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药彩色图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小叶杜鹃

别名 黑香柴。

基原 为杜鹃花科植物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 Maxim.的花。

产地 主产于陕西南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叶全年可采,鲜用或阴干、或切段蒸馏取挥发油用;花6~7月采,鲜用或晒干。

植物形态 常绿小灌木,高50~100cm。茎直立,多分枝,微弯曲,节间短,幼枝淡绿色,密生鳞片,老枝深褐色,皮剥落。叶小,互生,近革质,密集于幼枝顶端;叶片长椭圆形,长1.5~2cm,宽6~8mm,先端圆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两面密被鳞片。顶生伞形花序,排成头状,有花5~8朵,花梗极短,有鳞片;花萼5深裂,裂片长圆形,不等大;花冠钟状,蓝紫色,长约1.5cm,上部5裂,裂片圆形,开展;雄蕊10,伸出花冠外,花丝下部有柔毛;子房1,密被鳞片,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卵形,长4~5mm,粗3mm,被鳞片,花萼宿存。花期6~7月,果期8~9月。

花药性状 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1.0~1.5cm,宽4~7mm,两端钝圆,全缘,边缘微向下反卷,上面密被银白色或绿色腺鳞;叶柄长约3mm,被鳞片。花皱缩破碎,淡棕黄色、淡蓝色或紫蓝色,完整者,花萼5深裂,裂片卵圆形,花冠漏斗状,雄蕊10,花药卵形,棕红色。气浓香,味苦、微涩。

化学成分 主要为香豆素、黄酮类、萜类、挥发油、杜鹃素、槲皮素等。

药理作用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喘多痰,祛痰,暖胃止痛等。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经。

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暖胃止痛。用于咳喘多痰,胃寒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克;或浸酒;或研末,3~5克。

应用举例

(一)验方

(1)慢性气管炎、哮喘:小叶杜鹃(干品)100克,陈皮50克,白酒500毫升。将上两种药用白酒浸泡7日后,去渣服用。每服15毫升,每日服两次。

(2)藏验方:益母索贡(绢毛菊)200克,八达里(小叶杜鹃)100克,直打洒增(短穗兔耳草)100克,如打(木香)100克,玛奴(青木香)100克,各哲(秃鹫食管)100克。功用:主治食管癌。用法用量:以上6味药,共研为细末,过筛,以水泛丸,每丸重1克。每日3次,每次2~3克。

(二)保健方

治疗哮喘:小叶杜鹃、陈皮放在500毫升白酒中浸泡,七天后用细筛过滤去渣,取出白酒储存,每天服两次,每次15毫升。

本草记载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记载的为本品。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6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3.

[2]李干鹏,罗阳,李尚秀,等.小叶杜鹃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4,45(12):1668-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