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情结
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未来更好地收获。
读初中时,我特别爱读科学家的故事,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诺贝尔、居里夫人……对科学家们非常崇拜,科学家的名字也是如数家珍,诺贝尔位列其中。
选择游览斯德哥尔摩,就是奔“诺贝尔奖”来的。
诺贝尔不仅发明了炸药,还设立了“诺贝尔奖”。他把自己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以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后来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斯德哥尔摩早晨的街道没有几个人,我不紧不慢地溜达着,尽享典型北欧的安详与宁静。
转眼到了市政厅。市政厅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那么严肃和古板。红色砖墙面,阿拉伯式的拱门长廊,土耳其蓝洋葱头式的屋顶,我觉得它更像一座浪漫的古堡。
◎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楼梯
◎ 诺贝尔奖章
散客们也能享受免费的解说。阳光斜照在市政厅的内墙上。美女导游说,那个大厅一侧的大理石石阶,是全世界最安全的楼梯,当初的设计者为了防止穿晚装和高跟鞋的女士摔跤,经过了反复的计算和丈量,每年诺贝尔晚宴的主角,便是从那里走到全世界人民的视线中来的。此时,我似乎看到,在万众瞩目中,屠呦呦穿着精美的晚礼服缓缓走下楼梯,大厅里想起雷鸣般的掌声。
跟随导游来到会议厅。会议厅有三层,可容纳1500多人。由于参观时开灯不多,光线有点暗。听着导游的解说,我想象着获奖人发表感言时灯火辉煌的盛况,莫言的声音似乎在耳边响起,“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
瑞典文学院认为,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的作品通过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曾经,我看到一篇网络文章,题为“获得诺贝尔奖后的作家莫言,为什么反倒被推下神坛,很多人喊打?”作者总结了四点原因:其一,很多人质疑他的文学水准和作品价值;其二,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其三,他揭露了太多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其四,诺贝尔文学奖是“政治化”的阴谋产物,莫言迎合西方、丑化国人。作者自述,批评莫言是可以的,但一些人身攻击的言论让人莫名其妙。作者还说,虽然自己为莫言辩护,但作为读者,也不大喜欢莫言的作品。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相比之下,屠呦呦获奖后没有遭遇任何质疑。由此可见,文学奖似乎确实不像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等科学奖那样“硬气”。
我个人更喜欢莫言在获奖感言中最后的几句话:“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诺贝尔和平奖也是个舆论的漩涡。根据诺贝尔的遗愿,和平奖应该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然而,这些美好的设想常常与现实相距甚远。
如果诺贝尔先生泉下有知,不知道他老人家对如今的文学奖与和平奖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