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诗集笺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云阳馆怀谷口

清泚阶下流,云自谷口源。念昔白衣士,结庐在石门。

道高杳无累,景静得忘言。山夕绿阴满,世移清赏存。

吏役岂遑暇,幽怀复朝昏。云泉非所濯,萝月不可援。

长往遂真性,暂游恨卑喧。出身既事世,高躅难等论。

大历十一年(776)夏秋间云阳遭水,韦应物奉命抚恤。途中于云阳谷口遇隐士,这是韦应物以入世仕人身份的一次与出世隐逸者的直面交流。在这首诗中,韦应物首先聚焦了白衣士的修行:道高—景静—清赏,从而理顺了道高与隐士间因果及呼应关系,即一方面因道高而有景静清赏,另一方面因清赏景静道高,以至于因景而忘言,虽时移而清赏存。此乃从理趣切入考察其关联。其次,韦应物又将自己此刻拿来与白衣隐士比较,一方面以为自己有长往遂真性的心;另一方面又将自己定位为“云泉非所濯,萝月不可援”。因而指出“出身既事世,高躅难等论”,即以为自我的心态不能等同于简单地出世,从而更明确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