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湿热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一、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因其溃疡部位主要在胃与十二指肠,故又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简称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兼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当属中医“胃痛”“胃脘痛”等病证的范畴。

【湿热与发病的关系】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脾胃虚弱的关系最为密切,而这三者的病理变化,均可形成湿热,因此湿热是消化性溃疡病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

饮食不节,如暴饮暴食,饥饱失常,可损伤脾胃,致中焦运化不健,湿浊内生,积久化热,而成湿热,特别是平素恣食肥甘辛辣,过饮烈酒等,脾胃湿热内蕴,则更为明显。情志失调,如忧思恼怒,情怀抑郁,最易招致肝郁气滞,疏泄失职,如是则肝气横逆,中犯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司,湿聚化热,湿热由生。脾胃素虚之人,运化怯弱,内湿之产生,更属易易。若脾胃阴亏,阳热偏旺,则湿邪从阳而化热,湿热乃成。

上述各种病理变化而形成的湿热,阻滞中焦,使胃失和降,气机不畅,从而引起胃脘疼痛,胀闷不舒,嗳气,恶心,呕吐等症。

【相关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属湿热型者,其主要临床症状是胃脘部灼热疼痛,痞胀不舒,口苦口臭,反酸纳呆,口干不欲饮,恶心呕吐,大便偏溏,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白而腻或黄腻,脉象滑数或濡数。

值得指出的是,湿热型溃疡病其病性一般属实,但由于本病病程漫长,患者正气大多偏虚,因此临床上每多出现虚实兼夹或本虚标实的证候,如既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声低等脾胃虚弱的症状,又兼有上述湿热中阻的征象,临证须细加辨识。

【相应治疗方法】

湿热型溃疡病,若证候偏实者,治宜清热化湿,理气运中为主,方如连朴饮、甘露消毒丹、小陷胸汤等化裁。若虚中夹实者,治当扶正祛邪,如脾胃气虚而兼夹湿热,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胃阴不足而兼有湿热,方用一贯煎或沙参麦门冬汤加黄芩、黄连、藿香、朴花、蒲公英之类。

现代研究发现湿热型溃疡病,其发病常与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关,而某些中药如黄芩、黄连、虎杖、蒲公英等有杀灭和抑制该菌的作用,故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适当选用上述药物,可望提高疗效。

【验案举例】

例1 李某,男,42岁,干部。

反复发作胃脘部疼痛4年余,加重3天,于1992年3月2日来院就诊。症见:胃脘部灼热闷痛,嗳气,反酸,纳呆,口苦,口干不欲饮,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滑。根据脉证,诊断为“胃脘痛”。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治疗,服药3剂,除反酸略有减少外,余症依然。后做纤维胃镜检查,报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鉴于用上述方药效不显,再细察其症,患者除胃脘部疼痛外,还兼有口苦,口干不欲饮,苔黄腻,脉滑等湿热征象,故此诊断为“湿热型胃脘痛”。处以连朴理气汤治疗。药用黄连10g,黄芩10g,厚朴12g,半夏6g,石菖蒲 10g,蒲公英 30g,苏梗 10g,吴萸 6g,砂仁 6g,芦根 15g,滑石 12g。服上方2剂后,胃脘部疼痛明显减轻,饮食增加,续服上方3剂,胃脘痛消失,不反酸,舌苔薄腻微黄。继服原方7剂,以巩固疗效。后以上方研末,每日2次,每次服10g,坚持服用。3个月后做纤维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愈合。随访3年,胃脘痛未见复发。(柴良辉.连朴理气汤治疗湿热型胃脘痛30例[J].湖北中医杂志,1996,18(5):22-23.)

按:本例初诊投以疏肝理气之剂,其效不显。复诊根据口苦、口干不欲饮、苔黄腻等症状,辨证为“湿热型胃脘痛”,治用清热化湿、运中理气之连朴理气汤,由于药证相符,遂获桴鼓之效,足见临床辨证施治之重要性。

例2 毛某,男性,67岁,1994年11月26日入院。

因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8年,伴黑便2天收入院。曾多次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入院时黑便色如柏油,每日2次,量约250g,腹痛隐隐,伴头晕,吐酸明显,舌质淡、苔黄腻,脉细数。查血红蛋白70g/L,大便“OB”(邻甲联苯胺法)强阳性。在禁食补液的基础上,给紫珠草、檵木、蒲公英、乌贼骨各30g,浙贝10g,生大黄(后下)5g。2剂后黑便减少,每日量约100g,质溏,黄腻苔渐退。仍守上方3剂,大便色转黄,胃脘部隐痛减,舌质淡、苔薄白,大便“OB”阴性。乃改用健脾温中止血法:党参、炒白术、浙贝、阿胶(烊冲)、生地各10g,生黄芪、乌贼骨、蒲公英各30g,茯苓15g,生甘草、淡干姜各5g。5剂后胃部隐痛除,大便“OB”持续阴性,痊愈出院。(潘善余.消化性溃疡出血与脾胃湿热关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1998,33(3):110-111.)

按:该文作者经验,溃疡病人当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常存在脾胃湿热的标证和脾胃虚寒的本证。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出血时主要运用清热化湿止血法,以紫珠草、檵木、蒲公英、大黄为基本方,随证化裁;血止之后,用补益脾胃善后。本例即是按上述治法步骤进行治疗而收全功。

例3 花某,男,42岁,工人。1974年12月17日初诊。

患胃小弯溃疡10余年(1967年经某医院胃肠钡餐造影证实),平时经常作痛,曾出血2次,本月4日又有呕血,经治疗后血已止,但胃脘胀痛不已,痛无定时,反酸颇多,口苦口酸,口干而臭。舌苔前半黄腻,根厚色黑,质胖青紫,脉象弦细。根据以上各症,结合舌苔特点,断为肝胃同病,湿热夹瘀交阻,不但气机郁滞,湿热熏蒸,兼有宿瘀阻络之象。治拟辛开苦泄,化瘀止痛:川连3g,吴萸 1.5g,半夏 9g,赤白芍各 9g,制川军 6g,木香 9g,煅瓦楞子 30g,失笑散(包)12g。3剂。

二诊(12月20日):胃脘胀痛,反酸口渴等症均已减轻,口臭亦退,近两日稍能安眠。苔厚黑腻大半已化,脉弦细。再拟上方续进:原方加佛手干9g,陈皮9g。4剂。

三诊(12月24日):黑腻之苔已化,余症亦瘥,脉如前。仍以前法以善其后:原方3剂。(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黄文东医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按:本例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瘀血、湿热交相为患。方中川连、半夏、川军辛开苦降,具有清热祛湿之效,合失笑散、赤白芍、木香等,活血行瘀,理气止痛,共奏其效。

例4 朱某,女,52岁。2000年4月初诊。

患者因反复上腹部隐痛反酸2年,加剧1周来院就诊。经某省级医院诊断为胃窦及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溃疡灶约1.5cm×1.8cm大小,幽门螺杆菌阳性,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拒绝手术治疗而来院保守治疗,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西药按常规用药8周),药用:蒲公英10g,黄芩12g,白花蛇舌草10g,川朴 10g,木香 10g,枳壳 10g,槟榔 10g,黄连 5g,吴茱萸 5g,当归 10g,丹参 10g,薏苡仁30g,水煎服。上方加减服用10剂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平素患者喜温畏寒,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改处方为: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 10g,红枣 30g,黄芪 10g,当归 10g,丹参 10g,薏苡仁 30g,水煎服。上方加减服用50剂。3个月后胃镜复查溃疡消失。至今未复发。(詹程胹.吴滇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1332-1333.)

按:本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据临床观察,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病,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多见于中医辨证为湿热型。蒲公英、黄芩、黄连、白花蛇舌草等是抗幽门螺杆菌的常用药物。

例5 胡某,男,24岁,学生。2010年7月2日初诊。

胃脘疼痛3个月,空腹明显,食后痛减,喜温喜按,嗳气时作,反酸较频,胃纳尚可,夜寐安和,大便日一行,色黄成形,舌偏红,苔黄腻,脉细弦。胃镜示:十二指肠溃疡(A1期)。拟方温中健脾,清化湿热。方选黄芪建中汤合左金丸加减。处方:炙黄芪10g,杭白芍15g,嫩桂枝5g,炙甘草5g,乌贼骨15g,大贝母6g,仙鹤草15g,生苡仁15g,川百合15g,川黄连3g,吴茱萸1g。14剂。三七粉60g,白及粉60g,每次各2g,藕粉调服,早晚各服1次。

二诊(2010年7月16日):胃痛不显,仍有反酸,夜寐尚可,苔薄少,脉细。治再益气和胃。原方加竹茹10g,28剂。三七粉60g,白及粉60g,每次各2g,每日3次,藕粉调服。

三诊(2010年8月16日):现胃痛已缓解,反酸减少,大便时有不成形,舌红,苔薄少,脉细,治再前方出入。复查胃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S1期)。原方加葛根10g,14剂。三七粉60g,白及粉60g,早晚各2g,藕粉调服。(叶柏.单兆伟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2):17-18.)

按:患者长期伏案,缺乏煅炼,再加学习紧张,致使肝气不调,气郁化热,热与湿相合,而致湿热内蕴,寒热错杂。治疗采取益气温中、清化湿热的方法,标本兼顾,寒温并用,病乃获愈。方中藕粉调服之剂,颇有特色,值得效法。

【临证备考】

治疗湿热性胃脘痛42例(其中含胃溃疡4例),以平胃散为主方,药用苍术 15g,厚朴 10g,橘皮 15g,甘草 3g,生姜 3 片,大枣 10g,鱼骨 30g,黄芩 15g,砂仁10g,水煎,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复查胃镜。结果:治疗后6天疼痛消失8例,余34例于9~12天明显好转,15~20天基本消失。其中4例胃溃疡者溃疡全部消失。认为湿热性胃脘痛的诊断依据有如下几点:①剧烈胃痛,主要在胃脘处;②胃脘胀满不适,恶心纳呆,严重者伴有呕吐,物浊难闻;③舌苔黄厚而腻,口苦,这是诊断湿热性胃脘痛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袁兆荣,袁杰 .湿热性胃脘痛证治[J].山东医药杂志,1997,37(10):55.)

用连朴理气汤治疗湿热型胃脘痛30例(其中含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7例),其组方为:黄连 6~12g,厚朴 10~15g,石菖蒲 10~12g,半夏6~12g,蒲公英 30g,苏梗 10g,陈皮 10g,芦根 15g,吴茱萸 6~10g,砂仁 6g,滑石12g,黄芩8~12g。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治疗结果: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一般1个疗程即获显效,2~3个疗程便可痊愈。(柴良辉.连朴理气汤治疗湿热型胃脘痛30例[J].湖北中医杂志,1996,18(5):22-23.)

潘氏在《消化性溃疡病出血与脾胃湿热关系探讨》一文中认为:脾胃湿热是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重要环节,从收治的102例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病人来看,当出血正发作时,90例有脘腹痞闷,舌淡红苔黄腻,脉细数的表现,中医辨证属脾胃湿热证。消化性溃疡的病人,有脾胃虚弱的病理存在。当溃疡出血时,血溢于胃肠,血为黏腻肥甘之品,会进一步影响脾胃运化功能,酿成湿热,而成脾胃湿热证。西医学认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多存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当溃疡面侵蚀到血管,造成血管破裂,则引起溃疡面的出血。溢于肠胃内的血液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这样,出血容易加重胃、十二指肠黏膜的炎症;胃、十二指肠黏膜的炎症又妨碍了破裂血管的修复,加重了溃疡面的出血。因此,脾胃湿热是消化性溃疡出血病机的重要一环。(潘善余.消化性溃疡出血与脾胃湿热关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1998,33(3):110-111.)

王氏等用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湿热中阻型消化性溃疡35例,药用制半夏10g,竹茹 6g,木香 10g,厚朴 10g,黄芩 9g,川黄连 5g,蒲公英 15g,延胡索 12g,茯苓15g,威灵仙15g,白术12g,没药10g。若胃痛连胁,或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肝郁气滞症状明显者,加柴胡、香附;胃痛固定不移,伴刺痛感,有瘀血症状者,加蒲黄、五灵脂;胃痛甚者加丹参饮或炒蒲黄、炒白芍;嗳气较频者,加旋覆花、沉香;反酸甚者,加乌贼骨、瓦楞子。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显示治愈7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胃镜疗效显示治愈25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王雅春,李向哲.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湿热中阻型消化性溃疡70例[J].光明中医,2014,29(5):967-970.)

姚氏等用清热化湿愈疡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65例,药用清热化湿愈疡合剂(由黄连、蒲公英、苦参、苍术、佩兰、菖蒲、陈皮、半夏、厚朴、白及、地榆、甘草等中药组成,经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鲁药制字Z0420030030,由滕州市中医医院制剂室生产),每次30ml,每日2次,于饭前1小时温服,6周为1疗程。治疗结果:证候疗效显示治愈39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9.23%;溃疡疗效显示治愈39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69%。(姚德才,王洪京.清热化湿愈疡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 65 例[J].光明中医,2010,25(11):2011-2012.)

陈氏用连朴理气汤治疗清中汤合平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60例,药用:黄连、栀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苍术、厚朴、九节茶、蒲公英、白及、丹参。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去黄连、栀子;肝郁明显者加柴胡、郁金。水煎服,1日1剂,服用1个疗程,时间为6周。治疗结果:治愈35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0%;其中,溃疡疗效显示治愈35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陈建平.清中汤合平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2):149-151.)

谭氏等用愈疡胃泰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湿热证77例,药用:法半夏10g、吴茱萸 10g、白术 20g、茯苓 20g、党参 20g、蒲公英 15g、土大黄 15g、厚朴 15g、黄芪10g、黄连10g、炙甘草10g,热偏盛者法半夏、吴茱萸各减为6g,湿偏盛者黄芩、黄连各减为6g,每剂文火浓煎3次,共取汁400ml,1日1剂,分早起、晚睡时2次口服。以6周为1疗程,疗程满后复查胃镜。治疗结果:治愈60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谭家鹏,陈绪亮,毛德文.愈疡胃泰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湿热证77例[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4):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