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月经失调
痛经
痛经是指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的周期性下腹痛,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痛经的发病率历来文献报道差异较大,少则5%,多则可达50%。临床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未孕者;继发性痛经是因为盆腔器官器质性病变所致。本节主要阐述原发性痛经。中医称为“痛经”“经行腹痛”。
一、病因病机
痛经的痛感属多源性。
(1)子宫收缩异常、缺血缺氧 月经时子宫内膜中合成的前列腺激素(PG)含量增高,使子宫平滑肌收缩,肌张力升高,甚至子宫痉挛性收缩而出现痛经。另外与子宫平滑肌缺血,导致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疼痛神经元有关。尤其是过多的PGF2α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晕厥等症状。
(2)内分泌因素 痛经一般发生在有排卵的月经周期,黄体期孕激素过高,促使血管加压素和PGF2α合成与释放增加,使子宫平滑肌活性增强。无排卵性月经一般不发生痛经。
(3)痛阈降低 受精神-神经因素的影响,内在或外来的应激可使痛阈降低,思想焦虑、恐惧以及生化代谢产物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疼痛。
中医学认为经期、经前或经后,若受到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寒邪等不同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气机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病位在胞宫、冲任,变化在气血。临床常见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结、阳虚内寒、气血虚弱、肝肾亏损证型。
二、临床表现
原发性痛经在青少年期常见,以经期第一天呈逐渐加重的阵发性下腹绞痛或胀痛,持续2~3天疼痛缓解。严重者疼痛放射至外阴、肛门、腰骶部、大腿。膜样痛经者随大片内膜的排出疼痛立即缓解。子宫极度屈曲者,在经血排出后疼痛会明显缓解。严重者伴恶心、呕吐、腹泻、头痛、胃痛、肛门下坠,甚至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出现虚脱。
三、诊断要点
(1)症状 大多青少年期起病,月经期下腹部坠痛、胀痛或痉挛性疼痛。严重者伴恶心、呕吐,甚至虚脱。
(2)体征 腹部及妇科检查无阳性发现。
(3)辅助检查
①超声检查:盆腔无异常发现。
②必要时可行宫腔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以明确痛经的原因。
四、鉴别诊断
(1)盆腔感染 附件炎、盆腔炎等均在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加重,但非经期也有下腹痛。可伴白带增多,妇科检查有附件增厚、压痛。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 多发生在育龄妇女,常有人工流产、不孕等病史。痛经的特点是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可伴有性交痛,子宫腺肌症常伴月经量增多。三合诊检查扪及后穹窿或子宫骶韧带处痛性结节具有诊断价值,B超、腹腔镜检查可确诊。
(3)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一般无痛经,肌瘤伴痛经时可能合并腺肌症或腺肌瘤。子宫肌瘤变性可有痛经。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
(4)先天性生殖器畸形或手术损伤引起的痛经 见于先天性阴道畸形,宫颈手术后瘢痕形成,人工流产或刮宫时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等,导致子宫颈管及宫腔粘连,经血引流受阻或倒流而引起周期性下腹痛。其特点是周期性腹痛,伴月经过少或闭经。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及B超可确诊。
五、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
对青春期少女,应解释月经的生理变化,消除紧张心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安慰,并指导一般性的处理方法如休息、保暖、热敷下腹部。重者配合药物治疗。
(二)西药治疗
(1)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药 常用的药物有消炎痛栓剂100mg,塞肛门;或消炎痛25mg,每日3~4次,口服;氟灭酸100~200mg,每日3次,口服。扶他林25~50mg,每日3次,口服;布洛芬200~400mg,每日3~4次,口服,每日剂量小于1200mg。炎痛喜康20mg,每日1~2次,口服。凯扶兰25~50mg,每日3次,口服。以上药物可任选一种使用。应用的最佳时间为月经前一天,持续用48~72h,不良反应少。
(2)镇痛药 痛经严重时,可用布桂嗪(强痛定)、哌替啶(杜冷丁)、吗啡等麻醉性止痛药物。容易成瘾,不宜久用。
(3)解痉及镇静药 阿托品0.3~0.5mg,疼痛时皮下注射。鲁米那0.03g,每日1~3次口服,与止痛药合用能增强疗效。
(4)口服避孕药 适用于少数痛经较顽固者,可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及抑制排卵,减少月经血中前列腺素。主要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可连续用3~6个周期。
(三)中医治疗
应经前3~7天开始服药至疼痛消失,痛经已开始发作时再用药则疗效欠佳。
1.辨证施治
(1)气滞血瘀证 症见经前1~2日或经期下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可伴胸胁、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治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乌药、延胡索、五灵脂、香附、丹皮、甘草)。
(2)寒凝血瘀证 症见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暗淡,有块;面色青白、畏寒肢冷;舌暗苔白,脉沉紧。治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赤芍、川芎、肉桂、小茴香、干姜、延胡索、五灵脂、蒲黄、没药)。
(3)湿热瘀结证 症见经前小腹胀痛拒接或伴有腰骶部胀痛,或有小腹灼热感,行经时疼痛加剧,或时有低热起伏,平时带下较多,色黄气秽,月经先期,色深红,质稠有块,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以清热利湿,祛瘀止痛。方用清热调血汤加减(生地、丹皮、黄柏、当归、赤芍、桃仁、香附、延胡索、川楝子、败酱草、车前子、薏苡仁)。
(4)阳虚内寒证 症见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暗淡,腰腿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以温经散寒,暖宫止痛。方用温经汤加减(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生姜、麦冬、半夏、丹皮、阿胶、桂枝、甘草)。
(5)气血虚弱证 症见月经将净之际或经净之后腹痛发作,绵绵不休,痛时喜按,经色淡红,量少质稀如水,面色苍白,精神倦怠,心悸气短,舌质淡,脉细弱。治以益气养血,调经止痛。方用参芪四物汤加味(人参、炙黄芪、当归、白芍、熟地、川芎、炙甘草、饴糖、炮姜)。
(6)肝肾亏损证 症见经后小腹隐痛,腰骶疼痛如折,两足酸软,或头晕耳鸣,经期紊乱,量少色淡,舌质淡红,脉沉细弦弱。治以补肝肾,调经止痛。方用调肝汤加味(当归、白芍、山药、阿胶、山萸肉、巴戟天、紫河车、炙甘草)。
2.中成药
(1)血府逐瘀胶囊 一次6粒,每日3次,用于气滞血瘀证。
(2)月月舒颗粒 一次1袋,每日3次,冲服,用于气滞血瘀证。
(3)益母草颗粒 一次1袋,每日3次,冲服,用于气滞血瘀证。
(4)月泰贴脐片 于经前7天开始,每日1贴于肚脐,至月经来潮3天止。用于气滞血瘀证。
(5)艾附暖宫丸 一次1丸,每日2~3次,用于寒凝胞中证。
(6)元胡止痛颗粒 一次1袋,每日3次,冲服,用于气滞血瘀证。
(7)少腹逐瘀胶囊 一次3粒,每日3次,口服,用于寒凝血瘀证。
3.针灸治疗
(1)体针 取中极、地机、次髎。气滞血瘀者加太冲、血海;寒凝胞中加水道、关元;湿热下注加曲泉、阴陵泉;气血虚弱者加脾俞、足三里。实证用泻法,虚者平补平泻。
(2)耳针 主穴取内生殖器、内分泌、缘中、神门;配穴取交感、肝、胃、皮质下。于经前1周开始治疗,每日1次,每次单侧取穴,两耳交替,至月经干净。
4.其他疗法
(1)内服
①单验方:干益母草30g,山楂30g,红花10g,红糖适量,水煎服,适用于血瘀型痛经。
②月季花汤:月季花3~5朵,冰糖30g,将月季花洗干净入锅中加水两杯,小火煎煮至一杯,加入冰糖溶化,经前及经期每日顿服,适于血瘀型痛经。
③生姜大枣饮:生姜24g,大枣30g,花椒9g,红糖适量,前3味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入红糖稍沸即可。经前3~5天开始,连服1周。适用于寒凝性痛经。
(2)外治
①寒痛乐:于经前2~3天敷于耻骨联合上,每日1剂,至痛经消失。适于寒凝血瘀型痛经。
②物理治疗:理疗仪局部照射,可明显缓解疼痛。若无理疗仪可用热水袋装开水后用毛巾包裹敷于下腹部,注意防止烫伤。
六、预防调护
大部分患者经中西医治疗均可缓解疼痛,青春期痛经可随子宫逐渐发育成熟而痛经逐渐消失。
(1)调节情志 精神紧张可加重痛经,解除其紧张与恐惧心理可减轻疼痛。
(2)注意保暖 经期禁食冷饮,天气变冷时及时添加衣服。
(3)经期禁止性生活和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