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肾及肾周脓肿
【概述】
肾及肾周脓肿(renal and perirenal abscess)是肾非特异性化脓性感染,多由血源性感染所致,也可由尿路逆行性感染引起。常为单侧,亦可是急性肾盂肾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完全的并发症。
【临床特点】
临床上表现为突然起病,呈菌血症症状,发热、肾区叩痛和肌紧张,尿中白细胞增多,尿培养可有致病菌生长。
【影像检查技术与优选】
影像学诊断方法有:X线检查(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超声检查、CT、MRI等。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腹部平片可见肾外形不规则,肾周脓肿时可见患侧肾横膈位置升高,活动度差或消失。肾周脂肪囊因炎症水肿而密度增高,以致肾外形无法显示。若脓肿甚大则肾区呈肿块影。此外可见脊柱向对侧侧凸。静脉尿路造影上肾盂肾盏多显示良好,肾盏边缘因脓肿压迫可见压迹。若病变广泛同时伴有肾周脓肿时,其肾功能减退,肾盂肾盏显示较差,同侧腰大肌影消失。
2.超声检查表现
肾脓肿声像图表现为一透声波的肿块,常有不规则的壁,偶为多发性,内面的回声代表坏死组织和颗粒碎片。但如病变未充分液化,常易误诊为肾肿瘤。
3.CT表现
能清楚显示病变的程度与范围,对诊断有重要价值,不同病期CT表现不同。
(1)急性浸润期:
表现为比正常肾实质密度略低的界限不规则的病灶,增强可有轻度不均匀强化,边缘较平扫清晰。
(2)脓肿形成期:
可见不规则的厚壁囊腔,脓肿壁可见环状明显强化,但脓肿中心为液化坏死,无增强,部分脓腔内还可见气体密度影(图2-2-4)。
(3)肾周脓肿:
表现为肾周或肾旁脂肪内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块,肾周脂肪间隙密度增高,病变可累及腰肌和肾前筋膜,吉氏筋膜增厚(图2-2-5),增强检查表现为规则或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环形强化。当炎症限于肾包膜内侧,CT可表现为肾周半月形液体阴影,压迫肾移位。抗感染治疗后2~3个月复查,病变显著缩小。
4.MRI表现
与CT相似,早期为实质性炎性改变,边界不清,呈长T 1长T 2信号。脓肿形成后病灶中央为脓液,T 1WI呈低信号,T 2WI为高信号,DWI上扩散明显受限,呈明显高信号,ADC呈明显低信号(图2-2-6)。脓肿壁依所含水肿、肉芽、纤维机化等多种病理成分比例的不同,有一些差异,多呈稍长T 1稍长T 2信号。
【诊断要点】
典型发热、肾区叩痛和肌紧张等临床症状。
CT上可见脓腔及环形强化脓肿壁。
MRI上脓液在DWI上明显扩散受限,DWI信号增高。
【鉴别诊断】
1.与囊性肾癌的鉴别
肾癌起病隐匿,以无痛性血尿为最早症状,肾脓肿临床症状明显,以寒战高热和肾区疼痛为主;肾癌边界清楚,CT表现为囊壁厚薄不一的囊实性肿块,分隔多厚薄不均,部分有壁结节,而肾脓肿常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增强扫描肾癌的实性部分强化,而脓肿则表现为环形强化。
2.肾囊肿合并感染
囊肿的囊腔壁较薄,边界较清晰,增强后多无环形强化。
3.肾结核
表现为肾内多发囊性病变,周边或囊腔内见不规则钙化,多伴有肾盂、肾盏变形,病程较长。
图2-2-4 左肾脓肿
a~c.分别为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左肾上极可见类圆形低密度病灶,增强后可见环形强化的脓肿壁,脓腔内未见强化;d~f.为抗炎治疗10天后复查,分别为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体积较前明显缩小
图2-2-5 左肾脓肿、腰大肌脓肿、输尿管近端结石
a.CT平扫示左肾增大、密度不均;b.增强后可见卵圆形低密度灶(箭头),CT值16~23Hu,肾筋膜增厚,同侧腰大肌增宽,内亦有梭形低密度区(箭),近侧输尿管内可见一个高密度结石(粗箭)
图2-2-6 左肾多发脓肿
a~d.分别为T 1WI、T 2WI、DWI及ADC图像,左肾体积明显增大,可见多发类圆形长T 1长T 2影,DWI上呈明显高信号,ADC呈明显低信号
(程 悦 沈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