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佛学中的动植物
佛教的动物世界就像人的世界一样精彩多姿。动物常常与诸佛菩萨有往世的因缘,并且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佛陀的妙好庄严相。“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植物也与佛有着深厚的因缘。
本章列出了50种与佛缘深厚的动植物,逐一讲解了它们的形貌、特点、喻义以及与诸佛菩萨的际遇因缘,简单生动,精彩详尽。
佛学中的动物
◎ 佛菩萨以哪些动物为坐骑
一般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最普遍、常见的,有所谓的狮子座、莲花座、鸟兽座、磐石座等等。此外,也有以狻猊(狮子蹬一种)来比喻佛陀,因此将佛、菩萨的台座称为“猊座”者。并尊称高德硕学的师长为猊“座下”,而“猊下”的尊称即由此而来。“下”,含有座下拜伏之意。在《金刚顶经》卷一及《金刚顶经义》中有一段叙述五部如来座。密教金刚界五部如来之座,又称五座、五佛座、五种座、五兽座。即五部各观其部的种子字而成者。
1.佛部狮子座,缨字轮中种子变化为狮子座。毗卢遮那佛为诸法之王,于诸法中变化无碍,犹如狮子为万兽之王,于万兽中游行无畏,因此以狮子为座。
2.金刚部象座,哗字轮中种子变化为象座。金刚部王坚力无碍,犹如象的力量为众兽中的极至,因此以象为座。
3.宝部马座,序罗字轮中种子变化为马座。灌顶法王灌顶吉祥,犹如马具有智慧的妙用、尊贵吉祥,因此以马为座。
4.莲华部孔雀座,奚哩字轮中种子变化为孔雀座。转法轮王转大法轮,犹如孔雀十分的端丽明慧、具有种种妙色,因此以孔雀为座。
5.羯磨部迦楼罗座,恶字轮中种子变化为迦楼罗座。不空事业之王以智的作用随顺方诸羯磨摄引人、天及一切诸龙。
佛菩萨常见的动物台座有以下几种:狮子座、象座、马座、孔雀座、迦楼罗座(又译金翅鸟)、牛座、羊座、龟座、獐座、鹅座、猪座。
◎ 佛菩萨以哪些动物为持物
在佛菩萨本尊的持物中,也有许多是以动物为持物者:
1.持狮的本尊:力波罗蜜菩萨。
2.持象的本尊:大黑天(象皮)、胜乐金刚、香象菩萨、马头明主(象皮)。
3.持摩竭鱼的本尊:阿摩提观音、爱金刚菩萨。
4.持孔雀尾的本尊:孔雀明王、蓑麇梨童女。
5.持龙的本尊:金翅鸟、娑伽罗龙王。
6.持蛇的本尊:蓑麇梨童女、大元帅明王、金刚童子。
7.持兔的本尊:月曜。
8.持吐宝鼠的本尊:毗沙门天、黄财神、绿财神、红财神、白财神、黑财神、贞惠天女。
◎ 猪
猪,是一种体肥、腿短的杂食性哺乳动物,皮厚,通常被有稀而短的鬃毛。猪的蹄有四趾,仅两趾有功能。北美的家猪源出于欧洲、亚洲及北非森林中至今犹存的野猪。北美野猪并非北美土生,据说是哥伦布在公元1493年第二次航行时带到美洲的。野猪和家猪并无多大分别,只是家猪的獠牙不若野猪发达。
在经典中,猪常用来代表生命愚痴的体性,如十二缘起图中,便以鸽子、蛇、猪等三种动物,分别依次象征贪、嗔、痴等三种根本的生命烦恼。另佛教中也有不遇善知识而堕生猪身的说教故事。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有:金刚亥母。因其头上有一猪头,故得亥母之名,为噶举派女性本尊之首。代表众生大痴的体性,其身红光炽然,表怀爱摄受众生,能使一切有情敬爱欢喜。上师相应法亦以金刚亥母为本尊而起修,是玛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诸位尊者的秘密本尊,摩利支天,是一位能够自我隐形而为众生除灭障难、施予利益的女神,以猪为坐骑。
◎ 鼠
鼠,一般人所说的鼠,是指啮齿目,鼠科之鼠属与小鼠属两属动物而言。鼠和小鼠外形象似,惟鼠较大,小鼠较小。鼠属种类甚多,其中最常见的为黑鼠与褐鼠,其分布遍世界。其他种类则生活于野外。
黑鼠和褐鼠都对人类有害,除了咬坏物品以外,还会传染疾病、噬食作物、咬杀家畜。小鼠的英文名字源出梵文,是“贼”的意思。小鼠的家乡当在东方,自东方传人欧洲、非洲,再于公元一千五百年时期,随着英国、法国及西班牙的船只传人南北美洲。
在佛经里,以黑、白二鼠来比喻时间,说明人命无常。如著名的二鼠啮藤喻,或称作七喻,或单称白黑二鼠。以白、黑二鼠譬喻一月中的白月、黑月,或譬喻一日中的昼夜,即是指时问。盖白月即从新月到满月期间,黑月系由满月翌日至新月前一日。又“日”指昼时,“月”指夜时。故以白鼠比喻白月及日,黑鼠比喻黑月及夜。二鼠比喻昼夜(时间),藤喻生命。昼夜相继,岁月迁流,人命转瞬届终,犹黑白二鼠之争相啮藤。
此外,真俗二谛的意义在大小乘诸经论中所说不一,古来诸师亦每每另创新义,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对于“以真谛为空,俗谛为假”之说,讥讽为“鼠喽栗二谛”,就如同老鼠之食栗,仅尽其肉而残余皮壳。
在佛教与财宝相关的诸尊中,往往可见到一些财宝本尊、财神,如毗沙门天王、五姓财神等,手持吐宝鼠,吐宝鼠的口中正吐出种种珍宝,象征赐予众生无尽的财宝。
◎ 猴
猴,包括灵长目的所有兽种,猴子是动物园常见的动物,并被广泛用于实验研究。在世界一些地区,则把猴子当作神祗来崇拜,有许多关于猴子的传说和故事。
和猴子相近的,还有猕猴。猕猴的身体强健,臂和腿几乎等长。皮毛褐色或灰黑色,吻似狒狒,其尾长不一,或缺尾。猕猴多群居,由雄猴率领猴群。猕猴比狒狒喜爱栖树,但也居于地面;多栖于森林、平原和悬崖绝壁之间和岩石地区。猕猴属杂食性动物,口内有很大的贮藏食物的颊囊。
猕猴(梵名markata),梵名音译作么迦吒。由于其心性轻浮躁动,难捉难调,常舍一取一,所以经典言常以其比喻凡夫的妄心。在《杂阿含经》卷四十三中,即以狗、鸟、毒蛇、野干、失收摩罗、猕猴等六种动物来比喻众生的六根。经典中也以“六窗一猿”来比喻众生的六根,一猿比喻心识,比喻众生的心识如猿猴般无法安止,想从六根攀缘外境。
【链接小卡片】
佛教中与猴子相关的词汇
猕猴捉月:群猴见井中月影认为月亮死于水中,就去井中捞月,结果群猴都落入井水中。以此譬喻以邪见来引导人。
猕猴江:又称作猕猴池、猕猴河,猕猴林、猕猴馆,位于中印度毗舍离国庵罗女园之侧。往昔猕猴群集此地为佛陀作此池,佛曾于此处说诸经,为天竺五精舍之一。
泽当比乌古岩洞:译作猴子洞,位于西藏拉萨东南八十公里泽当镇贡布山。为传说中观世音菩萨所点化的猕猴,与岩洞女结合繁衍子孙的地方。根据藏文史籍所载,此处为西藏古代人的发祥地。
◎ 鹿
鹿是佛教中常见的动物。佛陀于鹿苑初转四谛法轮,即以鹿为转法轮之三昧耶形。
鹿是偶目鹿科所有偶趾有蹄兽类的统称。栖息在沙漠、冻原、沼泽和高山坡等地区。原产于欧、亚、北美、南美和非洲北部,鹿的体型细长,腿长,毛褐色。
大部分的雄鹿都有角,而驯鹿雄雌都有角。鹿角用于防御,雄鹿于交配季节用角来格斗。鹿以草、嫩枝、树皮、芽为食,初生的幼鹿身上经常有斑点。驯鹿在某些地区也被作为家畜饲养。
鹿(梵名mrga),又作舍么(梵文sambara),是佛教中常见的动物。佛陀于鹿苑初转四谛法轮,即以鹿为转法轮之三昧耶形。
据《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八记载,佛陀于过去世曾为鹿王,为救群鹿而丧失生命。并于临终时发誓愿,当来得成无上正等觉,将诸鹿都能度脱生死罗网。又《九色鹿经》、《大智度论》卷十六中也记载有释尊过去修菩萨行时为鹿的本生故事。
经中又称鹿为鹿王,因为鹿栖于深山,所以比喻为仙;超绝于同类中,故称王。佛陀三十二相中,以佛之足比拟鹿王之踹。在《往生要集》卷上中说:“仙鹿王之脯,千福轮之趺。”
◎ 兔子
兔,其特征为大:耳朵,短尾巴,奔跑时以后肢跳跃。
在释迦牟尼佛的本生中,也曾经是兔王。由于当时旱灾,为了佛法能久住于世,白兔王自愿投身火中,供养仙人。仙人因而悲伤地发愿自此以后不忍食肉。
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中说,往昔弥勒菩萨出家时,有一年,时因连日豪雨,无法出外托钵,林中有母子二兔见仙人七日不食,为令法久住世间,遂投身火中,欲烧身供养。仙人见此,发愿道:“吾誓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
在经中也以兔毛来表示极微细的物质现象,如:尘中又有微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隙游尘等分别,七个极微,合为一微尘;七个微尘,合为一金尘;七金尘合为一水尘,顺次类推。
经中常以龟毛兔角来比喻了不可得之事。龟本来无毛,兔也无角,然龟游水中,身沾水藻,人视之则误认水藻为龟毛;又如误认直竖的兔耳为免角;所以经论中往往以“龟毛兔角”,来比喻现实中全然不存在的事物,亦即凡夫对实我、实法的妄执。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为月曜,即太阴,为九曜之一。其尊形呈肉色,右手持半月,上有玉兔。
【链接小卡片】
佛教中与兔相关的用语
渡河:佛经中以免、马、象三兽的渡河比喻三乘断惑修行的深浅,称为“三兽渡河”。其中象渡河比喻菩萨修六度万行,利益众生,断除见思惑,习气尽净而证菩提,如象之渡河,得至其底。马渡河比喻缘觉修十二因缘,断除见思惑,虽兼断习气,未能净尽,而证真空之理,如马之渡河,虽不至底而渐深。兔渡河则比喻声闻修四谛法,断除见思惑,未能断除习气,但证真空之理,就像兔之渡河,只浮水而过,不能深入。
乌走兔飞:禅宗用语,以飞乌与走兔比喻日月,指日月的运行。
密师白兔:禅宗公案,取自唐代禅师密师(神山僧密)与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禅师的对话,显示临机应变、不拘泥于贵贱高下的灵活机法。
◎ 蝙蝠
蝙蝠,属哺乳类、翼手目,全身被有细毛,翼上覆有平滑而可折屈的皮肤。大多数栖息在废宅、洞穴或其他可遮风雨的地方。有的生活在树上。休息时多数采倒悬的姿势。有些蝙蝠,借其视觉及嗅觉寻觅食物。但有的种类,夜间的视力并不好,乃借回声定向。
西方人说蝙蝠是魔鬼的使者,而中国人却认为蝙蝠代表“福”,画家画蝙蝠与鹿,代表福禄呈样。在《大唐西域记》卷二中记载,有五百罗汉一前身为五百蝙蝠,居于树中,后此树燃干火,当时,正好有人在树下诵阿毗达磨法藏,五百蝙蝠因为爱乐法音的缘故,忍住痛苦不去,命终之后遂得人身,舍家修学,普证圣果,即结集《大毗婆沙论》的五百罗汉之前身。在经典中以蝙蝠来比喻破戒的僧人,称之为“鸟鼠僧”。鸟鼠为蝙蝠的别名。蝙蝠虽能飞行,但是似鸟而非鸟,所以以此比喻为末法时代的堕落僧侣。此外,也以蝙蝠唧唧之声与鸟空空之声,比喻无意味的言谈。
◎ 龟
龟,是泛指爬虫类、龟鳖目的动物。龟甲有保护作用,乌龟可将头部、足部和尾巴整个缩进去,作用就像武士的盔甲。大部分龟都可将头、脚和尾巴缩进龟甲中。有些龟在背甲与腹甲之间还有闭合能力,可以在缩进龟壳之后,背甲和腹甲也一并闭紧。龟甲的颜色多半是黑、褐或绿。但是也有的具有翠绿、橘色、红色或黄色花斑。
《法句譬喻经》中,则以“龟藏六”来比喻学人应守护六根,如龟守护头尾、四足。龟藏六于甲中的意义如下:
1.龟以头臧于甲壳中,比喻众生收摄眼根,不令观色,则不为一切色尘所危害。
2.龟以前左足藏于甲壳中,比喻众生收摄耳根,不令闻声,则不为一切声尘所危害。
3.龟以前右足藏于甲壳中,比喻众生收摄鼻根,不令闻香,则不为一切香尘所危害。
4.龟以后左足藏于甲壳中,比喻众生收摄舌根,不令尝味,则不为一切味尘所危害。
5.龟以后右足藏于甲壳中,比喻众生收摄身根,不令觉触,则不为一切触尘所危害。
6.龟以尾藏于甲壳中,比喻众生收摄意根,不令知法,则不为一切法尘所危害。
佛经里又有以金龟来比喻佛性,说言佛性能游生死涅架海,就像龟之能游水(生死海)与陆地(涅架地),所以常以金龟喻指即生死而涅槃的佛性。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为水天,该天神以龟为坐骑。
【链接小卡片】
佛教中与龟相关的用语
盲龟浮木:比喻人身之难得。其以一龟之腹眼巧值浮木孔之难遇,喻指受身为人、值佛在世、遇闻佛法等稀有难逢之际遇。
枯龟丧命:禅宗用语,指锋芒太露而遭到祸害。枯龟即老龟。大禹治黄河时,从洛水浮出一神龟,由于背壳有文字,所以被捕杀。《从容录》第十则言:“枯龟丧命因图像,良驷追风累缠牵。”
乌龟子:禅宗用语,本意指置于须弥坛(法座)下的乌龟雕刻,后转指法席下愚昧无知的参禅学人。
◎ 象
象属长鼻目象科动物。一般的象属两个种,即印度象(亚洲象)和非洲象。象的特点是身躯高大,长鼻,腿呈圆柱状,耳大,头巨大;体毛浅灰至褐色,稀疏而粗糙;鼻孔位于灵活的长鼻末端,端部有一细小的手指状突出物,能拾取小物体,饮水时将水吸进鼻内,然后喷进嘴里。非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重可达七千五百公斤,肩高三至四米。印度象略小,重五千公斤,肩高二点五至三米。
经典中常提到象,例如以象王来譬喻佛的举止如象中之王。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所载,佛有八十种好,进止如象王,行步如鹅王,容仪如狮子乇。在《无量寿经》卷下记载,菩萨犹如象王,因其善调伏之故。
白象也是高贵种性的象征,如释迦牟尼佛。菩萨人母胎时,即化作白象形,表示菩萨体性善柔和而且具有大势力。在《摩诃止观》卷二中说,六牙白象代表菩萨无漏六神通。象有大力,表法身堪能荷负;无有烦恼杂染,因而为白色。或言白象之六牙表示六度,四足表示四如意。普贤菩萨以乘之六牙白象,即比喻其大慈力。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有:普贤菩萨,其尊形乘象,表示理智相即、行证相应;香象菩萨,有香是遍满无碍之意,象代表行足大力之义。香象,即是代表诸行果满;大圣欢喜天,其形象为象头大腹,缺一牙,有一臂,乘鼠。
◎ 虎
虎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一般人都认为虎会吃人。其实,绝大多数的虎都怕人,吃人的虎其中大多为老的老虎或病虎,因为捕不到其他的野兽,只好吃行动最慢的人类。
在经典中,虎也是常见的动物。在印度,萨堙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广为流传,在禅宗也有许多和老虎有关的故事。据《续高僧传》卷十六《僧稠传》中记载,北齐僧稠曾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禅定,听闻门外两虎交斗,咆响震岩,就以锡杖从中调解,各散而去。此外,隋代昙询禅师亦有此事迹。而《永嘉玄觉证道歌》中所说:“降龙钵,解虎锡,两股金环鸣历历”即是指这个典故。依《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二下所载,圆教认为肉身可超登十地,故十地菩萨的肉身虽超登十地,已破烦恼而无地狱之业报,但犹有前业所感的肉身,不能免去被虎狼所食之畏。余教则谓肉身于一生之中不登十地,所以虎狼作烦恼解。
【链接小卡片】
佛经与虎相关的用语
虎溪三笑:描述儒者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相携访问在庐山修行的高僧慧远。慧远修行以虎溪为界,不曾跨越过至山下。但是在二人探访的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送客的慧远不觉间跨越了他禁足的虎溪,三人因此相视而笑。这就是虎溪三笑的由来。
似虎奔山:禅宗用语,意为“如龙得水”。于禅林中,转指修学者如果能证悟生死大事,则犹如虎之靠山、龙之得水,而自然显现出大作为。
十地虎狼:出自合部《金光明经》卷三《陀罗尼最净地品》,指十地的菩萨犹有虎狼之畏,世尊为说十种陀罗尼咒,菩萨各诵持其咒,可度脱一切怖畏、恶兽、恶鬼、人、非人等灾横烦恼,解脱五障。
◎ 蛇
蛇,属脊椎动物,爬虫纲,身体呈长筒形,皮肤上有鳞片。在陆地上行走时,通常以腹部匍匐而行;身体柔软,可盘缠成圈。舌窄而分叉,经常伸出,以便吸收周遭的气味,借其口内的特殊感觉器官而辨识事物。像其他爬虫类一样,蛇为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的温度而变化。蛇类的视野颇广,可轻易的看出运动体,但因焦距不良,只能看清近前的东西。
蛇在经典中经常可见,其中最著名的譬喻,是以蛇来比喻构成身心的地、水、火、风等四大元素。以蛇比喻人身的地、水、火、凤四大,所以称为四毒蛇。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记载,人身之四大,如四毒蛇居于一箧,此四大蛇之性各异,地、水二蛇之性多沉下,风、火二蛇之性轻举,四蛇若相互乖违,则众病生。又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记载,身中之四大彼此相害,犹如人持毒蛇之箧。
此外,在《杂阿含经》卷四十三中,也以狗、鸟、毒蛇、野牛、失收摩罗、猕猴等六种众生,来比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在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种应化身中,也有蚖蛇观音,因蚯蛇、蝮蝎等毒虫多住于岩窟中,所以,此观音常示现端坐于岩窟之中。若念此观音力,可应时消散其毒气。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为囊麇梨童女(梵名Janguli),为观自在菩萨的化身,此尊形以诸蛇为璎珞。
◎ 狼
狼为野生犬形食肉动物。狼的头宽,四肢有力,脚大,胸深而窄。雌狼体型小于雄狼,南方亚种小于北方亚种。毛密长而柔软,多为灰色,也有褐色、浅红色、黑色或灰白色。狼生性聪明,多为群居。狼以许多动物,包括鼠、兔和鸟类为食,主要猎物是更大的草食动物,如鹿、糜和驯鹿,常潜随追猎以捕获这些动物。因狼常伤害家畜,所以常被人类捕杀。经中以“贪狼”来比喻贪欲之深犹如狼的特性。因为狼性多贪,所以比喻多贪者为狼,称为贪狼。正如同狐的本性多疑,故有“狐疑”之语。
在七星如意轮观音曼荼罗中伴随着如意轮观音的七星,即是指: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等星。又以七星如意轮为本尊所修的秘法,称为七星如意修法。在《大智度论》卷十九中,说逼恼身心之苦,除了各种病苦与身苦之外,还有忧愁、嫉妒等心苦。另外还有恶贼、虎狼之害与风雨寒热之灾等外苦。
狼也是地狱中常见的猛兽,如《楞严经》卷八所记载,若有生前造作恶业者,于临终时,亡者的神识先见到大山自四面逼合而来,复再见到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等专司惩罪的凶猛恶兽。
◎ 狐狸
狐的外形皆如小狗;但是狐有一蓬散的尾巴。狐的听觉及嗅觉均极为敏锐,狩猎时主要赖此两种感觉,可以听到三十米外的老鼠叫声。
狐的视力对移动的东西极为敏感,但对不动的东西则不容易注意到。大多数的狐,奔跑时尾巴直拖在身后;但走路的时候,尾巴就会垂下来。睡觉时,会用尾巴把鼻子或前爪掩住,很多狐的尾巴上有臭腺,可发出特殊的气味。
很多种狐只在幼时才有个家,当小狐长得可以独自狩猎时,即露天而居,不再住在巢穴里了。狐为肉食性动物,另外也吃多种水果及动物的尸体。它会将剩余食物藏起来,通常是挖个洞,把肉放进去,盖上沙土。
狐狸在经典中也经常可见,尤其在中国的禅宗公案中特别常见。野狐精原是指野狐的精魅能作变幻,以欺诳他人。在禅林中用来比喻自称见性悟道而欺瞒他人者。“野狐禅”则是用以比喻似是而非之禅。谓所为不契合禅的真义,然却自许为契合。佛经中所说的“野干”,梵语称为“悉伽罗”,也是一种狐科动物,体形似狐而小,毛皮呈青黄色,生活习性是像狗一样的群体活动,其鸣有如狼嚎。据中国古籍记载,野干善爬树,并筑巢于绝崖高木之上。
◎ 狮子
狮为猫科大型动物,肌肉发达,体力强健,身长,腿短,头大。个头大的雄狮连尾全长约三米,肩高约一米,体重约二百三十公斤。雌狮体格较雄狮小。狮子毛短,毛色有浅黄色至深褐色,尾尖有一丛毛,颜色深于其余部分。鬃毛则为雄狮所特有。狮子常在傍晚出外猎食前和黎明起身前发出吼叫,称为狮子吼。狮子的寿命大约八至十年。
狮(梵名simha,巴利语Siha)在经典中常写作“师子”。狮子是百兽之王,所以在许多经论中,都用狮子来比喻佛陀的无畏与伟大。
佛陀常被尊称为“人狮子”,代表佛陀为人中之雄者,犹如狮子为百兽之王。此外,由于释尊为人中之王,于三界中得无畏自在,如万兽中的狮子王,所以称为“释师子”。佛陀以无畏音声说法,如同狮子的咆吼,所以称佛陀说法对“师子吼”、狮子吼。因为狮子是百兽之王,佛陀是人中的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
而佛陀所坐之处,也通称为“师子座”或狮子座。后来法师说法时安住之座,也称师子座。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有:不思议慧童子,为文殊八大童子之一,位列文殊曼荼罗第二院的东南隅。依仪轨所记载,此尊身呈金色,乘狮子,三昧耶形为独股棒。力波罗蜜菩萨乃十波罗蜜菩萨之一。力波罗蜜,即力到彼岸之意,密号勇力金刚,位于胎藏曼荼罗虚空藏院。全身肉色,穿羯磨衣,右肘伸展直竖,手握荷叶,叶上有一狮子。狮子宫(梵名sjrnha),为十二宫之一,尊形身呈金色,现狮子形,位于胎藏界外金刚部院北方。
【链接小卡片】
佛经中与狮相关的用语
师子奋迅:又作狮子奋迅。狮子奋起时,诸根都开张,身上的毛都竖起,能抖落身上所有烦恼尘劳,其威势迅速勇猛,又因为其威仪哮吼之相,使其余兽类尽皆失威窜伏。所以经论中经常以师子奋迅比喻佛的大威神力。
师子奋迅三昧:梵名simha-vijmbhita-Sanmdhi,又称狮子威三昧,是指所依之定中,如狮子王的奋迅勇猛,显现佛的大威神力,所以称为师子奋迅三昧。
师子游戏三昧:又作狮子游戏三昧。这是以狮子之搏鹿,自在戏乐,佛亦人此三昧,回转此地,使大地产生六种震动,所以称师子游戏三昧。
师子卧:又作狮子卧法。这是说比丘的卧法如同狮子一般,两足相叠,右胁而卧。又称吉祥卧、吉祥睡。
师子身中虫:这是指住于狮子体内,啖食其肉之虫。用以比喻身于佛门却破坏佛法的恶比丘,或简称“师虫”。
师子乳:用来比喻菩提心。佛经中以一滴狮子乳滴于牛、羊等各种乳积聚的大海里,也能使所有的乳汁都变坏,以此比喻如来的菩提心乳,只要一滴人无量劫业力烦恼乳大海中,都会使其变坏,直接穿过无碍。
师子吼:师子吼比喻无畏宣说佛法。振聩众生出烦恼海。
◎ 牛
牛,是驯化的牛科大角型哺乳动物,曾经成群地活动在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亚洲和非洲的牛有的仍处于野生状态,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无野生牛。被驯养过的公牛常被用作挽畜。
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例如,称如来为“牛王”,在如来身相的八十种好之中,其中就有一项是:“行步安平,犹如牛王。”
在印度古代风俗中,认为牛是神圣的动物,因此牛粪是最清净的物品,所以常常用牛粪作为清净污秽的净物。这种习俗后来影响了印度佛教的密宗。因此密宗的仪轨里,也常以牛粪涂到法坛的地上,以去除污秽。
而佛陀的诸德号中,也有以“人中牛王”来称赞佛陀的德行广大无边,就如同具足大力的牛王。在《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二记载,因为如来能调御大众,所以成为“人中牛王”。
此外,禅宗更以牛来比喻众生的心,如著名的十牛图,就是以牧牛为主题,分以(1)寻牛;(2)见迹;(3)见牛;(4)得牛;(5)牧牛;(6)骑牛归家;(7)忘牛存人;(8)人牛俱忘;(9)返本还原;(10)人廛垂手,来代表修行的十个境界。
在《法华经》中,则以牛车来比喻菩萨乘,以大白牛车来比喻惟一佛乘,即大乘妙法。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有以水牛为坐骑的大威德明王,以及金牛宫,此宫属十二宫之一。又作牛密宫、牛宫,相当于黄道太阳四月的位置。
【链接小卡片】
佛教中与牛相关的用语
牛皮衣:佛经里有“牛皮衣”的比喻。这比喻是说如果以牛皮做衣,在阳光照射下就会变得紧身,使人穿得不舒服。牛皮之衣虽然很珍贵,但是在某种条件下也可能反害其身。因此经以此来比喻人天(天道)是有漏之福,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快乐,但是可能反而会损坏法身的慧命。
骑牛找牛:禅宗用语。在禅宗里把向身处求佛的人比作骑牛求牛。如《景德传灯录》卷九记载,大安禅师曾参百丈怀海:“修行佛法者应如何求佛做佛呢?”百丈回答说:“学佛者执著于求佛做佛,就像骑牛觅牛。”大安禅师又问:“如果认识到这种情形又会怎么样呢?”百丈说:“就像骑牛回家。”
露地白牛:“露地白牛”一词,禅宗用以喻指证悟究竟,体达清净自在的悟境。露地,指门外的空地,比喻平安无事的场所。《法华经一譬喻品》中,以白牛譬喻一乘教法,从而指无丝毫烦恼污染的清净境地为露地白牛。《从容录》第十二则:“我衲僧家慵看露地白牛。”露地白牛也是禅宗公案名。北禅智贤禅师曾经于某年除夕的小参时,对大众开示道:“年穷岁暮,无可与诸人分岁,且烹一头露地白牛,炊黍米饭,煮野菜羹,向柑柚火唱村田。何故?免见倚他门户、傍他墙!”以上的“露地白牛”比喻清净法身,宰烹露地白牛、炊黍米饭、煮野菜羹等表将所有境界打破、人法双泯,以免落入境中。
泥牛入海:禅宗用语。比喻绝去踪迹、断了消息,就是一去不返之意。“泥牛”一词比喻心中思虑分别之作用。以泥牛入于大海之中即全然溶化,完全失其形状,所以也用来比喻观察的主体(我)及观察的对象(万法),两者相互交融,无有分别。《景德传灯录》卷八《龙山和尚章》:“洞山问龙山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人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 马
马,属马科哺乳动物。最早的马祖先化石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始新世地层中发现,四足来有五趾,被称为始祖马。现在的马其中一趾已经退化,其后裔体形渐大,形态亦有变化,使用一趾站立,趾外包蹄,有保护作用。
经典中常以马来比喻众生的心念,如“心猿意马”,即是指心意驰放不定,如风狂奔之野马。马也用来比喻众生的根机四种分别。《杂阿含经》卷三十三中,就列举四种马,来比喻四种人悟道德层次:
1.第一良马仅只须顾视鞭影,即善能观察御者形势、迟速、左右,而随御者之心;比喻听闻其他聚落男女的疾病乃至死亡的无常苦,能生起恐怖而依此正思维的众生。
2.第二良马才能顾鞭影而自觉察,若以鞭杖触其毛尾,则能观察御者的心;比喻眼见其他聚落男女的老死苦,能生怖畏而依正思维的众生。
3.第三良马不能顾影及触皮毛而知察驾御者心之所念,必须以鞭杖稍侵皮肉,始能警觉而随御者之心;比喻须眼见聚落中善知识及亲近的人受老病死苦,方心生厌怖而依正思维的众生。
4.第四良马不能顾视鞭影及触皮毛、稍侵肤肉,耍须以铁锥刺身伤及肤骨然后方惊,牵车着路始随御者之心;比喻必须自身亲受老病死苦,才会心生厌怖而依正思维的众生。
除此之外,马也被用来比喻佛陀的相好,如马阴藏相。
密教的五部座之一中,也有所谓的马座(梵名avasanam),指马上安署莲花的台座。南方宝生如来即坐于此座上。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有马头观音,为八大明王之一,是密教胎藏界三部明王中,莲华部的忿怒持明王。在六道中是畜生道的救主,马鸣菩萨,为付法藏第十二祖。其之所以名为马鸣菩萨,与马有很深的因缘,据说他在西北说法时,竟然使得马匹即使饿了也不吃草料,只专心听法,连马都了解他的音声,所以就称他为马鸣。
【链接小卡片】
佛教中与马相关的用语
马宝:马宝是统治人间的转轮圣王即位时,自然出现的七宝之一。其余六宝分别是:轮宝、象宝、珠宝、玉女宝、主藏宝、典兵宝。而其中的“马宝”是指绀青色面,具有象力的骏马,能飞行,与象宝同为转轮王的乘驾。
马王髻:马在嘶鸣时,鬣毛会逆起竖立,代表忿怒之义,称为马王髻。密教之降三世、大威德等忿怒明王的顶发大多是此类型。
马阴藏三摩地:马阴藏三摩地是指发菩提心而证自心之实相。这是因为马的阳根藏于腹中,如马的欲念生时根出,欲息之时根藏,譬如自发菩提心而自求证悟,所以称为马阴藏三摩地。大日如来曾经住此三摩地而宣说爱染法。
木马:禅宗用语。由于木马无有思虑念度的作用,所以丛林每每以之比喻无心无念的解脱当相。
自马人芦花:禅宗用语。指超越人我分别思量的境界。因为白马与芦花皆为白色,所以白马人于芦花丛中,白马与芦花共一色,浑然合一。
乌焉成马:禅宗用语。这是指乌、焉等字,在传写之间而讹成“马”字;引申一事物于众人之间,辗转相传,最后失去本义。
◎ 驴
驴,是非洲野驴后裔,远在公元前四千年起,就被人类驯养作为驮畜。驴的速度比马慢,但脚步稳健,并能载重行走于平坦的地面。驴是禅宗公案中常见的动物,常以此比喻根器下劣者。如天台宗说十乘观法,并说如果不具足能观的十法与所观的十境,则无其功用,而以坏驴车比喻。坏驴车就是指弊驴所驾的坏车,以之比喻相对于《法华经》中以“大自牛车”来比喻的惟一佛乘而言。
经典中也以驴乳、牛乳来比喻似是而非者,就如同牛乳与驴乳,其颜色虽相同,但是牛乳攒聚则成酥,驴乳攒聚则成粪。此外,在禅门中也有“一头瞎驴”的说法。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有萤惑星,为九曜之一。其形象,嘴为赤色,右上手持枪,下手把箭,左上手持剑,下手握弓。披驴皮,着豹衣,赤足,赤发。
另佛教中有许多与驴相关的用语:
驴前马后:是指随逐于驴马前后的奴隶;在禅宗里用以指斥学人只一味迫从他人言行,而没有自己独特的机用者。
驴鞍桥:禅宗用语,又作驴鞍轿。指驴骨中形状酷似马鞍之骨。驴鞍桥虽似马鞍,而实非真马鞍,但是愚痴的人,误以为驴鞍桥为其父的遗骨,故禅宗每每以之比喻愚昧、不辨真假法义的情形。
驴脚:临济宗黄龙派的祖师黄龙慧南每设“生缘”、“佛手”、“驴脚”三问,以接化学人,称为黄龙三关。一问:“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复问:“我手何似佛手?”又问:“我脚何似驴脚?”黄龙平生发此三问,以试学人,三十余年无人能契其要旨,天下丛林称之为黄龙三关。禅师以此来开示众生与诸佛悉皆平等的实相。
◎ 羊
山羊,属于偶蹄目、牛科。和牛一样,其胃构造特殊,具反刍作用。山羊原生活于山区,即使在近乎不毛之地,也能找到足量的食物。话虽如此,饲养中的山羊仍需得到良好的照顾。母山羊怀胎约五个月,一次生一至三只。山羊的寿命约在十至十四年问。
除了山羊之外,还有羚羊。羚羊虽与牛、羊同科,但体形纤巧、优雅,与鹿颇类似。羚羊一直是人类狩猎的对象,其中最漂亮的一些种类,如大剑羚、白漠羚等,都已近乎绝种。
《大目经》卷一《住心品》中,以“异生羝羊心”来表示凡夫的愚痴,没有智慧,犹如羝羊只忆念着生殖和觅食两件事。在此也比喻凡夫不分辨世间法与修行,只是一味放任贪、嗔、痴等三毒,贪色、声、香、昧、触五欲。
在禅宗里则以“触鼻羊”来比喻不识法的昏昧学人。在《大智度论》卷八十二中,也以“牛羊眼”来比喻凡庸之眼。《法华经——譬喻品》中,以羊车、牛车、鹿车、大白牛车来比喻四乘佛法。其中以羊车比喻声闻乘。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有羊官、大黑天。羊宫为十二宫之一,即太阳于黄道三月的位置,相当于春分。此官位于北斗曼荼罗第二院的西方,胎藏现图曼荼罗、胎藏旧图样的外院东方。其形象为伏卧之羊,或为天女,坐于圆座上,座前有羊。大黑天为密教重要护法之一,依修法及传承不同,有多种不同尊形,有称为八臂相,右第二手提青段羊,也有称其三面六臂,右次手执牝羊,在胎藏现图曼荼罗中,则是左次手执提羊角。
【链接小卡片】
佛教中与羊相关的用语
羚羊挂角:为禅林用语,比喻开悟者泯绝迷执的踪迹,犹如羚羊睡眠时,角挂在树枝,脚不触地,完全不留痕迹。《景德传灯录》卷十六中说:“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我若羚羊挂角,汝向什么处扪摸。”
羊毛尘:梵名为avi-rajas,指羊毛尖上的微尘,是经典中微量的计量单位。在经典中说,极微尘为组成一切物质的最小单位,七极微尘合为一微尘,七微尘为一金尘,七金尘为一水尘,七水尘为一兔毛尘,而七兔毛尘则为一羊毛尘。
◎ 骆驼
骆驼,属偶蹄目,骆驼科,分两种,一种为单峰驼,另一种为双峰驼。骆驼有沙漠之舟的美称,适于在沙漠中跋涉。至今亚非两洲某些地区的人民,日常生活仍然仰赖骆驼。骆驼也是重要的食物来源。驼峰中主要是脂肪,将驼峰熔化,可制奶油。骆驼奶可制乳酪。
在经典中,常以骆驼来比喻心性难以调伏。如在五趣生死轮回图中,就以男女挽着难调的骆驼像来代表烦恼。五趣生死轮回之图像流传已久,在印度阿旃塔第十七号窟殿遗存有古老的图像,而西藏所传图像为六趣生死轮。佛经中骆驼也用来代表散乱的心思,指心念随着六根追逐外境,无法安住一处。在《摩诃止观》卷五中说心思散乱,就如同没有钩住的醉象,会踏坏美丽的花池;又像没有牵住鼻子的骆驼,会把所负之物翻倒。这种祸害比闪电还快速,比毒蛇还严重。
另佛经里“瓮中的骆驼”故事是一个与骆驼有关的譬喻。骆驼伸头进瓮中吃谷子,头却退不出来了。于是,骆驼的主人听信一位老者之言斩掉了骆驼的头期望救出骆驼,结果既杀了骆驼,又破了瓮。佛经以此警喻众人,即一意向往正觉,希求三乘之果,就应该受持禁戒,防止种种恶行,但却往往为了五欲的享受,破了净戒,既犯了戒,又舍离了三乘。三乘和净戒,两样都丧失了,就如那个愚人一样,骆驼和瓮都失掉了。
◎ 鸳鸯
鸳鸯,属于鸟纲,雁鸭目,雁鸭科,水鸟类。体长约四十厘米,雌雄的形彩稍异,雄体稍大,羽色较华丽,其头后部有红铜色的冠毛,前头羽毛绿色,颈侧、背部均黄褐色,胸部紫黑色,腹部白色。鸳鸯翅上边有扇形饰羽一对,黄褐色,雌者全身概为苍褐色,惟胸腹间杂有自斑,翅表青碧色。分布于亚洲东部,多栖于水边,捕食鱼类、昆虫类及植物性食物。此鸟雌雄偶居,相偕终老,所以古人以其喻夫妻恩爱偕老。
鸳鸯梵语音译为斫迦逻婆迦,又译作斫迦罗婆鸟、叔迦婆鸟。由于其同游而不相离,所以经常被用来比喻常与无常、苦与乐、空与不空等事理之二法,常相即而不离。南本《涅槃经·鸟喻品》说:“鸟有二种,一名迦邻提,二名鸳鸯。游止共俱,不相舍离。是苦、无常、无我等法亦复如是,不得相离。”
另外由于鸳鸯恩爱和合的特性,也经常作为修怀爱法的象征。如密教修爱染明王法时,置于坛之箭即是以莲茎、莲花叶为箭,或以樱木造箭,结附雌雄鸟的羽毛。也有箭附鸳鸯的羽毛,或于鸳鸯的羽毛上画箭等说。修法时,观想以火箭射所爱者之心、隐所、左乳、右乳、额等五处。
◎ 鹦鹉
鹦鹉,泛指属于鹦形目鹦鹉科的几百种鸟类。大部分的鹦鹉都善于模仿人说话,飞行迅速,但是极易疲劳,多群居而且喧闹。
在经典中,有许多和鹦鹉相关的记载:如《正法念经》中记载:夜摩天中有鹦鹉说法化导诸天的故事。而印度摩竭提国鹦鹉子王,也即请佛于林中说法晏坐,后得生天。根据《撰集百缘经》卷六《鹦鹉子王请佛缘》记载,摩竭提国诸群鸟中有鹦鹉子王,请佛于林中说法晏坐之事。“鹦鹉孝行”是指佛于因地为鹦鹉时的孝行。
在《杂宝藏经》卷一中记载,往昔雪山中有一只鹦鹉,其父母双盲,不能外出觅食。当时,有一个仁慈的农夫,发愿将所种的稻谷施舍众生,鹦鹉即常往此田,采取稻谷,孝养盲父母。彼盲父母即净饭王与摩耶夫人的前身,鹦鹉即佛陀的过去身。此外,佛陀也曾生为鹦鹉,与老鹰奋战,终能解脱。在《法苑珠林一敬法篇听法部》记载,往昔舍卫国须达长者家内有两只鹦鹉,一为昙摩,一为修昙摩。曾听阿难说四谛法,欢喜持诵,死后转生为人。另佛经中也有鹦鹉供奉佛祖及鹦鹉听法解脱的故事。
◎ 鸽子
鸽子属于鸠鸽目,鸠鸽科。人类养鸽子的记录,在欧亚大陆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起初人类养鸽子主要是为了食用,后来才利用它的归巢本能,用来送信。由于数千年的人工培育,至少有二百个特别的品种出现。
鸽子是经典中经常可见的动物,如在显示众生于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趣中,生死流转不已的轮回图像“五趣生死轮”,即以鸽子代表贪心的烦恼。有时,鸽子也被用来比喻以姿色姣好而自傲者。
在经中有关鸽子的记载,著名的有“鸽隐佛影”的故事,在北本《涅策经》卷二十八中记载:“我(佛陀)昔一时与舍利弗及五百弟子俱共止住靡伽陀国瞻婆大城,时有猎师追逐一鸽。是鸽惶怖,至舍利弗影,犹故战栗如芭蕉树动;至我影中,身心安稳,恐怖得除,是故当知如来世尊毕竟持戒,乃至身影犹有是力。”这是比喻如来持戒不害之力,使鸽子感到身心安稳。
另一个和鸽子有关的著名故事,则是佛陀代鸽舍身喂鹰的故事。在《贤愚经》卷一、《大庄严经》卷十二、《大智度论》卷四等皆记载其事迹。
法显《佛国记》中所载之宿呵多国,就是佛陀往昔舍身喂鹰之处的遗迹,于此地所建的塔,号称印度四大塔之一。《大唐西域记》卷二乌仗那国中也述及此事,且所指的地点与《佛国记》所记载一致。此外,关于这个故事自古即有各种雕刻绘画之变相,在今日印度阿摩罗婆提大塔的栏檐,其四面皆雕有精致的浮雕,第一面为鸽鸟飞避至王腋下之图,第二面为鹰盘旋于王的上空,第三、四面为王割股截肉之状。此外,印度阿旃塔第十七窟、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图、敦煌石窟、新疆库车的基锡尔废寺等处,均存有此一故事之变相图。
◎ 鹰
鹰,泛指白天行猎的大型猛禽,它们具有强壮的身体、尖锐的啄部和爪子,经常自天空俯冲而下出其不意地袭击小动物。鹰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猎者,可以训练成猎鹰。老鹰和鹰喜欢在空中盘旋,捕捉田鼠等小动物,鱼鹰则专门捕鱼为食。
在佛经中,鹰称为“婆栖鸟”,即兀鹰,身黄土色,嘴亦呈黄色,为鹊类之一。此鸟有秘身法,与乌、鹫、野干等皆围绕于焰魔天之风曼荼罗中。
在佛教中,和鹰有关的著名故事,就是佛陀在国王菩萨本生时,割肉喂鹰的故事。这段故事在《菩萨本生矍论》卷一、《贤愚经》卷一、《大庄严论》卷十三、《大智度论》卷四等都有记载,当时的国王名为毗尸王。有一天遇一鹰飞逐一鸽鸟,欲扑食之,鸽鸟飞避到国王腋下,国王以慈悲心故,乃割自己身上的肉,以代鸽肉。据经称鸽子是火神所变,鹰为帝释天之变化身,皆是为了试探毗尸王的慈心而变化。
相传当初菩萨舍身之处为宿呵多国,位于健驮罗国之西,乌仗那国之南。依《法显传》中记载,国中佛法鼎盛,还存有佛于本生修菩萨行时,割肉代鸽饲鹰之遗迹,此国后似与乌仗那国合并。《大唐西域记》卷三记载,割肉圣迹位于乌仗那国瞢揭厘城之南,而未列此国名。此处遗有金银所饰之塔一座,为阿育王所建,为八大灵塔之一。
佛学中的植物
◎ 莲花
在《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九记载,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妙香广布,令见者喜悦、吉祥,因此以莲花比喻菩萨所修的十种善法。此外,袈裟也称为莲花衣、莲花服,乃取莲花清净无染之义。
此十种善法为:
1.远离染污: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一切境,而不生贪爱,虽然处于五浊生死流,也无所染着,譬如莲花之出污泥而不染。
2.不与恶俱:菩萨修行灭除恶业生起善业,为了守护身、口、意三业的清净,而不与丝毫之恶共俱,譬如莲花虽然只是一点微滴之水也不会停留在花上。
3.戒香充满:菩萨修行,坚持一切戒律而无毁犯,由于此戒能灭除身口之恶,如同香能除去粪秽的臭气,譬如莲花妙香广布,远近皆闻。
4.本体清净:菩萨虽然处于五浊恶世之中,但因持戒的缘故,得使身心清净无有染着,譬如莲花虽然处于污泥中,但是自然沽净而无染着。
5.面相熙怡:菩萨的心常安住禅悦,诸相圆满,使见者都心生欢喜,譬如莲花开敷时,使一切见者都心生喜悦。
6.柔软不涩:菩萨修习慈善之行,但是于诸法也无所滞碍,所以体常清净,柔软细妙而不粗涩,譬如莲花体性柔软润泽。
7.见者皆吉:菩萨的善行成就,形象庄严美妙,见者皆获吉祥,譬如莲花芬馥美妙,使见者及梦见者皆吉祥。
8.开敷具足:菩萨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严具足,譬如莲花开敷,花果具足。
9.成熟清净:菩萨妙果圆熟而慧光发现,能使一切见闻者,皆得六根清净,譬如莲花成熟,如果有人眼睹其色,鼻闻其香,则诸根亦得清净。
10.生已有想:菩萨初生时,一切天人皆喜悦意乐护持,因为了知菩萨必能修习善行,证菩提果,譬如莲花初生时,虽尚未见花,但是众人都生起已有莲花之想。
此外,袈裟也称为莲花衣、莲花服,乃取莲花清净无染之义。在《释氏要览》卷上中说:“袈裟名杂染服,又名莲花衣,谓不为欲泥染故。”
◎ 阎浮树
阁浮树,音译又作赡部、剡浮、染部。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及马来半岛。是少年佛陀的冥想之树。
阎浮树虽然是落叶植物,但落叶的期问很短,不停地长出新叶。四五月左右,开出浅黄色的小花,大树形成凉爽的树荫。叶长四五寸,叶脉细密,叶面平滑。
阎浮树的花是柱状散花,密生,形微小。果实为浆果,呈紫色,大小如同雀卵,可食用。
枝干色稍白,纹理密致,质地坚硬,可作器具,树皮可制褐色染料。
根据南本《涅槃经》卷九所记载,阎浮树一年有三次变化,有时生花,光色敷荣;有时生叶,滋茂蓊郁,有时凋落,状似枯死。《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七说阎浮子,其形如沉苽,紫色,酢甜。
而《大智度论》卷三十五中记载,印度是阎浮树茂盛的地方,所以有阎浮提之名,加上流于此树林间的许多河流多含有沙金,所以称为阎浮檀金。
在佛教的宇宙观中,以须弥山为中心,南部有大洲名为阎浮提,此洲中心长满阎浮提树林,因此而得名。阎浮提或赡部洲就是我们所居住的世界。
《立世阿毗昙论》卷一《南阎浮提品》中记载阎浮提树:有树名为“剡浮”,因为此树而立此阎浮提洲名。此树的株本,位于阎浮提洲正中央。如果从树株中央,取东西角,则宽达一千由旬。此树生长,具足各种可爱乐的形貌,枝叶相覆,密厚多叶,长久不凋,一切风雨都不能侵入。
◎ 菩提树
菩提树,是指诸佛成道处的树木。又称觉树、道树、道场树、佛树、思维树。
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树木,有不同的说法,有说佛陀是在毕钵罗树下成佛,所以一般说菩提树都指毕钵罗树,也有说是阿说他树。菩提树屑常绿乔木,枝叶繁茂,亭亭高耸,枝叶周围可达二十五尺,树皮稍平滑,呈灰色,叶是互生有长柄,叶身长四寸乃至七寸,宽三寸乃至四寸余,尖端长而尖,叶子的表里皆无毛,上面特别平滑而有光泽,叶呈网状脉。花包容在小形壶状花萼内。
据《金光明经》记载,菩提树有位守护神是位天女,称之为菩提树神。天女恒常念佛,看见世尊之后,发愿永不离开世尊,所以成为守护菩提树的树神。在《修行本起经》中,提及释迦牟尼成正觉时,看到此树的情景:“其地平正,四望清净,生草柔软,甘泉盈流,花香茂洁,中有一树,高雅奇特,枝枝相次,叶叶相加,花色蓊郁,如天庄饰,天幡在树顶,是则为元吉,众树林中王。”
此外,另有一种菩提树,与之前所说的菩提树不同,为落叶乔木,茎稍平滑,叶长一至二寸,叶缘呈锯齿状,上面平滑,下面呈白色,密生细毛,花有从叶掖持生的披针形总苞,上出花梗,花梗的前端多枝梗。七月开黄褐色的花,结圆形的果实,可以串成念珠。《校量数珠功德经》如是说:“若用菩提子自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相传日僧荣西自宋移植此树回日本。
◎ 阿地目得迦花
阿提目多,又译作阿地目得迦花,意译为龙舐花、苣藤。开白色或赤色之花,味道非常芳香,种子可提炼香油。
佛经中有关于此花的佛经故事:
以往在支提国的某村住着恶龙,性情非常凶暴,充满邪恶,不仅是人或家畜,连鸟也不飞到恶龙的上面去,到了秋天就把等待收获的谷类完全毁灭。正好佛陀与僧弟子们来到这个村子,在大众的祈请下,佛陀救命莎伽陀比丘前去降伏恶龙。莎伽陀到了恶龙所住之处,在一棵树下坐下进入三昧。龙闻到比丘身上穿的袈裟的味道而出现,忿怒地从身体冒出烟。莎伽陀也从身上冒出烟,恶龙降下种种冰雹,莎伽陀就将冰雹变成种种食物,毒龙降下剑或刀,莎伽陀就将其变成莲花。最后龙丢过来毒蛇蚰蜒时,莎伽陀将其变成用阿提目多等花作成的璎珞等武器。莎伽陀将毒龙收伏在钵中,放生到遥远的地方,不再危害生命。
阿提目多除了如前所说的指苣藤之外,相当于阿提目多的植物,还有印度柿以及常绿蔓植物猴尾草,印度柿和猴尾草的花都是白色。因为花的芳香而常出现在印度的古典文学中,自古受到人们喜爱。
◎ 木槵子
木槵子,音译阿唰瑟迦紫,又作木患子、无患子。在《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写作阿喇瑟迦柴。木槵子树高七八米,夏季开黄色小花,开花之后结果实,外形圆润,果皮坚硬;里面有种子,颜色黑且坚硬,可以作念珠。印度自古以来就是用此种制念珠,《木槵子经》中说:“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零八,以常自随。”中国在初唐时也以木槵子穿制念珠,《续高僧传》卷二十《道绰传》中说,“穿诸木槵子为数法,遗诸四众,教其称念。”四众是指出家比丘、比丘尼,及在家的居士男众、居士女众,皆以木槵子念珠教其称念。
在《木槵子经》也以木槵子作念珠以之为信佛修行的辅助工具。在《本草纲目》中列有“无患子”条,共举出木德子的七种别名,即:桓、木患子、噤娄、肥珠子、油珠子、菩提子、鬼见愁。
在《千手合药经》说,如果修行者要降伏大力凶猛的鬼神,只要砍取一根阿梨迦柴树,以真言加持二十一遍,然后供人火坛中,即可降伏鬼神而平安无事。而崔豹《古今注》中也记载:从前有一个神巫叫宝吒,能以画符念咒召集百鬼,再用无患子树棒打杀。人们认为这种树为众鬼所惧,所以称之为无患子。
◎ 阿梨树
《法华经·陀罗尼品》中说:“头破作七分,如阿梨树枝。”在《翻译名义集》卷三中说:“其枝似兰枝,若落时,必为七分。”义净所译的《孔雀经》卷上中说:“头破为七分,犹如兰香蕱。”同书中又注:“梵云颠杜迦折利,旧云阿梨树枝者,既不善本音,复不识其事,故致久迷,然问西方原无阿梨树也。”
在《妙法莲华经》卷七《陀罗尼品》第二十六中,有诸罗刹女发愿拥护法华行者:“若不顺我咒,恼乱说法者,头破作七分,如阿梨树枝,如杀父母罪,亦如压油殃,斗秤欺诓人,调达破僧罪,犯此法师者,当获如是殃。”
此偈是罗刹女对夜叉、罗叉、饿鬼等所说,其宣告一切人非人等奠要恼乱宣说法华经者,如果有违反者,则使其头裂破作七分,如阿梨树,如同杀父母罪及压油杀生、以斗秤欺人、破坏僧团和合罪,如果有违犯恼怒法师者,也将受此报。
《大方广菩萨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三序品第一中说:“大忿怒明王,如是闻已,依教奉行,于大众前现大忿怒相,降伏四方上下诸处大吼作声,彼诸众生摄心修善,归依三宝不得违敕,如是闻者,若违圣敕,头破百分如阿梨树枝。”经中说,众生如有不摄心修持善法,皈依三宝,违犯圣敕者,则大怒明王使其破裂百分,如同阿梨树枝。
◎ 波罗奢
波罗奢,意译为赤花树,树干可制造各种圣器,树汁赤红,可制药或染料,叶大色青;而波罗奢花又称赤色花。根据《涅架经疏》卷一中记载,其花于日出前为黑色,日出后转为赤色,日没后转为黄色。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中记载,当时最后身菩萨的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降下,诞生在阎浮提,天人们因为过度悲伤,从毛孔流出波罗奢花般的鲜血。同经中,也记载释尊长达六年的苦行,当净饭王命车匿把种种资具送到苦行林里释尊的地方。车匿看到太子非常瘦弱,皮骨相连,血脉浮现,就像波罗奢花一样。
由于波罗奢花的颜色鲜红,类似血色,因此也常用来于火供护摩修法之用。例如《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五中,就说应该以波罗奢木、天木、白芥子来做护摩。经中并说,息灾法、增益法、怀爱法、调伏法,都有各自的护摩炉。在调伏炉中,不应修息灾法,就像在容器中有毒,用以盛牛乳的话,必然会有毒而无法饮用。
在《圣迦尼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卷二中说,干修法时,应该施四方天食,并坛前以波罗奢木燃火,再取牛膝草一千段,沽酥油而护摩。先诵真言加持七遍,然后诵一遍掷一段投入火中,如此持满其轮即放光,行者手持此轮就能飞胜虚空,一切持明仙人见到皆悉顺伏,承事如同佛陀。
◎ 多罗树
多罗树可高达三十米,而且高度大致相同,生长于印度、斯里兰卡,尤其以海岸的沙地较多。多罗树属于雌雄异株,在一二至五月左右出现有叶鞘包围的单性花,此时可截断花梗的尖端取树汁。树汁在早晨甜美,经过树小时后发酵成椰子酒,又可煮树汁成粗糖。
在《四分律》中记载,佛陀在世时,有一次因为下雨天,比丘们所穿的僧鞋满是污泥,而且浸湿了,使得坐具、卧具也弄脏了,于是佛陀就允许比丘以树皮缝在鞋底。当时有六群比丘,就剥下多罗树的树皮来缝鞋底,而使多罗树都枯死了。城里人看见了,就讥嫌地说:“这些沙门,佛陀的弟子竟然无有惭愧,断绝生命,取多罗树作屐,使树干枯,却说自己是了知正法的修行人。佛陀知道后,就制定戒律,不应以多罗树皮制草屐。”
多罗树的树干如果被砍掉,只留下根,是不会再长出新芽的,所以在佛经中,比喻断绝欲望或烦恼以及消除生死轮回的根本时,就以“如斩多罗树的头”来比喻。佛经也以此喻指比丘犯波罗夷之重罪。如《楞严经》卷六说,若灭佛之种子,就如人用刀斩断多罗树,将永无佛之善根,无佛之知见。
在《杂阿含经》卷三中,也以截断多罗树的头,未来不再生,来比喻比丘当断色欲贪,乃至受、想、行、识、欲、贪。经中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断色欲贪,欲贪断已,则色断,色断已,得断知,得断知已,则根本断。如截多罗树头,未来不复更生。如是受、想、行、识欲贪断,乃至未来世不复更生。”
◎ 频婆树
频婆,又作频罗婆,意译为相思树。频婆树的果实为鲜红色,称为频婆果、频婆罗果。如《八十华严经》卷二十二以“百万亿频婆罗香”等语形容兜率天宫庄严。
另据《寂照堂谷响集》卷一“频婆果条”所载,频婆树属乔木类,果实色红,大如赤小豆。《瑜伽论记》卷二则谓频婆果即频果(频螺果)。
据《瑜伽略纂》卷二说,频婆果为吉祥果,其形似枳,肉呈金色,其光泽如郁金香。
在《十住毗沙论》中也以之来形容佛陀的双乳圆起不下垂,柔软鲜净。其色如丹霞,犹如频婆果,上下相当,不粗不细。
频婆果也可用来作为供品,如《大方等大传经》卷四十二中,就说在张宿十日间生病者,应该以频婆果、生苏来祭神。
◎ 毗醯勒
毗醯勒的叶呈八至十五厘米的卵形,在四至六月从叶脉长出黄白色的小穗状花序,有香味。果实在冬天成熟,形状像枇杷,有五个棱角,呈灰褐色。
在《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将毗醯勒与余甘子、阿梨勒、毕钵梨及胡椒等五种植物,并列为五药之一。而在诸经轨中,也常可见到毗醯勒,如:《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一《分别金刚杵及药证验分品》第四中说,如果要行斗诤法,应该用毗醯勒木作金刚杵:“若欲成就鬼类令人枯悴斗诤事法者,用毗醯勒木作跋折哕。”
《圣迦棍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卷一中说:“又法,以白檀香三指许,克作金刚童子像,右手把独股金刚杵、左手施愿手,忿怒形咬下唇。用金刚杵形,以为璎珞庄严,以毗醯勒木作合盛之。烧苏合白檀香供养。对合前念诵三万遍,即成就一千种大事。”
《圣迦尼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卷二中也说,以毗醯勒木沾酥蜜酪作护摩,诵真言加持,可得金钱:“又法取毗醯勒木韫酥蜜酪,对像前护摩,诵真言十万遍,十万遍满已,于中夜即得金钱一百。取半应供养三宝。”
◎ 牛膝草
阿波末利迦,又译作阿婆么罗,意译为牛膝,是一种野生之药草,叶对生,呈椭圆形,头尖锐,夏天会从顶茎或叶腋长出绿色小花,多群生于较干燥之地,外观似杂草,可利尿,或作伤药。由于其茎呈方形,有胀大的节,状如牛膝,而有此名。
《不空捐索陀罗尼经》卷一《禁诸鬼神所著品》第十二中说:“又一切鬼及以麻痫难禁鬼着,应做醮法,以牛粪摩地作坛,于中燃火。以菩提树枝、赊弥木为柴燃之。阿波末利伽与酥酪蜜相和,咒烧一百零八遍。若一日夜或三日夜,诵观自在不空羂索咒。或以芥子或一切种子,咒已烧之。若一日夜若三日夜,一一诵咒一切所着皆得消灭。”又,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卷一中记载:“若有女人怀妊死腹中者,取阿婆末唎草一大两,以水二升和煮绞去滓,取一升汁,咒三七遍,服即出一无苦痛。若不出胎衣者,亦服此药即出差。”
◎ 蕃红花
在汉译佛典上,菖蒲科的蕃红花也被称作郁金,所以极易与五香之一的郁金混淆。原产地是小亚细亚到南欧。此花如同红线般的花柱,常被用来作为染色食品,或作为妇人病的生药。
蕃红花为球根植物,花朵为浅紫色,而在绽放后短短的两天即枯萎。可是从花中央伸展出来的花柱(雌蕊)一直保持红色。花柱含有黄色色素或苦味配糖体等,采集后就成为生药用的蕃红花。因为一朵花只有一个花柱,所以非常昂贵。
蕃红花以治妇女病著名。在法国或西班牙也作为香料广泛使用。纪元前十六世纪的克里特岛遗迹的壁画上,绘有采蕃红花雌蕊的图样,可见人类使用蕃红花的历史非常悠久。
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记载:“物有四种不同:一是体重价重;二是体轻价重;三是体重价轻;四是体轻价轻”,在举例说明这四种物时,对第二种“体轻价重之物”举有:“缯彩及丝、郁金香、苏泣迷罗”,其中郁金香指的就是蕃红花。
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记载:“郁金华虽然萎悴,犹胜一切诸杂类之华。正见之比丘亦复如是,胜其余众生百千万倍。”就以萎悴后价值,仍胜过其他花的郁金花,譬喻有正确见解的比丘。这里所说的郁金华所指的也是蕃红花。
◎ 轲地罗
轲地罗,梵名又译作羯地罗、可梨罗、竭地洛迦,意译有檐木、紫檀木、毒树刺等。也有说是洋槐树的一种。轲地罗是坚硬、持久燃烧时火力强大的木材,因此被用来形容地狱等处的极热情状。
轲地罗高度达十五米,为常绿树。产于印度奥立沙、喜马拉雅山上五千尺之高处、缅甸等地。树干稍高,树皮呈淡褐色,叶为羽状复叶,花或白或淡黄,花谢结蒴,长三四寸,呈纽状垂。
“轲”的梵语之义为空,“地罗”义为破,所以“轲地罗”又译作“空破木”。据慧苑《续一切音义》所述,轲地罗就是苦楝树,学名为楝树,落叶乔木,属于楝科。其树高可达二十米,春夏之交开花,楝树生长很快,其树由中空而结实,楝树的花、叶、根、皮、果均可人药。
据《俱舍论》卷十一所说,朅地洛迦,在中国称之为担山木。《瑜伽略纂》卷一也说:“朅地洛迦,此云担木。”
印度南部多出产轲地罗木,但据《陀罗尼集经》卷二说,怯陀罗木,唐人称之为紫檀树,而怯陀罗树也是轲地罗树的另一种译称。
而佛教中所说位于须弥山与铁围山之间,所谓七金山之第五也称为朅地罗山,即因此山多生竭地罗树或说有宝树似怯陀罗而得名。
在佛经中,对轲地罗树的描述,各有不同,根据佛经中种种记载可知,如《正法念处经》卷十五《地狱品》第三之一形容:“人焰铁地,怯陀罗炭火焰相似。人彼地中,一由旬量,彼人人火,无量百千亿煮烧。”又说:“如怯陀罗,大火遍满。”
◎ 枸杞子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属落叶小灌木,茎丛生,有短刺。其叶为卵状披针形,春夏开花,花呈淡紫色。有红色卵圆形浆呆,即常见之中药材,可入药。枸杞子性平味甘,其药用功能为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主治目眩昏暗,肾虚腰痛等病症。
枸杞子在《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七《大辩才天女品》中,为睨药洗浴法中三十二味香药之一,在此经中称其为苫弭。而在《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一中,则列举其为用于护摩法的柴木之一。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卷一中则称之为奢奢弥,经中说:“若患赤眼者,及眼中有努肉及有翳者,取奢奢弥叶(即枸杞叶),捣滤取汁,咒三七遍,浸青钱一宿更咒七遍,着眼中即差……若取奢奢弥叶枝柯寸截,两头涂真牛酥白蜜牛酥,一咒~烧尽一千八段,日别三时,时别一千八遍,满七日咒师自悟通智也。”
◎ 安禅那
娑丰氏城又译作沙枳多城、娑根多城,位于中印度橋闪毗国与舍卫城之间,其附近的安禅那林园中有野鹿苑,往昔世尊常居此说法。
安禅那做眼药解时,也有两种说法。一如《慧琳音义》十二所述:“安膳那,眼药名,此药石,深青色,兼有紫绀色,亦类似金精。”依此所说,安禅那是石粉之类的眼药也。然而《慧琳音义》下也说:“安缮那药,以其叶色青黛,可合和眼药。”看起来又像是一种植物。又《慧琳青义》二十六:“安阁那药,古音亦云安,此云眼药。经云:能治眼痛,应是黄连也。”
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舍耶药事》卷一中对安膳那的种类、放置储存方法有详细的记载:
当时比丘患眼疾,遂往医人处请医生为其诊治。医生告诉比丘:佛陀具一切智,应前去问佛。诸比丘便前去请问世尊。佛陀应比丘请,便教导大众:“有五种安膳那:一者花安膳那,二者汁安膳那,三者秣安膳那,四者丸安膳那,五者骚毗罗石安膳那。此五种安膳那,皆能疗眼。所以比丘若患眼疾,应用安膳那,方得除差。”
比丘的眼疾好了之后,就将用剩的安膳那丢弃。尔后又有比丘也患了眼疾,医生教他去找先前也患眼疾的比丘觅取眼药,可是那比丘把残余的药丢弃了。
佛陀因此因缘而告诉大众:“比丘,如果有残余的安膳那,不应弃置而不加以收存。”
佛陀并为大众解说安置此药的方法。安膳那,应放置在牢固处,花安膳那应放置于铜器中,汁安膳那则安放在小合内,粉末药安置在竹简里,然后一一安置在袋中。或以物包裹、或于墙壁订牢系之。在《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八也有相类的记载。
此外,在佛经中,尚有许多以安禅那药修法、点眼而得隐身、腾空等奇特不可思议功效的记载。或是以其神效为喻,比喻菩萨所行之自在。
◎ 诃梨勒
诃梨勒,意译作“天主将来”、“天主持来”。又称作诃子,叶长椭圆形,叶里呈粉白色,开秋结果,果实为青黄色,为五六棱形之卵状。在佛教中,诃梨勒为五药及五香之一。
在佛经中有关诃梨勒的记载很多,《善见律》十七说:“诃罗勒,大如枣大,其昧酢苦,服便利。”《深密解脱经》卷一《圣者善清净慧菩萨问品》第四中也说:“诃梨勒苦味。”《玄应意义》二十四记述:“诃梨勒鸡,旧言诃梨勒,翻为天主将来。此果堪为药分,功用极多,如此土人参石斛等无所不入也。”《百一羯磨》八:“呵梨得枳,旧云诃梨勒,讹。”《资持记》下二之一则说:“呵梨勒,今时所谓呵子是也。”
在佛教中,诃梨勒为五药及五香之一。五药在诸经中所举不同,在《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举出余甘子、诃梨勒、毗醯勒、毕钵梨及胡椒等五种:“余甘子、诃梨勒、毗醯勒、毕钵梨、胡椒,此之五药,有病无病,时与非时,随意皆食。”密教以五药统括一切药物,于设修法坛或行地镇法时,取五药、五谷、五宝,一切埋在坛下地中,表示以佛的法药救治众生的无明烦恼病;或在灌顶时,与五宝等共同放置在五瓶中,表示消除五种有漏妄识的过患。
《苏悉地羯罗经》卷一《分别烧香品》第十将之列为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三部通用的五香之一:“复有五香,所谓砂糖、势丽翼迦、萨折哕娑、诃梨勒、石蜜,和合为香,通于三部,一切事用。”
《金光明经》卷三《除病品》第十五:“热病下药,服诃梨勒。”又,《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九《除病品》第二十四也说:“诃梨勒一种,具足六味,能除一切病,无忌药中王。”
◎ 黄姜
黄姜,梵名为Haridra,又音译作诃梨陀罗、卢犍、诃梨陀,是姜荷科郁金属的一种,草本,开白色花,根茎呈橙黄色,有香气。根部干燥后及叶皆可食用。可入药及染料。
在智首的《四分律疏》卷九中说:“呵梨陀者,翻云黄姜,今律文胡汉并彰,故日也。”所以有时也称为呵梨陀姜。在《摩诃僧祗律》卷三《盗戒之一》中,列为夜分药的十四浆之一:“夜分药者,十四种浆:一庵罗浆、二拘梨浆、三安石榴浆、四巅哆梨浆、五蒲桃浆、六波楼沙浆、七捷楗浆、八芭蕉浆、九伽提浆、十劫颇罗浆、十一婆笼渠浆、十二甘蔗浆、十三呵梨厨陀浆、十四日去波梨絮。此诸浆,初夜受初夜饮,中夜受中夜饮,后夜受后夜饮,食前受至初夜饮,是故名夜分药。”
而同名律卷二十九中更记载,当时,有鸡尼耶螺髻梵志听闻世尊到来,于是治办种种浆准备供养世尊。等世尊到了,就以种种浆供奉佛陀及僧众。诸比丘心生疑惑,世尊曾制定戒律,不可饮坏浆。现在却受梵志供养浆,我们如何能分辨呢?因此佛陀为解比丘疑惑而说这十四种浆。但若是浆变酒色、有酒味或酒香,则不可饮用。
◎ 迦罗迦树
迦罗迦,又音译为迦梨迦、迦罗,意译为黑果,在密教护摩法中,被用作修调伏法时的薪木。
迦罗迦树叶里呈淡褐色,开黄绿色花,结橙色果实,种子、树板可入药。
《慧琳音义》二十五中记载:“迦罗迦树,此云黑果,形似镇头。”同卷又说:“镇头迦果状,同此方柿子之类。”迦罗与镇头皆为果,迦罗果有毒,镇头无毒,但这二种果的形状相似,在佛经中引以譬喻比丘的持戒与破戒。
而在密教护摩法中,迦罗迦木也被用来作为修调伏法时的薪木。如《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二《分别秘密相品》第六中记载:“怯陀步、木患,及迦罗迦木、迦罗尾罗木、如是等诸木,诸伏相憎用,面应用向南坐,称哞字而烧。”
◎ 梨树
梨树(梵名Kapittha或Kapinhaka),又作迦毗陀树、劫比他树、迦卑他树、劫彼陀树、柯必他树。梨树乃香橙树之一种,为落叶小乔木,叶为互生复叶,呈楔状卵形,有特殊香气。开暗红色花,直径一点五厘米。球状果似苹果,径三至六厘米,可食用,也可用来治咽喉病。其茎材呈黄色或灰白色,质地坚硬,可作建材或农具。
《大唐西域记》卷二在总述印度的产物时记载:“花草果木杂种异名,所谓庵没罗果,劫比他果。”可知唐玄奘大师到印度时,就曾见过迦毗陀树的种子,虽然微小,长大后却极为巨大,能遮障其他小树,使其他小树因得不到阳光、养分而逐渐枯萎。
因此,在《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中,以五种树来比喻众生的五盖烦恼,在逐渐增长后,可遮障善心:“有五种大树,其种至微,而树生长巨大,而能映障众杂小树,荫翳萎悴,不得生长。何等五?谓捷遮耶树、迦捭多罗树、阿湿波他树、优昙钵罗树、尼拘留他树,如是五种心树,种子至微,而渐渐长大,荫覆诸节,能令诸节荫覆堕卧。何等为五?谓贪欲盖渐渐增长,睡眠、掉悔、疑盖渐渐增长,以增长故,令善心荫覆堕卧。”上述迦捭多罗树即梨树。
而《摩诃僧祗律》卷三十四中记载,佛陀住世时,有比丘因钵放置不当,而被风吹落破碎,佛陀因此而教导大众,钵应放置在何处,如何洗涤、如何收置等等,其中有一项即说:“洗时不得在岸边危处石上传上,不得在多罗树下、迦毗陀树下。”
◎ 水稻
在印度,稻米通常是脱壳后,连壳煮一次,晒干后储藏,然后拿出需要的量,用脚踩的杵除去米糠。很多国家都将饱满的稻穗视为丰收的象征,在印度也视为财富与丰收的女神罗库修米的象征,成为各种仪式必不可缺的物品。
在梵本的《人楞伽经》中,有关于食品的规定,据经文指出修行者适合吃的食物有以下十三种:米、大麦、小麦、绿豆、豆、红豆、酪、胡麻油、蜜、粗糖、黑糖、蜜糖、糖汁。
佛经中常以稻、麻、竹等农作物的普遍与众多,来比喻菩萨了达义趣,善于说法,遍满十方。如《妙法莲华经》所说:“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数佛,了达诸义趣,又能善说法,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
在《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中说:“求取大乘菩萨法的行者,安住身心,以真言加持过的净水净身之故,在火坛前面向东北,坐吉祥草座,用稻谷花、龙脑香等名香,相合作搏食七千个,作为护摩火供用。”
经中又说“如前求大乘行者,既安置已,曼拿罗阿阁梨烧龙脑香,依法出外,以无虫净水随意多少,结五髻大印,念根本真言八百遍,用此净水以自洗浴,着清净衣近于火坛,面向东北坐吉祥草座,然后用稻谷花、龙脑香、恭俱摩香、自檀香,和作搏食七千个而作护摩。”
◎ 豆类
豆类是人类常吃的五谷——米、麦、粟、豆、黍或稗之一,和我们的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素有“田地里的肉”之称。豆类是非常重要的食品,种类也非常丰富,在印度的日常生活中,豆汤(达鲁)是不可或缺的食品,用来做汤的材料有灌木性的木豆或叶豆的豆类,还有小颗粒的橘黄色连支豆等。此外,印度有一种用咖喱调味的“达鲁”汤,可以直接喝,也可以拌饭吃。“达鲁”就是剥皮压碎的豆子之总称。据说使用最多的是黄豆,蛋白质的含量高达百分之二十二。印度的各种料理常用达鲁,甚至可以说,达鲁是印度食物的蛋白质主要来源。
在《清净道论》中,关于豆类有二段记载:
在十三种头陀行者中,有住在冢问附近,专行不净观的冢间住者,他们禁食恶鬼等非人喜欢吃的胡麻粉或豆饭、鱼、肉、牛奶、糖等食物,也不可任意进出在俗信徒的家。这是把豆饭列在恶鬼等非人喜爱吃的食物之中,因此是专行不净观住在坟冢问的头陀行者不应吃的食物之一。
而在《戒品》上的经文也用豆汤做譬喻,指出就像煮豆子一般,如果豆的大小不一,会形成有的部分煮熟,有的部分没有熟,同样的,正见不具足的人说的话,有的部分虽然真实,其他的部分却是虚伪的。
“在佛陀未成佛、为菩萨行六年苦行时,每日只食一粒乌麻,或是米、豆子,每天轮流各食一粒。日如是一食施,报得如是果,复有无量余果报在后必当得。如是讫日,从第二日至七日中,复更异雨种种谷等,所谓胡麻、大豆、小豆、大麦、小麦、红豆、稻梁米等,七日雨已。诸比丘!汝等当知,彼金色王施食因缘,普阎浮提一切人民贫穷永断。”
此外,世尊在成道前的六年苦行,曾经每天只吃一粒胡麻,或是一粒米,一颗小豆子,或是一颗黄豆,行着极为严格的苦行。在《佛本行集经》中说世尊当时:“着故衣,受随用器,一日之内,惟食一粒,所谓胡麻,或一粳米,或一小豆,或一豆,或一大豆,或赤粳米,或一青豆。”
◎ 茶树
一般茶树高约六尺多,叶子为长椭圆形,有锯齿,在秋末叶间开花,白色有花梗,花瓣五瓣、果实扁圆,呈三角形。茶有很多品种。日本的茶是小叶,树高也只有二米左右,可是阿萨母茶的树高能达到十八米,有如山茶树的大树。
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尤为密切。在《洛阳伽蓝记》中,也有关于茶的记载。茶在禅门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关于茶的礼法、做法,在《禅苑清规》或《禅林象器笺》有详细记述。在禅门,当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祖师的忌日时,在其像前做“献茶”、“献汤”。所谓献汤系指蜜汤,是将蜂蜜或石蜜溶解在热水里。现在都是使用热水溶解白糖。
在禅林中,住持用来接待客僧,或供给山内大众喝茶(行茶)时使用的场所称为“茶堂”,管理茶的役僧叫“茶头”,在一般的寺庙也会以三天二夜或四天三夜的时间,举行“参禅会”或“辩道会”,在此前后会做行茶。将要举行行茶时会敲大鼓通知大众,称为“茶鼓”。
住持供茶请众僧时,请客侍者巡堂以促吃茶,称为“巡堂请茶”。在《敕修百丈清规》卷七《方丈四节特为首座大众茶》条:“挂点茶牌,长板呜,请客侍者人堂,圣僧前烧香一炷,大展三拜,巡堂一匝,至中问讯而退,退之巡堂请茶。”又于丛林中,凡于每月朔、望之日所行之行礼茶事,称为巡堂行茶。
禅宗有所谓“相看茶礼”,即掸林称拜会、拜谒为相看。住持与拜谒者相对人于茶堂内,并以茶水招待之,称相看茶礼。
◎ 吉祥果
一般认为,吉祥果是指产于印度的石榴。为药叉神鬼子母神(即诃梨帝母)所持之物,或为叶衣观音的三摩耶形。
石榴为落叶乔木,高约八九尺,叶对生,长椭圆形,全缘有光泽,夏天会开朱赤色的花,果实呈球形,熟了之后会裂开,现出肉红色种子。
据《诃利帝母真言经》所记载,鬼子母神的尊形以左手抱一孩子于怀中,右手持吉祥果。关于其手持吉祥果的原因,有说是因为石榴一果内有五百子,因此之象征鬼子母神嫁给半支迦药叉,所生下的五百个孩子。也有说因为鬼子母神居住王舍城内,食他人幼儿后,每每以石榴代替幼儿。所以后世传说其手中持吉祥果。
也有说吉祥果和俱缘果是相同的水果,但是依《孔雀明王仪轨》中,并举俱缘果、吉祥果,由此可知二者并不相同。而在孔雀明王法中,则以吉祥果表增益法,以俱缘果表调伏。
在《大方广佛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严经》卷九中,记载在恒河中以吉祥果修法之事:“复有成就最上法,亦于大恒河中作法,先用吉祥果木一段,为其舟船牢固造作,复用吉祥果木为于篙棹,所用船工心须巧妙,多有方便运彼舟船,往来安稳恒在中流。持诵者所有受持根本真言,或六字真言、三字真言、一字真言,及明王眷属真言为成就法。”
◎ 大蒜
大蒜的叶像韭菜,但比较宽,叶前端稍尖,长大约五十厘米,夏季会长出七十厘米的花茎,有一丛带紫的白色小花。大蒜的栽培历史悠远,远在古代埃及(公元前3200—2700年)及埃及第一、第二王朝坟墓的壁画中,就有栽培和利用的记载。大蒜的原产地,史上并无明确记载。大约在汉朝时代,从西域传人中国,所以叉称葫或胡蒜。一般认为,西亚、吉尔吉斯的沙漠地带是原产地。在奈良时代经由中国传人日本。
南传的《律藏》中提到比丘禁止吃大蒜的经过:当佛陀在说法时,有一名比丘吃大蒜,为避免影响到其他比丘们,他就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坐下。释尊问明原委之后,就问大众:“比丘们啊!可以吃下会远离我说法的东西吗?”
“不适合吃。”大众同答。
“那么,比丘们啊,不可以吃大蒜,如果吃了,会有恶作的罪了。”
有一次,舍利弗感到腹痛,好友目连来看望他说:“朋友舍利弗呀,你以前腹痛时吃什么东西治好的?”
“是大蒜。”
目连就向释尊报告这件事,于是释尊就说“那么就决定生病时可以吃大蒜吧!”
所以大蒜做药品服用或涂在疮口上,并不违犯戒律。
在《文殊师利问经》卷六《菩萨戒品》中也有除药用外,不得吃蒜的记载:“大慈悲心为教化一切众生故无有过罪,不得啖蒜,若有因缘得啖,若合药治病则得用。”
至于修法的供品,无论是供养佛部、莲华部、金刚部,都不应使用蒜等辛昧的物品,在《苏悉地羯罗经》卷一《献食品》中说:“葱、蒜、韭根,及余极臭辛苦昧等,不应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