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心理认知技能

一、感觉与知觉

感觉

(一)概念

初夏的早晨,大自然的万物从沉睡中醒来。初升的太阳像一团火球,从东方冉冉升起。在凉爽的空气中,时时飘来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悦耳的鸟鸣声此起彼伏,多姿的百花争相吐艳。当你漫步于林间小道,或晨读于石凳上,此时此刻,你必定会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这是朋友们生活中的一幅写生画,就在这生活的画卷中,也画着人的认识活动。你的五官在积极地活动着,向你提供丰富的外界信息,使你能如实地感知外界,从而欣赏这良辰美景。就在这生活的画图中,体现着人脑对周围事物的反映。读书产生言语动觉,散步产生运动觉和平衡觉,闻到花香是嗅觉,看到大自然的美景是视觉,听到鸟鸣是听觉等,视觉、听觉、嗅觉,运动觉等在心理学上统称为感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任何客观事物都根据自己不同的存在形式,表现出众多的个别属性来。如时空的快、慢、近、远;物态的气、液、固、晶;人体的饥、渴、劳、逸;食品的色、香、味、形,等等,这些个别属性作用于我们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于是就产生了各种感觉。

感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始,只有通过感觉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一切知识。

感觉作为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在动物心理进化过程中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初期,都曾经独立地存在过,但是在正常的成年人的心理活动中却很少独立存在。在成年人那里,除非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来不及看清物体、或在实验条件下只要求反映某一属性的时候,才有单纯的感觉。

感觉是认识的入口和开端,没有感觉便不会有比较高级和复杂的知觉、表象和思维,而且在后来的心理活动中仍然需要感觉给予充实和修正。

(二)分类感觉

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的表面,接受外部的各种刺激,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内部感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的内部,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的不同状态,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各种感觉的产生都是由相应的感觉器官实现的。感觉器官由三部分组成:①感受器;②神经传导部分;③大脑的终端部分。苏联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将这三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分析器。来自身体内外环境的适宜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由感受器将这些物理的化学的能量转换成神经脉冲,经由传入神经传送到大脑皮层相应的感觉投射中枢,在那里产生特定的感觉。

相关衔接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感觉眼前的场景无比熟悉,所有的一切、每一个细节,甚至是接下来的所要发生的一幕,你都了如指掌,就好像曾经经历过。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据最近相关调查显示,有2/3的成年人至少有过一次这种“似曾相识”的经历。“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不过,如果这种感觉过于频繁,过于强烈就是一种病态。

“似曾相识”是人们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了解为何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科学家得从知觉和记忆中的分类进行。分类的过程是知觉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知觉包括对面孔的知觉,对物体的知觉对位置的知觉,等等。以这3类为例,由于它们的对象不同,依次出现,但我们到一个地方以后,方位和空间关系,周围的物体,人物,可能同时出现。然而,我门对它们的知觉却是由大脑中3个不同的功能回路,即位置知觉的回路,物体知觉的回路和面孔知觉的回路分别去完成。与知觉类似,记忆也分很多类型。

知识和概念的记忆被称为语义记忆:针对情节、经历、事情经过的记忆,即情景性记忆,这是无意识记忆。其中每一类记忆,又可以分为很多个子类。正以为知觉和记忆都是“分类”进行的,我曾经经历的一些场景的众多特征存放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而我们无法意识到,当我们走到一个新的场景,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会刺激我们的一些记忆,调动大脑中并不同的记忆系统和与之相匹配。一旦场景中的某一特征和过去的经历匹配上,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生活经历每个人都会有,以为积习的东西很多,偶尔出现“似曾相识”这种主观体验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似曾相识”这一主观体验的最初认识可从医学上的癫痫病开始,可以追寻到半个世纪以前,正常人也会出现这种主观体验,随着脑科学知识的积累逐渐达到了今天的认识水平。

体会到“似曾相识”并非易事。“似曾相识”容易发生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和对场景的体验上。尽管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的频率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说,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容易记得比较牢。

因此如果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那么“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会很大。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时,人体内分泌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使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记忆也会变得很活跃。这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似曾相识”的现象。“似曾相识”主要发生在对场景的体验上。是因为每一个知觉都是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出现的。这种场景往往是一个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别的注意就会跑到脑子里形成无意识的记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有时候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就会蹦出来,与知觉混在一起。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的记忆。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在脑子里有这些记忆的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蹦出来。透射到意识中,就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的记忆。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在脑子里有这些记忆的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蹦出来。透射到意识中,就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景,不需要特别的注意就会跑到脑子里形成无意识的记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有时候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就会蹦出来,与知觉混在一起。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的记忆。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在脑子里有这些记忆的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蹦出来。透射到意识中,就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

感觉总是由外界物理量引起的,物理量的存在以及它的变化是感觉产生和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研究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称为心理物理学,是早期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所提出的一些规律,至今仍在实践领域中起很大作用。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大小来说明的。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2.感觉阈限

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阈限又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不同的人感觉能力不同,即感受性有很大差异,实践证明它能通过训练而改变。绝对阈限是有50%机会被觉察的最小刺激量。

视觉:30英里以外的烛光

听觉: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的滴答声

味觉:两加仑水中的一匙白糖

嗅觉:弥散于6个房间中的一滴香水

触觉:从一厘米距离落到你脸上的一个苍蝇的翅膀

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它在生活实践中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实践锻炼而提高。那种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越高的人,引起差别感觉所需要的刺激差别越小,即差别感觉阈限越低。研究发现,为了辨别一个刺激出现了差异,所需差异大小与该刺激本身的大小有关。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由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称韦伯定律(Weber's law)。韦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固定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用K表示,通常称为韦伯常数或韦伯比率。

差别感觉阈限是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之间的一个固定比例关系。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称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简称jnd。每个人的最小可觉差不等,它可以因训练或其他条件而改变。1860年,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Gustav Fechner)对韦伯定律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它也可用于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即知觉大小。费希纳指出,由于jnd是对刺激量的一个最小变化的觉察量,那么就可以用它作为测量知觉经验变化的单位。当刺激量越大时,产生一个jnd所需要的变化量越大,也可以解释为在物理量不断增加时,心理量的变化逐渐减慢。说明在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这一规律称为费希纳定律(Fechner's law)。严格地讲费希纳定律是:由刺激引起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

(四)感觉的规律和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的规律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当我们从暗处来到光亮处,刚开始会觉得目眩,看不清周围的东西,几秒钟以后才逐渐看清周围的物体,这叫明适应。明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强光的刺激下感受性降低了。当我们从光亮处来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若干时间后才逐渐看清周围事物的轮廓,这叫暗适应。暗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弱光的刺激下感受性提高了。

生活中也常常能观察到听觉适应的现象。例如,去参加一个舞会,刚到舞会现场时会觉得音乐声很强,待一会儿后,会觉得音乐声没有刚开始听起来那么大。一般认为,听觉适应会使听觉感受性暂时降低,而且听觉适应具有选择性。也就是说,在一定频率的声音作用下,人耳对该频率声音及邻近频率声音的感受性会降低,而对其他频率声音的感受性不会有影响。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说的是嗅觉适应。不同的刺激,嗅觉适应的时间不同,有的只需一两分钟,有的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嗅觉的适应也具有选择性,即对某种气味适应后,不影响对其他气味的感受性。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味觉适应的经验。如果我们把一种物质放进嘴里,很快,物体的味道实际上消失了。而且,对一种味道的适应能显著地影响到随后吃进的东西的味道。例如,当我们吃了甜的食物,再吃酸的食物时会觉得更酸。

触压觉的适应较快、较明显。例如,戴手表的人平时不觉得手腕上有重物。温度觉的适应也较快,大约三四分钟后便能感受到。痛觉是很难适应的。

感觉适应对于有机体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即使是难以适应的痛觉,对于有机体来说,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机体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感知外界事物,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生活、工作。

2.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同一感受性中的其他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同一感觉相互作用的突出事例是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指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便产生同时对比。例如,一个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看起来亮些。“月明星稀”也是感觉对比的现象。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感受器时,便产生继时对比。例如,吃了糖果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会因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尚未揭示,但一般表现为:对一个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对一个感受器的强烈刺激会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例如,微弱的声音刺激可以提高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性,强噪音会降低视觉的差别感受性。生活中,我们能体验到味觉和嗅觉的相互作用。如果闭上眼睛,捏住鼻子,我们将分不清嘴里吃的是苹果,还是土豆;感冒的人常常味觉不敏感。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例如,切割玻璃的声音会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看见黄色产生甜的感觉,看见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使人产生冷的感觉。

3.后象

“后象”(after-image)的视觉效应,当我们的眼睛在看完一种强烈的颜色之后,我们的眼睛会出现另一种相反色相的颜色。当你盯着左边有红色圆圈,将注意力放在中间的那个十字标志的地方一分钟,然后快速将眼睛转到右边白色的区域里的十字标志处的地方。你会“看到”另一种不同颜色的圆圈——蓝绿色(如果你在看完红色后立即紧闭双眼,也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后象”现象是眼睛及大脑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如果你注视一种强烈的颜色时间越久,这种现象就会越明显。这种连续对比的特点在于后象中的颜色总是原来那些圆圈上色相的补色。

4.感受性的发展

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生活实践的丰富,人的感受性会随之逐渐发展,不同人之间的感受性呈现出极大的差异。例如,盲人由于不能用眼睛来了解这个世界,因而他们多依赖于听觉、触觉等来获得信息,于是,盲人的听觉、触觉比一般人要敏锐,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盲人可以依靠触觉识别人民币、盲文,可以借着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来判断路况。这种某一感觉系统的技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技能来弥补的现象,叫做感觉的代偿作用。

人的各种感受性都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某些特殊职业要求从业者长期使用某种感觉器官,因而这些从业者相应的感觉比一般人敏锐。例如,有经验的磨工能看出0.0005毫米的空隙,而常人只能看出0.1毫米的空隙;有经验的飞行员能听出发动机每分钟1300转与每分钟1340转的差别,而常人只能听出每分钟1300转与每分钟1400转的差别;音乐家的听觉比常人敏锐;调味师的味觉、嗅觉比常人敏锐。

小知识: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出现视错觉、视幻觉,听错觉、听幻觉;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主动注意涣散;思维迟钝;暗示性增高;神经症征象等。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这说明人们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地接受各种刺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感觉是很重要的。

知觉

(一)概述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例如,打一个事物,我们通过视觉器官感到它具有圆圆的形状、红红的颜色;通过嗅觉器官感到它特有的芳香气味;通过手的触摸感到它硬中带软;通过口腔品尝到它的酸甜味道,于是,我们把这个事物反映成苹果。这就是知觉。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在头脑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的反映。客观事物一旦离开我们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对这个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但是,知觉又和感觉不同,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知觉以为基础,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

我们的知觉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作整体反映,是因为:一、客观事物本身就是由许多个别属性组成的有机整体;二、我们的大脑皮层联合区具有对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的机能。

(二)知觉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征在于:

1.选择性

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的。在每一时刻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刺激也是非常多的,但人不可能对同时作用于他的刺激全都清楚地感知到,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刺激都做出相应的反应。在同一时刻里,他总是对少数刺激知觉得格外清楚,而对其余的刺激知觉得比较模糊。这种特性被称为知觉的选择性。知觉得特别清楚的部分称为知觉的对象,知觉的比较模糊的部分称为知觉的背景。

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依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经常转换。

在知觉过程中,强度大的、对比明显的刺激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在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的刺激也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刺激的多维变化比单维变化更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此外,凡是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及以往经验联系密切的刺激,都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2.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的。当它们对人发生作用的时候,是分别作用或者先后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但人并不是孤立地反映这些部分、属性,而是把它们结合成有机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刺激物的性质、特点和知觉主体的经验是影响知觉整体性的两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刺激物的关键部分、强的部分在知觉的整体性中起着决定作用。有些物理化学强度很弱的因素,因与人的生活实践密切关系,也会成为很强的刺激成分。

3.理解性

人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总是借助于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们,并用词把它们标志出来。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比如听一首歌,如果是您会唱的,才放一个片段就会知道是哪首歌,并知道后面的旋律是什么。对歌曲的熟悉程度决定了您能知觉出那首歌所需的片段的长短。但这片段不能够无限地小,总有一个合理限度。也就是说要有充分的判断依据。经验是最重要的,有经验的心理学家可以从一个人的眼神、动作、言语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知觉的理解性会受到情绪、意向、价值观和定式等等的影响。

在知觉信息不足或复杂情况下,知觉的理解性需要语言的提示和思维的帮助。一块像小狗的石头,也许开始您会看不出来,但如果有人提醒,就会越看越像。很多旅游风景也是如此。知觉的理解性使人的知觉更为深刻、精确和迅速。

4.恒常性

当知觉的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了的时候,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视觉的恒常性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一个人站在离我们不同的距离上,他在我们视网膜上的空间大小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总是把他知觉为一个同样大小的人。一个圆盘,无论如何倾斜旋转,而事实上所看到的可能是椭圆、甚至线段,我们都会当它是圆盘。在强光下煤块反射的光量远远大于暗处粉笔所反射的光量,但这不妨碍我们感觉煤块的颜色比粉笔深。知觉的恒常性还普遍存在于其他各类知觉中,例如同一支乐曲,尽管演奏的人不同,使用的乐器也不一样,我们总是把它知觉成同一支乐曲。

知觉的恒常性是因为客观事物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特征,而我们对这些事物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无数次的经验校正了来自每个感受器的不完全的甚至歪曲的信息。如果我们知觉的是一个全新的对象,而且周围没有熟悉的事物可以作参照,那么我们绝不会有关于这个事物的知觉恒常性。

(三)知觉类型

一般,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三大类: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属性的反映。如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客观世界中的事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形状。形状是由轮廓及其所包围的空间组成。人借助于视觉、触摸觉和动觉的协同活动,可以形成形状知觉。当一个物体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该物体及其背景一起投射到我们的视网膜上,此时还不能形成清晰的形状知觉。当的视轴沿着物体的边缘轮廓扫描时,视网膜、眼肌及头部就会把学习传到脑中,产生形状知觉。视觉在形状知觉产生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人的观察角度不同或者物体位置改变,物体在人的视网膜上的投影会发生很大变化。而人的形状知觉之所以能保持相当的稳定性,一方面是由于有了多次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的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经常得到触摸觉的验证。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单凭触摸觉也能形成形状知觉。

人关于物体大小的知觉也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形成的,其中视觉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在视觉中,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大小知觉的重要线索。影响视网膜上成像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物体本身的实际大小;物体到眼睛的距离;眼球水晶体的调节。远处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可能比近处小物体的成像还小。这时仅凭视网膜像的大小是无法知觉物体的大小的,必须借助眼肌动觉信息的帮助。此外,人的大小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经验,熟悉的环境或事物对大小知觉可以起参校作用。实验表明,当排除了熟悉的环境的参照作用时,人的大小知觉就会发生困难。

深度知觉包括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它也是以视觉为主的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深度知觉比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更为复杂,它依赖许多深度线索。这些线索分别是:

对象的重迭。如果一个物体部分地遮住了另一个物体,那么前面的物体就被知觉得近些,被遮掩的物体就被知觉得远些。

线条透视。同样大小的物体,在近处占的视角大,看起来较大,而在远处占的视角小,看起来较小。这种线条透视的效果能帮助人知觉对象的距离。

空气透视。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透过空气观察物体,由于空气的影响,近处的物体看起来清楚、细节分明,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比较模糊。根据经验,对象的清晰度可以作为判断远近的线索。

明暗和阴影。明亮的物体离得近些,灰暗或阴影下的物体离得远些,这是物体明度上的规律,亦可作为距离知觉的线索。

运动视差。当人与环境发生相对运动时,近的物体看起来运动较快,这种经验也是距离知觉的线索。

眼睛的调节。为了获得清晰的视觉,睫状肌会调节眼球水晶体的曲度,物体越近,水晶体越凸。这样,睫状肌的紧张程度便称为距离知觉的线索。

双眼视轴的辐合。在观察一个物体时,两只眼睛的视象都要落在中央窝上,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一个视轴的辐合。如果物体较近,视轴的辐合角度就大;如果物体较远,视轴辐合的角度就小。于是控制两眼视轴辐合的眼肌运动状态就称为距离知觉的线索。

双眼视差。深度知觉主要是靠双眼视差实现的。人的两只眼睛在构造上是一样的。两眼之间有一定距离。如果我们观察的是一个立体的物体,那么在两只眼睛的视网膜上就会形成两个稍有差异的视象,及两眼视差。这种差异传至大脑,就是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结构级差、颜色分布等也都可以称为距离知觉的线索。

方位知觉即方向定位,是对物体所处的方向的知觉,如对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的知觉。

物体在空间的方位是相对的,我们的方位知觉也只能是相对的。为此,我们必须先确定参照系。东西以太阳出没位置为参照系,南北以地磁为参照系,上下以天地为参照系,前后左右以观察者自身为参照系。

人主要借助于视觉、触摸觉、动觉等来对物体进行方向定位。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主要的,辅以其他感觉。但在特殊情况下,仅仅依靠触摸觉和动觉也能进行方向定位。例如在黑暗的森林里用手触摸树干确定南北方向。在完全失去参照系的情况下,人是无法辨别方向的。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人除了在一定空间中活动以外,也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中活动。时间无始无终。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如太阳起落、月的圆缺、四季变化等,成为人们时间知觉参照系。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创造了日历、时钟等计时工具,使时间知觉更精确。人体的生理节律和人们周期性的社会活动也常被用作时间知觉的参照系。人们常用数数、打拍子、节假日、上下班等来确定时间。

参与时间知觉的感觉有听觉、触觉、视觉、机体觉等。在判断时间间隔方面,各种感觉的精确性是不同的。听觉的辨别时距最高可达0.01秒,触觉是0.025秒,视觉是0.05~0.1秒。

人们对不同时间间隔估计的精确性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对长时距的估计往往不足,而对短时距的估计又往往过长。实验表明,人对一秒钟左右的时距估计得最准。当然,人与人之间个别差异是很大的。活动内容的多寡、有无趣味,人的情绪和态度、运用时间标尺的能力,都能够影响人们的时间估计。

人除了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参照系产生时间知觉外,似乎存在某种自动计时的体内装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物钟现象。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制度必须按24小时的周期来循环,否则人就会睡不好,精疲力竭。即使在失去了所有的时间知觉的参照系后,人的生理过程和节律性活动仍然基本上保持24小时的周期。这就是说,人体的确存在着某种生物钟。

在动物身上的实验表明:生物钟并不是动物对外界周期性现象的条件反射。实验中,把刚出生的动物连续几代都放在新的生活条件下饲养,它们仍然按照通常生活条件下的时间持续表现出节律性的行为和生理过程。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人要想产生运动知觉,首先要确定参照系。参照系可以是某些相对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观察者自身。没有参照系,人便不能产生运动知觉或者产生错误的运动知觉。例如在暗室里注视一个光点,过了一段时间后,会把静止的光点看成是运动的。这是因为在视野中缺乏参照系之故。

人的运动知觉有赖于物体运动的绝对速度和与观察者的距离。离得太远甚至觉察不出事物在运动。这可以用角速度来分析。角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视角范围。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运动知觉的下阈是1~2度/秒,上阈是35度/秒。

人有专门感知光波的眼睛,专门感知声波的,却没有专门感知物体运动的器官。我们对物体运动的知觉是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实现的。当人观察运动物体的时候,如果眼睛和头部不动,物体在视网膜上映像的连续移动,就可以使我们产生运动知觉。如果用眼睛和头部追随运动的物体,这时视像虽然保持基本不动,眼睛和的动觉信息,也足以使我们产生运动知觉。如果我们观察的是固定不动的物体,即使转动眼睛和头部,也不会产生运动知觉,因为眼睛和的动觉抵消了视网膜上视象的位移。

4.超感知觉和错觉

所谓超感知觉是指不凭感觉器官即可获得知觉经验的特异现象,俗称“第六感”。例如,有人讲他能“读”出他人头脑内的思想,或“看”到他人的未来。这种所谓的特异功能100年来吸引了许多人去幻想,以至于到了近乎迷信的地步,至今还在西方流行。常见的超感知觉有:“心电感应(telepathy)”也称传心术,是指两人之闻不经由任何沟通工具或管道(语言、手势或表情)而能彼此传递讯息的过程。(《现代心理学》台湾东华书局)

错觉(illusion)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这种歪曲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而且,只要这种条件存在,这种歪曲就必然产生,通过主观努力是没法纠正的,这种歪曲还带有固定的倾向,个体之间没有什么差异。例如,横竖两条等长的垂直的线段,看起来竖线比横线长,这叫横竖错觉。这种错觉是无法避免的,而且无论谁看都是竖线比横线长而不会相反。

错觉不同于幻觉。幻觉是在没有外界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一种虚幻的感觉;错觉则是在外界刺激作用下产生的歪曲的知觉。

常见的错觉有图形错觉、大小错觉、方位错觉、形重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

二、思维与想象

思维

(一)概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具有无限的广阔性、深刻性、独创性和灵活性,思维能力是智能结构的核心因素。人们借助思维能力,可以获得对于客观事物全面的、本质的与规律性的认识,从而预见未来,能动地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思维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间接性;二是概括性。

1.思维的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凭感官的功能直接得到的,而是通过其他事物为媒介实现的,是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推断出来的。例如,清晨起床发现院子里的地面湿了,房顶也湿了,于是断定昨天夜里下过雨。这个认识并不是主体的直接感受,而是通过“地面湿”、“房顶也湿了”这些视觉信息的媒介推断出来的,是借助于过去的知识经验间接的得到的。再如医生通过病人的脉搏、血压、心电图诊断病情,气象员通过云层、气压、风向、风力来预测天气,教师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判断他们的心理品质,等等,都是思维间接性的例子。思维的间接性,简单的说就是由此及彼。

2.思维的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属性和各类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所谓本质属性,是指一类事物所必有而他类事物所必无的属性。例如正当就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以夺取或行使国家政权为目标的政治组织,“以夺取或行使国家政权为目标”就成了一切政党的共性,也成了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根本所在。再如,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是“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凡是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都叫“三角形”,这就是对“三角形”这一类事物的概括性反映。思维的概括性,简单的说就是由表及里。

一切概念、定义、定理、法则,都是思维的产物,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二)思维的类型

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实际动作便是这种思维的支柱。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例如,幼儿在学习简单计数和加减法时,常常借助数手指,实际活动一停止,他们的思维便立即停下来。成人也有动作思维,如技术工人在对一台机器进行维修时,一边检查一边思考故障的原因,直至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动作思维占据主要地位。不过,成人的动作思维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在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这与尚未完全掌握语言的儿童的动作思维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表象便是这类思维的支柱。表象是当事物不在眼前时,在个体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人们可以运用头脑中的这种形象来进行思维活动。

在幼儿期和小学低年级儿童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如儿童计算3+4=7,不是对抽象数字的分析、综合,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实物表象相加而计算出来的。形象思维在青少年和成人中,仍是一种主要的思维类型。例如,要考虑走哪条路能更快到达目的地,便须在头脑中出现若干条通往目的地的路的具体形象,并运用这些形象进行分析、比较来作出选择。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鲜明生动的形象有助于思维的顺利进行。艺术家、作家、导演、工程师、设计师等都离不开高水平的形象思维。学生更需要形象思维来理解知识,并成为他们发展抽象思维的基础。形象思维具有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幼儿的思维,它只能反映同类事物中的一些直观的、非本质的特征;第二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成人对原象进行加工的思维;第三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思维形式。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是指第一种水平。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概念是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因而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科学家研究、探索和发现客观规律,学生理解、论证科学的概念和原理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都离不开抽象逻辑思维。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迅速发展,初中生这种思维已开始占主导地位。初中一些学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证明与判断等,都需要抽象逻辑思维。儿童思维的发展,一般都经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成人在解决问题时,这三种思维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参与思维活动,如进行科学实验时,既需要高度的科学概括,又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同时还需要在动手操作中探索问题症结所在。

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经验思维

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例如,人们对“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判断;儿童凭自己的经验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人们通常认为“太阳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等都属于经验思维。

2.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例如,根据“凡绿色植物都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一般原理,去判断某一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科学家、理论家运用理论思维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教师利用理论思维传授科学理论,学生运用理论思维学习理性知识。

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例如,医生听到病人的简单自述,迅速作出疾病的诊断;公安人员根据作案现场情况,迅速对案情作出判断;学生在解题中未经逐步分析,就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猜想等的思维。

2.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例如,学生解几何题的多步推理和论证;医生面对疑难病症的多种检查、会诊分析等的思维。

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例如,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工程建设中把多种实施方案经过筛选和比较找出最佳的方案等的思维。

2.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例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科学研究中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提出多种设想;教育改革的多种方案的提出等的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智力活动不可缺少的思维,都带有创造的成分,而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

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思维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学生按例题的思路去解决练习题和作业题,学生利用学过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等。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技术革新、科学的发明创造、教学改革等所用到的思维都是创造性思维等。

(三)思维的操作过程

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的操作方式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一切思维操作的基础。

1.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将事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特性的过程。例如将教育分解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将文字分解为字音、字形、字义等要素,将国际关系分解为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国际组织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将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等,这样一些思考过程就是分析,分析能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深入、具体。

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个特性联合起来的过程。如在头脑中将某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联合起来,从而确定它的名称和种属;将某种教育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联合起来,以确定此种教育的性质等等。综合能使我们认识事物的整体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而有紧密联系的过程,是思维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这是因为,从操作上看,分析总是把部分作为整体的部分分解出来,从他们的相互联系中分析,分析离不开综合;综合是对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特性的综合,而这些部分、方面和特性乃是通过分析得到的;没有分析就无所谓综合。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来看,只综合不分析,认识就会浮于表面,笼统模糊;只分析不综合,认识就会支离破碎、杂乱无章。因此,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都是既有分析,又有综合的。

分析和综合可以在不同水平上进行。人们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在实际动作中进行的分析综合(拆装机器)或在形象或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综合(如对一幅图画的初步认识),是初级水平的分析综合;在头脑中以语言为中介,对抽象事物进行的分析综合,如教师对学生思想面貌的评价,是高级水平的分析综合。水平的高低是相对的。分析和综合一般是多层次、多阶段的。

2.比较

比较是在头脑中确定被比较的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过程。比较是以分析和综合为基础的。要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必须首先在思想上把这些对象分析为不同的部分和不同的方面,然后,又必须把他们的相应部分联合起来加以对照,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确定他们在哪些方面是相同的,哪些方面是不同的。“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议,是非乃见。”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清晰完整地认识。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是人类的智力宝藏。

3.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并舍弃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本质属性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的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任何事物都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有本质的,也有非本质的。以“正方形”为例,“四条边”、“四个角”、“四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都是它的属性,但本质属性,即决定正方形之所以是正方形的属性只有两个:“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当我们把这两个本质属性从众多的属性中抽取出来加以考虑(同时舍弃了非本质属性),认识到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和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的时候,这个思维过程就叫抽象(可举政治的科学含义为例说明)。当我们把这两个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并推广到一切“正方形”的时候,我们头脑中进行的思维过程便是概括。

概括有两种不同的水平,初级的经验概括和高级的科学概括。前者概括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入校学生对“鸟”的概括为“鸟是会飞的动物”,这是直觉和表象水平的概括。后者概括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如中学生学习了“动物学”之后对“鱼类”所作的概括为“鱼类是用鳃呼吸的脊椎动物”,这是思维水平的概括。作为思维过程的概括,是指后者。

抽象和概括是紧密联系的。人们如果不能抽象,既不能从千差万别令人眼花缭乱的事物属性中抽象出本质属性,他们就不可能进行概括,所以,抽象是概括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而当事物的某种本质属性被抽象出来的同时,这些属性也就以概括的形式被思考着,抽象也离不开概括。

抽象和概括是分析和综合的深化。可以说,抽象也是一种分析,概括也是一种综合。只不过是在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规律性练习的范围内进行罢了。抽象和概括是有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概念、规律、公式和原理、原则等。

4.具体化

具体化是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概念、法则、定理、定律等)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的思维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引用事例说明一般理论、法则、和规律的过程(如列举事例说明国际关系的亲疏冷热取决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等),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具体化的思维操作过程。

具体化过程同抽象概括过程在操作方式上是想法的。抽象概括是由个别到一般,具体化则是由一般到个别。抽象概括的结果是形成概念,具体化的结果是对概念的理解。具体化过程可以使那些抽象地、一般的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从而变得具体和容易理解,可以检验人们对知识掌握得是否正确。没有具体化的思维过程,人们所掌握的一般知识就会成为空洞、僵死和无用的东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具体化的思维操作(如例证法等)是十分重要的。

5.系统化

系统化就是将本质属性相同的事物,分成一定的类别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通过这种“分类”和“归纳”,使对象的各组成部分彼此发生一定的联系,构成一定的序列。例如,我们掌握的许多“词”,根据这些“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可以把它们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连词”、“语气词”等,这是分类。分类是一种概括。在分类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行再概括,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都是“实词”,“介词”、“连词”、“语气词”等都是“虚词”。而“实词”和“虚词”有都是“词”。这个思维过程就是系统化,其结果是在头脑中建立起了“词”的类别系统。

(四)思维方式

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1.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从结构上讲,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从功能上讲,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人的任何思维过程都离不开概念。没有概念的思维过程是根本不存在的。

科学认识的成果首先是通过概念来概括和总结的。数学中有自然数、有理数、无理数、常量、变量、函数等概念;物理学有力、能、功、场、质量、动量等概念;化学中有元素、原子、化合、分解、价、键等概念。由这些概念出发,经过思考,形成判断,成为科学中的原理、定律、规律。老师的课堂讲授,也总是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的,学生们的学习也是从对基本概念的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开始的。列宁说,概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

概念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客观事物是形成概念的基础,离开了客观世界,概念就成了无源之水。正因为如此,中学物理教学、化学教学、生物教学,常常通过实验教学来解释、说明一些基本的学科概念;语文、历史、地理教学中也常常采用形象、图表、实习等形式讲透概念;数学中的图形结合对于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也是必不可少的。

概念有“内涵”与“外延”之分。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那一类事物。如平面几何中“三角形”概念的外延,是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概念的内涵,则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它特有的本质属性。如平面几何中“三角形”概念的内涵,是指由不在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所围成的封闭图形。同学们在理解和掌握概念时,一定要分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否则,就会产生概念错误。同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学生们应根据学习阶段的不同,透彻地了解概念的变化。如,初中物理讲述速度,一般只讲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定义为v=s/t;高中物理则进一步讲变速运动的速度,采用平均速度的概念,定义为平均v=△s/△t;大学物理更进一步讲述瞬时速度,定义为v=ds/dt。

2.判断

判断,是对思维的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任何一个判断,无论其多么简单或多么复杂,它总是肯定或否定对象有无某种属性,任何一个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或者为真,或者为假。句子是判断存在的形式,判断分为用简单句子表述的简单判断,用复合句表述的复合判断。

由于科学的概念常常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逻辑概念可以用逻辑符号来表示,因此,大量的判断既由文字表述,也用各种符号所组成的公式来表述。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文字表述是这样一个判断:“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并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弄清判断的形式和特点,对于中学生掌握学科定理、公式,对于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

3.推理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是由已知到未知的一种认识运动过程。它是思维品质得以体现的思维保障。对于中学生学习而言,最常运用的推理形式有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1)类比推理,即根据两类不同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形式。类比推理的思维形式常常表现为具体思维方法中的比较方法。

(2)归纳推理,即从众多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形式。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用归纳推理的形式提出来的。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根据奇数77=53+17+7、461=449+7+5=257+199+5等例子,看出许多奇数都可以由三个素数相加而得到,于是,他归纳出一个规律:所有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分解为三个素数之和。他把个猜想写信给欧拉,欧拉肯定了他的想法,而且补充提出:4以后每个偶数都可以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这两个命题后来就合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3)演绎推理,它的典型形式是三段论、即从两个反映客观世界对象的联系和关系的判断中得出新的判断的推理形式。如:“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可分的,基本粒子是自然界的物质,因此,基本粒子是可分的。”演绎推理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大、小前提的判断必须是真实的;二是推理过程必须符合正确的逻辑形式和规则。

想象

想象能力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它是通过对已有知识和已获形象进行加工制作,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假定的知识和新的形象的能力。想象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程度。想象既可以从已有的知识和形象出发,加以延伸、扩展,也可以产生全新的智慧火花,构筑全新的形象,从而引导人们去发展全新的事物,开拓新的知识领域。由此可见,想象能力是人的创造才能的基础,没有想象,就不会有新的思想产生,就不可能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三、记忆

千百年来,人类依靠记忆积累经验、自立生活;凭借记忆得到的能力去创造行动、改造旧社会、征服大自然,到达理想的彼岸。假如没有记忆力,人就如同行尸走肉——过去和现在所接受储存于脑中的一切信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都将一去不复返地消失在过去之中,智力和技能亦将荡然无存。

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识记、回忆和认知都是记忆的过程。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是反映机能的一个基本方面。由于记忆,人才能保持过去的反映,使当前的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础上进行,使反映更全面、更深入。也就是有了记忆,人才能积累经验,扩大经验。记忆是心理在时间上的持续,有了记忆,先后的经验才能联系起来,使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过程,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成为统一的过程,并形成他的心理特征。不用说,没有记忆,一切心理的发展、一切智慧活动,都是不可能的。就是记忆发生局部的或一时的障碍,如因脑受伤或患精神病而发生的对某一时间阶段以前的经验或某一类的经验的全部遗忘,心理活动也要发生极大的困难。

人在感知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当事物不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并不随之消失,而能在人的记忆中保持一个相当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还能重现出来。例如我们从前看过一幅画,现在这幅画不在面前,还能把它的内容大致想起来。

记忆主要以回忆(再现)和认知(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前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目前,把对它的反映重新呈现出来,叫做回忆;客观事物在目前,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的,叫做认知。例如我们以前听过一个曲调,若能不看乐谱把它哼出来,便是回忆;若别人演奏时能听出是以前听过的,便是认知。

回忆和认知所以可能,是由于过去的反映被保留着;过去反映得以保留,是由于经过了识记。识记通常是一种反复的感知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联系。例如识记外文单词,常是经过多次诵读,形成它的音、义、拼法间的巩固联系,从而记住它。也可能经过一次感知就能记住,例如有人对于一些曲调听过一次就能记住。

不仅感知过的事物能保持于记忆,而且思考过的问题、理论,接触事物时体验的情绪,经过练习做过的动作,都可能记忆。就内容来说,记忆可分为感知形象的记忆、语词概念的记忆、情绪的记忆和运动的记忆。例如游过北海公园之后,可以想起白塔的形象,就是形象的记忆;对于抽象概念,如“逻辑”、“理性”等的意义的记忆是概念的记忆;第一次听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时,如何感到兴奋鼓舞,现在还清楚地记得,这是情绪的记忆;多年前学会打字、游泳,现在还都会做,这是运动的记忆。

(二)记忆的分类

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逻辑记忆: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运动记忆: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在实际生活中,上述四种记忆是相互联系着的,只是为了研究的需要,才作这样的分类。

2.按记忆活动特点分类

根据记忆活动的特点,可以将记忆分为三个储存系统,每个系统又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一个阶段。

(1)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在感觉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

(2)短时记忆:是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3)长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的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记忆容量极大,保持的时间长。

相关衔接:

新华网香港11月27日专电(记者熊明山)据此间媒体报道,日本东京第三北品川医院的筑山节院长表示,近三年来,25~35岁的年轻人患健忘症的越来越多,而其中大部分人都爱用电子产品。经检查,这些患者的脑神经细胞没有任何异常,只是大脑的血流量低。筑山节院长表示,如果将大脑比喻成电脑,这些患者的症状可解释为电脑主机和零件正常而软件出了问题。患者中多数是从小玩电子游戏、电脑、移动电话等科技产品的年轻一代。筑山节院长指出,常用电子产品的人大脑利用率低,大脑活动少则血液的流动也相应降低,以致影响到大脑机能。

该医院针对这种症状采取训练脑部的治疗法,其中之一是让病患每天走一万步,再把看到的景色记录下来。

新华网东京1月30日专电(记者张可喜)日本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回忆往事要比记忆新事物更费时间。据认为,这一新发现有可能应用于治疗痴呆症等疾病上。

据此间报纸报道,取得该项成果的是东京大学宫下保司教授和冈崎国立共同研究机构的纳家勇治等人。他们用猴子作实验,发现它在记忆新事物时,从眼睛进入的视觉信号经过大脑新皮层到达与记忆有关的侧头叶下侧“边缘皮层”需要0.01秒;与此相反,在回忆往事时,信息从“边缘皮层”传递到大脑新皮层却需要0.3秒。

宫下教授认为,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在治疗痴呆症时往往把重点放在激活存储信息即记忆的神经细胞上,比较起来,设法激活唤起回忆的机制也许会更有效果。

记忆系统

(一)记忆三级加工模式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影响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心理学家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人类记忆,这对记忆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操作或加工即进行编码、储存,以后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提取的过程,人可以被视为一个信息的接收器、加工器和提取器。对输入信息的编码相应于识记;操作或加工过的信息的储存相应于保持;对已储存的信息进行提取使之恢复相应于回忆或再认。对已储存的信息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提取或提取错误即为遗忘。在记忆过程中从信息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间隔不同,对信息的编码方式也不相同。根据这些特点,一般把记忆分为三种系统,即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1.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在瞬时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外界信息首先经过眼、耳、口、脑、手等感觉器官进入感觉记忆,信息按照感觉输入的原样在这里登记下来,所以瞬时记忆又叫感觉登记。如果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者说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了。否则,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过1秒钟便会消失,也就是遗忘了。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为7±2,即5~9各项目,这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记忆广度。动作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大体上为5±2(组块),或更少一些。组块的大小,以个人的知识经验为转移,凡在经验中形成紧密联系的若干项目,均可作为一个组块,如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它虽然包含许多动作,却可作为一个组块)。篮球中的运球急停、跳投技术,在熟悉篮球技术的人头脑中,就是一个组块,但对篮球技术陌生人来说,就可能是三四个组块,甚至更多。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经过反复练习(或复述)可转入为长时记忆系统。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信息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的记忆,直至数日、数月乃至终生的记忆。长时记忆的量很大。尽管有的长时记忆是一次达到的,特别是情绪记忆,但是,从信息来源来说,长时记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复述和再编码,使其系统化、深刻化。

一般而言,人对动作的长时记忆比对语词概念的长时记忆更持久。许多动作技能,一旦形成,将终身不忘。动作技能保持时间的长短与识记的课题有关。同时,人对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是有选择性的。往往是对人有重要意义的、符合人的需要的信息,被经过复述和加工而转为长时记忆。那些与以往经验有联系的信息,也容易得到长时记忆的反馈作用而被长久保持。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情绪发生激烈的变化,那么信息很容易遭受破坏。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予以注意则可以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和再编码,便可进入长时记忆之中。短时记忆也包含有来自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高度地相互依存的。这两种记忆可以看作是涉及信息的不同方面:短时记忆涉及处于暂时的、活动状态的少量信息,长时记忆则涉及被相对持久地编码过的、大量的信息。

遗忘与增进记忆的方法

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

(一)遗忘规律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艾宾浩斯在做了一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二)增进记忆的方法

良好的记忆时建立在符合记忆规律的基础上的。记忆必须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睡眠充足,消除疲劳,学习后适当休息;自我暗示产生良好的精神状态,对成功的记忆充满自信、回忆成功记忆的经验,对要记的内容产生兴趣;努力发现其中所熟悉和新奇之处,强化所记忆内容的重要性和意义;利用多种感官活动,五个进货员:眼、耳鼻、舌、皮肤,放声读、听录音、勤笔头、看图像,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设法把要记住的内容变成活动的对象,利用自己所擅长的感官活动进行记忆。记忆的具体方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1.形象记忆法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无意义的、枯燥的材料很不容易记住,即使记住了,也很容易遗忘。如果把这些枯燥的、无意义的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形象的材料,不仅能轻松记住,而且不容易遗忘。比如,小学生在学习拼音字母“n、m、l”时,为了让孩子们记的更牢固,教师可以形象的把他们说成“一门n、二门m、小猪赶棍儿l、l、l”。这样的形象记忆恐怕一生都不会忘记。

2.谐音法

把学习材料转化为与之谐音的容易记住的材料。比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它可以谐音为“一爬一爬,一爬爬山”。笔者记得上大一时,记一单词“enormous”怎么也记不住,索性把它读做“一脑袋摩丝”,到现在仍记忆犹新。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记英文单词,谐音法是一种比较好的增进记忆的方法,你不防试试。

3.地点转换法

地点转换法是指在不同的地点记忆不同的记忆材料之后,由这些地点联想起自己所学的记忆材料。比如,学生早晨起来在宿舍记几句古诗,然后去食堂吃饭时记几个历史年代,到学校的小花园再记一个英文单词,到教室再记一个数学公式。如此,当再次经过这些地点时就很容易想起自己曾经记过的东西。

4.轨迹法

指用有空间顺序关系材料的学习记忆方法。事实上,凡是带有空间顺序的事物,总离不开时间顺序;先到哪里,后到哪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是轨迹法记忆的原则。轨迹法一般用于追述记忆。比如在考试期间,一时想不起答案,可以采用追述的方式,甚至可以联想到当时记忆这些材料时的有关细节。在心理上将轨迹法与时间和空间构成连接关系。这样,就会更有效地记忆学习材料了。

5.首字、重点字词记忆法

在记忆一些材料尤其是记忆的材料较多时,我们很难一字不差的把它们记住,那么我们可以采用首字、重点字词记忆法。像历史、政治这些科目有些题目的答案有很多的条目。记忆时容易混淆、遗忘。只要我们记住首字,并把他们有意识的、形象的联系起来,就不容易混淆,更不会忘记了。把重点字词记住,掌握了题目的主旨,就能真正的把知识掌握住了。还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二是目标要单纯。我们要尽量找一个安静的环境里读书;在上课或上自习时,课桌上、课桌里不要放置小说、杂志、录音机等引起分心的物品。这样就能避免干扰刺激,更能集中注意力。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使目标单纯化。现在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作业量非常大,有的学生为完成作业,马马虎虎,不经思索,甚至“copy”一份儿了事,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把时间段分配一下,哪段时间做什么,使目标比较单纯,这样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记忆方法很重要,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