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见识长短
思绪有点多,等胡晨晨愣神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
不记得阅览室什么时候关门了,还是赶快想想以后的路怎么走吧。
首先是学业。
很多人都说大学里学得没啥用,走上社会什么都是要重新学。
这种说法,作为过来人,胡晨晨肯定的说:“不准确!”
别的专业她不了解,但对于计算机软件专业出来的学生,后来还做了大半辈子的程序媛的胡晨晨来说,她清楚的明白她当年学的课程没有一门是没用的。
不说和她熟悉的开发工作相关的Java,数据算法和结构,kshell等课程,连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挖掘等课程也是和后来大火的人工智能息息相关。
而像汇编语言,编译原理等课程,在后世她准备跳槽搜到的高薪岗位里,不少都涉及到这些课程,因为那个时候龙国因为发展起来了,却没有自己的开发语言,操作系统,芯片等,而受漂亮国的各方限制和打击,于是很多国家组织和公司都致力于这些方面的相关研究,自然计算机底层的知识和低级开发语言也开始受到重视。
可惜她当年上学的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突击,为了成绩而学习,从来没有想着学以致用。
后来工作了,虽然比那些培训班出来的人更有算法和结构的概念,也更加容易入门新语言新计算机技术,但总归基础知识不扎实,无法深入研究和给别人上课讲解,自然就难以接触核心技术,从而没有什么太大的社会竞争力了。
再加上女生天生的对硬件不感兴趣,工资更是无法突破职业的天花板。
虽然胡晨晨在女生中是难得的编程小能手,但在她工作两年多,月薪七八千的时候,她以为自己已经很不错的时候,在同学聚会时,却听到隔壁班年薪三十万的同学准备跳槽到五十万的公司里上班时,她都不知道人家怎么做到拿到三十万年薪的。
更是对当时他们口里的芯片算法一脸懵逼。只因为大学里她们学得还不叫算法,而直接叫数据结构。
你看,环境限制了她的见识。
而她这一生中,什么都是后知后觉,等她知道人工智能时,已经2017年了,而人工智能从2014年因为某只下象棋的狗狗就火起来了,她却没有想到过和自己有关过。
更加不用说高考填志愿时,不知道可以给大学招生办打电话咨询,除了前四大不知道还有别的大学(上河西大学也只是因为亲戚说你这成绩报肯定能上),上大学之前不知道还有明星这回事,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或是影响她的一生,或是被人嘲笑的事情了。
如果说上大学之前的无知,是因为那时封闭的农村学校的影响的话,那么,大学之后的无知,则是她被失去自信后把自己困在笼子里的缘故吧。
那个时候的她宅在宿舍或出租屋里久了,不但连见外人都恐怖,新知识新系统更加是让她不敢接触。
比如比特币,2012年的时候她身边的同事就开始谈论,可她依然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虽然没听说过,不清楚,但也没兴趣去问去查一下。
甚至连她最终选择的开发语言cobol,VBA,而放弃了一直想做的Java,也仅仅是因为这两种开发语言太古老,又不会像Java一样一直更新换代,一直需要学习罢了。
她赶过的时髦,也就是追过《流星花园》,为了听懂宿舍的那帮人开始看各种明星八卦,工作后十年内看过各种最新的电影,日复一日的炒股,和在人工智能初火的年代尝试过学机器学习吧。
可这些事情,是好是坏,无法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