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药物治疗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常用的NMDA受体拮抗剂

一、氯胺酮
氯胺酮(ketamine)已发现五十多年,是目前功能最多的一种麻醉药物。近年来,氯胺酮在麻醉、疼痛和精神疾病治疗等多个临床领域有新的应用。
氯胺酮有多个作用靶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拮抗NMDA受体。此外,还与其他受体相互作用,如对阿片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 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受体、GABA(γ-aminobutyrate,γ-氨基丁酸)受体、胆碱受体、多巴胺受体和先天修复受体的激动作用,对激活的环腺苷酸1(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 1,HCN1)门控通道超极化作用,以及对钾、钙和钠通道的阻滞作用。氯胺酮还有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吸收作用,进而发挥中枢疼痛下行性抑制作用。氯胺酮虽不能阻断初级传导通路向丘脑传递,但作用于脊髓上神经结构,因此可有效治疗中枢痛和丘脑痛。氯胺酮与NMDA受体结合发生较缓慢,切皮前静脉或硬膜外给予小剂量氯胺酮可预防外周伤害性刺激所造成的中枢敏化,发挥抗疼痛过敏、抗感觉异常及抗疼痛耐受等作用。
(一)药理作用
氯胺酮的常用给药途径是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其他给药途径也有报道,如经口、经鼻、经皮、经皮下和经直肠给药等。最近也有报道可通过吸入方式给予无防腐剂的氯胺酮。吸入氯胺酮的优势是可以在没有开放静脉通路的情况下快速安全地给药,适用于一些特殊场景如老年人、临床急救护理和一些外部场所(包括战场上)等。
氯胺酮大部分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代谢产物经肾和胆汁清除。氯胺酮是亲脂性药物,较易通过血脑屏障,这使其对急性疼痛能够快速起效,其预期血-效应室达到平衡的半衰期为1min。而其他方面,如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抑郁症中,氯胺酮的起效和失效相对较慢,持续时间较长。在CRPS的患者中,氯胺酮减轻疼痛的半衰期大约为10.9d。
目前,尚未有关于氯胺酮作为镇痛药的使用剂量和给药方法的定论,需注意的是,当氯胺酮作为镇痛药使用时,其剂量是亚麻醉剂量而非麻醉剂量。氯胺酮的亚麻醉剂量很难明确界定,但通常认为0.5~1h以上静脉给予不超过(0.5~0.6)mg/kg为亚麻醉剂量。《术后疼痛管理指南》(2016)认为氯胺酮的剂量范围很广,可以考虑手术前给予0.5mg/kg氯胺酮,并可在手术中按照10µg/(kg·min)持续输注。《成人手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2017)认为,手术前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0.2~0.5)mg/kg对术后镇痛有重要作用,并有助于预防中枢和外周敏化形成。也有学者认为氯胺酮用于镇痛时,可以静脉缓慢给予(0.25~0.5)mg/kg,给药时间30min以上,并且在给药前后进行疼痛评估调整剂量。有研究者认为氯胺酮胃肠外给药比如经静脉或经皮给药较合适的剂量范围是(0.125~0.3)mg/(kg·h)。因考虑到可操作性,肠胃外长期给予氯胺酮需要住院和频繁更换注射部位,因此未必是合适的长期给药途径。如果系统性给药效果较好,提示口服给药的效果也会较好。有学者建议在睡觉前给予初始剂量0.5mg/kg的氯胺酮,可能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并且按照0.5mg/kg逐步增加剂量直至达到疼痛缓解或者不能耐受的副作用出现。文献记载的口服给药剂量范围很大,可达到(30~1 000)mg/d(平均剂量为200mg/d)。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急性暴发痛,有文献建议氯胺酮持续静脉或者皮下输注的剂量为(0.14~0.4)mg/(kg·h)。硬膜外给予氯胺酮是治疗CRPS的有效方法,有文献报道剂量为(20~30)mg/d。但因为依据目前现有报道,氯胺酮的给药途径和剂量未有统一的标准,而且氯胺酮存在副作用,需依据具体情况调整给药方案。
由于NMDA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且氯胺酮不仅作用于NMDA受体,还与前述的其他受体相互作用,因此氯胺酮的副作用较显著,主要包括精神分裂样作用(幻觉、妄想和惊恐发作等)、恶心、呕吐和高血压等。这些副作用可以在用药时产生,但随着用药终止可很快消散。氯胺酮所致的精神分裂样作用限制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但如果只用小剂量氯胺酮,或者加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和α 2受体激动剂,则副作用的发生率相对低,患者经常能耐受良好。另外,长期应用氯胺酮与组织损伤(比如过敏性肝炎和出血性膀胱炎)以及认知障碍相关。
(二)疼痛治疗
1.氯胺酮在急性疼痛中的应用
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氯胺酮在急性术后疼痛中有重要应用,在术前、术中或术后给予氯胺酮,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即氯胺酮有阿片类药物协同效应,其增强镇痛效果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较低,氯胺酮对镇静没有影响,但有报道其可能增加神经、精神副作用。氯胺酮加入阿片类药物中用于患者自控镇痛(PCA),能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恶心、呕吐,但对呼吸系统并发症和致幻作用无明显影响。
对于急性非术后疼痛,如在急诊科的患者或者收住院前的患者的疼痛,氯胺酮给药后30min的镇痛效果不显著,且使用氯胺酮的患者发生神经、精神事件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发生心血管呼吸系统事件的风险相对较高。
2.氯胺酮在慢性疼痛中的应用
一些研究关注了氯胺酮对于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有报道在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且常规药物反应不佳的患者中应用氯胺酮,能显著缓解疼痛、痛觉超敏和痛觉过敏,逐步减少阿片类药物和抗惊厥药物所需的剂量并最后停药,这种镇痛作用可维持9个月且没有出现明显耐受。对于CRPS患者,如其他治疗无效,硬膜外给予氯胺酮能够达到完善的解除疼痛作用。在纤维肌痛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氯胺酮能够提高耐受性,降低疼痛强度、扳机点压痛、牵涉性疼痛、时间叠加总和、肌肉性痛觉过敏和静息时肌肉痛。有学者认为这些对纤维肌痛患者的试验提示在肌纤维痛中存在中枢敏化,并且压痛点代表继发性痛觉过敏的区域,以此推论氯胺酮能缓解这些症状意味着其能减少中枢敏化。对于缺血性疼痛,伤害性和神经病理性的因素都可能是其致痛原因,并且阿片类药物对这类疼痛经常疗效较差。有报道提示对于缺血性下肢静止痛的患者,氯胺酮是一种强有力的镇痛药,但其治疗窗较窄。
有双盲对照试验提示,在非特异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中,氯胺酮能减轻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也有病例报道,患者皮下转为口服使用氯胺酮可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常引起多梦。其他系列病例报道提示,只有小部分口服氯胺酮的患者能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而较长时间用药(超过1年)者疗效较差,而且这小部分患者后来也因为副作用而没有继续使用氯胺酮,因此有人认为,氯胺酮对于病程短于5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较好。
一些病例报道提示,氯胺酮能缓解慢性疼痛的急性发作,降低痛觉超敏,并且逐步减少吗啡和其他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急性暴发痛时,使用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常可导致痛觉超敏,此时氯胺酮成为一种更好的选择方案。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阿片类药物导致的痛觉超敏都至少部分和NMDA受体激活相关,因此使用氯胺酮(NMDA受体拮抗剂)理论上来说是一种符合逻辑的治疗方案。在一些神经病理性疼痛急性发作的情况中,也有关于氯胺酮和利多卡因联合输注的报道,但对结果的严格评估尚不完善。
关于氯胺酮用于口、面部疼痛的应用也有报道。有一些“三叉神经区域神经损伤”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对平常的药物处理无反应,对于疼痛病程小于3年的患者,氯胺酮能持续性地缓解疼痛(大于12小时),但对于疼痛病程超过5年的患者,即使氯胺酮的剂量已增加至接近麻醉剂量仍效果不佳。也有报道对于舌咽神经痛的患者给予氯胺酮能显著缓解持续性疼痛和吞咽导致的疼痛,虽伴随一些副作用,但患者常能耐受。
有研究提示氯胺酮能缓解幻觉痛/残肢痛。对残肢幻觉痛的患者,氯胺酮能显著升高压力阈值、减少痛觉过敏,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副作用(头脑不清和不舒适)。有一系列病例报道了相似的结果,对于传统治疗无效或者不耐受的残肢幻觉痛的患者,静脉给予氯胺酮效果明显,随后口服氯胺酮能完全缓解疼痛,似乎没有产生药物耐受或者其他的明显副作用。口服给予氯胺酮对幻觉痛的治疗效果也被其他多组研究者证实。
关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的研究提示,氯胺酮能显著缓解疼痛、减轻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但会导致副作用。在前瞻性的研究中,皮下给予氯胺酮能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持续性的疼痛、降低自发性疼痛暴发的数量和程度,副作用中最常见的是注射部位的硬结。有病例报道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口服氯胺酮,可取得即刻和确定的疗效。也有病例报道有多种并发症的患者接受通过多种途径给予氯胺酮治疗,在超过4年的治疗期间取得持续性的效果而且副作用很小。
对于癌痛的处理中,氯胺酮作为阿片类镇痛药的辅助用药,其经口、经皮或经皮下给药的效果均未有定论,有研究认为氯胺酮可作为难治性癌痛的一种治疗选择,但存在副作用。
给予患者氯胺酮前要评估其利弊,确保患者没有使用氯胺酮的禁忌证,并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副作用,给药后需行密切监测。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氯胺酮的输注速率经常依据疼痛的程度和副作用的情况而调整,个体化、精细化、因人而异地调整氯胺酮的输注速率和加用辅助镇痛药会有助于达到镇痛满意而副作用较少的效果。
二、S-氯胺酮
临床上常用的氯胺酮是含有两部分等量对映体( S-氯胺酮和 R-氯胺酮)的外消旋混合物。 S-氯胺酮( S-ketamine)是氯胺酮的纯右旋对映体,已在临床镇痛和麻醉中应用超过25年。 S-氯胺酮的主要作用是非竞争性抑制NMDA受体,但其还作用于阿片受体、单胺类受体、腺苷受体、嘌呤受体、AMPA受体、代谢型谷氨酸(metabotropic glutamate,mGlu)受体和L型钙通道。 S-氯胺酮具有拟交感特性,因此与阿片类药物相比,对维持循环稳定和防止呼吸抑制有优势。此外, S-氯胺酮还具有神经保护特性、抗过敏和抗癫痫作用,因此也适用于更多特殊情况下的治疗。
(一)药理作用
S-氯胺酮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经口给药、经鼻给药和经皮下给药。肌内注射仅用于儿童特殊病例,因为这种给药途径会导致疼痛、应激和创伤,在肌内给药后则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维持用药。经鼻给药适用于开放静脉困难的患者,比如烧伤患者。鼻腔黏膜的充分血供保证了药物的快速摄取,且鼻腔给药最好能采用黏膜雾化装置,雾化越好药效也越强,鼻腔给药的剂量要比静脉给药的剂量稍高。上腔静脉给药能够避免首过效应,并保证快速起效。 S-氯胺酮的镇痛、镇静和麻醉作用是剂量相关性的。初始给药剂量因给药途径而异,有文献推荐的常用给药途径的起始剂量为:静脉注射(0.125~0.25)mg/kg,肌内注射(0.5~1.0mg/kg,经鼻给药(儿童)(0.5~2.0)mg/kg,经直肠给药(儿童)(1.0~2.0)mg/kg,可与阿片类药物合用。因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推荐采用滴定的方法达到临床上的最佳剂量。
S-氯胺酮的镇痛和麻醉效力较 R-氯胺酮和氯胺酮高2~3倍, S-氯胺酮只需要氯胺酮50%的剂量就可以达到相同的临床效果。 S-氯胺酮清除速度较氯胺酮更快,因此更易于疼痛和麻醉的管理。 S-氯胺酮通过拮抗NMDA受体抑制钙内流从而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但也有动物实验数据提示, S-氯胺酮可能对发育中的脑有神经毒性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当反复给药或者较大剂量给药(≥20mg/kg)时NMDA受体NR1亚基的表达增加,引起钙离子暴发性内流导致细胞死亡,但这种假设目前为止尚未在临床或者人体中证实。
S-氯胺酮还有一个优点是能防止慢性疼痛和痛觉过敏,这种作用可能是因为抑制了长时程增强(LTP)。疼痛刺激会导致传入脊髓背角的C纤维上的敏感突触持续过度激活。这个作用可以解释为脊髓以上拮抗了NMDA受体NR2B亚基导致钙离子通过NMDA受体内流增加。即使是低剂量的 S-氯胺酮(0.25mg/kg)就能有效阻止疼痛刺激导致的LTP的发生。这就去除了慢性疼痛和疼痛记忆发生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另外,阿片类药物可以通过激活µ阿片受体来提高NMDA受体兴奋性,因此会引起基于LTP的痛觉过敏。在给予阿片类药物前给予低剂量的 S-氯胺酮可避免痛觉过敏。低剂量的 S-氯胺酮直接作用于δ阿片受体并改善µ受体功能,并且激活了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单胺能系统和抑制细胞再摄取,从而增强不依赖于阿片效果的内源性镇痛机制。此外, S-氯胺酮还能通过影响NMDA受体的表达、小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的激活、突触的结构和功能来控制慢性疼痛的发生。 S-氯胺酮通过这些作用机制限制疼痛的慢性化,而且NMDA受体相关的机制起到比在急性短期疼痛中更强的作用。
如果考虑到精神方面的副作用, S-氯胺酮优于氯胺酮。 S-氯胺酮的副作用比较小,包括恶心、呕吐、视觉障碍、眩晕和躁动,但这些副作用通常都能够通过合用一些药物(比如5-HT 3受体激动剂或茶苯海明等)而改善。
(二)疼痛治疗
1. S-氯胺酮在急性疼痛中的应用
在治疗急性手术后疼痛方面,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静脉持续输注 S-氯胺酮能够有效控制手术后疼痛,并减少吗啡需要量。在腹部手术的患者中也发现,手术前与手术中静脉给予 S-氯胺酮能够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在胸科手术中,持续硬膜外输注 S-氯胺酮能起到较罗哌卡因更好的镇痛效果。另有试验发现,在行疝气手术的儿童中行 S-氯胺酮骶管注射能够达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在急性非术后疼痛方面,如在入院前疼痛的处理中,有一系列病例报道经鼻给予 S-氯胺酮能够有效镇痛。
2. S-氯胺酮在慢性疼痛中的应用
S-氯胺酮对其他方法难治的慢性疼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有病例报道鞘内长期(24d)输注 S-氯胺酮对吗啡耐受的慢性疼痛能起到显著的镇痛作用,并减少吗啡的需要量,甚至停药数周后仍然有效。
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 S-氯胺酮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一项双盲交叉试验结果提示, S-氯胺酮对慢性胰腺疼痛的患者能起到对痛觉超敏的调节作用。有病例报告提示,长期(持续3个月)鞘内给予 S-氯胺酮对神经病理性癌痛患者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并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Vranken等人曾发现,神经病理性癌痛患者连续28天鞘内注射 S-氯胺酮50mg/d会导致脊髓和神经根组织的病理改变,但是并没有出现神经毒性的症状。然而,Kozak等人却发现,对癌痛患者连续30天鞘内注射不含防腐剂的 S-氯胺酮22mg/d,并不会出现脊髓和脑干组织的病理改变。这种不一致的结果可能是Vranken等人报道的患者加用了大剂量的布比卡因(95mg/d),并且多次放疗导致尼氏小体溶解。
有临床研究发现, S-氯胺酮对于CRPS的患者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并且即使停药后血药浓度很低时,该镇痛作用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其机制可能是 S-氯胺酮使脊髓NMDA受体敏感性降低或者恢复脑抑制感觉控制。但也有学者报道 S-氯胺酮对一些CRPS的患者镇痛效果不明显。对于纤维肌痛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提示, S-氯胺酮能起到镇痛效果,但这种镇痛效果与氯胺酮的血药浓度相关,因此停药后镇痛效果下降且长期镇痛效果有限。有报道显示,持续静脉输注 S-氯胺酮能够有效治疗疼痛程度较剧烈内脏痛,而且引起精神方面的副作用的发生率低,并且副作用的发生率能够通过滴定调整 S-氯胺酮剂量和预防性或者治疗性加用地西泮等方法进一步降低。
三、右美沙芬
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是一种低亲和力、非竞争性的NMDA受体拮抗剂,同时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镇咳药成分。右美沙芬能非竞争性抑制NMDA受体活性,拮抗兴奋性氨基酸与NMDA受体的结合,减少NMDA受体Ca 2+内流,抑制伤害因子导致的中枢敏化,缓解原发性和继发性疼痛。联合应用右美沙芬和阿片类药物可防止对阿片类药物镇痛的耐受并增强镇痛效能。右美沙芬本身镇痛作用弱,不适合作为一种镇痛药单独使用,但适用于配合阿片类镇痛药发挥作用。在伤害性刺激给予之前用药,可降低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并减少术后其他镇痛药的需求量及副作用。其临床应用优势之一是作为多模式(multi-modal)镇痛治疗的一部分。
(一)药理作用
右美沙酚是左诺啡D-异构体的二甲醚形式,右美沙酚和左诺啡最初被合成用于作为吗啡的替代品,但与左诺啡的L-异构体不同,右美沙酚对阿片受体没有作用。右美沙芬没有传统的成瘾性,但当大剂量使用时,右美沙芬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有滥用的可能性。
右美沙芬可经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吸收。右美沙芬在胃肠道能被快速吸收,口服后大约2~2.5h血药浓度达到高峰。治疗剂量的右美沙芬起效时间为15~30min,作用持续时间为5~6h。在成人剂量(比如每4h口服30mg,持续7d),右美沙芬的血中浓度范围为0.002~0.207mg/L。右美沙芬能快速吸收入血并透过血脑屏障,其脑脊液/血浆比率为32.8%~80%。
右美沙芬在肝脏被生物转化和快速代谢。右美沙芬经过肝门静脉发生首过效应,并且通过 O-去甲基化形成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其进一步 N-去甲基化,并且与葡糖醛酸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细胞色素P450(CYP2D6)同工酶可使右美沙芬失活。代谢不良者或者接受CYP2D6抑制剂的人群中会出现有活性的药物蓄积。右美沙芬与一些药物合用时,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其含量增加,这些药物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和氟哌啶醇等。右美沙芬的主要代谢产物右啡烷具有药理活性,是一种有效的NMDA受体拮抗剂,其半衰期为3.4~5.6h。右美沙芬以原型或去甲基化代谢产物的形式经肾脏清除。
右美沙芬的副作用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其神经毒性主要有肌张力失常、疲劳、嗜睡和头晕。眼球震颤、言语不清、头晕目眩和疲劳多见于使用较高剂量的右美沙芬[10mg/(kg·d)]时,并且通常在服药后1~2h发生。右美沙芬和D 2受体结合可导致精神症状、视幻觉或躁狂症状(比如躁动、失眠、易怒和思维奔逸等)。右美沙芬其他的非中枢性的副作用包括对皮肤和代谢方面的影响,治疗剂量的右美沙芬即可引起特异性药疹。右美沙芬不常见的副作用还有发热、高血糖和过敏反应,有报道误服中毒剂量的右美沙芬可导致椎体外系反应。一名30个月的女童服用38mg/kg的右美沙芬(此年龄段推荐剂量为每4h口服2.5~5mg,或每6~8h 7.5mg),出现角弓反张、共济失调和双向眼球震颤等症状。此患者对纳洛酮无反应,但苯海拉明控制了其角弓反张。右美沙芬导致肌张力障碍的机制可能与其拮抗多巴胺受体相关。
(二)疼痛治疗
1.右美沙芬在急性疼痛中的应用
右美沙芬对急性手术后疼痛有明显缓解效果而且没有严重副作用。术前口服30~90mg可减少50%的围手术期镇痛药需要量,且无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子宫切除术前口服40mg右美沙芬,之后连续使用2d(每日3次,每次40mg),可减少静息疼痛评分,但不能减少运动疼痛评分,同时有减少术后前24h吗啡需要量的趋势,48h后镇痛药用量也显著减少。扁桃体切除术前口服45mg右美沙芬也可减轻术后疼痛和吗啡需要量。术前或术后肌内注射右美沙芬能减轻痔切除手术后的疼痛,并且减少阿片类药物的需要量。对于腹腔镜胆囊手术和疝根治术的患者,术前口服右美沙芬能显著减少术后镇痛药的需要量、减轻疼痛程度,并且减少原发性和继发性痛觉过敏。对于行口腔手术的患者,右美沙芬虽没有明显的缓解术后即刻疼痛的作用,但能减轻术后48h的疼痛。在行膝关节手术的患者中,口服右美沙芬能减少患者自控镇痛所需要的吗啡量,但并不显著降低镇痛评分。
2.右美沙芬在慢性疼痛中的应用
据报道右美沙芬能显著缓解截肢后幻肢痛,并且无明显副作用。也有病例报道右美沙芬对于血管炎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显著缓解作用。另有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显示,右美沙芬对烧伤后的继发性痛觉过敏有显著缓解作用,但对原发性痛觉过敏的影响甚微。右美沙芬能显著降低糖尿病神经痛患者的疼痛,但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效果不佳,对面部神经痛(比如三叉神经痛和痛性感觉缺失)的效果也不明显。对于前臂缺血性疼痛的患者,右美沙芬也缺乏镇痛效果。有研究将右美沙芬与非甾体抗炎药、右旋丙氧芬或吗啡等传统镇痛药合用于慢性癌痛的患者,但结果显示加用右美沙芬并没有取得较传统镇痛药更好的镇痛效果。有报道把硫酸吗啡和右美沙芬按照1∶1混合治疗慢性癌痛,能够延长给药间隔、减少吗啡的需要量,但不会明显改变副作用的发生率。
四、金刚烷胺
金刚烷胺(amantadine)是人工合成的三环癸胺,在临床上应用已有40余年。因其具有抑制病毒作用而被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带状疱疹病毒、脑膜炎等,后又发现其对震颤麻痹有效而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在痴呆患者中应用金刚烷胺能改善异常脑电图、增加患者活动性和改善精神状态。金刚烷胺是一种非竞争性的NMDA受体拮抗剂,与氯胺酮相比具有较少的副作用而相对易于耐受,对治疗一些特殊类型的疼痛具有良好效果。
(一)药理作用
金刚烷胺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口服和静脉注射。口服金刚烷胺后吸收良好,一般2~4h血药浓度达到高峰。金刚烷胺可以经乳汁分泌,鼻分泌液和唾液中的浓度与血中的浓度相似,而脑脊液中的浓度约是血中的一半。金刚烷胺血浆半衰期为12~18h,以原型经肾脏清除,在老年人和肾功能低下者中可出现半衰期延长。
金刚烷胺的副作用和给药剂量相关,成人口服每日剂量小于100mg时一般不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口服剂量超过100mg/d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包括头晕、失眠、头痛、焦虑、定向丧失、共济失调,其次还可出现消化系统的副作用,比如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腹痛、胃肠炎等。当金刚烷胺与抗胆碱药或抗组胺药合用时副作用增加。金刚烷胺的副作用一般在服药2~3h后出现,症状可在停药36h后消失。癫痫患者、脑动脉硬化患者、驾驶员和妊娠期妇女不宜使用金刚烷胺。研究者对金刚烷胺的结构进行改造,得到其他的衍生物,比如美金刚,其也是NMDA受体拮抗剂。但金刚烷胺与美金刚相比,还能增强多巴胺能神经传导,并有抗谷氨酸活性。
(二)疼痛治疗
1.金刚烷胺在急性疼痛中的作用
对择期脊柱手术的患者术前和术后给予金刚烷胺,能够减少术中和术后阿片类药物的需要量,达到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且降低副作用。对于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口服金刚烷胺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的需要量,减轻术后疼痛。但也有随机双盲试验提示,对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前给予金刚烷胺,并不能减轻术后疼痛,也不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的需要量。另有报道显示,术前给予金刚烷胺不能增强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作用,也不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的需要量。
2.金刚烷胺在慢性疼痛中的应用
对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金刚烷胺能起到有效的镇痛作用。对于糖尿病神经痛的患者,静脉输注金刚烷胺能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于单纯疱疹性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金刚烷胺能显著改善神经痛。慢性背部痛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金刚烷胺能够缓解疼痛和减少短期敏化。另有随机双盲试验证实,静脉给予金刚烷胺能减轻癌症患者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俞 敏 杨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