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画小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1 
让灵魂像清水一样自由流淌

读了陆绍阳先生的《看画小记》书稿,似乎又重读了一遍西方美术史,书中所提及的画家及作品大都是我熟悉和喜欢的,现在又读这些名家名画的评论文章觉得格外的亲切,也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

绍阳与我是读研时的同学,他那时就博览群书,勤奋研学。他虽然不是研究美术史论的专家,但作为一个文化传播学者和教授,涉猎如此广泛,对美术史及相关作品有如此深入的了解和鉴赏功力,令人钦佩。这部《看画小记》收录了绍阳多年来所写的40多篇观画感言,从西方美术史早期的古埃及、古希腊艺术,一直谈到20世纪的现当代艺术,记文如同宽广的河水一般缓缓流过,记述了所提及画家的生平、作品、时代背景以及所属流派的风格特点,并坦率倾诉了作者观画的见解、心得与独特感受,读后使人的心灵得到升华。作为画家,我更多的是从画面的角度去理解作品。而绍阳作为文化学者,则从更深的层次多个维度地观照美术的发展历程,在本书开篇,他就提出“绘画的历程:回到纯粹,或混沌的世界”的思辨路径。全书40多篇文章,每篇都涉及一个美术史的理论话题,既有对这些名作知识普及性的介绍,也不乏作者对这些作品的独特分析与解读。文章常常仅就一个画家或一幅画展开讨论,却常常带来新思想、新观念的启发,40多个艺术大师及作品簇拥一处,使这本书如同一座群芳摇曳的花坛,绚丽芳菲。书中每一篇文章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一个画家的一件或几件传世名作以及画面的种种讲得明晰透彻,非有深厚的文化学养、艺术史学知识以及独到的鉴赏功力所不能。

德谟克里特说:“大的快乐来自对美的作品的瞻仰。”又说:“不应该追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读《看画小记》不啻为一种大的快乐,一种追求高尚的快乐,细读每一篇都会从中得到启迪。绍阳在浩瀚的艺术史长河中遴选的这些画家和作品,彰显了他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对西方美术史的熟稔,也能看到他对西方某一类画家和作品的偏爱。这本书既可以当作西方艺术的导读书籍,亦可作为研究西方艺术史的参考读物,书中每篇文章针对一个画家的一件或几件作品进行分析,大量的史料信息给读者梳理了清晰的背景信息,即便是一个对西方艺术史不熟悉的人也能从中受益。文章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例如本书对《吹双管笛的人》这件作品的介绍,其中就将古希腊青铜时代,即爱琴文明时期,艺术雕像“向天空看”的特点阐述得非常明确,让我们在欣赏古希腊精美作品的同时也了解了西方艺术史的知识,我想这也是读本书的益处之一吧。

本书的写作特点是片段截取式,将漫长的西方艺术史定格在作者偏爱的作品和艺术家本身,对一段段截取的片段做较深入的观察分析,并基于这段截面,剖析解读名作传世的秘密。正如前面提到的,每篇文章都是一个美术史的理论话题,作者撷取的几乎是西方艺术史每个重要时期的代表画家,地域主要集中在意大利、佛兰德斯、法国、英国等。作者能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特点,在分析中不乏精彩评论和独到见解,在对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中维纳斯形象的描述中说道:“维纳斯真正成为全画的主人和中心,她站在漂浮于海面的贝壳上,从维纳斯的站姿来看,中心靠左,脚似乎无法支撑身体,与其说是站着,不如说是悠然地飘荡,更显绰约的风姿。”维纳斯虽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画面人物,但绍阳却能在细微处发现,维纳斯的身姿如在风中飘荡。美国文化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这样谈论该画的维纳斯形象:“一个端庄的裸体从海上的金色表面升起,用她长长的金发作为手边唯一的遮掩,带翼的西风从她右边将她吹到岸上……借着流动的线条韵律,每一样东西都激起人轻灵的幻想。”“飘荡的风姿”与“轻灵的幻想”似乎有一种不谋而合的联系。可见绍阳的洞察力和对大师作品的感悟力有多敏锐。在此我必须提及本书另一篇精彩的文章《他只画烛光照耀的地方》,写的是法国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拉图尔,绍阳在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曾就拉图尔作品的艺术特点进行过热烈讨论,我俩都不约而同地喜欢这位号称“烛光画家”的作品。文章对拉图尔的作品做了深入而精彩的评述,尤其在提到画家对烛光的表现力时说道:“让光成为画作中的另一个主角,被赋予了精神性的光源无处不在。”烛光也是一种火光,火光被画家赋予了表达生命的力量,在火光映照下一切事物获得形式和色彩,火光在拉图尔的画面里是一种寓意或理式,驱散黑暗,才能使人的形象在耀眼的光晕里庄严地升华。该文在某艺术网站发表伊始,阅读量就达30多万,可见受欢迎的程度之深。书中那篇《安德烈·卢布廖夫的〈圣三位一体〉》的文章对我的启发很大,虽然过去略微知道一点卢布廖夫的名声,但对他的画作所知甚少,看了这篇文章后感触颇深,便到处寻找关于他的资料,为自己对这位伟大画家如此漠然不知感到羞愧。绍阳在这篇文章里利用他电影方面的丰厚学识,从另一个角度讲述这位天才画家的生平及作品,我们似乎跟着镜头去观看卢布廖夫的一生,了解了卢布廖夫作品的人性光辉。文章通过对电影《安德烈·卢布廖夫》的剖析,阐述了人们经历苦难时所应秉持的态度,思想的深度超越了通常仅对美术作品进行表面解读的文章。

绍阳这本书里面提及的艺术家及作品都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然而,在看似极其普通的题材里,能够在感悟之外提出自己的判断和观点,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比如在《青春大卫》一文中, 绍阳提到大卫雕像那种“全力以赴、蓄势待发的状态,不但表现出大卫内在的力量和信心,在那一刻大卫也超越了自己”,即米开朗基罗在大卫的雕像里体现了自己的英雄气概和高昂情绪。文章还对多纳泰罗的大卫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进行比较,从人体动态的表达上解读米氏大卫的“巨人”精神。书中还有关于安格尔和马约尔人体艺术的讨论,体现了作者对人体艺术的独到理解。人体艺术是西方美学无法绕开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了解和认识西方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叔本华曾说:“任何对象都不能像最美的人面和体态这样迅速地把我们带入纯粹的审美观照。一见就使我们立刻充满了一种不可言喻的快感,使我们超脱了自己和一切烦恼的事情。”文章对米开朗基罗和安格尔作品中的人体形态的表述自然会把我们带入对西方人体艺术的观照之中,帮我们对那些熟悉作品的认识带来更多启发和思考,这也是读者阅读本书该注重的地方和本书意义所在。

本书作者对西方美术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古代经典大师的语境里,还选取了许多现代和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进行品评,包括蒙德里安、夏加尔、毕加索、莫迪里阿尼、贾科梅蒂、霍普、怀斯、莫兰迪、弗洛伊德以及草间弥生等,体现出他美术鉴赏的专业水准和鉴赏高度。说到专业性,我很钦佩他作为非画家的评论常常能够给出内行的品评,比如在论述塞尚的作品时,说起画面颜料和用笔是“笔触和笔触之间还有互相抓的感觉”,说塞尚注重物体的构成感,喜欢结实的实体,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逼真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以及物体之间的整一关系。这些都是对塞尚作品很有专业水准的评价,我们知道塞尚无论是画人物、静物还是风景,他首先注重的是物体本身的价值,经常从客观自然的物体本身找到造型元素的独立性因素。莱辛在《拉奥孔》中曾说:“一种美的艺术的固有使命只能是不借助于其他艺术而能独自完成的那一种。”就绘画来说,它的固有使命就是物体美。塞尚的作品似乎在努力印证莱辛的论点,绍阳在塞尚的作品里也看到了这一点,不得不说他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有画家一般的感悟力。书中还谈到关于提香、莫迪里阿尼画作的色彩处理手段,都体现了作者极其专业的绘画知识。

当读完最后一篇时,释手掩卷,我不仅会为大师们一件件精美的画作带来的愉悦所感动,同时也会为作者那饱满的热情和行云流水般的文笔以及精彩的评论所感染。阅读本书的过程如同经历一次美的洗礼,如同在美术馆悠然徜徉,古罗马哲学家普洛丁说:“美是由一种专为审美而设的心灵的功能去领会的。”《看画小记》就是一本专为审美而设的且只能用心灵去领悟的书籍,每一篇都是一个精神家园,一朵欢腾的浪花,都有一个启迪心扉的故事,能帮助我们领略每一位大师的艺术风貌。波德莱尔说:“每一位古代的大师都有自己的王国,自己的采地。”其实何止是古代大师,所有堪称大师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王国和采地。这本书将带我们走进艺术大师的王国,体味他们伟大而感人的画作。我在这本书里再次光顾这些熟悉的画家及作品后似乎又有了新的体验和收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细读《看画小记》定会使读者获得美好的精神享受,让灵魂像清水一样自由流淌!

靳 超
201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