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吃苦耐劳(一)
没有谁喜欢苦难,但成功者大多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吃苦耐劳也是一种资本。它能丰富人的社会生活经验,磨练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成熟。霍英东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
霍英东这个香港经济界的巨擘是众所周知的。他在香港经营房地产、航运、建筑、旅馆、酒楼、百货、石油等多方面的行业。在他名下已有“有荣”、“立信建筑置业”、“信德”等六十多家公司企业。
霍英东祖籍广东番禺县,一九二二年生于香港,并在香港长大。他的童年是在舢板上度过的。那时,他们全家人常年漂泊在舢板之上。他七岁时,父亲在一场风暴中舟覆人亡。从此,日子更加艰难,生活的重担压在他母亲的肩上。后来他们迁往一座摇摇欲坠的旧楼,与半数以上患有肺病的五十户穷房客共住一层大通间。他与九岁的姐姐和五岁的妹妹全靠霍母经营小本生意--代外轮将煤灰转运到岸上的货仓,收取微薄佣金养家糊口。
霍英东从小聪颖。霍母深知穷人没有文化之苦,便把儿子送到免费的小学去读书。他十二岁那年,姐姐为使弟弟能有深造的机会,省吃俭用,攒下一点钱,送他进皇仁中学学习。他本名官泰,入学时更名英东。据他回忆:“当时我在学校勤奋读书,课余协助母亲记账、送发票,由于日夜奔忙和营养不良,一天下来已是精疲力尽。”
抗日战争爆发,霍家生活更为艰难。他只好放弃学业去当苦力、学徒、工人。十八岁那年,他找到的第一件差事是在轮渡上当加煤工,由于工作不称职被老板辞退。后来日本人扩建机场,他去那儿当苦力。日报酬是七角钱和半磅配给米。那时他每天只吃一碗粥和一块米糕,肚子老唱“空城计”,饿得头晕眼花。一个营养不良、体弱无力的年轻人当搬运工,其艰辛可想而知。有一天由于不小心,一个五十加仑的煤油桶砸断了他的一个手指,工头动了恻隐之心给他安排了较轻的修理货车的工作。他渴望驾车。一天,他试着启动一辆车,谁知此车有毛病,刚一启动就撞到了别的车上,老板火了,将其解雇。后来他又当上了船上的铆钉工、实验室的制糖工等。
童年时代的贫苦家境,坎坷的生活煎熬磨练了他的意志,也培养了他自强不息的奋斗性格。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运输成为当时香港最为迫切需要的行业。霍英东看准这个行情,时时留意报上折卖剩余物资的消息。他在亲友的帮助下,抢手买了一些廉价的舢板、小艇和海军机器,很快转手从中获利。这样,手中才有了一点积蓄。
朝鲜战争爆发,霍英东看到了航运业有利可图。他抓住这个时机,在友人的资助下,开办驳运业务。因他善于经营,加上过人智慧和胆识,事业一帆风顺,发展很快,在香港航运界崭露头角。至今,他的航运生意仍然很兴盛。
他事业心较强,不满足运输业上的成就。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他敏锐地看到了香港楼宇建筑业的潜在前途,是英雄用武之地,他毅然向房地产业进军。一九五四年他筹建了“立信建筑置业公司”开始从事房地产。他决定拿出两年来买卖战余物资积攒下来的钱,拆旧楼、建新厦,又买又卖。并开创了大楼分层预售的先例。公司创办不到几年,便大厦满港九,打破了香港房地产的记录。他本是“水上人家”的儿子,既不是建筑行业的工程师,又远非驳运业和房地产中的商人,竟在众多领域获得事业成功,的确是耐人寻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