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痄 腮
【概述】
痄腮是因感受风温时邪,壅阻少阳、阳明经脉引起的时行疾病。其特点是多发于儿童,双侧或单侧颐颌部肿胀疼痛,皮色不红,易于传染,不会化脓。相当于西医学的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病因病机】
外感风温时邪,内有胃热上乘,蕴结于少阳、阳明之络,以致络脉失和,气血凝滞而成。
【辨证注意点】
1.本病发病前多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2.注意与发颐相鉴别。
3.注意并发症(睾丸炎,脑膜脑炎,胰腺炎)的处理。
【辨证思路】
一、明确诊断
1.多有本病接触史。
2.1~2日后,以耳垂为中心腮部漫肿,边缘不清,皮色不红,压之疼痛或有弹性,通常先发于一侧,继发于另一侧。口腔内颊黏膜腮腺管口可见红肿。
3.病程为 7~12 日。
4.轻者微寒发热,伴食欲不振;重者憎寒壮热,泛恶腹痛,口干多饮,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
5.常见并发症有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
6.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如有并发症则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二、与发颐相鉴别
见本章第七节“发颐”。
三、辨证论治
四、注意事项
1.本病有传染性,隔离患者至痊愈为止,患者用具都应消毒。
2.给予半流质或软食饮食,在肿痛期内,避用酸性饮食。
3.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经常漱口。
【病例思维程序示范】
黄某,男,7岁。1958年10月27日初诊。三四日前发现患儿精神不振,不欲饮食,自诉咀嚼时两腮酸胀,继之发现两腮肿胀,疼痛,不能转颈,伴有轻微头痛,体温达39.6℃。
诊查:两腮呈弥漫性肿胀,局部有压痛,舌苔薄、微黄,脉浮数。
辨证思维程序:
第一步:明确诊断。根据患儿年龄、发病部位,局部弥漫性肿胀,有压痛,伴发热、食欲不振等症,可以初步诊断为痄腮。
第二步:进行必要的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第三步:进行辨证论治。外感瘟毒,阳明、少阳蕴热,热毒阻遏经络。予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处方:牛蒡子 4.5g,薄荷 3g,连翘 4.5g,升麻 4.5g,葛根 9g,蝉蜕 6g,山药12g,羌活 3g,甘草 1.5g。
第四步:根据患者的兼证对上述方剂进行加减。壮热,加知母6g、石膏(先煎)15g;食欲不振,加神曲 6g。
第五步:调摄与生活指导。隔离患者至痊愈为止;患者用具消毒;给予半流质或软食饮食,在肿痛期内,避用酸性饮食;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经常漱口。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医案、经验方及常用中成药】
一、医案
余鹤龄医案(《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外伤科分册)》)
胡某,男,21岁。1990年5月21日初诊。
发热2日,右耳下肿胀3日。
初诊:3日前自觉精神倦怠,胃纳减退,右侧耳下肿胀,酸楚不适。自服板蓝根冲剂数包,昨日起微寒发热,右耳下肿胀加剧,张口及咀嚼活动受限。今日起右侧阴囊肿胀,行走不便,大便结,小便色深黄。
体格检查:T 38℃,P 86 次 /min。
局部检查:右侧耳下漫肿,按之酸楚微痛,皮色正常无灼热感,左侧耳下肿胀不明显,按之有轻微酸痛感。右侧睾丸肿大,压痛明显,皮色不红,无灼热感。
中医诊断:痄腮、卵子瘟。
西医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睾丸炎。
辨证要点:风热疫毒证。
中医论治:疏风散热,解毒透邪。
处方:黄芩 15g,黄连 10g,牛蒡子 6g,连翘 9g,僵蚕 5g,薄荷(后下)5g,玄参 8g,板蓝根 8g,桔梗 8g,荔枝核 10g,赤芍 10g,山栀 6g,泽泻 10g,龙胆草 6g,大黄6g。水煎服,每日1剂,共3日。
外用:紫金锭。
复诊:热退,大便通,右耳下肿胀及睾丸肿痛明显减轻,行走已不感痛楚。检查:右耳下肿胀明显消退,睾丸肿胀已大消。
中医论治:疏风散热,解毒透邪。拟原方继服1日。
三诊:主诉右耳下肿胀、右睾丸肿痛全消。
按语:风温时毒挟胃热侵袭少阳、厥阴,故右腮肿胀酸楚,同侧睾丸肿痛。治宜普济消毒饮合牛蒡解肌汤加减。荔枝核入肝肾二经,能理气散结;龙胆草泻肝经之火。此例仅服药4剂,即获痊愈。
二、经验方
加味小柴胡汤(《常见病名医秘验良方》)
功能:清解少阳热毒。
主治:小儿腮腺炎。
组成:柴胡 15~20g,板蓝根 15~20g,黄芩 10~15g,大青叶 10~15g,玄参 10~15g,甘草 10g,生姜 10g,射干 10g,陈皮 6g,煅寒水石 3g,大枣 4 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4~5次温服。
三、常用中成药
可选用清解片、牛黄解毒片、六应丸、六神丸。
(向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