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中国儒家的风险管理哲学与思想方法
如前所述,中国三个版本的《易经》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通过“百家争鸣”而出现以两大显学(即儒家和墨家)与一大隐学(即道家)为核心的中国哲学和管理学学派与思想。儒道两家的思想虽然存在着某些“对立”,但二者正是因“对立统一”而存在和沿袭至今。中国先贤们有一种说法是“内用黄老,外用儒术”,这是指分别使用儒道两套管理哲学思想和方法去治理国家。其中,“内用黄老”是指使用黄帝《归藏》和老子《道德经》所给出的“寻找事物客观规律”的思想和方法去找到改造世界和管理国家的道路和方法,而“外用儒术”是指使用周文王《周易》和孔子《易传》中所体现的“用仁爱思想教化百姓”的思想去推行统治和管理国家。这成了中国人使用几千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管理哲学和思想,即使用“道家(阴)思想和方法去识别和应对事物的风险,而使用儒家(阳)思想和方法去率领民众做好管理和风险应对。
作者研究还发现,黄帝的《归藏》和老子《道德经》给出的道家思想是以“道德仁义礼”为核心思想,而周文王的《周易》和孔子《易传》给出的儒家思想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思想。所以儒道两家都有“仁义礼”,只是儒家的“仁义礼”在前,而道家的“仁义礼”在后。这也证明儒家源于《周易》以“上天为中心”而有“上天仁慈关爱”,所以儒家将“仁义礼”放在首位;同时证明道家源于《归藏》以“大地为中心”而有“万物归藏大地”,所以将“道德”放在首位。同时,儒家的“智”就是用来求“道”的,而儒家的“信”与道家的“德”则都属行为准则的规定。由此可知,儒道两家的世界观和思想体系在内涵上一致,只是所强调的优先序列不同而已。这也反映出《归藏》以坤卦为首,故以“求道理”为首要任务,而《周易》以乾卦为首,故以“仁义礼”为本强调“亲民”。
实际上,中国儒家的风险管理思想也是博大精深,限于本书的篇幅实在难以详述,故本节选择了三个儒家代表作的节选,来说明儒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主要思想和方法。
1.2.1 儒家《易·系辞上》中的风险管理思想
儒家的《易·系辞上》中给出了《周易》创建的原理和方法,同时明确指出《周易》是一种指导人们认识世界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思想体系,是一种应对变化的风险管理的思想体系。《易·系辞上》中所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关于这段话所体现的风险管理思想分述如下。
1.所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这是指《易经》所给出的道理是有关天地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人们可以借此去认识和预知天地未来发展变化的情况。显然,这对人们开展农业生产是十分有价值的。
2.所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这指的是《易经》是通过先贤们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直觉抽象而得到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人们可以借助观察、归纳、总结和抽象去发现具体事物发展变化(幽明)的根本原因(之故)和可能的结果情况。
3.所谓“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这是指人们如果观察和研究事物的起始情况,就可以知道事物发生的原因。人们如果研究事物的终止情况,就可以知道事物是如何得以结束,这是一种“由因到果”和“由果推因”(即原始反终)以预知事物成败(故知死生)的思想,是一种开展风险管理的思想。
4.所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其中的“精气为物”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其中的“游魂为变”是指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不确定性,“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是指人们需要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发展变化去找到事物的风险及其后果,以便人们能够进行风险应对和管理。
5.上述所谓“鬼”与“神”的具体含义
此处的“鬼”是指“神出鬼没”的突发事件及其不确定性,此处的“神”是指这些突发事件及其不确定性所具有的巨大影响(神力)。由此可见,儒家认为《易经》讲的就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人们如何去认识和应对世界万物中所存在风险的思想和方法。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源于《周易》,而《周易》所研究和展示的就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正是世界万物的发展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才会导致事物出现各种风险,人们只有按照具有风险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去做事情才能够符合事物自身的客观规律。
1.2.2 儒家《中庸》中的风险管理思想
儒家的风险管理思想在《中庸》里也有很好的体现,实际上《中庸》更多讨论的是风险管理中信息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中庸》第一章有记载:“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关于这段话所体现的风险管理思想分述如下。
1.《中庸》的第一段话是风险管理思想的核心
所谓“天命之谓性”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就是“天定”的事物特性;而“率性之谓道”是指人们只有按照事物自身的规律去做事情才会“得道”;“修道之谓教”则是指人们必须仔细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够去带领众人做好事情。《说文解字》对“教”字的解释是:“上所施,下所效也……上施故从攵,下效故从孝”,所以“修道之谓教”指的就是管理者要找到事物的客观规律并做好决策和带领众人去按照客观规律做事。
2.重点在于“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此处的“道”指的就是一件具体事情的客观规律,所以这段话是说人们(尤其是管理者)在做任何事情的每时每刻中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办事,而决不能自以为是和背离事物的客观规律去做事情,哪怕有一丝一毫背离客观规律都会导致事情的失败。
3.《中庸》重视风险管理中的信息收集的思想
《中庸》有记载:“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此处“君子”是指管理者,他们必须通过观察和收集信息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且必须能够“见微知著”和“高瞻远瞩”,而绝不能“视而不见”和“充耳不闻”,因此管理者必须十分谨慎和具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慎独)。
4.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这是指管理者必须管理好自身的情绪,以便实现向被管理者发送正确信息以及对被管理者保持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所谓“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指的是管理者只有向被管理者发送其需要知道的信息才能够获得“和”的效果,即中华文化中“和合”二字中第一位的“和”的效果。
5.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这是指管理者在收集到信息以后,必须根据这些信息去做出正确(不偏不倚)的决策,这才是天下管理的根本所在。
6.所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这是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只有和衷共济,才能实现管理者的既定目标。
7.最后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指管理者要按照上述“中”与“和”的思想和方法去开展管理,尤其是开展风险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既遵守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能够带领众人实现管理者既定的目标,最终成功地做好计划安排的事情(项目)。
综上所述,儒家经典著作《中庸》并非是讨论“为人之道”,而是讨论如何千方百计地去收集信息,从而认识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的“做事之道”,讨论的是如何获得与事物风险有关的信息,以及合情合理地发布信息从而确保自己的信息优势地位,做到既能识别事物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去做好事情的风险管理。
1.2.3 儒家《论语》中的风险管理思想
儒家思想最经典的著作是《论语》,许多人认定《论语》讨论的是教育或教化百姓的道理。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风险管理及其信息管理的角度去探究《论语》,就可以看出其中有很多涉及风险管理及其信息管理的伟大思想。《论语》第一章开篇就有“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处作者使用繁体字是为了解释这些话的真实含义,关于这段话所体现的风险管理思想分述如下。
1.所谓“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
在此使用繁体字的“學”字,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其下半部分是“子”字,中间是“冖”,上部表示的是左右两只手在摆弄“爻”。这说明“學”字并非只是“念书学习”的意思,更多是指研究阴阳爻中所包含的事物客观发展规律,所以“學”字更多的是指“研究”而非简单的“看书识字”。再看“習”字的两层构成成分,其下半部分是“白”字,而其上半部分是“羽”字,寓意是人们在“學”后明“白”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在行为上“羽”化蜕变,按照客观规律去做好事情,所以“習”字并非是“念书学习或复习”之意。再看“悦”字,左边的“心”和右边“兑”字,构成了中国人常说的“心想事成”。所以这段话指的是人们通过“學”而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然后通过“習”而按照客观规律做事情,最终就能够得到“心想事成”的结果。其核心在于通过研究事物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去发现和应对事物中的各种风险,从而取得事情成功和令人满意的结果。
2.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并非是说只有远处来了朋友才高兴,而近处来了朋友就不高兴。因为从事物风险管理及信息资源管理角度出发,管理者如果能够获得支持其决策的有用信息才是最高兴的。因为古时候的信息都是靠人员口头传递的,所以有朋友(即能够给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的人)自远方(管理者最缺乏的是远方的信息,因为近处的信息管理者多已获得)带来了管理者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这才是使得管理者十分高兴的真正原因,即远方来的人填补了管理者决策所需的信息缺口。由此可见,这段话并非只是说明远方和近处的朋友哪个更让人高兴,而是说管理者能够获得风险管理所需的信息资源是会高兴的。
3.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并非是指君子(管理者)要有很高的涵养,而是指管理者必须对被管理者保持足够的信息不对称。此处的“人”是指被管理者,“君子”是指“管理者”(古书中的圣人、君子、大人等均是指管理者或统治者)。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如果被管理者不知道管理者有多大能力和有多少资源,不知道管理者知道的一些事情的相关信息,管理者不应该生气或动怒,而应该保持好这种因“知情”而具有信息优势地位的姿态,只有这样才是“君子”,即合格的管理者。因为管理者必须对被管理者保有一定的信息优势地位才能够真正地管理好众人去做好事情。道理很简单,如果“劳力者”与“劳心者”一样明白就无法开展管理了。综上所述,如果从风险管理及其信息管理的角度去理解《论语》第一章的真实含义,就可以发现《论语》的核心是讨论如何统治和治理国家的“大学之道”,是如何开展风险管理及其信息管理的管理之道。这一章从三个层次给出了中国式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第一个层次是管理者必须不断地认真研究所做事情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學習)才能够做成事情(悦);第二个层次是管理者的“學習研究”必须通过获得各种信息(远方的人带来的)才能够实现(乐);第三个层次是管理者必须保持必要的信息优势地位(不愠)才能够领导好众人做成事情(不亦君子乎)。由此可见,《论语》第一章开宗明义地给出了管理者在开展风险管理及其信息管理中所需做好的三个方面的事情。
从上述这三段儒家思想经典著作的节选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在《周易》所阐述的世界万物发展变化规律之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关于做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情所需开展风险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哲学思想。实际上,儒家思想和著作的博大精深并非只靠“一孔之见”和“一得之功”可以全面解释,其中还有十分深奥的风险管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