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世界里爱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昆明

去云南的第一站就是昆明,对昆明我神往已久,昆明四季如春,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春城”之称。四季如春,就够让人向往了。还有滇池、石林,阿诗玛,更有西南联大。

滇池的湖面开阔,背景有山,傍晚时分,一小舟,一蓑笠,一鱼竿,味道就很好。再加上湖面上的飞鸟。真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味道。

石林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巨大石头竖在那里,它们是从地下冒出来的,不是一片一片,居然有1100平方公里那么大,它们有3亿年的历史。这里有阿诗玛石。阿诗玛是个美丽、能歌善舞、勤劳、善良的姑娘,她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传说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答你。我叫了一声,也没听见回声。可能是我不希望这个传说是真的。但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断得弯不得“的民族精神。我相信。

站在西南联大的校址上,感慨万千!据资料记载:1939年4月,西南联大新校舍落成,有学生宿舍36栋,全是土墙茅草顶结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56栋,为土墙铁皮顶结构;食堂2栋,图书馆1栋,为砖木结构。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联大师生担任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9年)2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4人(学生8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全是学生),其中有杨振宁、李政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宋平、彭佩云、王汉斌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八年毕业3300多人。

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抗日战争、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种子在昆明种下。一代传承一代。国家、民族的灾难,条件的简陋,无以为继的个人生活都没有阻挡优秀的知识分子做学问。而且把教育做的前无古人,除了佩服,至少能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一、有大师的学校才能培养更多的大师,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刘文典、陈省身、王力等各方面专家300多人,学高为师,熏陶的力量不可小觑。学生从先生们身上学做人、学做学问。

二、我们总是希望条件有了再认真做事,和西南联大比,档次差了太多。艰苦创业,玉汝于成。有条件要做,无条件要创造条件做。老一辈的治学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三、按教育的规律办事,大师们多,自然有他们独有的成功经验,按大师们的独有经验自然会有成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怕就怕不懂装懂,还要乱指挥。

四、8年毕业3300多人。放今天这是什么大学,如此“效率低下”!我们现在有些大学,一年毕业的学生,可能都超过西南联大八年的毕业生,可培养的人才恐怕不能和西南联大比。石林为什么奇特,因为它孕育了3亿年。如此脚踏实地。我们的一些学校要求立刻出成绩,要高考升学率。疯狂的补课,搞得老师学生都厌教、厌学。然后学生还有周考、月考、期中考。有的学校在这方面做的“好”,还被写成经验,全国学习。让人气愤不已。不知道西南联大的那些学生在小学、初高中时有没有周周考,月月考。教育需慢工出细活啊!

当然西南联大的启示还有很多,西南联大的精神和昆明阿诗玛的“断得弯不得“的民族精神应该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看西南联大在昆明的成功,有道理。

昆明,我来了,希望更多的人来看看,这里有风景,更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