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粮油公司
日光绚烂,初夏的南风令人舒畅。田野里的禾苗在南风的推动下掀起层层绿油油的波浪
。蛙声嘈杂于垅亩间,知了尽情歌唱。
漫步在田埂上的龙夫良看到这茁壮生长的禾苗,惬怀非常,也使他浮想联翩。心想,村里三个种田大户种植水稻都很认真和努力,他们的机遇也非常好,镇植保站今年购置了遥控无人飞机,专门为农民的农作物防治病虫害。植保站有专门的农技员对农作物主要是水稻作仔细的、恒久的观察研究,一发现有病虫苗头,立即通知农友们准备对口农药,由植保站统一用无人机喷洒,防治效果达98%以上。
他又想到收割的稻谷送粮油加工企业去烘烤,增加运输成本。村里建烘烤坊很有必要。村里建烘烤坊还可以解决几名就业劳力。因为六至十五共九个小组的稻田流转给了三个种田大户,一部分劳力已出外打工,还有少部分人在家,只能守着各人的果园,必须让他们时常有事干。
他又想到一至五组的五个蔬菜生产合作社,虽然运转顺利,但由于各地的蔬菜大棚逐渐增多,蔬菜的供应量也相应增加,所以蔬菜的价格波动也很大,可以说是一天一个价,其竞争十分激烈。
他又想到栽下四个月的七百多亩杉树,前几天他爬到山上去看了一周,发现野草长得比树苗还高,说明对杉树的首次薅草刻不容缓。这个工作只能在7月中旬以前完成,到了8月,各家都要采摘蜜橘就没有时间薅山了。
龙夫良想到以上一细列问题,刚才的那股舒畅心情也被南风吹到九霄云外去了,而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起来。心想,做好以上工作的实际行动还是依靠全体村民的,但如何行动必须制订一个具体方案,而这个方案的拟制主要靠当村官的自己。这个方案的正确与否又能直接影响二千多村民的行动。因此,龙夫良决定走群众智慧道路,召开全村干部党员会议,由大家献计献策。
万里无云,明蟾如镜。幸福村全体党员和干部聚集在幸福小学的一间教室里,商讨全村当前最主要的农事工作和乡村建设。
对于蔬菜的销售疲软问题,与会人员提议蔬菜合作社应发展更多的蔬菜种类,彻底提高蔬菜质量。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只有竞争才能求得发展。
会议重点讨论杉树的培植和烘烤坊的建设。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全村人为垦荒已付出了很多,如不将树苗培植成林,则前功尽失。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应立即投入薅草工作,并对给杉树的薅草作了四项规定:(1)强调薅草的质量,将锄掉已生的杂草外,应必须把所有柴根、草根捡净除去。(2)抓紧时间,争取在7月中旬以前全部薅草工作漂亮完成。(3)对于没有劳力薅山的农户,应提前声明,并按原规划的第一次薅草1000元一亩向村里交代薅费,以便村里作出统一安排。(4)鼓励村民在杉树的行距间种一届玉米。因为玉米长得快,它可以强压杂草不使其发生;另一方面是玉米长到一尺高左右须薅一次草,对玉米和杉树两受益。
最后讨论建烘烤房的事,全在礼发言说:“我代表三个种田大户举双手赞成!”单虔芳发言说:“我们建烘烤房不单是为了全村每年几十万斤稻谷的烘烤,而是让这个建设能够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我们应把眼光向远的方向看。村里办一个粮油加工企业是完全可成的,可以到市场收购菜籽、茶籽、花生等进行食用油脂加工。等两年咱们村的油茶籽收获了,就可以自己利用。此外,烘烤房的规模应把今后能够烘烤茶叶的设计考虑周到,我们村将来再办个茶叶加工厂。只有多办企业,才能对农村的劳力就业有了可靠的保证。
在讨论建粮油加工厂时,全在道发言说:“既然打算创办粮油加工企业,就必须建立一个企业的架子,应该与烘烤房、仓库同时建一座办公大楼。如果资金一下筹措不齐,起码也把办公楼的基础打好,先建烘烤房和仓库,等筹到款项时再建办公大楼。”全在道还就他开始建养殖场的例子说,“以我当时建养殖场为例,我原先只打算建一间小屋能作贮藏室即可,但钟坤玲坚持主张建一座三间二层的楼房。事实证明她的思路正确。现在我每天接待来往顾客,如果没有一个会客之处那是不像话的。同时,放置饲料或杂物都方便多了。”在讨论筹措建设资金时,有人提出按人或按劳力摊派资金。龙夫良指出:“平均主义不符合现在的市场经济模式,它是阻碍企业发展的根源。”龙夫良接着说,“我们筹款就是凑做生意的本钱,是用来衍生更多的钱来。是投资人首先认为干某一行确实有利可赢才心甘情愿地把钱拿出来,所以是不能强迫人家做生意的。”
单玉兰发言说:“如今办企业的最好筹款方式就是走股份制道路,股份制就是合伙做生意。入股的股东们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企业会时常关注,并提出有助企业发展的建议和对企业操作规范的监督。”
“玉兰姐真像一位老干企业的专家似的。你说得很对,股份制企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单虔芳说,“股份制企业的最大优点是能抵御巨大的竞争潮流所给予企业的压力。因为股份制企业的决策人—股东多,所谓人多智广,能解决各种复杂的经营矛盾。”
“村里创办一个粮油加工企业;办粮油加工企业采取股份制方式。这两项大家都没有异议了。”龙夫良说,“现在有哪些人愿意入股?入股资金多少?今天就在开会的人员中摸一摸底,明天再把会议精神传达到群众中去,看他们有哪些人愿投资的。办企业不怕股东多,俗语说‘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吗。”
龙夫良望着单虔芳说:“虔芳姐,你是我们村的企业家,你准备投资多少?一百万成吗?”
“我们厂正准备设备更新,可能拿不出一百万元。”单虔芳说,“我带个头,就投资五十万吧。”
全在道说:“我愿意投资二十万。”
接着,三个种田大户,全在礼和贺升荣俩各投资十万元,龙兴臣投资五万元。
单玉兰说:“我很看好办粮油加工企业,我愿意投资十万元。”
龙夫良对大家的投资热情很满意说:“今晚的干部党员会上就筹资一百多万元,明天在群众中肯定有很多看好这个企业而愿意投资的,办粮油加工厂的资金是百分之百的把握筹足。”龙夫良接着说,“现在关于村办企业中,村、企业二者的利益关系也拉一拉,也好订立一个妥善协议。”
大家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后,作出如下决定:
幸福村将幸福小学背后的一座大山(计二十亩)无偿租赁给幸福粮油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租赁期为40年。
公司每年的生产总值的2%上交幸福村。
办公大楼的第三层归村里办公和召开会议使用。
办公大楼前修一个占地五亩的广场为村民的文化体育中心,修建广场的一切费用由公司承担。
会议最后,全在道提出村里可以成立一个建筑队,到各地去承包建筑工程。龙夫良提出由全在道来组建。全在道说:“我不能离开养殖场。父母年纪大了,不能代劳,因为这事有时要熬更过夜的。如果有谁组织建筑队,在技术方面我可以参谋参谋。”
后来景开元自告奋勇说他愿出来组织一个建筑队,并且要求全在道作他们的技术顾问。大家认为景开元领导一个建筑队非常合适。建筑队必须自筹资金购置建筑设备,可以从粮油公司的办公楼、烘烤房和仓库开始施工,以后再到各城乡去承包业务。
第二天,景开元在村里组织了二十六人的建筑队,并从邻村邀请了三名有建筑特长的人员加入,共二十九人。景开元对队员们说:“除邀请来的三位师傅外,队员们每人先交5000元给建筑队购置设备。这个钱是建筑队向你们暂借的。我们将来也要走股份制道路的,因为现在的建筑行业都是自垫工程的建筑成本的。”
幸福村总是大忙季节,这些天一清早,人们都扛起锄头、提着点心向山上爬,去给杉树薅草。杉树行间的杂草长得非常快,大多数杂草长的比杉树苗还高了,还有那些在垦荒时没有捡除完的小柴蔸也长出嫩苗。薅草时必须把所有杂草带根锄掉,将小柴蔸捡干净。
那些没有空余劳力的户也都按造册的山地面积每亩1000元计算出代薅费交给小组长,由组长交给村里,由村里安排提前完成自家薅草任务的人们去代薅。因此,幸福村的杉树薅草工作既紧张又活泼,做到了忙而不乱。6月底,全村的杉树薅草工作全部完成,大多数户都在自家管辖的杉树地里种了玉米。
幸福粮食油脂公司的股东会议在幸福小学的教室内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单虔芳、全在道、全在礼、贺升荣、龙兴臣、单玉兰、单宏达等七人。会议首先由单玉兰公布各股东入股的实际金额:
单虔芳50万元
全在道20万元
全在礼10万元
贺升荣10万元
单玉兰10万元
单宏达10万元
龙兴臣5万元
股东会议一致推举单虔芳为董事长。单虔芳毫不逊让地接受了董事长职务说:“我不是想当这个官,我是真心实意愿为咱们这个新生企业做点事情。如今,国家的民营企业发展得飞快,因此竞争也非常之激烈,稍有不慎,就会血本诸亏。我这几年干水果加工就深有体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是非常快的,而企业生产模式的发展总是滞后的,如何使企业生产模式的发展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每个干企业的人必须慎重思考的问题。”
由单虔芳推荐,全体股东同意,由单玉兰负责抓公司的基建工作。经股东讨论通过,单玉兰的月薪暂定为2000元。股东会议还推举单宏达为监督员,监督整个企业所有业务和财务。但这个监督员是行义务的,没有报酬的。
股东会议后的第二天,单玉兰便雇来了一台推土机推土打地基。因为将小山推平就可以,不须把土运到别处去,所以两天就将整个山推平了。
单玉兰将这项建筑工程的业务给了村里刚成立的建筑队,因该建筑队刚成立,经济基础薄,所以只包工,不包料。建筑材料概由公司自买。单玉兰代表甲方(粮油公司)与建筑队签订了办公楼(三层)、烘烤房(一层)和仓库(一层)的包工合同,整个工程的地面面积为750平方米。
景开元与甲方把合同签妥后,即率领建筑队动工放线、挖基脚。全在道建议景开元今后必须买个测量仪说:“这种小工程用放线的方法还可以,真正包到大工程,必须用测量仪放样,它比放线的方法快好多倍,而且十分准确。在工程的动土前就要测量好每栋房屋的准确建筑位置以及吊塔的准确安装位置,自先必须完成吊塔的基脚。因现代建筑一开始动工,就要吊运钢材和混泥土,没有现代化的测量工具是无法将吊塔自先安装在最恰当的位置上的。”
一个星期后,整个工程的基脚全部打好。根据甲方的要求,应先把烘烤房和仓库完工,争取在早稻收割时烘烤稻谷。
7月上旬,烘烤房和仓库竣工。单玉兰立即购置烘烤机和整理库房、架接电线、安装设备,准备迎接第一批稻谷的烘烤任务。同时抓紧购置大米加工设备,并在仓库旁边建了一座钢架厂房用于加工大米。
7月下旬,各地的早稻开镰收割,幸福村的三个种田大户各自买了手扶拖拉机,把打下的湿谷用手扶拖拉机拉到烘烤坊。手扶拖拉机装御方便,又快又省力。
幸福粮油股份公司新增两名职工,与单玉兰一块忙着接收农友们的稻谷烘烤。公司按3元一百斤干谷收取烘烤费。公司还按市价收购农民的稻谷开始进行大米生产,第一批商标为“幸福牌”的优质大米运出了幸福村。幸福粮油股份公司的股东大多数都很忙,不能经常在一起开会,所以,他们相互建立了股东网络群,在手机上商量公司业务。
单虔芳在群中发文说:“(1)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对食品的口感要求也相应提高。早稻米相比晚稻米要粗糙些,煮的饭没有晚稻米饭软,口感差。因此建议公司不要加工多余的早稻米,应卖一批再加工一批。等晚稻收割后,多收购一批晚稻谷储备在仓库里。(2)现在可以买榨油设备了,应还增加一个厂棚。(3)在买榨油设备之前,希望玉兰姐先到县油脂公司去参观一番,从他们那取得榨油经验。尤其应把他们的机器型号和他们的生产流程记下来。”
群中的股东们都主张应积极投入榨油设备的购置,并建议可以陆续收购油菜籽等油脂原料。
单玉兰也马不停蹄地奔县油脂公司参观学习,在那里学到很多榨油的技术和经验,并亲自实习参与炒料、油脂灌瓶等流程的操作。
9月底,幸福村农友们在杉树行间种的玉米成熟了,由于是生土,土壤格外肥,种的玉米苗株高、玉米棒子长大,一棒湿玉米有一斤多。这种鲜玉米棒子运到市场最畅销。当今人的饮食习惯说来也古怪,3元一斤的鲜棒子玉米人人爱吃,直接煮熟吃或用它来炖排骨、煲杂豆粥吃。而脱了粒的干玉米反而问津的极少,只卖一元多钱一斤,大多数用在饲料和作工业原料上。
2011年年底,幸福粮油股份公司的食用油脂开始批量生产。这时候办公大楼也已经竣工,它为公司提供了一个硕大的临时仓库,可以存取各种食油原料和粮油成品,公司的生产业务逐渐步入正轨。尤以生产的优质晚粳米和纯茶籽油最为畅销,其中5升装纯茶籽油出厂价卖到600元一瓶,而且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