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社会篇

本书的第一部分,我将介绍当前的羌族——他们的生活环境、生计活动、社会认同与区分,以及相关的恐惧、爱恨与情感世界。这样的描述,有如人类学的民族志书写。的确,以下四章是一个以各种“认同与区分”为主题的羌族民族志。我所称的“认同与区分”(identity and distinction),有如人类学民族志中所称的“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s);我所讨论的内涵,如家庭、家族、村落等,也部分与之重叠。对于社会组织,人类学者着重于研究各种“组织”的功能、结构以及其在神话、物与仪式中的象征表达。然而,由认同与区分的角度,我特别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各种身份认同,他(她)们与各层次外在人群的边界区分以及造成此认同与区分的资源环境与权力关系背景。

作为生物界的一部分,“生存动机”是人类一切社会与文化活动的根基。人们结为各种群体,来争夺、分配并垄断特定的生存资源,此为人类社会各种“认同与区分”的主要背景之一。在生存资源匮乏的羌族地区,自然更是如此。首先,我在第一章中介绍羌族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简单介绍居住在此的羌族——他们的语言、体质与文化特征。羌族所居的地理环境——一个个深藏在高山深谷中的“沟”,是造成各个孤立村寨的主要背景,也因此造成各沟、各村寨居民在语言、体质与文化上的分歧现象。在我的描述中读者将发现,并没有统一的或典型的羌族语言与羌族文化。在第二章中,我更深入地介绍各地羌族的生存环境。许多学者常以最偏远、原始的村落为田野对象,来描述一个所谓“原始社会”(primitive society)的构成。相反地,在这一章中我将说明,羌族不只是居住在村寨中,其中部分也住在小街市与城镇里。即使是住在深山村寨中的羌族,他们也与一层层外在世界有相当接触。在生计活动中,资源竞争与分享造成各种人群社会之空间区分。在这些空间中,人们体验到各层次的认同、区分与相关权力关系,因此塑造了他们心目中远/近、熟悉/陌生、亲切/敌对的社会空间结构。

第三章,进入本书的重要主题——认同与区分。族群认同是本章也是本书的研究重点;其他人类社会认同与区分,如阶级、性别、城乡人群等,将置于族群认同现象中探讨。“族群”在本书中除了作为英文“ethnic group”的中文译词外,还有一更广泛的指涉意义——指所有以共同血缘或拟血缘记忆来凝聚之人类社会群体。因而由家庭、家族、宗族,共祖之部落、村落人群,到民族、国族等等,都是广义的“族群”。在这一章中,我将介绍本地资源竞争与分配背景下的各层次族群认同体系。“区分”,也就是为限定可分享特定资源的人群而践行的社会边界维持。由于内部激烈的资源竞争,各地羌族特别在意彼此间的边界区分,这也解释了他们间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岷江上游群山之间,各个家庭、家族与村寨等群体,都在资源共享与划分体系中凝聚与延续。家族神、山神、庙子与菩萨等信仰,强化了这些族群区分,并维持族群界线。在“本村寨人”认同之上,当地有一种更大范围的族群认同,表现在“尔玛”(我族人)此一族群自称概念上。本章也由本地人的“尔玛”“赤部”(蛮子)与“而”(汉人)之概念以及它们在近半世纪来的变迁,说明本地的族群或民族认同及其变迁。

对个人而言,“区分”是一种生物的、心理的与社会性的身体边界维持。维持此一层层的边界,以期身体不受病痛与外力侵害,以期家庭、寨子、村子之“身体”不受邻人或外来侵犯。在第四章中,我以流行于羌族间的“毒药猫传说”与相关文化、事件与记忆为例,说明村寨居民在上述的认同与区分体系下的情感、爱憎与相关行为,以及个人经验、情感与行为又如何强化各种社会区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