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不可说的秘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黄埔!黄埔!

考入黄埔不容易

全国各地的考生一起奔赴考场,同考一所学校。同样的一场考试对于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记忆。在那些日后功成名就的一代名将看来,黄埔军校的入学考试不过是他们军旅生涯的起点;对于那些中规中矩的普通军人来说,黄埔军校的入学考试也许是他们人生的得意之作;至于那些考试的失意者,也许这场考试的失利是他们不堪回首的隐痛。

黄埔军校招生考试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公平的,但是也避免不了“走后门”现象的发生。

1925年,王镜塘报考黄埔军校第三期时,由于军校报名需要验看中学毕业文凭,而他没有文凭,因此很担心自己不能报考。好在他的哥哥认识汪精卫,于是他拿着哥哥的亲笔信找到了汪精卫得以随堂参加考试。尽管如此,英文、算术考试仍然难住了他,但是当监考问清楚他的情况后,竟然允许他照抄别人答案。王镜塘就在汪精卫和监考官的帮助下,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黄埔军校。

而1926年参加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生考试的许多考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初试之后,许多落榜生凭借关系,拿到了介绍信并找到军校相关领导。最终武汉分校决定统一组织复试,这一结果明显对之前考取的报考者不公平。于是湖南的200多名学生集体“请愿”,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甚至最后他们还以“自杀”或“暗杀”来威胁学校。但是,结果最终也没有改变,考试结果出来后,一名考生竟然因为落榜而活活气死。

每次招生考试,都会有幸运儿和失败者。这些失败者不仅心理遭受打击,许多人甚至连住宿费、差旅费都拿不出来,以至于有家不能回。正是鉴于如此,曹勖、谭延闿、于右任等人发出了收纳落榜考生,给予援助的函电。在他们的函电中,描述了落榜生的境况“即如此返里,不惟无面目见故乡父老、甚至发生意外之惨剧。诚所谓欲进不能,退又不可;求生无路、求死不得”,针对这种情况,曹勖、谭延闿、于右任等建议孙中山“本爱护青年之心、施天地好生之德、俯念学生等不远数千里而来、立饬军校收纳、以补余额、而资造就”。

在这些热心人的关心下,许多失败者获得了再次取得成功的机会,从而避免了孔乙己那样的悲剧。

对于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参与者和旁观者都会拥有各自的、不同的历史记忆。蒋先云拥有的是入学考、毕业考双状元的辉煌记忆;胡宗南拥有的则是不具备考试资格,而哭进黄埔的特殊回忆。对于郑洞国而言,他会永远记住一位名叫王尔琢的好友与他同赴考场;而在罗瑞卿的记忆中,不会忘记那一年与他结伴乘船东下,同去武汉报考黄埔军校的一位同行者,而她就是后来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民族英雄——赵一曼。

正所谓“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这些黄埔精英经过入学考试的层层选拔,又经历了战火硝烟的重重洗礼。尽管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了战场上的对手,但是在他们彼此的心中,“黄埔人”这一特殊的历史符号永远也不会忘却,招生考试这一历史记忆也会永存心底。

参加黄埔军校招生考试的人数是空前的,这是之前任何水师学堂、武备学堂都不能比拟的。中国最早的海军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当初招生时,竟因为不足额,只好到香港去招募。而创办于1880年的天津水师学堂同样困扰于“世家有志上进者皆不肯就学”,以致开学一年多,“额数末满,投考者或资质平庸,或年纪过大,终少出色之才”。

1903年,张之洞筹办湖北武昌武普通中学堂时,计划招60名,而且规定以秀才为招考对象,但当时风气未开,一般青年都以读新学为羞,有钱人家子弟尤其不愿读武学堂,即便是这60人的录取名单,也混进了一些并不具备考试资格的监生。而全国各地参加黄埔军校及其分校招生考试的人数成千上万,这与之前旧学堂招生考试时的门可罗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远非十全十美。无论是笔试还是口试,每一位考生都必须考“三民主义”这一科目。而对于中下层军官以及分队长的选拔,更是明确要求国民党党员或者承诺考取后加入国民党。

甚至后来的入伍生招生考试明确要求必须向国民党各省党部报名并由各省党部汇送中央党部,咨送黄埔军校,同时要求各省党部汇送的报考者,必须经过该部执行委员三人以上签名,方为有效。这些人为的限制条款与早期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相比,无疑是明显的退步。

特别是后期的“甄别考试”,更是体现了国民党对考生意识形态的严密控制,无辜的考生成为了国民党各派系互相倾轧的牺牲品。此外,黄埔军校后期的招生考试与早期相比,无论是生源质量还是考风考纪都有着明显的倒退,这不能不说是招生考试的遗憾。

斗转星移,岁月流转,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过了数十个寒暑冬夏。刀光剑影早已黯淡,鼓角争鸣也已远去。当年意气风发的黄埔精英都已老去,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也已走进了历史。但是曾经“恰同学少年”的他们所参加的那一场场决定前途命运的考试却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遗忘。与之相反,那些沧桑的往事,那些人生的感叹将长存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被人永远牢记。

民国第一军校开学了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现代第一所革命的军政学校,因校址设于广州黄埔,故称“黄埔军校”。

国民党改组之后,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就把建立黄埔军校,创建革命武装作为巩固广东、完成北伐的第一件大事。孙中山当时曾经痛切地说:中国革命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没有广大人民的基础;为完成我们的革命使命,所以我才下决心改组国民党,建立党军,实行工农政策。第一步使革命的武力与民众相结合,第二步使革命的武力成为人民的武力。这就是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主旨,也就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使命。

黄埔军校于1924年1月开始筹备,5月第一期新生入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中国共产党先后派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等担任军校的各种负责工作。

1924年3月,举行入学考试,经过严格挑选,录取学生350名,备取学生120名。成为第一期学员。

6月16日,来自全国的教官和学生,包括共产党和国民党人共500余人在黄埔军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主持,并致开学词,正式宣告黄埔军校成立。

黄埔军校的创办,为中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它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工作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提供了干部力量。它对于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战争起了重大作用,并为中国共产党后来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军事领导人。

孙中山在1924年6月黄埔军校成立大会上说:“中国在这13年之中,没有一种军队是革命军”,“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是孙中山一生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转变,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最具重大意义的一次尝新。

独具特色的军政教育

在世界上著名的军事学校有很多,如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皇家军官学校、日本的士官学校等,但是最具特色的恐怕就是中国的黄埔军校了。

黄埔军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极短的时间里,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改变中国命运的政治军事英才,堪称中国教育的伟大创举,堪称世界教育的伟大传奇。

据不完全统计,共产党内,黄埔教官或黄埔学员,至少有3位成为共产党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叶剑英、林彪)。共和国10大元帅有5位出自黄埔(林彪、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位大将有3位出自黄埔(陈庚、罗瑞卿、许光达);1955年首批上将,有9位出自黄埔。

当然,还有诸如左权、刘志丹、赵尚志等千古流芳的抗日英雄,也都是黄埔学生。国民党更不必论,其政权的主要成员(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汪精卫、何应钦、陈诚、顾祝同、白崇禧、陈果夫、李济深、邵力子等等)均与黄埔军校有关,“黄埔系”是国民党军政系统最强大的势力。国民党内,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黄埔学员达40多人。其他级别的国共两党高级将官,出自黄埔的难计其数。究竟有多少黄埔学子战死沙场、为国捐躯,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数字!说黄埔军校是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的摇篮,一点也不过分。

黄埔军校成功的秘诀何在?翻开军校的办学历史,我们发现,它与同一时代的其他军校相比,其最突出之处,是将军人政治信仰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将精神涵育和人格培养置于知识灌输和工具训练之上。

建校之初,黄埔军校就在校内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实行军事政治并重的教学工作方针;课程安排上,军事之外的政治、历史、哲学、国情、世界大势、人物等课程达18门之多。

此外,军校还经常邀请政治活动家到学校演讲,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1924年11月周恩来接任政治部主任之后,他在学员中抽调共产党员王逸常等到政治部当见习干事,逐渐建立起一套政治工作制度。从此,政治部成为对学生进行政治训练的中心。政治部领导下的学生文艺团体——“血花剧社”,就是学校宣传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校训、校歌,带有浓厚革命色彩的校园文化,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深刻影响着黄埔军人的精神世界,成为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成功典范。

在1924年6月16日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阐明学校的办学宗旨——“创造革命军,求挽救中国的危亡”。要求黄埔军人“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发扬以一当百,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完成革命事业而奋斗。

为了实现三民主义的办学宗旨,孙中山把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放在首要地位。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政治教育纲要》,明确实施和加强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彻底了解国内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背景以及中国国民革命的国际背景,并使学生们明确自己在军队中的责任。根据这个纲要,黄埔军校制定了全面的、系统的政治教育科目,最初规定了三民主义等政治课程,后来增加到18门。

1926年1月军校改组后,又增加了政治课程的分类,课程总数达26门。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范围也很广,不仅包括作为指导思想的三民主义,而且兼容了其他先进的思想,尤其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学习。这种兼容并包的政治教育课程和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起了巨大的作用,较好地实现了纲要所要达到的目的。

更为重要的是,在长期的武装斗争实践中,国共两党都将黄埔军校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军队建设中,都在军队中确立了“党领军队”、“党指挥枪”原则,都在军队中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这对军人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政治思想教育阵地和政治思想教育机制。

在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中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政治工作。政治工作制度是黄埔军校仿效苏联红军建军制度而建立的。同时,黄埔军校有效的政治工作也与周恩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周恩来到黄埔军校之前,政治部只是空架子,几乎什么都没有,更别提政治教育工作了。

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之后,提出政治部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向新成立的军校教导第一团选派党代表;

二、建立“青年军人联合会”,出油印壁报《士兵之友》;

三、建立政治部正常工作秩序和政治工作制度。

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自此便蓬勃开展了起来。

黄埔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民主革命时期,军人爱国的具体体现,就是投身革命、献身革命。在孙中山先生的率先垂范和无数革命前辈言传身教下,渗透到黄埔学生血液中的,是伟大使命和崇高精神,是矢志不移和永不言败,是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胸怀如此伟大使命和崇高精神,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寻求办法,克服困难,就有了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事实证明,无数黄埔军人之所以能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尤其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作出牺牲,其原因正是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发扬和光大。

黄埔军校构建了无数个生长着崇高追求的精神世界,塑造了无数个怀抱着伟大使命的高尚人格。这就是黄埔军校的成功所在。

遍地开花结果的12所分校

自黄埔军校创立后,曾最先在黄埔岛内设立平岗分校、蝴蝶岗分校、在广州市区内设立省分校。这些分校纯属移驻学生分区上课,并无专门的分校组织机构,实际上不是分校。

正式建立的分校,应该从1925年的潮州分校开始,继而在1926年至1927年间,在广西南宁、湖南长沙、湖北武汉增设分校,因地取名。

在1925年3月,黄埔军校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攻克潮汕筹设潮州分校开始,截止到民国24年4月成都分校开学,黄埔军校所设立的分校有潮州分校、武汉分校、长沙分校、南昌分校、南宁分校、洛阳分校/汉中分校、广州分校、成都分校八个分校。

抗战前的八所分校,并非开办后就一直办理,它们的历史任务结束后,则予以停办。

建校前期的分校——

黄埔军校潮州分校

1925年11月12日开始正式招收学生。12月10日任命何应钦为分校校长兼教育长。1926年4月1日教育长改由邓演达担任。6月1日,第一期学员毕业。6月6日第二期学生入校。12月底期满毕业后该分校停办。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该校成立于1926年10月27日,以武昌两湖书院为校址,接受本校第五期政治科学员入校12月抵达武昌,并在本地招收新学员。

1927年7月分校结束。

1929年4月,钱大钧再次于武汉建立分校,共教育第七、第八两期学员。其中第七期顺利毕业,第八期于1932年3月并入本校学习。该校于此时结束。

1936年1月复组该校。

黄埔军校洛阳/汉中分校

1933年12月成立于河南洛阳,1938年夏末,奉命迁到北障秦岭、南屏巴山的汉中盆地,抗战胜利后撤销。学员大多系东北军没受正规教育的军官,分校主任为祝绍周。

黄埔军校长沙分校

1927年2月成立,校址长沙小吴门外教厂坪。校长石醉六,教育长余范传,共产党员夏曦担任政治部主任,政治教官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或国民党左派。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讨伐唐生智,程潜进驻该分校,将部分分校学生迁往南京本校,其余学生于1928年5月毕业。毕业后该分校停办。

黄埔军校广州分校

该分校于1927年成立(原燕塘干部学校)。1931年改称广东军政学校。1936年7月23日改称广东分校。

黄埔军校广州南宁分校

该分校建立于1926年春。校长俞作柏,教育长萧越。第一期学生受训18个月,分步兵、工兵、炮兵3个科目。

抗日战争时期的分校——

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一共设立了九所分校,原来的洛阳分校改名为第一分校,并迁往陕西汉中。武汉分校早已停办,民国26年冬天在武昌南湖成立第二分校,后迁往湖南武岗。第三分校成立于江西瑞金。第四分校,原为广州分校改名。第五分校成立于昆明。第六分校成立于南宁,原为南宁分校。第七分校成立于西安。第八分校成立于湖北均县。第九分校成立于新疆迪化。

抗战期间的各地分校设备规模,均较扩大,西安的第七分校,尤为突出,各地青年学生在第七分校受训的,有25000多人,学员也有10000多人。其次是第四分校,青年学生受训为军官者有15000余人。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广大中国青年的爱国精神和为抗日救国牺牲奋斗的伟大表现。

抗战期间,长江以北的分校有第一、第七、第八、第九四个分校,第一分校训练毕业学生7385名,毕业学生(短期各班队学员)7413名。第七分校训练毕业学生25015名,毕业学员10927名。第八分校训练毕业学生2289名,毕业学员3442名。第九分校地处边疆,情况复杂,训练毕业学生1044名。

抗战期间,长江以南分校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五个分校,第二分校训练毕业学生15004名,毕业学员(短期各班队学员)9513名。第三分校训练毕业学生7430名,毕业学员5961名。第四分校训练毕业学生15373名,毕业学员5079名。第五分校训练毕业学生6540名,毕业学员2480名。第六分校训练毕业学生10813名,毕业学员7081名。

第一分校

1938年洛阳分校迁往汉中,改称中央军校第一分校,1941年分校主任由刘仲荻接任,后易钟彬,该分校自1938年起至1944年共毕业学员20471人。

第二分校

1937年七七事变后,原中央军校武汉分校,迁往湖南省武冈,改为中央军校第二分校,分校主任为李明灏。该分校从1938年至1944年共毕业学员23487人。

第三分校

第三分校成立于江西省会昌县西江镇,毕业学生好几万,抗日战争后迁走后,原校址上建现在的西江中学。

第四分校

广州分校于1936年7月23日改称广东分校,1938年1月改称中央军校第四分校。抗战爆发后该校多次迁移,最终以贵州独山为校址。分校主任韩汉英。该分校从1936年到1945年共毕业学员25212人。

第五分校

黄埔军校五分校旧址原是著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位于昆明市五华山麓的翠湖西畔。1935年9月16日开学,学员为没受正规教育的军官,分校主任刘永祚。1938年改称中央军校第五分校,分校主任改由唐继麟担任,该分校从1935年到1946年共毕业学员8837人。

第六分校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军事政治统一于中央,南宁分校遂改名为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校址由南宁迁往桂林市郊外的李家村。

1944年9月桂柳会战爆发,军校被迫撤到宜山县怀远镇,后又迁往凌云县城。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撤销。

第七分校

校址设在天水,后易西安王曲,分校主任由胡宗南兼任。从1938年到1945年共毕业学员37317人。

第八分校

校址湖北均县,后易房县,分校主任先后由徐祖诒、康泽担任。该分校从1939年到1943年共毕业学员6872人。

第九分校

校址新疆迪化,分校主任宋希濂兼任。该分校从1942年到1947年共毕业学员950人。

抗战胜利后成立的分校

第十分校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了国民党党政治利益在台湾设立了第十分校。校址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市,1947年,孙立人将军在台湾奉命训练新军,其后决定在凤山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建立凤山分校,直属成都本校。1949年底迁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国民党政府将台湾籍学生和国民党高官政要的子弟200余人空运到台湾。之后凤山分校至2004年已办至七十三期。

所以简单总结一下就是,黄埔军校一共有12所分校,它们分别是:

1.潮州分校

2.长沙分校

3.洛阳分校(中央军校第一分校)

4.武汉分校(中央军校第二分校)

5.江西分校(中央军校第三分校)

6.广州分校(中央军校第四分校)

7.昆明分校(中央军校第五分校)

8.南宁分校(中央军校第六分校)

9.西安分校(中央军校第七分校)

10.湖北分校(中央军校第八分校)

11.迪化分校(中央军校第九分校)

12.凤山分校(中央军校第十分校)

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黄埔军校以及其分校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这一时期分校的招生考试也凸显了反帝反封、抗日救国的时代主题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