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讲人生哲理(图解导读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携赤子之心,体味生命意义

赤子之心,指具有婴儿一般纯洁无瑕的内心。

南怀瑾认为,人要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这样才能更好地体味生命的意义。

南怀瑾经历过很多的风风雨雨,取得过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他最受人敬仰的是他有着一颗饱经沧桑却仍然纯真的心境。

《庄子》中有句话,“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意思是我们做人做事,要永远保持刚刚出来时的那份心情。譬如,年轻人刚走出学校步入社会时,是满怀希望,满怀抱负,但是人世久了,挫折受多了,艰难困苦经历了,心便被染污了,变坏了。本来很爽直的,变得不敢说话了;本来很坦白的,变得很虚伪了;本来有抱负的,变得窝囊了。因而我们自己要有独立的造诣,独立的修养。如果我们有独立的修养,那么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任何复杂的环境里,都可以“出淤泥而不染”,永远保持最初纯洁天然的心理状况。这才是最高的修养,我们把它称为“赤子般的初心”。

著名作家沈从文是文人中少数保有“赤子般的初心”的人,他带着一身的泥土气息,以乡下人的身份闯入自私、冷漠、虚伪的都市,但他并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始终保持着心灵的纯洁质朴。正如他人生中那堂让人难忘的一课——

1928年,时年26岁的沈从文被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在此之前,沈从文以行云流水般的文笔描写真实的情感,赢得了一大批读者,在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给大学生讲课却是头一回。为了讲好第一堂课,他认真地准备,精心地编制了讲义。尽管如此,第一天走上讲台,看见台下黑压压地坐满了学生,他的心里仍不免发虚。整整待了10分钟,竟一句话也说不出。后来开始讲课了,由于心情紧张,他只顾低着头念讲稿,事先设计好在中间插讲的内容全都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原本准备好的一堂课,十分钟就讲完了。接下来的几十分钟怎么打发?他心慌意乱,冷汗顺着脊背直淌。这样的尴尬场面,他以前可从来没有经历过。后来,沈从文没有天南地北地瞎扯硬撑“面子”,而是老老实实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于是,这老实可爱的话,引起全课堂一阵善意的笑声……

胡适深知沈从文的学识、潜力和为人,在听说这次讲课的经过后,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不失幽默地说:“沈从文的第一次上课成功了!”后来,一位当时听过这堂课的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沈先生的坦率赤诚令人钦佩,这是我有生以来听过的最有意义的一堂课。”

此后,沈从文曾先后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和北大任教。正因为不是“科班”出身,他不墨守成规,而代之以别开生面、言传身教的文学教育,获得了成功。而他那“成功”的第一课,在学生之中不断流传,成为他率直人生的真实写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用一颗“赤子般的初心”去面对世界,不做作,不逃避,能老实真诚地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必然会得到别人的谅解。正如南怀瑾所说,“人之所以苍老是由于受一切外界环境和自己情绪变化的影响,而保持着自己的初心,保持一颗质朴的童心,可以让生命永远保持健康,让生命永远保持青春”。童心是这个世界的原始本色,没有一点功利色彩。就像花儿的绽放,树枝的摇曳,风儿的低鸣,蟋蟀的轻唱,它们任凭内心的召唤,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由。

生活在世俗纷扰的世界里,尔虞我诈让我们多了一些虚伪,勾心斗角让我们多了一些狡诈,世态炎凉让我们多了一些冷漠……走过的岁月愈多,累积的足印愈深,愈想抓住回眸的无邪。于是,我们从心底渴望回归,回归生活的原始本色。那么,去拥抱最真实的赤子情怀,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天然,在质朴中处世,在质朴中做人,时刻保留一份孩子般的天真和无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