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2:员工核心价值的认知升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不厌其小故成其大

一位久经商场的老人受邀去讲述推销秘诀,可他在做演讲的会场上,没有说任何慷慨激昂的话,只是不停地用小铁球敲打吊球,整个过程持续了足足40分钟。期间,听众们骚动不安,甚至有人用叫骂发泄不满,而这位年迈推销员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专注地用小锤敲打吊球。最后,用大锤都无法敲动的吊球,竟在老人的不断敲打下越荡越高,巨大的威力强烈地震撼着现场的每个人,所有的叫嚣和不满戛然而止。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推销员也好,程序员也罢,抑或豆腐匠、鞋匠,都如用小锤敲打吊球,不间断地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看不到任何的起色,甚至还会遭到周围人的冷嘲热讽。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有人会烦躁不安,被嘈杂喧嚣的环境所干扰;有人会生气愤怒,对一成不变的状态感到厌倦;有人会怨怼丛生,感叹所有的付出都是白费。而后,开始三心二意,懒散懈怠,或是干脆放弃……凡此种种,都只说明一点:对所做之事不够热爱,缺少一颗匠心。

什么是匠心?记得《寿司之神》里有这样一句话,用来解释再合适不过:“一旦选定你的职业,你必须全身心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去,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你必须毫无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炼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穷尽一生去磨炼技能,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也许,我们难以保证,从年轻到老去的数十年岁月里,只从事一份工作,但只要能做到在其位谋其职,站一天岗就尽一天责,热爱自己所做的每件事,将每件事做到最好,在日复一日中打磨自己的耐性,为了一份热爱和责任,心甘情愿去“忍受”折磨,也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必须承认,所有的事物都会在经历最初的光鲜后变得平常,所有的工作也会在经历了最初的新鲜后归于平淡。就好比学生时代,总羡慕那些穿梭在城市里的白领,可真走进了社会,美好的理想开始落地,跟现实零距离接触,才发现真实的工作和生活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好,甚至更多的是单调琐碎。

什么时候是最考验人的?不是事业风生水起、蒸蒸日上的时候,而是默默无闻、辛苦耕耘的阶段。平淡成为工作的常态,才会从中得到磨炼。大家都知道洛克菲勒是石油大亨,折射出成功、财富的光芒,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的第一份工作,其实是查看生产线上的石油罐盖是否被焊接好。

当时的工作程序是这样的:装满石油的桶罐通过传送带输送到旋转台上,焊接剂从上面自动滴下来,沿着盖子滴转一周,然后油罐下线入库。洛克菲勒要做的,就是保证这道工序不出什么问题。说实话,这份工作没有技术含量,简单到连一个孩子都可以胜任,枯燥到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很多人都觉得,干这个活就是一种折磨。

洛克菲勒也是年轻人,他不烦吗?当然不是,偶尔他也会有负面的情绪,不同的是,他能在单调的重复中坚持,寻找并发现机会,让单调的工作变得有趣一点儿,不至于枯燥无味。

工作的时候,他细心观察自动焊接的过程。经过反复观察,他发现每个罐子旋转一周,滴落的焊接剂有39滴。问题来了,这39滴都是必要的吗?如果减少到38滴或者37滴,行不行呢?萌生了这个想法后,他就开始试验。先研制出来的是37滴型焊接机,但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出现漏油现象;之后,他又研制出了38滴型焊接机,质量和39滴焊接机焊出来的产品没有任何区别。

很快,公司就采纳了洛克菲勒的焊接方式。从表面上看,新机器节省的不过是一滴焊接剂,但实际上它每年为公司节省的开支却高达5亿美元。公司非常满意,而洛克菲勒的人生从此也发生了变化。

可见,工匠大师们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的诞生,都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积累而成的。面对平淡枯燥的工作,你要能忍受寂寞,收起牢骚,拿出细心和耐心去打磨自己,从弱者变成强者,一步步地靠近成功。

世上没有精彩的工作,只有精彩的工作者。工匠恰恰就是精彩的工作者,而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变得精彩有趣。在此,有几个小建议与大家分享:

其一,老生常谈的问题,要找到工作的意义。枯燥、单调的重复,会让人觉得疲倦,甚至把工作视为折磨。对抗这种心理的妙招,就是找到工作的价值和对他人的意义,便会萌生出一种存在感和使命感,进而充满激情地工作。

其二,不要成为压力的俘虏。工匠能够做出精巧的产品,原因是内心安宁。倘若压力缠身,终日忧虑,则无法专注地做事。所以,要懂得调整工作的节奏和失衡的心态,如此才能创造良好的循环。

其三,用创意去打破枯燥的窘境。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进步,更在于乐趣。就像一个手工艺者,看似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拿着一把剪刀剪纸,但每天剪出的花样却不同,他会在单调中主动去制造不同,用创意挥洒精彩。

什么是成功和不凡?

工匠告诉我们,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能成功与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