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脑裂头蚴病

脑裂头蚴病(cerebral sparganosis)是一种少见的寄生虫疾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第二期幼虫——曼氏裂头蚴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我国多见于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各省,四川、吉林等地区也有报道。
【病因、病理】
脑裂头蚴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敷贴受感染的生蛙肉、进食未完全煮熟的蛙、蛇或其他中间宿主、转续宿主或者饮用生水等。常见感染部位为皮下软组织、骨骼肌、眼部等,脊柱、脊髓及脑部侵犯少见,但可引起较严重的后果。裂头蚴在人体内保持幼虫状态,并具有移行的特点,可侵犯内脏器官,形成嗜酸性肉芽肿,并形成囊腔,囊腔内有裂头蚴虫体及白色豆腐渣样渗出物,囊壁由肉芽组织组成,最外层为纤维组织。脑内可见新旧不一的多发性小脓肿。
【临床表现】
脑裂头蚴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临床症状取决于脑的受累部位,最多见为癫痫发作,其次为轻偏瘫、头痛、偏身感觉障碍、视力模糊、意识改变甚至昏迷等,少有发热史,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虫体的迁徙而引起患者病情时轻时重、症状改变,呈游走性改变,具有一定特征性。脑脊液常规无异常,部分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免疫学检查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MRI表现】
病灶部位:主要累及额叶或顶叶,其次累及颞叶、枕叶、基底节、小脑及脑干;病灶位置一般较表浅;病灶多单发,也可多发。常规MRI表现:表现为脑实质内不同程度长T1、长T2水肿信号,一般水肿明显,但占位效应轻;中心区可见迂曲条状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虫体影,部分信号混杂;慢性脑裂头蚴病主要表现为肉芽肿形成,占位效应较一般肿瘤病变轻,甚至会产生负占位效应,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增强扫描:病灶内出现小环状、串珠状强化,出现“绳结状”、扭曲条索状、匐行管状或逗点状强化具有一定特征性(图4-5-1);也可出现“轨道征”,强化灶形态及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即病灶具有游走性,此征象提示虫体仍然存活(图4-5-2)。
另外,病变内可出现脑内出血、后脑动脉梗死等征象,钙化灶亦可出现,但显示率不及CT检查。
【CT表现】
脑裂头蚴病的CT表现为不规则斑片低密度影,由于其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灶周常伴有水肿,但占位征象多不明显;出现局部脑萎缩时显示为负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可见不规则、结节状或小环状强化(图4-5-3),类似小脓肿或其他肉芽肿样病变。可见到多发大小不一、浓淡不均的细小针尖样钙化,位于低密度水肿区,CT发现细小点状钙化是诊断脑裂头蚴病的重要线索(图4-5-4)。若合并出血,可见小片状高密度影。CT无法判断幼虫的死活,若随访CT检查中发现强化结节位置改变或情况进展,则提示为幼虫存活。
图4-5-1 脑裂头蚴病
A.T2WI显示左侧侧脑室后角周围白质内斑片状高信号,并延伸至皮层下白质,边界不清,无明显占位效应;B.FLAIR像显示皮层下病灶更加明显;C、D.增强扫描T1WI显示左侧顶叶皮层下多发小环状厚壁强化结节并明显融合,软脑膜线状强化
图4-5-2 脑裂头蚴病
男,6岁。口角和左手不自主频繁抽搐2个月,有癫痫病史,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5年前MRI平扫发现右额叶白质内一不规则形略长T1、略长T2信号影,周围重度水肿(A);本次颅脑CT平扫发现右顶叶白质内大片状不规则形低密度影,其中央见一弧线样高密度钙化(B),即病灶具有迁徙性和游走性;MRI平扫病灶位于右顶叶近侧脑室三角区,呈不规则结节状,周围大片状水肿,FLAIR显示更加清楚(C);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结节呈明显不规则形绳索状强化,内见点样、线状未强化区(D)。影像学诊断:右侧三角区病变考虑感染以炎性肉芽肿可能大。行开颅病灶切除加癫痫灶切除术,吸出一条长约5cm的白色蠕虫经认为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E),切除病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F)
图4-5-3 脑裂头蚴病
A.CT平扫左侧额顶叶白质内弥漫性稍低密度改变,边界不清,中线结构居中;B.增强扫描显示左额叶中线旁不规则形明显强化高信号病灶,呈“领结状”或“绳索状”改变
图4-5-4 脑裂头蚴病
A、B.颅脑CT平扫左侧大脑半球多发稍低密度水肿及多发点状高密度钙化,占位效应不显著,脑室形态可,中线结构居中
【鉴别诊断】
脑裂头蚴病还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细菌性脑脓肿
裂头蚴呈单环囊状时与脑脓肿鉴别困难。脑脓肿呈多环时一般数目1~3个,且多为环靠环,很少呈“绳结状”,而裂头蚴多为多个小环相套。另外脑脓肿在DWI序列常呈明显高信号具有鉴别价值。
2.其他寄生虫感染
血吸虫卵可形成单环脓肿,一般较小;患者一般来自疫区,有相关病史。弓形体感染可形成脑内多发、单环小脓肿,多分散分布,治疗后可短期消失(图4-5-5)。囊虫为多发脑内小囊泡,而非脓肿表现;病变增强形式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图4-5-5 脑弓形体病
A.T2WI显示右额叶及半卵圆中心大片状长T2高信号,边界清晰;B.增强后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
3.脑结核
脑内结核性肉芽肿常多发,以脑深部及幕下多见,可呈结节样强化,发生干酪样坏死则可呈环形强化(图4-5-6),结核灶强化少见扭曲条状、绳结状表现。可伴有结核性脑膜炎及脑底池脑膜强化等其他结核征象,临床上常有脑外结核病史。
4.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
是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侵犯神经系统所导致的疾病。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脑卒中样表现、麻痹性痴呆及脊髓损害等。脑实质性神经梅毒早期即可在CT呈现广泛的低密度改变,伴有水肿区,晚期皮层弥漫性萎缩,侧脑室扩张,而无缺血、炎症改变;MRI出现皮层萎缩,皮层下神经胶质增生(图4-5-7)。梅毒树胶肿CT扫描显示为低或等密度区,可有环状强化,MRI检查T1WI上病灶呈类圆形,病灶中心的干酪样坏死为低信号或等、低混杂信号灶,干酪样坏死在T2WI上为高信号或等、高、低混杂信号,周围水肿带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示病灶呈不规则环形强化,附近脑膜强化代表脑膜受累(图4-5-8)。
图4-5-6 脑结核瘤
男,15岁。头痛,头昏3天伴呕吐3次。头颅MRI平扫T1WI(A)、FLAIR(B)、冠状位T2WI(C)示左侧小脑半球近中线区见不规则形异常信号影,其中心呈等T1、短T2信号改变,包膜呈等T1、等T2信号改变,周围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水肿信号。病灶占位效应明显,周围结构受压移位,第四脑室受压变形,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扩张积水。MRI增强扫描(D~F)病灶呈明显环形强化,壁不光滑,内部及周围水肿区无强化。术后病理证实为左侧小脑半球结核瘤
图4-5-7 神经梅毒
男,40岁。脑外伤后反复抽搐2天。CT平扫(A)显示:双侧额叶见片状密度减低影,边界欠清,右额叶见密度减低影内见斑点状密度增高影,病变有占位效应。头颅MRI平扫横断位T1WI(B)、冠状位T2WI(C)显示双侧额叶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FLAIR(D)呈不均匀高信号,DWI(E)左额叶病灶内可见条片状高信号。增强MRI(F~H)病灶呈轻中度斑点状、斑片状不均匀强化。经临床随访证实为双侧额叶神经梅毒感染
图4-5-8 神经梅毒
女,26岁。头痛5天入院;查体: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全身散在多发小丘疹,以脐周为主。A、B.MRI平扫见右侧颞极下方见一类圆形稍长T1、等T2信号结节,大小约2.0cm × 1.5cm,周围见大片状长T1、长T2水肿信号影;C.增强扫描结节呈明显均匀性强化,紧贴邻近硬脑膜,近结节上方脑实质内见斑片状中度强化影;D.半个月后MRI复查显示强化病灶明显缩小
5.肿瘤性病变
脑肿瘤一般有明显占位效应,而脑裂头蚴病占位效应多较轻,甚至出现负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强化形式具有重要价值;MRI追踪观察脑肿瘤无位置改变,而脑裂头蚴病具有游走性特征; 1H-MRS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脑肿瘤特征波谱表现为Cho不同程度升高,NAA、Cr下降(图4-5-9)。
图4-5-9 脑胶质瘤
女,41岁。头昏,头痛伴恶心呕吐1年。CT平扫横断位(A)显示右侧额叶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以等皮质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影,其内可见条状、斑片状钙化灶及囊变区,病灶边界欠清。MRI平扫横断位FLAIR(B)、T1WI(C)和冠状位T2WI(D)显示右额叶一大小约5.8cm × 4.8cm肿块影,肿块内信号不均,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其内可见斑片状长T1、短T2信号影,肿块周围见轻度水肿,病灶占位效应明显,右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明显左移,右侧额部颅板未见明显异常改变;MRI增强(E)显示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条片状、环状、结节状明显强化灶,肿块形态不规整,边缘欠清晰,双侧额部硬脑膜见线条状强化; 1H-MRS(F)显示病灶区Cho升高、NAA降低,Cho/NAA升高。影像拟诊:考虑右侧额叶星形细胞瘤(Ⅱ级以上),并额部硬脑膜受侵;最后诊断:“右侧额叶”混合性胶质瘤Ⅱ-Ⅲ级(少突胶质细胞-星形细胞)

(刘凤杰 袁梅 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