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历程:回到纯粹,或混沌的世界
我们在美术史著作里看到的西方绘画历程,是这样一条线索,从原始时期、古代两河流域时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再到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然后是20世纪的现代艺术,即用分期加地域、流派的说法将绘画的发展历程做一个概述。这里面有两个贡献,第一是分期,这是历史研究当中很重要的方法,把相同特征、环境、风格流派、艺术运动等因素考虑进去;第二就是总结了不同时期绘画的特点,这对后人了解绘画艺术有极大帮助。但这样的描述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它总结了特点,但没有揭示出绘画发展的规律。当然,这是一件难事,需要具备美术史、考古学、审美鉴赏等知识,最主要的是要有史观。
绘画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从形到点、线、面表达的过程。
在1.7万—1.5万年前,法国韦泽尔峡谷的拉斯科洞穴里面就出现了壁画。迄今为止,这是人类发现的最早绘画。岩壁上布满了野马、野牛和人的手印,清晰地展现了野牛中箭的场面,原始人已经会用线条勾勒出物体的形状。我们可以幸运地在锡拉史前博物馆里看到一幅公元前17世纪的壁画《渔夫》,一个站立的年轻渔夫,一手拿着一串刚捕回的鱼,头是侧面的,胸部是正面的,脚又是侧面的,这种画法可以被看作古人绘画技巧不成熟的表现,但你要仔细看,也可以看出它和现代艺术的相似性,也许是无意的,但创作者从不同视角表现一个人体,不正是后来立体主义追求的表达方式吗?
然后从古希腊古典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中间还隔了一个漫长的中世纪,在这个过程中,简单地说,题材从神到人,表现方式从形到神,后面一个“神”指的是“精气神”的“神”,它不仅仅指描述外形。
把人本来的样子还原出来,考验的是艺术家模仿的能力,能不能准确地把人和景的形态还原出来,这主要是对画家技法的考验,经过专业训练,不是一件难事。在还原的过程中,有些艺术家就不满足了,这有点像中国艺术当中追求的神似,也就是说,还原形态远远不够,还要把一个人的“精神气度”表现出来,否则作品就缺乏生气。艺术家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表现人的情绪、情感。但19世纪30年代摄影术发明后,绘画在还原世界的能力上已经没有优势,怎么办?“再现”自然而然被“表现”替代了,艺术家最主要的工作转向表现人的心灵景观。
对象还是那个对象,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艺术家不断地将对象加以改变。具体的方式说简单也很简单:变形,把对象放大、缩小、扭曲。比如把所有人都画得像吹了气的皮球一样的哥伦比亚画家博特罗,比如把人缩成一双筷子形的贾科梅蒂,比如把对象扭曲得几乎看不出人形的蒙克等。其实就是在作品里注入艺术家的观念,把自己对人生和人的理解融进去,观念先行,侧重传递艺术家自己心中的幻象,梦境和想象的成分较以前就明显增多。其实,它也是一种距离和角度的改变,放大是近距离地看,缩小是远距离地看,扭曲其实是变换不同的观看角度。
19世纪,印象派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让对象物模糊化,将目光从描绘对象中移开,而侧重于光与色的变化。但“破坏”是有代价的,印象主义就曾被讥讽为“只能看到天气的变化”,而丢失了内在的生命。
到了20世纪,首先掀起的艺术浪头是立体主义画派,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的《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改变了艺术的走向,这种说法倒也不过分。毕加索做的最大改变,就是增加事物的表现维度。别人处理和对象的关系,就是一对一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可以连成一条线,相对单纯。但立体派呢,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呈现事物,更主要的是,它把不同角度呈现出来时,不求形似,而是大胆地将它变得支离破碎。“Cubism”其实是把物体破坏成碎片,是碎片的拼贴,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本质上是试图打破“形”的束缚。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是一个永恒的艺术命题,当代艺术家继续寻找绘画最本质的东西,像塞尚提出的,一切自然万物都可能被还原成圆柱、圆锥、圆球体。在康定斯基看来,圆圈、三角形等几何体产生的效果不比米开朗基罗的画逊色。还有一个观点是,艺术家发现所有的“形”其实都是点、线、面组成的,一切都可以还原到最初,以前的还原只是还原了一部分,现在要做的是还原到最基本的部分。于是,草间弥生眼里只有圆点世界,康定斯基的作品是线的交响乐,蒙德里安的世界是由格子组成的,到了罗斯科直接就是色块的组合。到目前为止,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但艺术家其实还是没有走出“还原论”的框架,即便大胆如卢梭的原始主义画风,它也是一个走回头路的过程,问题是,“点、线、面”是不是最基本的元素?它可以再分解到更微小的分子、原子结构吗?最后回到的是一个纯粹、简单的世界,还是混沌、复杂的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