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隐性知识与SECI知识转化模型
从形式上,可以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其中隐性知识也被称为暗默知识或者意会知识,显性知识也被称为形式知识或者可编码知识(Codified knowledge)。关于隐性知识的研究历史非常久远,我国对于某些知识的传授也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目前学术界认为对隐性知识进行系统描述是从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与迈克尔·波拉尼开始的。赖尔论述了“知其所以然”与“知其然”的知识差异;波拉尼在其著作《隐性维度》《个人知识》中强调了知识的个人性与默会性,在哲学领域提出了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的概念[103]。这一概念被一些学者例如彼得·德鲁克引入到管理学领域[58],并被日本企业管理学者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发展为知识创造的螺旋这一知识管理的重要理论。在这一理论框架中,隐性知识被认为是个人的、身体性的、经验性的、此时此地的;而显性知识则被认为是明示的、形而上的以及客观的[104]。基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SECI模型是知识管理领域的重要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之上隐性知识也进一步被分类,例如将隐性知识分为技能维度与认知维度[105];基于身体的与基于语言的隐性知识;个人的、组织的以及社会的隐性知识等[106]。也有学者在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二分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加入了灰性知识(Grey knowledge)的概念,以表示具有半隐性属性的知识类型[107];帕纳希等学者综合前人的研究,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并非具有明确的分界,知识可以由不可描述的隐性知识到可以描述的隐性知识再到显性知识,呈现出一个连续的分布[108]。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类似的分类还有陈述性知识(Declaration knowledge)与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109]。设计领域中,对于隐性知识的研究非常重视,很多学者认为隐性知识较多是设计知识与其他知识相比的重要特征,尤其是对于传统设计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承等方面[7,110,111]。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在1994年他们的著作《创造知识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中,系统提出的关于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认为企业或组织内的新知识是由暗默知识和形式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而创造出来的。SECI模型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转化的描写,认为这一转化包括4个过程,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表出化(Externalization)、联结化(Commination)和内在化(Internalization)。野中的知识创造概念和SECI模型把知识创造和知识流动与企业的竞争力相结合,挖掘出企业中知识创造过程的细节,对于企业管理与知识管理领域都具有影响深远[104,105][注]。此类基于SECI模型的研究的核心都是基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属性的转化机制与组织,这一模型的扩展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可以看出,基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分类的知识创造与知识转换是最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活动,在其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是知识管理、知识工程以及知识生产等领域的重要内容。由于设计知识领域中,设计师掌握的隐性知识有很大比重,因此SECI模型在设计领域的影响力非常大,应用也比较广泛。设计领域的学者尝试把SECI模型与传统的设计研究模型进行匹配与解释,杜伯里将创新方法中的创新模型与SECI进行了匹配,指出SECI模型与设计中的分析-综合模型具有同构性,其认为当设计师需要应对复杂的信息与服务设计时,需要从知识创造的角度理解设计流程[112]。许江在研究中指出,产品设计专业中的暗默知识可以进一步分为物化的暗默知识与自我超越的知识两类,从而建立了一个双螺旋的知识创造模型,这两个螺旋包括形式知识与物化的暗默知识之间的螺旋以及自我超越的知识与形式知识之间的螺旋,这两个螺旋分别对应着社会知识、技术知识以及艺术知识的创新过程[15]。穆勒参考基于生物系统的知识系统框架,建立了一个设计知识系统框架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设计知识具有4个层级与3个转化模式。4个层级分别为A—物理层级、B—神经元层级、C—符号层级、D—模型层级;相对应的设计知识为设计人造物的知识、设计直觉知识、设计理性知识以及设计理论知识。他进一步指出,A层级的知识为物化知识;B层级知识为暗默知识、C层级知识为形式知识,而D层级的知识为可检验的抽象的设计理论。A和B之间的知识转化模式为筛选;B和C之间的知识转化模式为内化—外化;C和D之间的知识转化模式为理论的构建与具体概念的产生。这一模型可以看作是SECI模型的扩展,它可以概括大多数的设计知识转化的情形[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