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1]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2]。
野竹分青霭[3],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二三松。
[1] 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在昌隆县北五十里。开元八年(720)略前,李白读书于山中大明寺。
[2] 不闻钟:午间道观理应鸣午钟。
[3] 霭:云气。
这是今存李诗中可考见年代的最早篇章,作时李白不足二十岁,最能见出他的诗风因革。评家论本诗,都赞叹它“不必切题为妙”,“于言外求旨”,一句话,写得活。其实它另有中规中矩的一面。闻犬吠,见桃花,是写往访而渐近道观;“时见鹿”,“不闻钟”,暗示到观而不见道士。野竹分霭,飞泉挂峰,是不见后远眺,即贾岛《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意,由此而自然归到末二句不遇而怅惘倚松。就结构言,是初盛唐八句体诗起承转合的典型格局;再就格律看,声韵对仗,一丝不差;至于辞句的鲜丽,也是六朝以来的余风。尽管如此,它仍与宫廷体的典丽精工大异其趣。在长安纯熟的律家看来,“水声”与“飞泉”,“树”与“松”,“桃”与“竹”,“青”与“碧”,都有语意犯重之嫌,是要好好锤炼修改的,然而在蜀中少年李白,也许还不太明了这些细微的规矩,他其实是以古诗主意尚气的笔法来写律诗,所以纯以即时的兴会抒写所见所感,并不斤斤于词句的工拙。所以就律法而言,虽然还稚嫩,然而却因此而有信手拈来,如风行水上的奇趣。尤其是起联“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是乐府民歌的起法,浅切之中隐隐透现出往访时的欣悦,它与篇末“愁倚”相对,反衬出不遇的憾恨,全诗也就有了一种生动的情趣。
今存李白二十岁左右的诗章,多有明显的六朝以来诗歌的遗痕,却又能见出一种开朗高远的个性。比如《登锦城散花楼》(锦城指成都):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红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起四句是参用民歌风的设色鲜丽的六朝体,“飞梯”以下,结构上是六朝登高周览的传统写法,但是极目之际,弥远弥高,忽开新境,最见李白的个性。上举《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野竹”、“飞泉”二句,正与此同一机杼。这些都预示着他从拟学传统起而必将突破传统,开出诗国的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