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前言
中国第一部《儿童皮肤病彩色图谱》问世至今已近十年。令人欣慰的是,该图谱自发行以来广受关注,得到了皮肤科学界同仁的充分肯定,成为众多皮肤科从业人员的重要工具书和参考文献,广泛应用于教学、培训和临床实践中。然而,正如任何科学认知或研究成果都有其局限性,该图谱自不例外。更何况近十年来,儿童皮肤科专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基因检测等新技术应用,使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疑难杂症有了更明确的诊断。于是,出于儿童皮肤科从业者的责任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不违初衷,与时俱进,厚积薄发,第2版《儿童皮肤病彩色图谱》终于面世,诚可谓十年磨一剑。
与第1版相比,第2版《儿童皮肤病彩色图谱》有如下几方面变化:一是章节有所调整。根据最新研究进展,新增了“免疫缺陷性皮肤病”、“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和“先出生缺陷性皮肤损害”三章;删除了“皮肤脉管性疾病”一章,将原有的“皮肤血管炎”一章改为“皮肤血管炎与血管病”;将“真皮纤维疾病”和“萎缩性皮肤病”合并为一章,命名为“真皮胶原及弹性纤维疾病”;根据最新分类方法,将组织细胞和肥大细胞增生性疾病单成立一章,命名为“组织细胞和肥大细胞增生性疾病”。二是病例图片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提升。图片数量由第一版的800余张增加到近3000张,覆盖病种更全面,并涵盖疾病的典型表现、不典型表现,尽量体现出疾病发展的年龄和阶段性变化。图片质量明显改善,色彩和清晰度大幅提高,疾病特征更加明显。三是部分皮肤病的分类得以更新,使之更加科学。如将包含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高IgE 综合征等与免疫缺陷相关的疾病归入新增加的“免疫性皮肤病”章节。新增的“血管瘤与脉管疾病”章节是儿童皮肤科比较特色的疾病,本书根据2014年国际脉管性疾病研究协会的最新分类方法编写,能较好地代表儿童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发展方向。四是疾病种类更加全面。如增加了儿童少见疑难病种,包括慢性肉芽肿病、白细胞黏附分子缺乏症、CLOVES综合征、Chediak-Higashi综合征、鲍温样丘疹病、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等都是首次编入图谱。五是误诊案例的分析与临床提示有所体现。如增加了对误诊为鲜红斑痣的红斑狼疮、误诊为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坏疽性脓皮病等病例分析。六是李巍教授的加入,使白化病的诊断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
由于自身能力、学识水平和临床经验诸方面的限制,本书仍会有诸多缺憾和不尽如人意之处,本书出版之际,希望各位同仁不吝指教,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renweifuer@pmph.com,或扫描封底二维码,关注“人卫儿科”,以便编者及时补正,不负读者。在此诚挚感谢北京儿童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皮肤科学界同仁的热情鼓励和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全体同事的辛勤付出,特别要向所有贡献临床资料的家长和孩子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