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都是艺术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弗洛伊德也画过儿童画

所谓的不知如何动手,其实还有一层意思——担心画得不好,将自己阻隔在一种心理状态里。如果你已经可以很完美地画,我哪里还有必要在这里不厌其烦地掰开了揉碎了用一本书来阐释呢?

我们在这一章里学习的卢西安·弗洛伊德,除了看的眼神犀利,他的桀骜不驯也值得借鉴一下。这位另类的艺术家,性格也很特别,他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之间的艺术故事,被大家津津乐道,在此一定要分享一下。

弗洛伊德为女王画了一幅肖像(见图2.2-1)。据说当时女王一共上门72次,他才将这幅画完成。因为他坚决不去别的地方画画,他一定要模特到他的画室里来,女王竟然也欣然同意了。这幅尺幅极小的作品完成后一直作为重要的皇家艺术收藏。评论家认为它“至少是150年来王室中最好的一幅肖像画”。

卢西安·弗洛伊德于2011年以88岁高龄去世,在他漫长而神奇的一生中,发生过很多这样的桥段和故事。

他画过很多很特别的人物,但有两类人不画:一类就是演员,因为他需要模特本身给他带来的灵感够特别,他才愿意画,而作为演员,他们更容易控制表情和情绪状态,他觉得不够真实;另一类是政客,可能是因为政客也在某种程度上进行表演、是某种类型的演员,所以他也不画。

图2.2-1 ◎卢西安·弗洛伊德为伊丽莎白二世画的肖像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作为一个符合弗洛伊德标准的模特和一位评论家,马丁是怎么说的:“在观察、画、思考的过程中,眼前的事物和情景会一一经过弗洛伊德的眼睛、神经系统和大脑,他会将看到的与大脑中其他与此有关的信息综合起来考虑。整个过程重复了数百次甚至数千次。因此弗洛伊德画出来的图像当然与一瞬间能够得到的图像,比如一张照片是不同的。”

大家可以仔细地阅读一下这段文字,或者回想一下自己在过去画画的时候是不是这样的状况,不管是临摹,还是写生,它们经过你的眼睛、神经系统还有大脑……

图2.2-2 ◎观众在看卢西安·弗洛伊德的作品《沉睡的救济金管理员》

当你画一根线条的时候,一定会有自己主观的东西在里面,因为我们不是照相式的画法,不断地重复就是一种练习。

2008年,上面这幅《沉睡的救济金管理员》以3364万美元的价格创下在世艺术家作品的拍卖纪录。

弗洛伊德的很多人物肖像,不止一个观众看到说“太丑了”,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因为它挑战了我们“艺术应该很美”的认知。回到绘画本身,在艺术界已经被各种现代艺术绑架的时候,弗洛伊德却开始了一种对绘画本质的探索,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其实,弗洛伊德早期也不是这样的风格。年轻艺术家都会被新潮的概念吸引,这位大师也不例外,曾经尝试过超现实风格的绘画。

和所有的优秀艺术家一样,不断地探索创作边界、进行深度思考是常态。这一切把弗洛伊德带到了和他的好朋友大卫·霍克尼一样的返璞归真的境界——不玩概念和材料,回到绘画本身。

不同的是,大卫·霍克尼画的是风景,而弗洛伊德画的是人像。而这个人像和古典唯美的人像又大不相同。他更着重于把一个人本质的状况画出来,因为他画得慢,通常大家会觉得,他可以在一幅画里,把一个人的很多表情,沮丧的、开心的、难过的,都画在同一张脸上。

绘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一个平面上,不仅记录了一个定格的瞬间,而且还可以经由艺术家之手,把一个人更加丰富的生命刻画出来,而这其中包含了艺术家的个体经验和对人生的解读。

图2.2-3 ◎卢西安·弗洛伊德 《穿白衬衫的女人》

要达到这个境界,当然需要一步步来。我们通过弗洛伊德更早期的一些作品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艺术家的起点其实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这可以纠正很多人的错误观念,他们看到好的作品,会说“有天分”,但他们都大大忽略了,时间的积累和投入的练习以及大量的思考更是不可或缺的。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和大师起点相同,就不必有什么心理障碍了,从现在开始就好。

图2.2-4 ◎卢西安·弗洛伊德儿童时期的作品

图2.2-5 ◎卢西安·弗洛伊德青少年时期的作品

是的,大师也画过儿童画!

在他去世之后,卢西安·弗洛伊德基金会捐赠出了一大批弗洛伊德青少年时期甚至是儿童时期的习作、信件、速写本和练习。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在这一大批捐赠的作品里,有164张他儿童时期的画作。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在这些儿童时期的画作上,他的妈妈都标注了详细的创作日期。

弗洛伊德儿童时期的作品和我在妈妈群里看到的大家分享的孩子们的画没有太多不同,和大家熟悉的涂鸦期作品也很接近,似乎并没有超群的表现。但有一点能够肯定的是,弗洛伊德的家人非常珍视他的作品,这也给儿童以信心,去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绘画能力。关于这部分内容,在“生命合伙人系列”的两本书里都有大量阐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这些从八九岁就被精心整理的创作收藏,到他88岁去世之前盛名之下的学术和市场收藏,让艺术家卢西安·弗洛伊德呈现出一个极其完整的创作履历,这点是很不容易的。这让我们有机会来完整地审视一位艺术家一生的创作和探索走向:从哪里来,到哪里转折,然后又走向何处,如何到达顶峰。我们可以观察他如何从儿童画作者一步步成长为一代大师。

更多弗洛伊德的早期作品,大家若感兴趣,可以去弗洛伊德基金会的网站(www.lucianfreud.com)上观看。

弗洛伊德是如何练就洞穿灵魂的犀利的“看”的方法的?虽然艺术的天赋不可复制,但更重要的是与学习其他内容一样的大量的练习。学会了“看”之后,有机会要再去把我们前面学到的线条落在纸上,才算没“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