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行政区简介
汶川 由都江堰市(灌县)过青城大桥入山,车行约一小时便到达汶川县南端的漩口与映秀镇。映秀旧称娘子关。许多羌族人都认为,过去映秀与漩口都是羌族分布的地方,但目前这两地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汉族。由此沿岷江北行,约一个半小时车程即到达汶川的绵篪乡。这儿号称是“西羌第一村”——阿坝州最南端的羌族村寨在此。汶川旧县城在绵篪、羌锋一带,清代的瓦寺土司在附近镇守。今之汶川县城——威州镇,还在北去车行半小时之处。汶川县城是羌族的文教中心,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与阿坝师范专科学校都在此。因此威州镇也是羌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本土研究与推广中心之一。
汶川县有汉族、羌族、藏族与回族。据1985年的人口统计,汉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61.88%,羌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6.18%,藏族约占11%,回族仅占0.8%。目前羌族人口可能已占汶川总人口的40%。由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推行,1980年代以来愈来愈多的地方干部与公职人员由少数民族担任。事实上,羌族主要分布在县北,岷江、杂谷脑河及其支流沿岸的龙溪、克枯、雁门、绵篪等地,是汶川羌族村寨的主要分布地。这些地区的羌族,更因为长久以来接近汉人地区,受汉文化影响相当深。目前绝大部分岷江东岸的村寨居民,已普遍将汉语当作母语,本土语言消失殆尽。
理县 由汶川沿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西行,便逐渐进入理县地区。理县也是汉、羌、藏与回族混居的地方。嘉绒藏族在此人口最多,最具社会、政治优势。理县自古以来就是汉人与嘉绒藏族(旧称西番)贸易的孔道重镇,而今又是西去阿坝州政府马尔康之大道上的中间要镇。因此,理县羌族长期以来受嘉绒藏族与汉族双重影响。在这儿,羌族村寨主要分布在甘堡以东,西边便是嘉绒藏族的居住地。桃坪、通化、薛城附近各沟,都是羌族村寨的分布地区,其中蒲溪沟是最深入大山中的一条沟。
通化、薛城一带的羌族,常自豪于他们过去与嘉绒人同为“五屯”之民1,有事时受清政府调度出征。本地羌族各村寨在清代有的属于五屯中之“九子屯”。相较于北岸各沟的羌族村寨居民来说,蒲溪沟羌族受嘉绒藏族的影响较少。如薛城、通化附近羌族戴头巾的方式——“搭帕子”——与嘉绒藏族相似,而蒲溪沟羌族妇女则是“包帕子”2。
茂县 由汶川县城沿岷江北去,不久便进入茂县。茂县,目前是羌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也被认为是最典型的羌族地区。岷江东岸有南星、石鼓、永和沟、水磨沟、石大关、叠溪、太平等沟与聚落,西岸有牟托、刁林、黑虎沟、松坪沟、杨柳沟、牛尾巴等,这些都是羌族村寨聚集之地。沿岷江支流黑水河,又有三龙、洼底、曲谷、维城等沟。向东越过土地岭梁子,湔江水系的土门乡也属茂县的行政管辖范围。茂县县城,本地人称之为凤仪,也是羌族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之一。比起威州镇来说,这儿更具少数民族色彩:街道上常见进城销货、购物身着民族服饰之羌族妇女。在凤仪北方不远的两河口,黑水河在此由西方汇入岷江。至少由清代以来,当地人便称凤仪、两河口以北地区为北路;此地以南,岷江东岸各沟为东路,岷江西岸各沟与黑水河流域则是西路。
一般而言,岷江东岸各沟及沿江的河坝地区生活条件较佳。愈往西、往北,愈山高谷深,寨子常坐落在很高的山上。由谷底河坝走到寨子,常需在陡峭的山道攀爬二至四个小时。由于高寒与土地贫瘠,居民的生活相当艰苦。在这儿最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是,由东向西、由南往北,都呈现由汉至藏(嘉绒)的过渡现象。愈靠东方、南方的村寨,愈受汉文化的影响;愈往西、往北去,便愈多嘉绒藏文化因素。可以说,如果在文化上羌族是汉、藏间的过渡,那么茂县最西方的曲谷、维城与最北面的牛尾巴与双泉等地羌族,便是羌、藏间的过渡类型。他们许多文化与宗教习俗,都深受黑水与松潘藏族影响。茂县最东边的土门乡羌族,则已完全汉化,在清代时,此地与许多东路村寨都曾被官府划为“汉民里”。
由曲谷越过瓦钵梁子,便进入黑水县藏族村寨地区。黑水县东半部的藏族,以汉语自称“藏族”,然而以母语却自称“尔勒玛”,此与曲谷、三龙各地羌族的自称类似。
北川 由茂县越过土地岭梁子,经土门往东下河谷,便进入湔江流域的北川县。比起岷江上游的阿坝州,这儿山岭的海拔高度较低,河谷盆地较宽。成片的大森林几乎不见,只在西北角的小寨子沟一带有较完整的森林。湔江有四条重要支流:青片河、白草河、白泥河与都坝河。同样地,愈往上游去的山区村落生活较苦,愈往下游村落生活较宽裕。往西北去,还可见一些非汉本土文化遗痕;往东南,则所见与川西汉人聚落无异。目前羌族村落主要分布在西北半部的青片河、白草河两岸及其支流地区。过去在明、清时期,这一带居住的是以“好为乱”著称的青片羌与白草羌。然而到20世纪中期,本地居民几乎都自称是汉人。当前的北川羌族,大多是在1980年代中,经由民族识别、登记而成为羌族的。据本地民族干部称,目前羌族约占北川总人口的40%。
北川的旧县城在治城,附近有著名的“禹穴沟”。新县城向东移至曲山镇。由于明、清以来移入大量逃难、垦荒的汉人,因此当地居民的汉化程度相当深。到1950年代,原住民语言、文化早已完全消失,只有青片河流域最西方的上五寨还保留一点本土文化残痕。1980年代以来,北川羌族努力与茂县等地羌族交流,学习本民族文化。
松潘 县城附近的海拔高度约在2700米左右。当地居民有藏、汉、羌、回等民族。一般而言,汉族与回族居城,藏族与羌族居乡。羌族人口只占松潘总人口很小的一部分,分布在松潘南部的镇江关、小姓沟与双泉一带。镇江关由于位于沿岷江的大道上,因此附近羌族居民大多受汉文化影响很深。在许多离公路较近的村寨中,本土语言已消失殆尽,居民之间只通行汉语。小姓沟北岸各小沟,是热务藏族村寨分布之地。南岸则多为羌族所居,著名的有尔边三寨(大尔边、小尔边、朱耳边)与埃期沟各寨。小姓沟中各村寨居民,特别是埃期与大尔边等,受汉文化影响较浅,受藏文化影响较深。松潘最南端的双泉沟羌族,位置接近茂县杨柳沟与牛尾巴,这几处的羌族在语言、文化上有较密切的关系。在明、清时期的中国文献中,这一带村寨住民都被称作“生番”或“杨柳番羌”。
镇江关与小姓沟一带因接近松潘高原,河谷海拔高度已相当高,因此相对看来四周的山还不如茂县、汶川一带的山势来得壮伟。由于地理上属高寒地带,一般而言,农业生产不如汶川、茂县等地。然而部分地区森林植被却保存得很好,因此当地的羌族可由森林中得到部分收入,以补农业之缺。唯过去数十年来,因过度砍伐,森林受到很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