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孙子兵法》:兵经十三篇
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孙武到吴国,便在都城附近“避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5]公元前522年,伍子胥为避难自楚奔吴,[6]受到吴公子光的礼遇。伍子胥向公子光推荐了剑客专诸,后伍子胥“退而耕于野”。就在这个时候,孙武与伍子胥相识并成为知己。公元前514年,公子光使专诸刺杀吴王僚成功,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元年,即任命伍子胥为行人(相当于现代的外交大臣)。吴王阖闾欲争霸诸侯,决心同实力强大的楚国作战,但缺乏大智大勇的骁将。据《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七次向吴王阖闾举荐孙武。[7]
在伍子胥的力荐下,孙武于公元前512年以兵法十三篇晋见吴王阖闾。《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五》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公元前512年,正是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春秋末期。《孙子兵法》就是诞生在这个时期(见图1-2所示)。
图1-2 《孙子兵法》问世的时代
从公元前532年奔吴到公元前512年见吴王阖闾,孙武在吴国深居达20年之久,十三篇当是他20年潜心研究战争艺术的结晶。[8]由于孙武对战争研究之博大精深,在与吴王阖闾对话中,孙武以言论恢宏豁达、精辟新颖而得到吴王阖闾的高度赏识并委以重任。面对强大的楚国,孙武采取“扰楚、疲楚”的战略方针,削弱其实力,然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从唐国、蔡国迂回楚国之侧后,五战入郢,实现“西破强楚”之功。公元前484年,吴军在艾陵重创齐军;公元前482年,黄池会盟,吴国取代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在吴国“北威齐晋”时,已是阖闾之子夫差当政。夫差昏聩,伍子胥被杀;孙武便离开吴国而隐遁山林,此后不知所终,为不解之谜。
孙武是中国兵家之鼻祖,是世界范围内言兵的圣人,也是人类古代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国内外学人称孙武为“兵圣”,称《孙子兵法》为“兵经”或“武经”。[9]孙武不仅是2500多年以来中外历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的“幕后导演”,而且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等的“座上宾”。《孙子兵法》的军事与战略等思想已被广泛地用于军事、政治、商业经济等各个领域,在中国,《孙子兵法》的名言警句已近乎妇孺皆知。《孙子兵法》共计十三篇(1,计篇;2,作战篇;3,谋攻篇;4,形篇;5,势篇;6,虚实篇;7,军争篇;8,九变篇;9,行军篇;10,地形篇;11,九地篇;12,火攻篇;13,用间篇),约6000字,包括缜密的战略分析,不战而胜的战略追求,努力实现不战而胜的各种策略与战术,其博大精深的战略思想和切实的战略战术不仅指导了众多中外战争,也一直被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奉为战略圣经及行动指导。而作为战略思想理论,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高度,已达到人类战略思想理论的最高境界!
早在战国时代,《孙子兵法》就广为流传,“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韩非子·五蠢篇》)。汉代,《孙子兵法》成为军官的教科书,隋唐则被尊为兵经。三国时期的曹操曾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10]并对《孙子兵法》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唐太宗李世民曾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11]而据《史记》记载,孙膑、赵奢、韩信、黥布等历史著名的军事家或将领,更是直接以《孙子兵法》来指导战争,取得辉煌战绩。作为军事将领,若论“功业”,孙武比不上吴起、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历代名将的建树,但作为军事理论家,孙武却能雄视千古,独享盛誉。[12]《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时期兵学理论的集大成著作,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军事理论著作。正如明朝茅元仪在《武备志·兵诀评》中所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由此,可见《孙子兵法》的巨大价值。[13]
从2500年前直到今日,《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政治上,而且在商业等竞争中,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美国学者小乔治在其所著的《管理思想史》中说:“《孙子兵法》大约写于公元前50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著作。目前,虽然马拉战车已不再被使用,武器也改变了,但这位古代军事家的观点还继续有用。因为他所论述的是一些基本原理。对那些愿意研究他的兵法的军事领导人和现代管理者来说,他的兵法仍能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作用。”[14]
20世纪最负盛名的战略学家李德·哈特(Basil H.Liddell Hart,1895—1970年)常被称为20世纪的克劳塞维茨,著作等身,名满天下,(钮先钟认为)是一位有资格和孙子相比较的现代战略学大师。李德·哈特认为:“孙子的《孙子兵法》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但其内容的渊博和了解的深入却无人能及,那可以称之为有关战争指导的智慧精华。过去所有一切的军事思想家之中,只有克劳塞维茨可以与其比较,但即令如此,克劳塞维茨也还是比孙子‘过时(dated)’,有一部分更是陈旧(antiquated),尽管克劳塞维茨的书是在两千多年以后才写的。孙子有较清晰的眼光,较深远的见识和永恒的新意。”“孙子使我认清楚了基本的军事观念不受时代影响,甚至于连战术性的操作亦复如此。”[15]
著名战略学家钮先钟认为,孙子是一位治学态度相当严谨的学者,此种态度在古代尤其难能可贵。从现代学术标准来看,他的书也应该获得高度的评价。综合而言,《孙子兵法》十三篇是全世界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的战略思想著作,其在战略研究领域中所居的地位是任何其他著作所不能及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