定药的品种和浓度,尽量避免雨中消毒。严格遵守先清扫、后冲洗、再消毒的原则,才能达到消毒的效果。
(四)无害化处理
选择远离居民区、河流、水源地、放牧场、道路1千米以外高燥处,挖2米以上深的土坑,投入病死猪尸、胎衣等,在其上厚撒(2厘米以上)石灰后填土打实掩埋,填土的厚度应在1.5米以上。掩埋地上插牌告示,禁止开挖。对原饲养、放置病、死猪的栏舍及运载工具用3%氢氧化钠溶液或3%~5%漂白粉溶液或0.1%~2%消特灵溶液进行喷洒消毒。参与掩埋的工作人员身体裸露部位用0.1%消特灵溶液消毒。有条件的猪场可建造尸井,尸井深5米以上,为砖和水泥结构,底部宽大,井口直径0.8米左右,用活动盖板严密封盖。在使用时,应向尸井添加如氢氧化钠类强消毒药,并做好尸井外污染地、用具的消毒。
(五)灭鼠
保持猪场圈舍各类设施的完整性,使老鼠无藏身之处。药物灭鼠选用抗凝血性灭鼠药灭鼠,如敌鼠钠盐、杀鼠迷等国家允许使用的灭鼠药,禁用剧毒农药灭鼠。
(六)禁止猪场内饲养其他畜禽和带入其他动物
警卫用犬应拴养,严禁喂给死猪、死胎及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