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风云张灵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从北京大学中途退学

1921年,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张灵甫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

此时的中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清政府已经灭亡了,持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也消失了,但国家仍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早在师范就读时,学校内的政治活动渐渐热烈,张灵甫被裹挟在其中,列强入侵、军阀弄权、国家责任,这些东西早已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

一回到老家,进入宁静的小学,远离了喧嚣鼎沸,张灵甫感到很难适应。大东村,这个距离西安城并不远的地方,却偏僻得如同一潭死水,沉闷得令人窒息。张灵甫暗自决定,决不能在这里窝一辈子,一定要离开这里。

但去哪里呢?西北五省的最高学府自己都读完了,出去当然只有去北京了。加之,堂哥张致甫已经从北京的朝阳大学毕业,回到西安做事。看来到北京去读大学,对农家孩子并非那么遥不可及。

于是,张灵甫说服了父亲张鸿恩,来到北京应考,并顺利考入了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成为了一名北大历史系学生。这一年,张灵甫20岁。

一入北大,张灵甫就感到这里与之前的师范学校有很大的不同。此时,虽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已经过去4年多了,但北大校园内的学生运动并没有完全停止。

进入北大之后不久,张灵甫就投身到学生运动之中。在众人面前直抒胸臆,抨击当局,粪土权贵,这令张灵甫感到很有成就感,他变得亢奋起来。

然而,北京事变的爆发,一下子击垮了张灵甫心中的这点成就感。

1924年,控制北京政权的直系军阀吴佩孚,与盘踞东北的奉系军阀张作霖,进行了第二次直奉战争。

战斗进行正酣之时,因不满吴佩孚排除异己,吴佩孚麾下将领冯玉祥,在一天晚上悄悄带兵返回北京城,迫使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职务。不仅如此,冯玉祥还监禁总统曹锟,把已经废黜的末代皇帝赶出故宫,电请孙中山入京共商国事。

本来军阀正打得昏天暗地,一夜之间,直系军阀失势了。一支军队的突然倒戈,居然能够释放出这么大能量,张灵甫一下子被震撼了。此时,他想起《敦煌曲子词》中的一句“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儒士”自然不能去“定风波”,那自己引以为傲的北大学习生活,其意义又何在?张灵甫叹道:“大丈夫当拨乱反正,旋乾转坤,措国家于磐石之安,登斯民于衽席之上,而盱衡大局,非武力不足以强暴,非破坏不足以强建设,吾宁长事铅椠乎?”

北京事变让张灵甫动心了,但是否应该辍学从军,张灵甫一时还下不了这个决心。毕竟,北大是当时中国最好的高等学府,无数青年才子欲进北大而不得,从北大毕业就意味着有一个辉煌的前景正在等着自己。

就在这时,张灵甫的经济状况出现问题。当时,张灵甫在北大的学费是每学年22块大洋,这相当于张家两亩麦地的收成。再加上生活等项开支,张灵甫一年的花销很大。

屋漏又逢连夜雨,此时西安一带又发生了兵灾,张灵甫家的收入难以得到保障。父亲张鸿恩写信告诉张灵甫,家中已经没钱了,要筹集学费必须卖地。但卖了地,张家一大家子以后怎么办呢?这书还是别读了,回家来吧。

已经别无选择了,张灵甫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收拾行囊,提前结束了一年多的北大生活。

人们常说“好男不当兵”,尤其是张灵甫放弃了北大的学业去当兵,这让很多亲朋好友都难以理解。其实,放弃北大学业,张灵甫自己又何尝不感到痛惜呢!但家中情况如此,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离京返乡的路上,张灵甫感到有些心酸,又感到有些悲壮。他安慰自己说:“也许自己的这个选择,会成就一个英雄!历史将会记住今天自己的这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