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早期中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 子弹库帛书《四时》【创世神话】

《盗墓笔记》里战国帛书的原型,记录了我国最早的创世神话

战国楚帛书摹本

看过《盗墓笔记》的朋友都知道,这部书开局就说长沙“土夫子”倒斗,但搞到手的战国帛书却被美国佬骗了去的故事。所谓“土夫子”,就是过去长沙人对盗墓贼的称呼。这件事是纯属虚构的吗?别说,它还真有历史原型。

最早出土的战国图书

李零先生说:“简帛古书是中国学术的源头,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源头。”李零:《子弹库帛书·自序》,文物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此书为子弹库帛书研究最翔实之著作。

我们知道,商代有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字,西周有刻在青铜器上的青铜文字;其实,商代也有刻在青铜器上的青铜文字,西周也有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字。但这些文字,更多是一些祭祀的档案记录,而不是典型意义的图书文献。

《墨子》说“书于简帛”,商周的图书文献,还是以简帛为载体,即竹木简牍和缣帛。不过早期的简帛都腐朽了,出土最早的是春秋战国之际曾侯乙墓的竹简遣册,也就是随葬物品的记录清单,而这实际上也不算是图书。

最早出土的战国图书文献,是1942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一整卷帛书和一些帛书残片。因为帛书材料的贵重,相对竹简要稀少很多,这实际上也是流传于世唯一的战国帛书。

1942年9月,任全生、漆孝忠、李光远、胡德兴四位“土夫子”在长沙东南郊的子弹库一地挖开了一座战国楚墓,并从墓中盗走一批漆盘、铜剑、木剑鞘、木龙、陶鼎、陶壶、陶簋等文物以及一个竹箧,竹箧里面装着的就是这卷帛书和帛书残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位“土夫子”又加入了考古队,并参与了湖南省博物馆1973年5月对子弹库楚墓的发掘。经考古发现,该墓为一椁二棺,墓中还有一幅“人物御龙图”帛画、玉璧、丝麻织物等随葬品。考古工作者判断,这是一处战国中晚期的墓葬,墓主是一位楚国士大夫。故子弹库帛书成书的年代下限,大致也是在战国中期。

子弹库帛书出土后,为古董商人唐鉴泉所得,次年又为文物收藏家蔡季襄购入。蔡季襄将帛书进行修复装裱,并于1944年写下《晚周缯书考证》一书。此书于1945年出版,从此子弹库帛书为世人所知。抗战胜利后,蔡季襄将帛书带到上海,就在他意图出手时,遇到了美国海军陆战队情报员柯强。

柯强谎称自己寓所有红外线照相机,可以显示帛书上不清楚的文字,让帛书卖个好价钱。蔡季襄出于获利和研究的考虑,就把帛书借给柯强拍照,并约定第二天去取。没想到,第二天柯强就以照相机故障为由拖延。而到了第三天,柯强就说托朋友把帛书带到美国去照相了。蔡季襄没有办法,只能把帛书作价一万美元,由柯强先支付一千美元保证金,至1946年9月之前或寄回帛书,或支付尾款。

柯强得到子弹库帛书后,当然是无耻地据为己有。他在1964年卖给纽约古董商戴润斋;戴润斋又在两年后卖给文物收藏家塞克勒。塞克勒曾表示要将帛书还给中国,但到1987年本人去世仍未归还,帛书被收藏入塞克勒美术馆。

1992年,柯强又把剩余的帛书残片和书箧全部卖给塞克勒美术馆。这卷帛书和帛书残片至今仍藏于塞克勒美术馆;而国内仅有当时蔡季襄送给徐桢立的一片帛书残片,该残片最长处四点六厘米、最宽处二点七厘米,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关于子弹库楚墓发掘和帛书流传的情况,主要参考刘国忠:《古代帛书》,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3页。

由此可见,子弹库帛书流传历程之坎坷,更加说明其传世来之不易。那么,这卷珍贵的战国楚帛书究竟记录了什么信息呢?

伏羲女娲的创世神话

这卷帛书长约三十八点七厘米、宽四十七厘米,虽然只是小小一卷丝帛,但包含的信息量却非常惊人。先看它的结构,就非常奇特,中央由两段互相颠倒书写的文字组成,一段十三行,一段八行。外围则每周排列三行文字,共十二行。在这十二行文字的周边,有十六幅彩绘的图像,其中每一行文字前画着一幅神怪图像,帛书四角还分布着青、赤、白、黑四种神木图像。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确实是一部完整的“图书”。

据李零先生研究关于子弹库帛书内容和释文,主要参考《子弹库帛书》。,这卷帛书是一篇供人选择时日的历书著作,定名为《四时令》;其他的帛书残片经过整理,定名为《五行令》和《攻守占》。《四时令》《五行令》都属于以时为单位的时令书或以月为单位的月令书,区别在于按四时划分还是按五行划分;接近《四时令》的传世文献,有《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大戴礼记·夏小正》《淮南子·时则》等。而《攻守占》讲的是攻城守城的方向宜忌和日辰宜忌。

《四时令》按照阅读顺序,又将中央十三行文字定为《岁》(甲篇)、八行文字定为《四时》(乙篇)、周边十二行文字和图像定为《十二月》(丙篇)。其中《岁》讲的是要“敬顺天时”;《十二月》讲的是十二个月的宜忌事项,十二个神怪代表十二月,四种神木代表四时。而故事情节最丰富的还要数《四时》,其中记录了四时的产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完整的创世神话。

原来远古时代,宇宙一片混沌,没有日月和时空。这时候,天神包戏娶了女填为妻,他们生下青、朱、黄、墨四个儿子,被称作“四神”。于是,包戏和女填就让他们分别守卫四方,通过互相换位来推测时间,从此就有了最原始的春夏秋冬“四时”。四神的名字多从“木”字,应该是四种神木,基本可以对应帛书边角的四种神木。

这样经历了一千多年,日月终于诞生了,但当时发生了灾难,九州不平,于是炎帝命辅佐的神祝融,派遣青、朱、黄、墨四神,以青、赤、黄、白、墨等五种神木,奠定了三天和四极,从此日月进入正规,又有了按照日月之行的“四时”。后来共工创造了一旬十日,并把每日分为宵、朝、昼、夕“四时”。这又是另一种“四时”。

这样看来,“四时”既可以表示一年四季,又可以表示一天的四个时间段。

炎帝、祝融、共工大家都不陌生,那么四神的父母,代表阴阳的“包戏”和“女填”究竟又是何方大神呢?

“包戏”其实就是上古大神伏羲。战国秦汉书写重音不重形,所以传世文献中伏羲的写法非常多,据统计,有伏羲、伏戏、伏牺、伏希、虙羲、虙戏、虙牺、包羲、包牺、庖牺、炮牺、宓戏、宓牺、宓羲等。刘惠萍:《伏羲神话传说与信仰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8-61页。

其中《史记》中就有两种写法,在《封禅书》中是“虙羲封泰山,禅云云”,《太史公自序》中又是“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个人,太史公在抄录史料时没有进行更改。

这样的五花八门的写法给释义自然带来不便,伏羲为什么叫伏羲呢?有人认为“伏”代表驯服、顺从,所以伏羲代表人类社会的开始;有人认为“庖牺”就是把牲口放入厨房,那么又代表着祭祀和熟食的起源。还有人认为“宓”表示安静,“羲”代表元气,所以伏羲象征安静的元气。这些说法看起来都有一定道理,到底孰是孰非难以判断;不过从子弹库帛书《四时》来看,似以最后一种说法为佳。

那么伏羲的配偶是谁呢?大家都知道是女娲。但实际上,如果只看传世文献的话,会发现伏羲和女娲很长时间是相互独立的两位古帝王,两者关系不明显。

伏羲和女娲作为兄妹而结为夫妻,见于史料的最早记载是唐代李亢的《独异志》,里面就提到伏羲女娲由兄妹结为夫妻,出土的五代敦煌残卷也有此说法。《全唐诗》卷三八八卢仝《与马异结交诗》说:“女娲本是伏羲妇。”(原注:一作“女娲,伏羲妹”。)均是唐代的说法。

在传世文献中,相比伏羲来看,女娲更具有始祖神形象。屈原在《天问》中说,“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女娲有身体,又是谁造的?《山海经·大荒西经》也说,女娲的肠子化成了十神。《说文解字》释“娲”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那么女娲很早就具备化生神话。而我们熟知的女娲补天故事,是西汉刘安的《淮南子·览冥训》中最早记载的,女娲造人更是《太平御览》引东汉末年《风俗通义》的记载了。

相比之下,伏羲更早成为人王。在战国诸子中,他是介于燧人和神农之间的先王,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三皇”之一。之后,他又与各种古帝王一样,被附会了很多创造发明,如渔猎、熟食、祭祀、文字、历法、音乐、嫁娶、八卦,等等《伏羲神话传说与信仰研究》,第105-117页。。在汉代的纬书里,燧人、伏羲、神农被称三皇,也有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代表女娲也开始逐渐向人王转换。

楚帛书的“女填”,毫无疑问就是女娲,这也可以在汉画像石中得到印证。李学勤先生曾怀疑该女子不是女娲,后来释为“女圣”,并认为“圣”“呙”可音转。详见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释楚帛书中的女娲》,长春出版社2007年版。

汉代的画像石中,常有人首蛇身的男女形象。他们腰身以上为人形,腰身以下为蛇躯或龙躯,两面相对或相背,双尾缠绕。男的手中拿着太阳或者圆规,女的手中捧着月亮或者曲尺。显而易见,他们创造了自然和社会,就是人们心中的创世神了。这类形象,至少有一部分是伏羲和女娲。

四川简阳鬼头山崖墓出土的三号石棺后档上,刻画有一对人首蛇身神像,题记为“伏希”“女絓”内江市文管所、简阳县文化馆:《四川简阳县鬼头山东汉崖墓》,《文物》,1991年第3期。,这显然就是伏羲和女娲;陕西靖边杨桥畔渠树壕发现的东汉中晚期壁画墓墓顶,也有一对人首蛇身像,头顶有墨书题记为“伏羲”“女娲”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靖边县文物管理处:《陕西靖边县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7年第1期。

另外,在传世文献中也可以发现线索,如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正是将两者对举;《论衡·顺鼓篇》也说:“伏羲、女娲,俱圣者也。舍伏羲而祭女娲,《春秋》不言,董仲舒不议。”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知道,伏羲和女娲在战国就是配偶神了。

如果单从传世文献看,伏羲和女娲的兄妹/夫妻关系,是经历上千年慢慢建立的;而通过楚帛书和汉画像,我们对此可以重新建立认识,原来伏羲和女娲的夫妻关系,战国秦汉时期一直都存在。

伏羲为盘古原型之一

说到伏羲女娲的创世神话,就不得不提另一个创世大神——盘古了。

今天我们都知道,盘古是开天辟地的神话始祖。那么,这个神话始祖又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其实盘古及其开天辟地的传说,始见于三国吴国太常卿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记》里。本篇相关的创世神话文献史料,主要参考袁珂:《中国神话史料萃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6-9页。

根据《艺文类聚》引《三五历纪》,当时宇宙一片漆黑混沌,好像一个大鸡蛋,盘古孕育在鸡蛋里。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忽然醒了过来,他伸出躯体和四肢,用力一撑凿破了鸡蛋。这时轻而清的东西就上升变成天,重而浊的就下降变成地。为了防止天地合拢,盘古用自己的身子撑住天地。盘古的身体越来越长,天地之间也越来越远,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距离已经有九万里,之后才诞生了“三皇”。

根据《绎史》引《五运历年记》,盘古死后,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呼吸变成了风云,声音变成了雷霆,血液变成了江河,躯体变成了五岳,筋脉变成了土地,头发变成了星辰,皮肤变成了草木,牙齿、骨头、骨髓也都变成了金属和石头、宝玉,最没用的汗水也变成了雨水,连身上的寄生虫都变成了人。

《广博物志》又引《五运历年记》,说盘古龙首蛇身,嘘气就风雨交加,吹气就是电闪雷鸣,睁眼就白日当空,闭眼就是半夜三更。

明代周游《开辟衍绎通俗志传》以及钟惺《盘古至唐虞传》,都以“盘古氏开天辟地”为开端,而且为盘古左手添了一把凿子,右手加了一把斧头,成为今天熟知的盘古形象。林汉达的经典少儿读物《上下五千年》第一节也是《盘古开天地》,把盘古作为华夏神话的创世始祖来叙述。

值得注意的是,《广博物志》引《五运历年记》,与《绎史》引《五运历年记》是两个版本。在后者的记录中,盘古是个四肢齐全的人形,死后化为了万物;但是在前者的记录中,盘古却是个龙首蛇身的形象,自己就能制造出自然。

这条记录中的盘古有个很明显的原型,就是《山海经·海外北经》的钟山之神烛阴。它又叫烛九阴、烛龙,长得人面、蛇身、赤色,睁开眼睛就是白天,闭上眼睛就是黑夜,吹气为冬天,呼气为夏天,睡着了都会产生风。它虽然神通广大,但到底没有进化出人的形象,所以在《山海经》里地位不高,很快被后世史籍遗忘。

但这种人首蛇身的样子,却影响了汉代的伏羲、女娲的形象。所以“龙首蛇身”的盘古,与其说继承自烛龙,不如说直接源于伏羲。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也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更是明显受到伏羲女娲神话的影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即认为“由伏羲演变而为盘古,乃事物发展的自然,顺理成章,本无足议”袁珂:《盘古之神·序》,载马卉欣编著:《盘古之神》,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但是自从盘古神话出现后,伏羲女娲地位就今不如昔了。盘古后来居上,成为最受大众认可的创世神。

尽管伏羲为盘古原型之一,但并非独一无二。盘古神话并非单线发展形成,而是由各种创世传说综合的结果,如古印度神话中的创世神自在和大安荼、东汉南蛮的始祖神盘瓠、东汉纬书《开山遁甲图》记录与元气同生于混沌的巨灵神,他们均影响了盘古形象的形成。其中最直接的来源,恐怕还要算东汉时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古印度神话。这些神话形象虽然比伏羲更接近盘古,但起源时间却要比伏羲神话更晚。

战国时期的传世文献中,创世神话本来仅有《庄子·应帝王》中的记录。据说,南海之帝叫倏,北海之帝叫忽,中央之帝叫浑沌。倏和忽路过浑沌家,浑沌把他们招待得很好,于是他们就想回报浑沌。因为浑沌没有七窍,他们就琢磨着帮浑沌,于是两位大神拿着凿子,企图帮助浑沌恢复嗅觉、味觉、听觉、视觉,一天凿一窍,不料七天后浑沌死了。这个寓言很有哲学意味,很明显倏、忽指代的是时间,而浑沌类似一个大鸡蛋。

而在子弹库帛书发现之后,我们知道伏羲、女娲不但在战国时就已经是配偶神,而且还是史书未载的创世神。所以,我们要读懂上古史,应该多结合考古发现成果,而不应局限于传世文献记载,这也正是本书写作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