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存在就是被感知吗?
阅读挑战
贝克莱
他(指贝克莱)制订了一个在百慕大群岛建立学院的计划,抱这个目的去往美国……有一行闻名的诗句:帝国的路线取道向西方,作者便是他,为这个缘故,加利福尼亚州的贝克莱城是因他命名的。
——罗素《西方哲学史》
引言
+ 如果你闭上眼睛,这个世界还存在吗?你一定会说,怎么会不存在了呢?世界一定还是存在的,就算我消失了,世界也还是存在的。这个时候就有哲学家会问,那么你是怎么知道世界还存在的呢?是依靠单纯的推测,还是有别的理由呢?
哲学家通常会对常识产生怀疑:你之所以知道世界存在,是因为你感觉到了它。例如你用手触碰到桌子和书本,你用眼睛看见了手机,你用鼻子闻到了厨房里飘来的鸡汤香,你用舌头尝到了果汁的甘甜,诸如此类。换言之,离开了感觉,世界根本无从谈起。所以与其说我们是确认世界在那里,还不如说我们只有依赖于感官才能感觉到世界在哪里。
西方历史上有一位哲学家,将这个思路推向了极致,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位哲学家就是乔治·贝克莱。有人为了讽刺他的这个命题,画了一幅漫画:一个人站在悬崖边缘,一脚迈向前,即将踩空,而他却双眼紧闭,面无惧色。漫画上还有一行字:“只要闭上双眼,世界上就没有悬崖。”
Ⅰ 贝克莱battle洛克
1685年,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出生在爱尔兰,他青年时期学习神学,后来成为了一名牧师,还当上了主教。他在1710年出版了一本书,叫作《人类知识原理》,就是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个命题。这本书的全名其实很长:《人类知识原理,兼对科学中基于怀疑主义、无神论和反宗教思想的错误与困难的主要原因的考察》。从这一全名中就能看出,贝克莱是想要对他认为错误的思想重新检查,并提出自己对人类知识本质的看法。他最主要回应和反驳的对象是两位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法国理性主义者笛卡尔与英国经验主义者洛克。
那么,笛卡尔和洛克两个人遗留了什么样的问题,让贝克莱如此不满呢?我们主要从贝克莱对洛克的反驳说起。洛克是英国经验论的代表人物,他有一句名言:“心灵如白板。”洛克并不认同笛卡尔那样的理性主义者所说的,人拥有与生俱来的知识。他认为,所有人的知识都是通过后天经验获得的。那么,人又是如何获得对外部世界的观念的呢?洛克认为,人们最直接领会到的是外部世界在心中产生的观念,而物体所拥有的属性使得观念的产生成为可能。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曾经区分过物体的两种属性:第一属性就是那些“不可与物体完全分离的属性”,包括体积、广延、形状、运动与静止以及数量等;第二属性包括颜色、冷热、味道等。洛克认为,第二属性实际上不是对象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特征,而是通过第一属性在人们身上产生的各种感觉。以一只红苹果为例,按照洛克的区分方法,这只苹果的大小、重量都属于它的第一属性。第一属性不会因观察不同而发生变化,大小、重量都可以通过测量获得客观数据,所以在洛克看来是真切的观念。但是,苹果的颜色、香味和酸甜度都是它的第二属性。第二属性的表达是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的,正如同样一只苹果,有人吃了觉得酸,有人却觉得甜。所以洛克认为,第一属性才是物体本身真正的属性,而第二属性只是从人们心灵中产生出来的某种感觉。
处理完了外物的属性,还有一个最紧要、最难以琢磨、最容易产生争议的问题有待解决:实体/物质(substance)存在吗?实体,又可以被翻译为“基质”,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根据洛克的说法,实体像大楼的地基一样支撑着我们所感受到的种种性质。如果不存在实体,那么物体的大小、软硬、轻重、颜色、气味等种种性质都会如漂浮的幽灵一般不能保持在一处。然而洛克只是推理出了实体的存在,事实上并没有人真正接触过所谓的“实体”。他承认世界是实在的,却无法言明实在为何物。此外,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外物在人们内心中表现出的观念而间接进行的,即人们不能直接认识外物。
然而,洛克的一系列规定和证明都似乎已经预设了一点:物质与人的感觉器官接触以后,能在人的心灵中产生观念。这恰恰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没有好好处理的问题。笛卡尔将物质与思维区分为两种不同的实体,这就导致完全不同的两种实体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成了一个无法解释的矛盾。如果不能解决这一根本性的疑难,那么在此基础上搭建的所有思想大厦都有动摇的危险。在此背景下,贝克莱才提出了那个乍一看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理论——存在就是被感知。
Ⅱ 存在就是被感知
在《人类知识原理》的“第一部”第2节末尾,贝克莱说:“因为一个观念的存在,正在于其被感知。”这被总结成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拉丁语:esse est percipi;英语:to be is to be perceived)。这句话是存在歧义的,稍不留神就会曲解贝克莱的本意。很多人会误以为,贝克莱的意思是:只要人感知不到一样事物,这样事物就不存在,仿佛它就凭空消失了;就好像人只要感受不到悬崖的存在,那么人纵使纵身跃下,也能完好无损。这显然是有悖常理的,聪慧如贝克莱又怎会意识不到?实际上,贝克莱真正想说的是:我们确证物体的存在,当且仅当我们获得了对它的感受,而只要这一物体存在,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受到它。贝克莱说:“我说我写字用的这张桌子存在,只是因为我看见它,摸着它;我走出书房后,如果还说它存在过,我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我还在书房里,我原可以看见它。或者说,有别的精神当下就真的看着它。”例如,培根看到了他书房中的椅子,那么即使他离开了房间,作为他秘书的霍布斯也能看到这把椅子,而不会随着培根视觉的离开而消失。但是培根能感知到椅子的存在,仅仅是基于他视觉、触觉得来的感受。
事实上,贝克莱的创举在于,他比洛克走得更远。在处理“实体”问题的时候,洛克只是保持了一种不可知的态度,但贝克莱却说:实体是无,唯有感觉存在。贝克莱在《人类知识原理》想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要消除洛克提出的第一属性和第二属性的区别。他说:例如像长度和高度、体积那样的属性其实并不是纯粹客观的。因为在很小的生物看来,一颗灰尘都是巨大的。第一属性其实也是我们心灵的产物,而不是独立于心灵之外的。由此,在贝克莱看来,区分第一和第二属性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一切都是第二属性——当然,自我和上帝这两个概念例外。他说“看不起感官的人是愚蠢的。没有感官,心灵就根本不可能有认识,不可能有思想”“我们所感知的只是我们的感觉”。贝克莱从未否认外物的存在,他真正否认的是“实体”的存在,因为在他看来,事物就是它被感受到的性质的总和。
Ⅲ 贝克莱的“死穴”:上帝如何被感知?
贝克莱在《人类知识原理》第6节中写道:“宇宙中所含的一切物体,在人的心灵以外都无独立的存在。它们的存在就在于其为人心灵所感知、所认识,因此它们如果不为我所感知,不真存在于我的心中,或其他被造物精神的心中,则它们便完全不能存在,否则就是存在于一种永恒精神的心中。”永恒精神是指什么呢?当然指的是上帝!在贝克莱看来,物体之所以能持续存在而不消失,是因为上帝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万事万物。就好像上一节中提及的椅子,老师的椅子之所以不会随着他自己或学生视线的离开而消失,是因为上帝时刻的关照。因此,贝克莱称上帝为“永恒的精神”。
贝克莱还认为,上帝是唯一的实体,人的所有感知都来自上帝。换言之,恰是因为上帝存在,人才具有感知,感知是上帝用来引导人们体验万物的明灯。不过,如果严格按照贝克莱自己的思路来推导,会发现一个大问题:上帝可以被感知吗?这似乎是贝克莱的死穴,上帝的确没有给人们任何感知,因为上帝不存在于任何可以观察的物理对象中。不过,作为神职人员的贝克莱是坚信上帝的。对于贝克莱来说,科学研究就是对上帝作品的研究,就是阅读神的手稿。换言之,科学家的工作都是面向上帝的,因为上帝把规律放入了万事万物之中。因此,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发现观念序列中的规律性。
贝克莱当时的通信好友——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提出了一种简单粗暴的反驳方法。约翰逊狠狠踢向一块石头,然后说:“我这样反驳它!”他似乎想要表达的是:人的脚踢了石头,一定会感到痛啊!但这种行为艺术式的反驳方式依旧不能撼动贝克莱的理论:人仅仅感觉到了痛,但并没有感觉到石头啊。石头坚硬无比只是人们体会到的感觉,但不能证明这一感觉之下一定有“实体”的支撑。
还有一种反驳是让贝克莱解释,人为何会产生错觉?如果一切都是人的感觉,那么就无法区分错觉和感觉了。例如,有人看见插进水里的吸管发生了弯曲,但是实际上吸管还是如原初般笔直。贝克莱似乎并没有好好处理过感官之间出现矛盾的问题。换句话说,贝克莱没有系统地给出人的心灵总括这些感觉的方式。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曾经把贝克莱比作一架“会发疯的钢琴”。他说:“在一个发疯的时刻,有感觉的钢琴曾以为自己是世界上存在的唯一钢琴,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然而,狄德罗也承认贝克莱提出了“反对物体存在的那个不可克服的困难”“这种体系,说来真是人心和哲学的耻辱,虽然荒谬绝伦,可是最难驳斥”。
延伸阅读
1.[英]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2.[英]贝克莱:《海拉斯与斐洛诺斯对话三篇》,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3.[英]贝克莱:《视觉新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