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施序
手法是中国整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其显著之特色和优势,不仅有着无穷巧妙的技术内涵,而且有其广博的文化底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据郑玄法:俞,即揄,摇动之意,王冰法:跗,即拊,摩也。如《千金翼方》之谓“调身按摩,摇动肢节”也。所谓挢、扤,司马贞《史记索隐》其意为“按摩而玩弄身体使调也”。可见手法用之于治病历史悠久矣!纵观历代医家之发明,其用于临床可以导引阴阳,流畅气血,舒展筋骨,通利百节,调和脏腑,祛邪扶正,健身养老。究其历史,手法之形成不仅源于临床经验总结,更植根于中医学之基本理论,并糅合着极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因而探究传承手法之形似易、神似难,而唯独神形兼备方可“一拨见病之应”。
韦以宗教授乃我国中医骨伤名师,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整脊学之研究,坚持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始终立足于继承创新。不仅对脊柱病及其相关疾病之临床特点、中医学之病因病机有着深邃的分析和独特的见解,还从脊柱解剖学、生物力学之整体功能和运动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科学概括,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圆一说两论”的新理论。而在手法的运用和研究中,在传承家学的同时,对我国著名的少林功夫和道家功夫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整理,并将这些功夫的理念和技艺渗透到他的“韦以宗整脊手法”中。尤其对道家功夫的研究情有独钟,颇有出神入化的境地。《老子·二十一章》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这里既指出道有难以测知的一面,又强调道的实在性,不是虚幻之事。虽然它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但道作为世界的总根据又是最真实的。这就是“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我们揣摩“韦以宗整脊手法”,在感觉到那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同时,如果能了解到他在道家学说研究中始终把握着精神和物质的统一,也就很自然地理解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概而言之,可以认为“韦以宗整脊手法”是整脊临床实践经验、中医学术思维、道家文化理念三者的有机结合。《易经》有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韦以宗教授在这些研究中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依存,为中国整脊学的充实、提高和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今有韦以宗教授之门人弟子在多年随师临诊实践中,不仅准确把握了“韦以宗整脊手法”之规范和要领,而且在耳濡目染中感悟了导师之学术精髓和文化修养。以此为基础,遂将该套手法运用图谱形式进行了较全面和较完整的表述。从中国传统医学整脊技术之源流、整脊技术之基本理论、手法分类、训练方法及练功康复法等条分缕析,使之一览无遗,尽现传承之真谛。不啻在韦以宗教授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知识园圃中又绽放出一朵艳丽的鲜花。宋代理学家程颢有《秋日偶成》,诗曰:“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我与韦君知遇已三十春秋,于《韦以宗整脊手法图谱》旋付剞劂之际,谨录斯诗相赠,并为之序。
识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 庚寅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