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外科手术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脑脊液循环

脑脊液由侧脑室及第三、第四脑室的脉络丛产生。脑脊液循环先由侧脑室经室间孔至第三脑室,再经大脑导水管至第四脑室,然后由该室的正中孔及两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在此腔内主要随动脉干流动,经小脑延髓池流至脑底的脑桥池、脚间池、交叉池等,再沿脑底动脉环的主要分支流向大脑、小脑、中脑的背面。一部分脑脊液沿脊髓蛛网膜下腔流向腰池。最后,脑脊液经蛛网膜粒渗透至上矢状窦,经颈内静脉返回血液循环〔图3-17〕。

脑脊液循环非常缓慢,主要靠血管搏动、颅内压力、呼吸运动、肌肉运动与位置变换来推动。在不同部位阻塞脑脊液的循环可造成阻塞部位以上的脑内积水。炎症后蛛网膜粘连、颅内肿瘤等都可以造成此种情形。先天发育不正常也可发生脑积水。

蛛网膜下腔具有一定空间,为一缓冲地带。其中的脑脊液多少及血管扩张与收缩等,可使颅内空间稍有变化,但这种缓冲作用非常有限,遇有脑水肿或占位病变时,颅内压就会增高。根据压力增高的多少、时间的长短及病变部位的不同,可以产生一系列症状与体征,即所谓颅内占位性病变或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徐英辉 刘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