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3天
在镇上老旧的中学,没有遇到一个熟悉的同学或老师,我们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南昌路27号。
12月22号,太阳第7次照进了小屋,小屋不再是小黑屋。距离不知名的婚礼还有3天,橘子姑娘婚礼后将要回到南方。
“中学毕业后,你和初中同学还有联系吗?”橘子姑娘说道。
“除了考上同一个高中的,别的同学联系和接触的越来越少。”
“对了,婚礼会不会是高中同学的呢?”橘子姑娘突然说道。
“有可能,我给你讲讲高中的故事。”
“好啊。”
我把我讲给你听,希望故事能够吸引你,把你留在北方一天又一天,直到寒冷的冬天过去,迎来温暖的春天。
2014年,智能手机已经普及,进入4G时代。随着网速变快,身边的一切也快了起来。
我又喝醉了,在醉意里想起了她。高中,第一个回想到的人——小沫,一个像雪一样洁白无暇,像冰一样晶莹剔透的女孩。高一四班,第一排靠近门口的位置,一件淡黄色印着小花朵的裙子,高高的马尾……突然间,马尾向左摆动了一下,她的样子出现在眼前。尔后,她微微一笑,让人像是喝了一杯甜而不腻的蜂蜜水。晚上,班主任让同学依次上台自我介绍,她第一个上台,强大的气场、动听的声音、迷人的样子……让人记住了她的名字——小沫。
当全班同学都做完自我介绍之后,小沫在台上迷人的样子依旧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在认识的女孩中,唯一能和小沫媲美的只有——小悦。第一次调座位,机缘巧合地成为了小沫的同桌。第一次聊天,大概是从一道数学题开始。第二次聊天,我便向小沫要了联系方式。
不久,班里开始竞选班委了,小沫如愿以偿地成为文艺委员。从此,每天早上的7:55-8:00之间,小沫都会站在讲台上领着全班同学们唱歌。小沫站在讲台上唱的第一首歌是《奔跑》——“速度70迈,希望终点是爱琴海……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泪和闪电的力量……”
傍晚,每当校园广播站的歌声响起时,小沫总会跑到窗边把耳朵凑向窗外听着歌。几乎广播站播放的每首歌,小沫都知道名字,而我只能听出《夜空中最亮的星》、《稳稳的幸福》……
高一刚开学时,我仿佛还活在初三中考里,最爱的歌曲依旧是汪峰的《存在》、《春天里》、《飞的更高》、《光明》、《地心》……我常向小沫询问歌名,并用笔记下来,周末回家细细聆听。
“小沫,最近在追什么剧?”
“我在二刷《步步惊心》,我太喜欢诗诗了。”
“以后,我给你一张诗诗的签名照。”
“哈哈……”
第一节音乐课上,全班集体起哄让文艺委员唱歌,小沫唱了一首我依然没有听过的歌曲。第一节音乐课是特殊的,不单单是小沫唱了歌曲,更重要的是音乐老师让我们用纸写上自己的理想中的大学。老师的话音刚落,我不假思索地写下了——河南大学,便如同往常偷偷地看向小沫,只见她眼角湿润,纸上没有写下一个字。
“你长的漂亮、歌也好听,说不定会成为歌手。”
“事情哪里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想出名很难的。”小沫说道。
“我觉得你可以,你要自信。”
“对了,你可以去考中央音乐学院。”我继续说道。
“学音乐需要上辅导班,走艺术太花钱了,我姐就是学艺术的,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那节音乐课,我对小沫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小沫有个姐姐和弟弟,虽然住在县城里,但并不算富裕。小沫不愿因为学习音乐,让父母更加辛劳。小沫,如此的成熟、懂事、孝顺……
下课铃声响起时,小沫的纸条没有写下一个字。课间,小沫和音乐老师在走廊里聊了很久,我在桌子腿上刻上了中央音乐学院,刻的不轻不重。上完音乐课的第二天下午,小沫去到了音乐老师推荐的音乐补习班试听课程。后来,小沫没有再去音乐补习班,校园广播响起时,也没有再像以前一样跑去窗台旁,像变了一个人,开始埋头学习。直到小沫再次哼起歌时,我才觉得她没有放弃音乐,只是换个方式追寻梦想。
那时的我,常常幻想自己有一天会变得很有钱,可以像大佬一样赞助小沫追寻梦想,也会偶尔害怕自己一生碌碌无为。年少时,我们都曾有过梦想,但梦想大多都被自我否定。倘若,我们那时再坚持一下梦想,没准我们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