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必要的锋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如何释放你的“锋芒”

吃了一顿无比冗长的饭,对面坐着“人文知识分子”的代表许知远先生。

此前我跟他只见过一次,这是第二次。我对所有名人都是略有戒备的,但语态上还是会不自觉带有一丝调侃,当然,这完全是在正常范围内……万万没想到,他居然发飙了!

这简直是在所有社交场合中,唯一一次不是由我主动挑起来的冲突!而且他说到激动之处居然还哭了!

这真是把我狠狠震惊了ー下——后来他说是因为小时候搬家,胆子变得特别小,平时在学校连厕所都不敢上,每天都是尿湿了裤子回家。他觉得我恃强凌弱,是那种他要坚决反对的恶人。

我说,我倒不是为自己辩解,但一来我也痛恨你痛恨的那种人;二来我自己并不是那种人,你不必这么快给我贴上标签。

还有呢,我也还你个故事。我小时候也是搬家到外地,每天都有人欺负我。但我爸妈完全保护不了我,因为他们也在单位里被别人欺负。

所以,当你可以逃回父母怀抱的时候,你觉得我该如何?

许先生……

这是我在一次饭局上遇到许知远后,发的一条朋友圈,我得再次分享我的那段经历。

一次饭局上,我遇到了许知远,“撕”了一架,离席的时候,还跟许知远同志在门口拥抱了一下,也算是“一抱泯恩仇”。

回家的路上,我脑子里盘旋着一个问题——我究竟要跟许先生建立起何种关系?

我们是通过“撕”来发泄情绪,捍卫观念,还是借此打开了陌生人之间客套的闭环?虽然经历过无数次的峰回路转,但在跳起来“撕”的那一瞬间,我还是会遵循“冲突之书”的第一原则——对自己的身体诚实。

身体会告诉我,“撕”还是不“撕”,以及“撕”到什么程度。

第一原则:不让身体受伤

把冲突的五个层次翻转过来,就变成了“冲突过滤器”(图4)。

在熟人社会中,如果有冲突发生,就会依照这个序位依次“过滤”:

如果在身份层定不了输赢,就会进入到观念层进行辩论;

如果在观念层纠葛不清,再进入到关系层论亲疏;

要是关系层暧昧不明,得进入情绪层进行对抗;

情绪层还无法妥协的,最后都要靠身体层来承受和消化。

这一层层的过滤,就是一层层的减压和缓冲的过程。但身体作为最后的落点,则被迫吞下了最后的怨气。

然而身体是诚实的。身体不会反驳,它最终会以病变的方式来告诉你结果。

大多数人读不懂自己的身体信息,胃胀了只是觉得吃得不好,胸闷了就去外面散个步,透透气,甚至试图看喜剧逗自己笑……但很可能,你的胃胀是因为项目失控而导致的焦虑,胸闷是因为与爱人意见相悖而无从排遣,这些都是因为上几层防护没有完成过滤,才导致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身体作为终端来承受。

picture

图4

我非常理解许知远的情绪爆发——他没有否定自己的身体感受,感到难过了就直接跳起来,没在意其他层面的束缚。他的行为看似无礼,却对自己的身体反应非常诚实。

当然,诚实的表达有很多种,许知远从日常客套直接跳到发飙状态,也令我大为吃惊。因为在我看来,从“话不投机”到“人身攻击”之间有无数个层次,如果最开始就不压抑自己感受的话,之后也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弹(他在发飙前,还跟我说了无数场面话)。

因此我的忠告是,除非你真的不在意,否则请一定试着说出来。因为每一口怨气都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病因。

第二原则: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在城市中,很多人正在完成“原子化”的洗礼——脱离了故土,没有背景和人脉,胼手胝足地建构起自己的天地。

“原子化”的个人在面对这个社会时,行进的道路跟“修行”的原理几乎一样——通过修身来控制情绪,用情绪影响关系,靠关系协调观念,以观念去树立身份……原发点已从身份变成了身体,从“我是谁家的孩子”,悄然转换成“我想成为谁”。

颠倒已经发生。

身体是自我觉知的开始,我们都可能经历身份崩解、观念多元、关系疏离、情绪躁动,需要一步步去熟悉这个探索的过程,每一个层面的困扰都是全新的课题。在以前的社会结构中,不懂的时候可以请教父母和权威人士,不安的时候可以回家躲避——许知远之所以被我的故事噎回去,也是因为他抱怨的还是在框架内的委屈,而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框架的保护。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人设。

但我的财富在于,因为从小就不相信父母或权威人士可以保护到我,我更能敏感地感受到这个“原子化”的社会正在发生怎样的颠覆。

是的,我在童年就已经完成了“原子化”的心理建设,我相信步步为营,并不眷恋任何“权威人士可以保护我”的妄想。

而在上一个稳固模型被彻底颠覆之前,难免有人还会留恋那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无论是企图寻求家庭的庇护,还是信某位“专家”“大师”或“人生导师”,很多人毫不犹豫地捐出了“自我”(通过压抑情绪、漠视关系、观念屏蔽等手段),妄图一举解决人生中的所有困扰。

这种“黑箱化”的处世态度,本质上就是封建思想的残余(图5)。

但事实上呢?黑箱是会发酵的,乱作一团的层面只会更加污秽。所以在忍无可忍之际,有些人就会反出师门,把一切不如意都推给曾经的老师,然后转投另一尊“新神”……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彻底泯灭自我,成为言语寡淡、只会空喊口号的机器。

“黑箱化”是一切愚昧的表征,也是反历史进程的体现(图6)。

如果要在“黑箱化”这个点上予以回击,最佳的方式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简单来说,就是再给他罩上一层黑箱。

picture

图5

picture

图6

例如,如果你被老师因私怨在众人面前打压了,你可以用很诚恳的态度问老师:“老师,我刚刚看到您言辞激动,请问您在内心深处是害怕自己不占理吗?”

接下来不管老师怎么否定和解释,你都用同情的目光看着他,频频道歉:“我理解,我理解,让您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承认胆怯,的确是非常为难的。我以为以您的智慧应该可以直面这个问题……我不该提起!对不起!”

嗯,这就是新的黑箱——没有人可以验证,老师也没有任何解释的余地。黑箱的特性就是不透明,让其内部去发酵即可。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独裁者心胸最狭隘,黑箱也可以反着用。

第三原则:让关系更有质量

阴阳不分男女。有些男性很阴柔,女性却很阳刚——阴性的入口是情绪,阳性的入口是观念,但双方的战场往往落在关系层面。

这就说到我上面的问题:我要跟许知远建立何种关系?

“撕”,表面上看起来是对关系的破坏,但你也一定听说过“不打不相识”。阴阳本是一体的两面,一定量级的阴性冲突,与同等量级的阳性关系会产生直接关联。比如,上学的时候,如果某个男生特别爱捉弄某个女生,就可能暗示了他对她有一定的好感,“骚扰”对应着“依赖”(图7)。

“撕”并不只是用来划定界线、宣泄情绪,它也是建立深入关系的入口之一。

关系的边界

“边界”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辞:“这是我的边界,你不能过界啊。”大家回忆一下,人类最原始的边界是从哪里来的?假设你是一个原始人,当你走进崇山峻岭,你最原始的边界就会被唤起:我不能被吃掉。这个就是嵌在我们DNA里面的最原始的边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会遇到这种生死攸关的边界,但我们经常产生被他人侵犯的恐惧。马克思说过,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面就包含了所有的边界。比如我们熟悉的身体的边界、情绪的边界、关系的边界、观念的边界,以及身份的边界。

你划出的所有边界,都关系到你的安全感。

我的伴侣不能对我有二心,就是我对关系的安全感的边界的划分。最原始的“我不能被吃掉”的边界并没有消失,它划分成了身体、情绪、关系、观念、身份五个维度。我们经常在这五个维度之间跳跃,很少直接回到身体,说我们的身体被侵犯了。大部分时候,都是有关于观念的边界被侵犯了。你有时候会委屈,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因为你并没有特别熟悉,或者说不是特别擅长去维护自己对于观念的边界,进而维护自己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学习树立和维系边界的方法。

我认为边界有两种维系的方法,第一是防御型的边界

防御型边界的意思就是,你不能过来,这是我的一条界限,当然我也不会去进犯或侵犯你。只要我守住了这个城墙或边界,我就和你相安无事,我们井水不犯河水。

picture

图7

第二是交易型的边界

防御型的边界很容易造成人的闭环,你不过来,我也不过去,彼此的关系就难以得到发展。老死不相往来不是一个“活性”的边界。活性的边界就是交易型的边界,我有城墙,我打开城门请你进来做生意。你有盐和铁器,我有粮食,我们可以进行交易。有交易,边界才是活性的。这种边界有点儿像在国境线拿着通行证才可以进来。通行证只发给一些特别的人,或者符合要求的人。

先说防御型边界。

我有个案主,遛狗时遇见半生不熟的老同学。老同学看到她家的狗就说:“哇,怪不得你不去找男朋友。”这句话颇为冒犯,她跟他没有熟到可以开这样的玩笑。

我的案主特别生气,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击合适,就骂了他。

他回道:“你怎么这么小气啊,至于吗?”(乱开玩笑的人特别喜欢用这句话。)

这是非常典型的套路,他冒犯你在先,当你反击时,他又说你度量小,把你气得半死。

你该怎么反击才好呢?

我不允许你冒犯我,或者,我觉得什么样的玩笑是冒犯的行为,这由我说了算。

这是我主观的边界,我的主观我做主。

他用“你怎么这么小气啊,至于吗”来回击我的案主,这个行为属于假借了一个客观——用一个客观的标准“大方”“不小气”来凌驾别人的主观感受。我们可以分三个梯度进行反击。

初级的还击是礼貌地回应冒犯,他假借了一个客观,你也假借一个客观。你可以说:“真正有涵养的人是不会乱开这样的玩笑的。”

这是初级的,非常弱,但也不会有新的冒犯。这种反击的原理就是,对方抛出一个“不小气”的客观标准,你也回应一个“有涵养”的客观标准。

中级的反击是“我不喜欢你开这种玩笑”。

“我不喜欢你开这种玩笑”直接表达了你的态度。之前我没提起过我不喜欢这种恶意的玩笑,你是第一次,我原谅你,但下不为例。

为什么这句话比刚才那句话有力量呢?

第一,它表达并强化了我主观的态度——我不喜欢你的玩笑。把它从所谓的客观中拉出来,拉到我与你之间。一旦建立了我与你的关系,我的主观就变强了,我的主观就可以决定我和你的关系。即,当对方用一个伪客观来压制和凌驾你的主观时,一定要把冲突本身拉回我和你这个人的关系,而不是继续和他探讨伪客观标准。

重度的反击,“怪不得你没有找到女朋友”或“你女朋友真是个忍者”。

这种叫人身攻击,也是对冒犯进行的有力量的反击。他以开玩笑的方式先对你进行了一个人身攻击,你用调侃的方式回击他品行恶劣。因为恶劣的品行,你找不到女朋友;即便有女朋友,她迟早会因厌恶和无法忍受而甩了你。

这些案例是应激型的冲突,“撕”完可以永不相见。

更复杂的是结构型的冲突,即,你和对方有一个相对长久的关系需要维护,不可避免地有新的冲突发生。你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就是结构型冲突。

结构型冲突就需要结构型的防御。

结构型的防御就是你不断地树立合理的界限,划出新的边界。

“这一次饶过,下不为例”就是在不断地和对方形成新的契约,这个契约是以承诺为基础,不断地宣告自己的边界。所有应激型的冲突都有可能累积出一个结构型的防御系统。

交易型的边界是真正的人和人之间建立关系的开始。

交易型的边界是要建立人和人之间互通有无、社会活动中必需的边界。它既有城墙,也有市集,既可以把对方关在门外,也可以随时请进来展开合作,是我们日常中最需要设立的边界。

我有个案主来咨询,她老公一言不合就把城墙关起来不和她沟通。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问她在家里地位如何。

她说:“我就是一个女王啊。我是上海人,我老公是乡下人,他能娶到我真是三生有幸。”

我又问:“现在的经济状况是以谁为主导?”

她答:“老公赚钱比我多得多。”

我说:“你现在在经济上并不是主导地位,那你有什么不可或缺的资源是他需要的吗?”

我的案主想了想回答:“可能是家的完整感?或者他还需要我这样的一个身份?一个体面的上海妻子。”

我说:“那他外面有一个听话的情人,他一样可以不破坏家的完整啊。你的体面的上海妻子最后成了摆设,你是否真的期待这样的结果?”

她问:“那我该怎么办?”

我对她说:“他更有可能看重的是归属感,就像马斯洛需求里面说的,他需要爱,需要有归属、被尊重的感受。他如果不能从你身上获得,他可以从别的地方寻找。如果你要他做对家庭有益的或者讨你欢心的事情,你也要能给他最需要、最有价值的部分。比如,把你的笑脸给他。这就是你们进行交易的一个部分。”

她反问:“我凭什么要给他?”

她还是执迷不悟。

我说:“如果你不提供给他这个资源,又没有别的资源可以给他,那你们的关系必然会慢慢地枯萎。如果你一直要做一个女王,但你又没有足够的经济,或者其他优势的资源,你的王国当然就慢慢衰落了。”

她说:“我的笑容是特别、特别真诚的,所以他特别需要我。”

“是的,没错,真诚的笑脸更值钱。但是他会遇到很多可以给他笑容的女人,她们的笑容可能不真诚。但男性有时候根本不在乎那个笑容是真是假,他要的只是心理上的慰藉。尤其是当他成功的时候,他需要有人为他鼓掌。久而久之,他就会去找那些笑脸,而不是要你的笑脸。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我说道。

咨询结束,“女王”开始警醒。

交易型的边界就是一定要看到对方要什么,你有什么,你想从对方那里获得什么,然后建立一个健康的、正常的、相互交易的边境系统。

综上,在你决定“撕”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以下问题:

1.我面对的是哪一种冲突?

我面对的是偶尔发生的应激型的冲突,还是每天都要面对的结构型的冲突?

2.对方侵犯了我的什么边界?

对方侵犯的是防御型的边界,为了我的安全感,必须把他封锁在城墙之外?还是交易型的边界,我和他的关系充满活力,有很大的弹性?

3.我要用多大的力度反击?

根据冲突的特性,灵活使用初级、中级、重级力度进行反击,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我把“撕”看成观念武学,就是因为它在理性的基础上面对关系上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