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部派佛教
随着佛教僧团的发展,由于不同地区的僧众对戒律和教义产生认识分歧,从而导致僧团内部发生分裂。佛教内部分化出互不统属的派别,是从释迦牟尼逝世约百年时开始的。分派延续的时间很长,大约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2世纪左右。“部派佛教”是对这些派别的总称。
关于分派的时间、次序、名称、数目和原因等内容,南北传佛教各类典籍的记载并不一致。按照北传佛教《大毗婆沙论》、《异部宗轮论》等记载,释迦牟尼逝世百年时,一位名叫大天的比丘提出贬抑阿罗汉的观点,遭到僧团内部长老比丘的反对。支持大天比丘的被称为“大众部”,反对者被称为“上座部”,史称“根本分裂”。此后数百年间,分别从这两部中又分化出一些派别,形成十八部或二十部,史称“枝末分裂”。根据《异部宗轮论》的记载,从大众部系统分出的派别有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从上座部系统分出说一切有部、雪山部、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经量部。这些部派影响范围和存在时间都有差别,到公元6世纪,最有影响的部派有上座部、正量部、说一切有部和经量部。
大众部系统和上座部系统在教理上存在不少分歧,相对而言,大众部系统的观点创新特点突出。在对佛陀的认识方面,上座部系统认为,释迦的肉体是有限的,寿命是有边际的。他异于常人之处,在于思想伟大,精神高尚,智慧深湛,发现和实践了解脱的真理。但是,他也具有一般人的烦恼,所说的话并不一定全是佛教真理。大众部系统倾向于神化释迦,认为他的肉体、寿命和威力都是无限的,断尽漏失,根绝烦恼,所说的话全部是佛教真理。在对“心性”与修道的认识方面,上座部系统认为,贪嗔痴等根本烦恼与“心”是相应的,所以不能说“心性”本净(杂染);但是,解脱也要依心而行,所以心也有“离染”的一面。“杂染”和“离染”是“心”的二重性,修行的任务就是去掉杂染心,转成清净心。大众部系统认为,“心性”本来是清净的,只因为受到外界各种认识对象(客尘)的污染,才不洁净了。修行的任务,就是根除烦恼,使本净的心性显现出来,这也就是解脱了。在对世界万有(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看法方面,上座部系统倾向于论证万有的真实性,即倾向于说“有”。特别是其中最有影响的说一切有部,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大众部系统则倾向于论证万有是虚假不真实的,即偏重于说“空”。
由于佛陀说法并没有文字记录,众多弟子口耳相传的教诫难免出现差异。所以,在佛陀逝世之后,僧团曾举行佛教经典的“结集”。所谓“结集”,是指各地僧众举行集会,对口耳相传的佛经进行会诵,经过讨论协商,形成统一的经典。根据有关佛教资料记载,第一次结集是在佛陀圆寂后第一年的雨季。由佛陀的大弟子大迦叶主持,在王舍城的七叶窟举行,形成了经和律。第二次结集是在佛陀逝世一百多年之后。由耶舍召集700比丘在吠舍厘城举行,再次统一经和律。到阿育王时期(约公元前272~前232),在华氏城举行第三次结集,主要目的在于确定佛典的正确内容,以便于流传。佛教经典的流传从口诵改为文字记载,经过了很长时间。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南传佛教的经典在斯里兰卡用僧伽罗文音译刻写在铜片和贝叶上。佛典的最早分类编纂是采用“九分教”(九部经)和“十二分教”(十二部经)形式,后来逐渐定型为经、律、论“三藏”的形式。
根据《善见律毗婆沙》记载,阿育王在第三次结集之后,由目犍连子帝须长老派遣,十几位上座僧人分成九路,到毗邻国家和地区传教。到阿育王后期,佛教不仅遍及印度全境,而且影响西达地中海东部沿岸国家,北到克什米尔、白沙瓦,南到斯里兰卡。佛教由此分为两条对外传播路线,以斯里兰卡为基地向东南亚传播的,后来称为“南传佛教”;以克什米尔、白沙瓦为中心,持续向大月氏、康巨、大夏、安息和我国的于阗传播的,称为“北传佛教”。从阿育王时代开始,佛教从地方性宗教向世界性宗教发展。在以后千余年的传播过程中,佛教始终坚持和平传教,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没有使用武力强迫他人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