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概述
危重症新生儿的抢救与治疗需要选择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血管的选择和通道建立取决于患儿的日龄、体重、病情轻重和所需治疗的长短等。过去只能采用穿刺外周血管进行新生儿输液治疗。危重新生儿、早产儿,尤其是(超)极低出生体重儿治疗周期长,需要较长时间的肠外营养支持,而外周血管导管很难长时间保留,输注全静脉营养液时易出现外渗,严重时可造成皮肤水疱、溃疡、皮下坏死等不良反应,不能及时满足治疗、护理工作的需要。近年来,新生儿脐动脉置管、脐静脉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等相继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并取得较好的疗效。脐血管插管多用于刚出生的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换血治疗,还可用于输注血制品和采集血标本,可作为新生儿早期救治的首选血管通路。PICC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早产儿营养支持的有效通路。出生不久的早产儿皮肤薄,常水肿明显,出生后即行PICC穿刺难度大,而且新生儿专用PICC导管不能用于留取血标本和输血治疗。新生儿外周静脉置管是新生儿最常见的静脉输液途径,但无法满足长期住院期间静脉输液的需要,作为新生儿病房的专科医生和护士要有计划选择和保护外周静脉实施穿刺,而不是在大量外周静脉破坏无法实施穿刺后无奈的选择深静脉或PICC置管。现阶段,国内血管通路的建立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专门的操作人员。在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根据患儿治疗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建立不同的血管通路,必要时选择联合导管留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