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外科手术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垂体腺瘤切除术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根据组成细胞的不同,传统上可分为嫌色性细胞腺瘤(占80%左右),嗜酸性细胞腺瘤,嗜碱性细胞腺瘤和混合性细胞腺瘤。依据临床表现、组织化学分析、电子显微镜检查、内分泌功能测定等,垂体腺瘤可分为分泌性腺瘤(65%~80%)和无分泌性腺瘤(20%~30%)两大类。分泌性腺瘤主要有催乳素(PRL)腺瘤(40%~60%)、生长激素(GH)腺瘤(20%~30%)、促皮质激素(ACTH)腺瘤(5%~15%)等。无分泌性腺瘤为瘤细胞瘤(oncocytoma)及有分泌颗粒但无内分泌活性腺瘤(null cell tumor)两种。

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手术目的已经从单纯明确诊断、清除囊性变或肿瘤部分切除、视神经减压转为切除肿瘤的同时力争保留正常垂体组织及功能〔图7-52〕。

图7-52 垂体腺瘤压迫视神经及视交叉
【适应证】

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适应证是:

1.微型(直径<10mm)腺瘤。

2.向下突入到蝶窦的腺瘤。

3.前置型视交叉的腺瘤。

4.并有脑脊液鼻漏者。

5.垂体卒中。

6.囊性肿瘤。

7.有斜坡浸润者。

8.中度鞍上扩展而无鞍旁扩展者。

9.年老、高血压、体弱不能耐受大型开颅手术的病例。

开颅切除垂体腺瘤的适应证是:

1.向额部、颅中窝或鞍后扩展者。

2.哑铃状鞍上扩展者。

3.鞍上部分很大而鞍内部分却很小且蝶鞍扩大不明显者。

4.巨大垂体腺瘤。

5.鼻腔有急性感染未治愈以前或蝶窦发育不良(如鞍前型、甲介型)不适宜经蝶窦手术者。

【术前准备】

1.术前应作垂体激素测定、蝶窦断层摄片、水及电解质测定、鼻腔检查。对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患者,术前要适当补充激素,应在术前3日开始口服泼尼松,每次10mg,每日2次,术前1日改为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

2.开颅切除垂体腺瘤患者的术前准备,参看“开颅术”术前准备。

3.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患者应保持口鼻卫生,并在术前3~5日开始用含庆大霉素的溶液作口鼻吸雾、麻呋液(含 1%麻黄碱、0.02%呋喃西林)滴鼻及0.02%呋喃西林液漱口。术前剪除鼻毛,男性患者剃去胡须。

【麻醉】

全麻。

【手术步骤】

开颅切除垂体腺瘤:

1.体位 患者仰卧,头略转向健侧,颈、肩部略垫高,使头部略下垂以利于肿瘤的显露。

2.切口 多采用经额显露途径,通常取右额前部弧形切口(因右侧多系非主要侧大脑半球,对右利术者操作也较方便)。切口取自鼻根上3cm左右,弧形向上至发际后,再沿发际弧形向外,向下,止于颞部颧骨中点上约3~4cm〔图7-53(1)〕。如因职业需照顾外貌,可作范围较小的冠状切口,将右侧前部弧形切口改为左额发际上切口,使切口不突出于前额部。

3.形成头皮颅骨瓣 整个皮瓣下注入生理盐水,可帮助分离皮瓣和减少出血。皮瓣翻向前额。作前额骨瓣,近中线的颅骨钻孔应离开矢状窦约1cm,以防铣刀锯开骨瓣时损伤矢状窦。前外侧颅骨钻孔在额骨颧突起点、颞肌附着下方〔图7-53(1)〕。在不损伤额窦的前提下,骨瓣越靠近眼眶越好,如果不慎打开额窦,应予以处理。骨瓣翻开后,结扎脑膜中动脉分支,并电凝止血。

4.切开硬脑膜 垂体区手术必须在硬脑膜内进行;但切开硬脑膜的位置可在额前部(硬脑膜内显露途径),也可在前颅底(硬脑膜外显露途径),各有优点,均经常采用。采用硬脑膜内显露途径时,硬脑膜切口与眶上缘平行,切口外侧沿骨窗向后剪开,显露侧裂。内侧达矢状窦缘。切口前缘的硬脑膜悬吊于皮瓣上,以便于显露颅前窝。此显露途径的优点是术终可以缝合硬脑膜。硬脑膜外显露途径,即在翻开骨瓣后暂不切开硬脑膜。把硬脑膜与眶板分离,并逐渐在硬脑膜外抬起额叶,分离达蝶骨嵴时即不能再进入。距蝶骨嵴1cm在额底弧形切开硬脑膜,中线达大脑镰,外侧需显露侧裂池。此显露途径的优点是掀起额叶时有硬脑膜保护,脑组织损伤轻;缺点是不能缝合硬脑膜,术后硬脑膜外的渗血可流入脑底,刺激性大。

5.显露肿瘤 切开硬脑膜后,先把侧裂池打开,放出脑脊液。随着脑脊液的不断流出,脑组织逐渐回缩。在脑棉保护下缓慢抬起额叶,切勿强行抬起,以免挫伤脑组织。如有明显颅内高压时,可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或行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这些方法无效,且有脑室扩张者,可作额角脑室穿刺放出脑脊液。抬起额叶后,沿蝶骨嵴向内侧深入,再刺破视交叉池放出脑脊液,此时脑组织已明显回缩。在右侧前床突内侧找出右侧视神经〔图7-53(2)〕。视神经从视神经孔穿出,呈黄白色,扁圆,可被肿瘤抬高呈扁带状,发亮,易于辨认。然后,沿右侧视神经向中线和后方小心分离蛛网膜,即可找到视交叉前缘。在右视神经内侧或视交叉前方,即可见到外观呈紫灰色或蓝色,突出于鞍上,表面可见增厚的蛛网膜。

6.肿瘤穿刺 肿瘤显露后,调整患者的头位和放置自动拉钩,使显露清晰,然后行肿瘤穿刺以除外颅内动脉瘤〔图7-53(3)〕;另一目的是确定有无囊液。如肿瘤内有囊肿形成,应先尽量吸出,以利于手术进行,并应检查囊液色泽、有无胆固醇结晶,以排除颅咽管瘤的可能性。

7.肿瘤囊内切除 确定系垂体腺瘤后,分离包膜外蛛网膜。在视交叉前方电凝包膜〔图5-73(4)〕,用尖刃刀“十”字形切开,即可见有瘤组织从切口突出。用垂体活组织钳伸入囊内取出数小块作病理检查,其余部分可用刮匙刮出。刮匙方向应从后部、深部刮向前部、浅部,在刮向两侧时应小心细致,避免损伤海绵窦或颈内动脉〔图7-53(5)〕。由于垂体的重要生理功能,此类肿瘤不宜全切除。手术主要目的是减轻肿瘤对视神经的压迫和延缓肿瘤的生长,术中如见鞍膈已塌陷,在视神经受压解除时,即可认为手术目的已经达到。

8.视神经减压 囊内减压,部分瘪缩后,即可窥见对侧视神经,故不必在取出肿瘤前勉强寻找,以免加剧对脑组织的牵拉。分离视神经及视交叉处的蛛网膜必须细心,对增厚明显的蛛网膜不能强行分离,应在其界面用棉片轻压及剥离,即可缓慢分开,注意不要损伤视交叉及视神经的血运而影响视力恢复。视神经下方包膜内肿瘤必须刮除彻底,使该处变薄而充分塌陷,视神经始可充分减压。视交叉前的肿瘤包膜可切(剪)去〔图7-53(6)〕。如在视交叉后仍遗留较多瘤组织,不可盲目用刮匙向后方用力刮出,这样极易损伤脑干及视丘下部,而应把包膜向前上方轻轻牵拉,使瘤组织前移于视交叉之下,再用刮匙或活组织钳轻轻刮出〔图7-53(7)〕。

9.止血 囊内切除肿瘤时一般都有渗血,需耐心处理。如包膜能与视神经及视交叉分离且塌陷,则有利于止血。如包膜因粘连不易完全分开,可在肿瘤内放入压碎的肌肉片或吸收性明胶海绵止血。小肌肉片可留在腔内,但海绵或较大肌肉片应取出,以免形成另一占位病灶。

10.关颅 如系硬脑膜内显露途径,应将硬脑膜缝合;硬脑膜外显露途径则不缝合硬脑膜。在硬脑膜外及颅骨瓣外各放一胶皮管引流,颅骨外引流是为了避免术后头皮下积液。肿瘤腔内一般不引流。

经蝶入路分: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和经口-鼻-蝶窦入路(本文以经口-鼻-蝶窦入路为例介绍)

1.体位 患者仰卧,气管插管固定于左侧口角,使不妨碍口腔内切口显露,后咽部填塞纱布条,防止术中血液渗入咽部。

2.切口 在上唇内侧与齿龈皱襞之间作一横向切口切开黏膜,两侧伸至上颌窝〔图7-54(1)〕。

3.显露鼻腔底部 剥离并抬起上唇,显露鼻孔前缘,凿去前鼻棘,剥离鼻腔底部黏膜〔图7-54(2)〕。

4.剥离鼻中隔黏膜 剥离鼻中隔两侧黏膜,注意入路应靠近鼻底,由鼻底平面向上不超过30°〔图7-54(3)、图 7-54(4)〕。

图7-53 垂体腺瘤切除术(经额开颅入路)

5.切除鼻中隔软骨 用鼻中隔到切除鼻中隔前1/3软骨〔图 7-54(5)〕。

6.显露蝶窦底 放入鼻镜,剥离并显露筛骨垂直板和犁状骨,其基部逐渐增宽,似船的龙骨状,它标志着蝶窦底的中线部位〔图7-54(6)〕。如无电视X线透视机,此时可于手术台上摄头部侧位片,以确定蝶窦位置。

图7-54 垂体腺瘤切除术(经口-鼻蝶窦入路)

7.显露蝶窦 咬除犁状骨及蝶窦前壁〔图7-54(7)〕。

8.显露鞍底 蝶窦内黏膜不必切除过多,以足够显露鞍底即可,否则易引起渗血。如蝶窦内有间隔,亦应切除,直到充分显露鞍底,但不能把多变异的蝶窦间隔作为确定中线的标志。鞍底向下突出如锅底状,容易辨认。此时用电视X线透视机或摄头部侧位片确定鞍底位置〔图7-54(8)〕。

9.显露鞍底硬脑膜 放置手术显微镜,咬除鞍底骨窗10mm×10mm,显露鞍底硬脑膜〔图7-54(9)〕。

10.切除肿瘤 用18号长针穿刺垂体窝以排除动脉瘤,并吸取瘤内可能存在的囊液、陈旧血液或坏死液化组织。十字形切开鞍底硬脑膜〔图7-54(10)〕。此时如鞍内张力增高,即可见肿瘤组织外突。用垂体瘤钳及垂体刮匙取出肿瘤组织,最后取中央部位的肿瘤,用低压吸引器吸净渗血。辨认正常垂体及肿瘤组织,肿瘤组织多位于垂体前下及外侧部,呈灰紫色或灰白色,质软而脆,易被低压吸引器吸除。正常垂体组织通常居于肿瘤的后下方,呈橘红色或淡黄色,质韧有光泽,富有血管,不易被低压吸引器吸除。随着肿瘤的切除,鞍膈随着脑脊液搏动而逐渐塌陷,如不能塌陷,可压迫颈静脉或事先放入腰椎蛛网膜下腔的导管注入滤过空气10~15m l,使颅内压升高,鞍膈塌陷。操作中随时注意不要撕破鞍膈,形成脑脊液漏。如有脑脊液自鞍膈流出,即应终止向鞍膈方向的操作。少数肿瘤质地较硬,需用双极电凝烧灼切除,此时需注意防止过分牵拉肿瘤组织,扰乱垂体柄及下丘脑,导致术后尿崩症〔图7-54(11)〕。

11.关颅 肿瘤彻底止血后,取适当肌肉或脂肪块填入鞍内,并取切下的鼻软骨片裁剪成比鞍底骨孔略大的片,塞入鞍底骨孔内以托住肌肉或脂肪块。蝶窦内不必填塞,放入青、链霉素粉,对青、链霉素粉过敏者可放入庆大霉素粉,用3~4mm直径的硅胶管一端置入蝶窦腔内,另一端由切口引出,以防蝶窦内积血或积脓。取出鼻镜,齿龈切口以细丝线缝合。用碘附纱布条填塞鼻腔,使鼻中隔两旁的黏膜与鼻中隔紧贴,48小时内将引流管拔除〔图7-54(12~15)〕。

【术中注意事项】

1.经额开颅显露肿瘤时,抬起额叶的拉钩不应放置过深。过紧,如果超过视交叉,常易伤及下丘脑,以致术后出现昏迷、高热、消化道出血等。

2.鞍内止血必须彻底,止血妥善后方能终止手术,否则术后出血极易损伤视丘下部而致急剧脑水肿及颅内高压,预后不良。

3.经口-鼻-蝶窦入路摘除肿瘤时,必须认清鞍膈,避免越过鞍膈进入鞍内,造成视丘下部损伤及脑脊液鼻漏。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1.下丘脑损伤

患者多在术后出现中枢性高热或低温、昏迷、呼吸和脉搏异常、间脑癫痫等,是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应使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冬眠、降温及脱水疗法,积极抢救。

2.垂体功能低下或衰退

术后初期常出现垂体功能紊乱,故术后宜应用一个阶段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约7日后逐渐减量,一般至术后10日停药。病情较重者,术后3~5日内还可以合并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每日25~30mg,肌内或静脉注射。在此期间,如患者恢复不理想,应及时做垂体及其靶腺分泌测定,包括皮质醇,T3、T4及反T3(rT3)和血浆电解质测定。如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可继续服用泼尼松5mg/d;术后1个月内甲状腺功能低下也多见,可以口服甲状腺素片10~20mg/d,如症状不改善,可每隔7~10日递增10mg,直至症状改善或T3、T4正常,然后减至最小维持量,并经常测定基础代谢率。

3.尿崩症

如术前无尿崩症,术后出现多为暂时性,可用双氢克尿噻25~50mg,一日3次口服,或服用吲哚美辛、氯贝丁酯等;若无效且症状明显,可注射鞣酸加压素,并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

4.视力障碍

如术中损伤视神经或其血运,视力可能不能恢复,如术后形成压迫性血肿,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仍可能挽救视力。此外,视力障碍亦可见于局部组织缺氧或视神经血管痉挛,应给予解痉治疗、维生素以及神经代谢药物,视力常有不同程度恢复。

5.单侧嗅觉丧失

前额显露途径常把同侧嗅神经扯断,故几乎都有此并发症,但对健康无大影响,不必特殊处理。

6.切口感染

因手术前、后都使用抗生素,抗感染能力降低,术中又易损伤额窦及通过蝶窦,使手术野遇到污染,故术后应警惕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除术中应认真处理额窦损伤及引流蝶窦外,术后数日宜用抗生素预防及控制感染。

7.脑脊液漏

经蝶窦入路时,术中如损伤肿瘤上方的鞍膈及蛛网膜,可形成脑脊液漏。但在肿瘤切除术后鞍内填塞适当大小的肌肉或脂肪块,并有软骨或骨片代替鞍底托住填塞物,还将鼻黏膜复位,因此大多数漏口短期内可自行愈合。在此期间,应抬高患者头部以防止感染,如漏口持续不愈合超过1个月或又反复感染者,应及早修补。方法是按原路进入蝶窦,用肌肉片或筋膜分别于蝶窦内双层填塞,以保证漏口愈合。

8.高催乳素血症

催乳素腺瘤术后血清中催乳素仍升高者,可口服溴隐亭,小剂量开始,增加至5~10mg。它可以帮助临床症状的消退,并使妇女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