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状况百科全书:杰夫·戴尔评论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译序

王和玉

杰夫·戴尔的《人类状况百科全书》是一部艺术评论与散文精选集,原书由美国著名的格雷沃夫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该书全面收录了作者1989年至2010年间发表在《观察家报》《每日电讯报》《艺术评论》《卫报》《纽约时报书评》等不同期刊上的优秀作品。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影像评论、文学评论、音乐评论、其他评论和个人感悟。正如序言中所说,杰夫渴望在一本书中体现自己的广泛兴趣,就自己关注的不同问题随心所欲地写作。在《人类状况百科全书》中,他追寻着加缪在阿尔及利亚的影子,回忆着20世纪80年代在布里克斯顿自己依靠救济金生活的困窘,讨论理查德·艾维登和露丝·奥尔金,反思爵士乐的地位,评论杰出艺术家伊德里斯·汗,思考雕刻家罗丹的空间艺术,迷恋拉玛曼尼美妙的歌声,谈论他的文学偶像丽贝卡·韦斯特,描述作家雷沙德·卡普钦斯基,也探讨了高级时装、酒店里的性爱。

对于杰夫而言,写作不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在一些特定的时刻随意写下触发自己感想和兴趣的细微琐事。该书所收集的评论和散文不仅全面反映了杰夫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特欣赏方式和美学追求,也充分证明了他的写作风格,即彻底地逃避任何专注的、专业化的或连续性的写作范式。“写作这一过程让我感到无拘无束,随心舒适。……我没有因为读者的需求而改变自己的初衷。……这些文章是我自己最喜欢阅读和引以为豪的作品。”

《人类状况百科全书》收集了杰夫20年来的散文、评论和不幸经历,书名特别宏大。读者也许期待通过阅读获取有关人类状况更广博的知识。在所收录的文章中,杰夫的确探索了一系列的人类文化现象,内容跨越各个领域,从爵士乐、布鲁斯音乐、电影、摄影、幽灵自行车、一战、文学作品,到后来回忆哪儿能买到最好吃的甜甜圈和羊角面包、怎样喝到一杯完美的咖啡等日常生活的描述。这些零散的主题和细节内容表面上似乎有些不切题,但这一点恰恰体现了杰夫所倡导的写作理念,与他的美学思想高度一致,即回避传统的“宏大叙事”,从一些小事和细节中挖掘世界运行的真相、人类的生存状况。所谓“宏大叙事”,只是日常生活的记忆之墓,因为真实的历史少不了个体的参与和细节的记录。杰夫相信,作家最重要的品质和态度是真诚,“只要足够真诚,不同文化背景里的人,都能跨越障碍,辨认出这些真相”。现代社会的一个总体趋势,就是“消灭附近”。人们关注的东西,不是越来越小,就是越来越抽象,但很少有人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并将之真实地记录下来。今天的信息世界,不缺事实和感知,也不乏观点和争论,但稀缺的是对周边真切的体会和理解世界的独特方法。而杰夫正是用自己的个人阅历和对世界的理解,串联起那些细碎的日常,真诚地诉说自己感知世界的独特体验和视角。

杰夫凭借其极富创造力的浪漫小说以及一些杰出而无法归类的非虚构类作品赢得了大西洋两岸热情书迷的长久青睐。与此同时,他一直在对音乐、文学、摄影、旅行和时事新闻等众多有趣的主题进行着机智而尖锐的批评。杰夫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呈现方式,将这些主题变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报告文学。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满世界游走,不断扩充自己的经历,拓宽认知边界。这位有着嬉皮气质的英国作家十分热爱美国文化,他不是在路上体验生活,就是在书里品评艺术。迄今为止,杰夫一共完成了五部小说、十余部非虚构作品,还有很多妙趣横生的专栏、艺术批评和旅行杂文。无论写什么,杰夫的呈现方式总是出其不意、令人惊叹。这些作品为他带来了毛姆文学奖、福斯特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等诸多文学荣誉,也为他赢得了迈克尔·翁达杰、大卫·米切尔、村上春树、扎迪·史密斯、阿兰·德波顿等众多同行的广泛认可。

作为创作者,杰夫不仅写作题材涉猎极广,而且写作风格也灵动睿智。20多岁时,他第一次读到了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如同受到了精神洗礼,重塑了自己的世界观和文艺观。在之后的创作生涯里,约翰·伯格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杰夫的创作风格变得既轻盈又深刻。在谈论罗丹的雕塑作品时,杰夫直言,正是伯格的著作《艺术与革命》将其引入罗丹的石头世界。28岁时,杰夫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即文艺评论集《讲述的方式:约翰·伯格的作品》。此后,杰夫始终不拘一格,是一个无法界定、与众不同的作家。“不要给自己设限,把握写作任何话题的自由,勇于穿越各种边界”,“用观看一幅画的方式去聆听音乐,用音乐的节奏去解读一张照片的瞬间”。作家身份之外,杰夫还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创意写作课,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写作中心都愿意将他的名字列入文学课教授的名单。杰夫的“文学教授”也担任得别具一格,他坦言:“形式上的区别根本不用我教,形式可以变幻多端,但优秀作品总是具有一些共同的品质。我希望学生们阅读经典,回归传统。创作不能受正统形式的约束,采用任何形式都可能写出好作品。”

杰夫的写作处处渗透着黑色幽默和嘲讽,他会通过文字若无其事地释放自己兴奋与厌倦的情绪,真实地展示自己内心的挣扎、纠结和倦怠。这种焦虑懒散的写作状态被杰夫称作酝酿写作的最佳时刻。“如果你没有准备过度,那就是还没有准备充分。”对于写作过程中这种看似徒劳的消耗,杰夫称之为“完全有必要的精力浪费”。劳伦斯曾经一怒之下,开始书写托马斯·哈代。这本书无所不谈,但唯独不提哈代。杰夫不仅套用了“一怒之下”的情绪书写劳伦斯,而且延续了劳伦斯那种奇特的行文方式,通过别具一格的传记《一怒之下:与D.H.劳伦斯搏斗》向劳伦斯表达了最真诚的敬意。本文集也收录了对劳伦斯作品的评论:“当劳伦斯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冲击和批判逐渐实现自己的‘内在命运’时,他慢慢觉得自己不再‘属于任何特定的阶层’……到处都是……家园。”杰夫直言不讳地宣称:“如果我不得不选择一本书来代表文学对我的意义、对我人生的影响,那本书必定是《儿子和情人》……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一盏明灯。”

就作品而言,杰夫完成的非虚构作品比小说要多。但杰夫用轻松幽默的行文风格解构了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对于杰夫来说,批评家的反思性作品和小说家对生活经验的再现之间没有本质区别,它们都是一种互相启发的方式,让人类的感知更加敏锐。杰夫的作品既勾勒出了我们的现实世界,又突破其界限,将之延展和放大。《人类状况百科全书》更像一个哲人的思考文集,集中体现了他对于摄影、文学、音乐的理解和洞察。譬如在第二部分的最后一篇长文《战争的道德艺术》中,杰夫分析了大量涉及战争题材的作品,明确地指出:

我们只有超越非虚构小说的限制,借助不同类型的叙事艺术、不同形式的认知模式,并重新调整充满道德说教和政治观点的叙事方式,才能真实地记录目前史无前例的喧哗和混乱,对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表示尊重或抗议!

在《拳击文学》一文中,杰夫提倡突破语言常规进行大胆创新,他赞美本尼迪克特的散文达到了完美的境界。“要想作品成功并赢得读者,语言表达就必须分裂……换言之,语言的力量与它的自残能力密不可分,前者实质上依赖于后者而得以实现。”正如拳击手在“自己的手被打断的那一刻,体验到了一阵得意忘形的快感”。

与一般的艺术评论不同,杰夫在评论摄影作品时并非将评论局限于拍摄技巧和照片质量,而是能涵盖更加广阔的内容。在评论乔尔·斯坦菲尔德的摄影作品集《在此处》的最后一张作品“乌托邦幻象”时,他不仅回顾了美国乌托邦运动发展和没落的过程,还探索了这种乌托邦冲动何以在美国产生的原因。作为摄影评论,该文还通过对比分析展示了文本对于照片意义呈现的价值。

不能被阅读的图片和能被阅读的文字之间存在着距离,正是这距离让这本影集产生了一种概念张力。一旦无法清楚展示的照片故事在文字的辅助下得以清晰地呈现,二者之间就架起了一座桥梁。

在评论理查德·米斯拉赫所拍摄的海湾战争后的沙漠风景时,杰夫不仅说明了这些记录的战争痕迹如何真实地体现了土地的脆弱,具有强大的震撼力量,同时也梳理了美国西部荒野摄影作品的历史发展和审美倾向。更重要的是,杰夫在体裁上将评论与游记糅合在一起,让读者跟随他的步伐一路西行,感受荒芜的沙漠和日渐消失的历史……

书名篇《人类状况百科全书》其实是整本文集中的一篇个人感悟,杰夫回忆了如何发现、钟情和迷恋于Dough-nut Plant品牌甜甜圈的故事。在喝咖啡、吃羊角面包的琐碎记录中,杰夫常常会出其不意地穿插一些简单的评论和注解,如“一个地方究竟在哪里,并非由它的地理位置决定,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接近它”;也有轻松的自我调侃,“其实每天我要买的东西都一样,只是一直中意那个调制美味卡布奇诺的女服务员而已”;有对时过境迁的感叹,“曾经让你满心欢喜的地方现在反而隐藏着可怕的幽灵,它随时会让你失望”;还有对陈旧习惯的无奈,“不管身居何处,人们总是被迫一遍一遍重复同样的东西。从某种角度看,或者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讲,人们所做的一切不就像在埃弗拉路上来来回回吗”。当他在东京旅行也想找到梦想中的甜甜圈时,杰夫意识到,“不管身处哪座城市,我们总试图将其重塑为理想中的模样”。读着这些真诚而意味深长的文字,你会深刻感受到杰夫不俗的智趣和迷人的魅力。正是因为这些智慧的火花,让人会心一笑、掩面深思、频频回读;也正是因为这些思想的珍珠,让杰夫笔下的个人日常化为不逊色于任何史诗的《人类状况百科全书》!如果因为东京治愈了杰夫对甜甜圈的痴迷,让他忘记了太平洋战争,将日本国旗看成世上最动人的旗帜,那么对生活和美食的真切体验、向往和热爱,对周边的关注与热爱,是否能最终帮助人类跨越文化、种族和历史的隔阂,走向和谐共享的美好未来呢?

王和玉

2020年5月写于广州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