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处理行业年鉴·2014-201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海市热处理行业发展现状

基本现状

上海热处理生产企业(包括在线生产)现有162家(截至2018年年底数据),其中国有企业42家(占25.9%)、民营企业84家(占51.8%)、外资和股份制企业33家(占20.3%),另有部队工厂和校办工厂3家。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督察等一系列措施,上海热处理行业布局更符合国家产业布局要求。

国际合作、“产、学、研”联动与融合推进了上海地区热处理工艺技术的持续发展。上海集聚了国内外著名的热处理工艺装备制造厂商,由此带来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技术和优质的高级淬火冷却介质,提升了上海的热处理水平。工厂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院士工作站实施“产、学、研”联动与融合,在热处理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AP1000核岛主设备大锻件热处理、高温气冷堆核岛主设备大锻件热处理、中频穿透加热调质生产技术、真空渗碳技术、化学热处理智能控制技术、热处理油烟净化技术、高品质热作工模具钢系列产品开发与应用、高强韧冷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研究、大规格变截面无缝钢管少无变形连续感应热处理成套设备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上海获得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热处理项目(“973”项目)有2项、重大专项有4项、科技攻关项目有2项、热处理科研项目有34项,获得专利73项,获得热处理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这些创新成果推动了上海热处理工艺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热处理装备水平

目前,上海热处理行业拥有国内先进的热处理设备,如真空渗碳炉自动线、真空高压气淬炉(最大装载量7000kg)、可控气氛多用炉、发动机曲轴圆角淬火机床、回转支承滚道和齿轮感应淬火机床(最大工件直径8m)、大功率固态电源感应加热设备、激光热处理装置,以及用于表面改性的物理、化学气相沉积的涂层设备,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科技含量较高的优势企业和特色企业,为上海发展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电站、港机、重大成套装备、轨道交通等支柱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上海热处理行业的污染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大型油槽的淬火油烟气治理还没有理想的治理方案,小型热处理企业环保主动投入积极性不高,未实现有效的治理。

热处理高级人才和技术人员不足,高级人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不到行业总人数的5%,与国家要求的15%的比例相距甚远。热处理技术人才普遍缺乏,已有的工艺人员、高级工也难以留住。

下一步发展思路和目标

1.加大上海热处理行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尽快淘汰陈旧落后的工艺装备与仪器仪表,大力发展少无氧化加热、节能环保、智能化数控先进热处理工艺装备,有效提升热处理工艺技术水平。国内一流设备的拥有量要达到上海热处理行业设备总量的60%以上,箱式炉、井式炉比例要下降20%。

2.优化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热处理创新环境。要加大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力度,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培养和爱护人才,引导和调动企业对国外先进设备与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积极性,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取得更多的发明成果和专利,并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中的转化和应用。

3.打造一批“专、精、特、新”智能化热处理优势企业和特色企业。

4.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上海市的专业热处理企业逐步迁入工业园区,由政府招商引资,专业热处理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及其他废弃物,实行园区集中化治理,既可使热处理企业得到长期有效的环保治理,又可减少治理设备的重复投资,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经处理后的达标工业用水可循环馈送到企业再利用。

相关建议

加入“长三角热处理行业联盟”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共谋发展,实现长三角地区节能减排,为改善、优化生态环境不断努力。

各级政府应正确认识热处理与表面改性在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尊重热处理和表面改性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应制定并实施行业准入标准,加强环保、安全监管,由行业协会实行严格的标准化自律管理。

在制定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政策(制造业转型政策)、课题立项、资金投放、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热处理专业更多的倾斜。在国家重大专项中立项支持热处理与表面改性的基础研究、智能热处理技术与工艺装备研究、表面改性新技术的研究以及热处理节能减排的研究。

〔撰稿人:上海市热处理协会李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