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捷径
中国人历来相信所谓“高手在民间”,相信有“世外高人”。而世外高人自然要居于远离市井之处,所以在很多传说中,深山野林中总是有奇人异士,或洞彻世事,或指点迷津,或传授秘籍,甚至具有半人半仙的神秘色彩。
而长安周边,历来是隐居的名地,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隐士就曾隐居在长安周边的深山之中,例如商山四皓。汉高祖刘邦时期,戚夫人受宠,就想让自己的儿子如意取代现任太子刘盈,刘盈乃是皇后吕后的亲生儿子,但性格较为懦弱,而如意聪明伶俐,刘邦很喜欢他,这也就是戚夫人的底气所在。
当时吕后十分焦急,找张良出主意。但是张良回答说:现在皇帝想换太子,谁也无法劝动,要想劝动,必须得找几个皇帝平时渴望见面又见不上的人物,他指的就是商山四皓。商山四皓是四位老者,分别是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lù)里先生。据说都是贤士,秦代暴政时期隐居在商山,所以称为“商山四皓”。商山就是秦汉上雒、商地之间的南山,距离长安不算太远。刘邦日思夜想让这四位老者出山辅佐自己,但是这四人闲云野鹤惯了,再加上听说刘邦是个不懂礼数的人,所以拒绝出山。
于是张良力请四人出山。刘邦有一次和臣下一起喝酒,见太子刘盈背后跟着四位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老者,就问四位老者是何人。四人上前各报姓名,刘邦大惊:我想请您四位出山久矣,遭到拒绝,为何今天陪伴我儿左右?四位老者回答说:太子仁孝,大家都愿意保卫他。
酒宴完毕,四位老人告辞归山,刘邦看着他们的背影对戚夫人说:“我欲易之,彼四人为之辅,羽翼已成,难动矣。”(《汉书·张良传》)至于刘邦真的是被隐士们劝动,还是原本就不打算换太子,与张良演了双簧,借商山四皓出山打消戚夫人的念头,这就无从考证了,但商山四皓之名借此事彰显史册。
长安周边的隐士中还有一位著名人士——王猛。王猛是十六国时期北海郡人士,其人有经邦济世之才,曾拒绝后赵的出仕邀请,隐居到华山。但实际上,隐居不是他的根本目的,观察时事、伺机出山才是他心中所想。
公元354年,东晋桓温北伐攻打长安,一直打到长安东郊灞上,屯兵不前。王猛走出华山,求见桓温。在与桓温交谈过程中,王猛扪虱而谈,洒脱不羁,桓温见其有才华有胆识,盛情邀请他留在自己身边为官。但是王猛经过此次交谈,意识到桓温的所谓北伐、收复中原只是旗号,借机掌握兵权和政治资源,以便于在东晋朝廷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是他隐秘的目的,所以最终拒绝了桓温的南下邀请,回到了华山。后来,王猛接受了前秦苻坚的邀请出山,帮助他策划铲除苻生。苻坚即位后,以王猛为中书侍郎。从此王猛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最终帮助苻坚统一了整个北方。
与王猛事迹类似的还有东晋谢安。谢家是南迁的北方世家大族,他自小以才华著称,但对于仕途没有多大兴趣,所以拒绝应召,隐居到会稽郡的东山,终日与一些名士、僧道游历山水,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后来谢家中落,尤其是适合当官的成年男子逐渐凋零,为了维护家族地位,他不得已出山,打赢了淝水之战,由此成了挽狂澜于既倒的功臣,拯救了东晋。
虽然《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和陶渊明“悠然见南山”那样的田园隐居生活在诗文里是受古人崇尚的,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在长安附近隐居的真实目的是出山为官,因为人们相信隐士中有高人。尤其是东晋谢安、前秦王猛都曾是隐居者出仕,然后经邦济世,立下不世之功,成为人们心目中隐士高人的榜样。而历朝历代的皇帝也经常下诏访求遗贤,隐士们有时候比走正规渠道求官的人更能飞黄腾达,所以有些隐居就变成了招幌,目的是借此扩大自己的名声,以求早日被皇帝征召。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卢藏用)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人目为‘随驾隐士’。晚乃徇权利,务为骄纵,素节尽矣。司马承祯尝召至阙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曰:‘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藏用惭。”卢藏用其实很想当官,他所采取的就是以“隐居”博名声,皇帝在哪里,他就“隐居”到哪里,比如皇帝在长安,他就隐居终南山,皇帝在洛阳,他就隐居到洛阳附近。人们讽刺他为“随驾隐士”。而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对他则有一个更加有名的讽刺。当时司马承祯要回终南山隐居,卢藏用一副过来人的架势,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嘉处。”司马承祯讽刺说此山乃“仕宦之捷径耳”。从此就有了成语“终南捷径”,意思是不走寻常路以求达到目的的捷径。
终南山之所以成为这些人的首选之地,因为它一是高山,符合隐居条件,二是靠近政治中心长安,可以接近权贵,名声容易上达天听,可谓“两手都要抓”的理想之地。
当然,还有很多隐居者是真正的隐士,他们或者由于价值观与朝廷相左,或者由于人生失意,而选择了隐逸之路。例如《大唐新语》卷三所载:“李日知为侍中,频乞骸骨,诏许之。初,日知将欲陈请,不与妻谋。及还饰装,将出居别业,妻惊曰:‘家室屡空,子弟名宦未立,何为辞职也?’日知曰:‘书生至此已过分,人情无厌,若恣其心,是无止足也。’”再例如孟郊《蓝溪元居士草堂》也写道:“市井不容义,义归山谷中。夫君宅松桂,招我栖蒙笼。人朴情虑肃,境闲视听空。清溪宛转水,修竹徘徊风。木倦采樵子,土劳稼穑翁。读书业虽异,敦本志亦同。蓝岸青漠漠,蓝峰碧崇崇。日昏各命酒,寒蛩鸣蕙丛。”这些即是失意后的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