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正确处理相互关系,中西结合优势互补
中兽医药学从远古走来,与西学东进的西兽医药学已不可避免地走到了一起。由于它们两者既各具优势,也各有不足,致使不仅谁也不可能也不应该将它们再截然分开,而且也无法将它们互相替代。尤其是遇到了当前集约化与规模化养殖以及宠物饲养老龄化日益增加,所导致的畜禽多因素复杂性病证发生日渐增多,使传统的单因素对抗性特异防治疾病的方法面临愈来愈严峻的挑战,令我们不能不正确认识与处理中西兽医药学关系,以促进两者优势互补,提高畜禽疾病防治与畜禽保健促生长的能力与水平。
1. 正确认识与处理中兽药与抗生素的关系
病原微生物感染是感染性疾病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抗生素等针对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进行的防治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由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不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还与机体等因素密切相关;抗生素不仅具有抑杀病原菌的作用,而且还有诱导病原产生耐药性,以及部分抗生素还有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等的副作用,使得以往把对感染性疾病防治的重点集中在抗病原微生物感染上,以药敏试验结果作为抗生素临床应用的“黄金标准”的做法就有点简单化而使其面临日趋严峻的挑战。其一,导致了临床疗效不稳定,诱导人们试图简单地通过加大药物用量或延长用药时间来改善疗效,导致了抗生素的用量愈来愈大,用药时间愈来愈久。其二,长期错误地将小量抗生素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不仅增加了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的机会,而且还扰乱了体内有益菌的生态平衡,抑制了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导致 “无病时滥用,真有病了却无药可用”的尴尬困境。其三,导致了中西结合研究长期以来,将抗菌抗病毒中药筛选与开发作为其抗感染研究的重点,使其事倍功半甚或是劳而无功。如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持续的抗菌抗病毒中药的筛选研究,虽然已知有200多味中药或其复方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但其大多数的抗病原体最小有效浓度(MIC)太高,在体内很难达到,从药理学上完全可以被判为“无效”药物。而相反,某些体内和体外均无抗菌作用的中药,临床应用却有较好的抗感染疗效。临床使用证明,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动物实验效果却并不满意;而中药药物实验研究表明,有抗病毒活性的药物却未能在临床实践中进行验证或应用等。其四,面对日趋严重的抗生素等药物的滥用,而控抗与限抗效果又不明显的情况下,中药等替代抗生素的研究就应运而生。然而,一方面,无论是酸化剂、植物精油、益生菌、抗菌肽等产品还是中药,其大多数产品有效抗病原体浓度太高,不能用实验来证实替代物的有效性,使其替代之路走起来并不顺利。而另一方面,无论来源是什么,只要是以抗病原体为作用机制的药物,使用不合理都有可能导致病原产生耐药性,给所谓的抗生素替代理论带来严峻挑战。如青蒿素来源于中药黄花蒿,其是因为替代已普遍产生耐药性的传统抗疟药奎宁等,拯救千百万人性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然而,WHO根据多年抗疟实践经验,在2006年5月1日就发布了停止生产单一青蒿素制剂的公告,希望转而生产以青蒿素为主的复方(ACTs),以提高其抗疟效果与减缓其耐药性的产生速度。2011年又制订了全球预防青蒿素耐药性计划,进一步强调了综合预防。屠呦呦研究员在获知自己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也担忧道:“药来之不易,用药不规范会导致对青蒿素的耐药性。这是个问题,现在也很难控制,我只好呼吁大家来重视。”
那么,只有正确认识与处理中兽药与抗生素的关系,才能合理应用抗生素。其一,要转变科学观念,以复杂性科学为指导,走出传统科学“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抗生素就是抗菌杀菌的,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标准是药敏试验结果”的简单化认识误区,处理好抗生素、病原与机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要因病、因时与因机体制宜,以提高抗生素应用的针对性与临床疗效。其二,抗生素作用的特异性特点,使其只能用于敏感性病原感染的治疗,树立“抗生素就是用来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而不能用于预防”的思想,以免无病时滥用,一旦发病却无药可用的窘境发生。其三,鉴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等有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对其应该加强监测,一旦发现有继发感染,要及时足量治疗,以免错过良机反而要用更大剂量与更长时间的治疗用药。其四,鉴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对感染性疾病发生及其抗生素治疗的巨大影响,以及当前机体免疫抑制日趋增多与复杂等,在抗生素应用时一方面要针对敏感菌进行治疗,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中医药辨证施治等辅助措施,以达到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及其病原耐药性产生机会的目的。其五,由于抗生素合理应用需要从更多方面和更复杂性地考虑与处理问题,它对实施者的科学观念、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积极地对有关人员进行引导、培训与培养,加强人才体系建设,以使抗生素合理应用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并持续发展。
2. 治未病,正确认识与处理中兽药和疫苗的关系
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兽医药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不仅与现代预防兽医学的“预防第一,防重于治”思想不谋而合,而且随着规模化与集约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疾病多群发及其有可能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也使这一思想日益受重视。然而,相互比较,两者却有不同的特点与优势。疫苗多为特异性作用,作用大多比较强而专一,广受人们重视;但随着混合感染与慢性复杂性疾病发生的日趋增多,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动物机体免疫抑制性现象日益普遍,疫苗免疫等现代预防兽医方法的临床效果愈来愈受到严重的影响与挑战。而相反,中兽药作用虽多为非特异性的,且大多比较弱,但由于其是多靶点与多途径调节,且其辨证施治是随着临床实际的病情变化而改变,不仅使其能够显著地提高与改善疫苗等现代预防兽医学防治方法的临床效果,而且也是中兽药所不能代替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将两者相互结合,以便优势互补,共建一个高效而又完善的疾病防治体系。
另外,由于大多数中兽药的特异性抗病原体作用都较弱,其抗感染的机制大多是通过在不同的证候状态下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与对抗各种毒素等途径来实现的。如有研究表明,细胞本身合成干扰素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抑制状态,只有在病毒、细菌、干扰素诱导剂等外界因素的刺激下,才能解除抑制而产生干扰素。中兽药单独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很弱,但却能明显促进或增强病毒或其他物质(如双链核苷酸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四逆汤对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及溶菌酶含量无明显影响,但能使受环磷酰胺抑制的小鼠指标达到正常水平;黄芪多糖(50克/升、200克/升)体外对正常小鼠ConA活化的脾细胞产生IL-2无明显作用,而对大黄“脾虚”小鼠IL-2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补中益气汤能明显增强脾虚小鼠淋巴细胞IL-2活性,而对正常小鼠无影响;不仅扶正补气药,而且清热解毒药(如板蓝根、茵栀黄、知母等用于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等)在一定条件下均有比较强的促进干扰素生成的作用。因此,一方面,平时应结合畜禽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及其易发病的特点,采用相应的中兽药健胃、促生长与免疫功能调节等中兽药或微生态制剂等,来提高机体的抗病防病能力,以减少疾病发生;而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生长阶段与生理病理特点,针对不同疫苗与抗生素等防治方法开发系列化的免疫佐剂或疗效增强剂,以提高与改善疫苗与抗病原药物的免疫效果与临床疗效。
3. 因地制宜,综合经营求效益
随着规模化与集约化养殖的日益普及,中兽医药群体辨证施治不仅日显急迫,而且由于规模化与集约化养殖使畜禽个体条件与饲养等环境因素趋于一致,也使群体辨证施治变得更加可能。为了促进中兽医药学群体辨证施治的发展与完善,适应日益规模化与集约化生产的畜禽疾病防治与保健需求,其一,改进中兽药给药方法,尽量采取饮水或饲料添加的给药方式,以方便给药,节约劳动成本,并保证畜禽最大可能地按要求摄入药物。其二,由于畜禽保健不同于疾病治疗的非用药不可,一般都难以做到逐只灌服给药,而更易接受饮水或饲料添加等群体给药方式。其三,反刍动物对苦味、酸味、咸味和甜味很敏感,甜味可以提高采食量;尤其是羔羊哺乳期,不良气味对自由采食影响比较大,甚至可以引起羔羊拒绝采食的行为发生,故在采用饲料添加给药的保健药物的开发研究中,要特别注意——或在组方时尽量避免或减少不良气味的药物使用;或者使用甜味剂等进行气味纠正,以减轻不良气味对羊采食与保健药物摄入的影响。如有研究发现,阿勒泰大尾羊对经甜味处理的麦草有一定的偏嗜性,甜味剂组羊比绿色剂组和对照组羊麦草每只羊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11.37%和8.99%,两者差异显著(p<0.05)。
畜禽绿色养殖中的中兽医药保健,不仅要重视其产品的绿色健康与安全,促进人类食品安全与绿色环保化,而且也不能忽视其经济成本。如果生产与使用成本太高,即使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其使用可能也要受到很大的限制。其一,其药材选择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中药资源;或尽量选取疗效可靠而又非热门的药材品种,以降低保健产品的生产与应用成本。其二,选择合适剂型,在方便使用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如一般来讲,中兽药提纯精制程度越高,其使用相对越方便与精确;但其制药成本也相对越高,疗效还有可能越不理想。鲜品使用效果好,但有些中兽药的特殊气味可能会影响畜禽对其采食,且比较难保存,不利于规模化与集约化饲养的应用。相对来说,粉剂饲料添加或饮水给药,使用比较方便,疗效比较可靠,制作成本也相对经济便宜。其三,中药材近年来行情看涨,价格飙升,给其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如果能因地制宜地自行引种,自主开发与应用,尤其是结合观赏或牧草应用等多用途开发,在综合经营上求效益,一定会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甘肃元生公司在建设人工牧场时,在选植优质牧草品种的同时,还选择了能与之共生的数种具有保健与促生长等作用的草药进行间种,以期达到饲草与草药同采和共用的综合效应结果。在羊生长期补饲中药黄芪茎叶,不仅解决了中药种植加工中的废弃物处理的问题,而且还收到了对羊保健与促生长的效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