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发展我国口罩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不可或缺的防控利器和战略物资,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盾牌。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戴口罩仍是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每一只口罩发挥最大效能,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地提高口罩有效使用时间,科学合理使用口罩,避免过度消耗,符合绿色发展要求,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现。
总体而言,可重复使用口罩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防护口罩荷电再生技术及性能评价标准;二是高性能熔喷型聚丙烯复合材料纤维布及口罩技术;三是新型纳米纤维膜及口罩技术。结合前期研究进展,后续工作建议包括以下两方面:
① 建议组织研究并推动《可重复使用口罩》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相关工作;
② 建议未来加强预研——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用高分子材料和制品及复用技术。
王丹,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骨干教师。主要科研方向是纳米复合材料及器件应用,在Angew. Chem. Int. Ed., AIChE J., Biomaterials, Small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件,参与编写英文学术专著章节2章,参与起草团体标准1项。获中国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学者、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奖励。
陈建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超重力化工技术开拓者之一,创建超重力反应器技术及其反应与分离强化新工艺,在化工、纳米材料、环境、海洋能源等领域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应用,成效显著,为使我国成为国际超重力化工工业引领的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以第一完成人,获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获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创新奖、美国DOW化学基金奖、全国优秀教师等多项奖励和荣誉。
宁凯军,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中共广州市黄埔区第一届代表大会代表。现任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石油合成树脂集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等职务。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与加工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研发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16项(其中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广州开发区科技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40件(其中99件已授权),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1件;作为主要起草人起草国家标准9项、广东省地方标准1项。
丁超,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医疗健康产品部技术总经理。曾获得1999年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度广东省和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一项,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青浦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家和上海科委、经委等科技项目9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余篇,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上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