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裔、地方与话语:文学批评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美称,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此,青藏高原不仅以其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同时也以其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著称于世,藏、回、土、撒拉、蒙古、汉等多民族语言文学就是青藏民族文化最为耀眼的明珠。坐落于湟水河畔的青海民族大学是青藏高原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学校成立后就开展了对青藏高原民族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49年学校成立后开展了藏、蒙、汉三语课程教学;1958年设置相关学科专业,开展本科教育。李克郁、韩建业、王青山等学者参加了20世纪50年代全国民族语言大调查与研究工作;1960年承担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藏族文学史简编》编写工作;搜集、整理青海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等,为该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79年开始藏缅语族语言方向研究生教育。1981年,国务院批准本校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养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汉、藏、蒙古语言文学等学科方向得到进一步发展。1995年起,藏、汉语言文学先后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2011年,中国语言文学获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设置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学科方向,以及自主设置的格萨尔学方向。2013年,该学科招收我校第一位留学研究生。2014年起和天津大学联合培养汉藏翻译方向博士研究生。至此,该学科具备了从本科到研究生(包括留学研究生)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科梯队、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硬件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2018年,青海省教育厅、财政厅立项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为省内一流建设学科。

在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史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的名师学者,其中一些来自国内著名高校,曾受过良好的专业熏陶。他们怀着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满腔热情,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在昆仑山下、湟水河畔,开拓出一方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高地。这些前辈学者有:

李文实(1914~2004),青海化隆人,毕业于成都齐鲁大学,后在上海诚明文学院中文系任教授,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青海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任教。李文实先生师从顾颉刚,继承古史辨派的学术思想,从民族、宗教、民俗、语言等学科对西北古代历史地理及羌藏文化展开了深入研究。先生曾承担汉语言文学系本科生中国文学史、少语系硕士研究生中国古典文学课程及辅导讲座,并编写了几十万字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辅导讲话》《中国史籍举要》《诗经》《楚辞》等讲稿。特别是对西北的历史、文化、地理、风俗的考察和对青海地方史志的整理编纂做出了突出贡献。《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是其学术思想的集中呈现,获青海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胡安良(1934~ ),湖北省武汉市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修辞学会理事、西北修辞学会会长、青海省语言学会会长、青海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主任等职。早年师承王力、岑麟祥、商承祚等语言文字大师。20世纪50年代在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就读,后随王力先生北上。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8年来青海民族学院工作至今。胡教授是青海省最早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专家之一,曾培养数届汉语言文字学等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其学生均成为省内外语言学界、出版界、文化界的科研骨干。胡先生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词语漫笔》《老庄衍论》《老庄语冰录》《言语的内察与外观》等8部专著。其中《现代汉语》(与黄伯荣、廖序东合著)一书获国家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二等奖。

程祥徽(1934~ ),湖北省武汉人。北京大学文学学士,香港大学哲学硕士,语言学教授。曾任全国民族高校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青海省文学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文艺评论研究会副会长、澳门大学中文学院院长、澳门语言状况关注委员会委员、澳门政府文化委员会委员、澳门语言学会会长、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1958~1979年,先后在青海民族学院任助教、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1981年后在澳门东亚大学和澳门大学任教,曾任东亚大学中文系主任。主编《澳门语言论集》《语言风格论集》《语言与传意》《方言与普通话》《港澳通用普通话教材》《澳门文学研讨集》等。合编著作《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于1996年获青海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祝宽(1921~ ),陕西乾县人。1942年考入兰州西北师范学院中国文学系,1943年受聘于乾县简易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师,其间成为当地学潮骨干。1944年秋去兰州西北师范学院复学,在潜心研究五四运动以来新诗发展史之外,参加革命活动。1946年入北平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系四年级,次年毕业。1949年乾县解放后,任县支前委员会主任秘书、县人民政府文教科长兼乾县中学校长、共青团县工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县人代会常委等。1950年调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授中国新文学史,参与组建师大民盟组织,担任民盟北京市委委员。1960年10月调至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任教。曾任青海省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北京总会四届理事。著有《中国现代诗歌简史》《五四新诗史》等,后者获青海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邵祖平(1898~1969),江西南昌人。因家境贫寒未入过正式学校,自学成才,喜欢写诗交友,早年肄业于江西高等学堂,为章太炎高足。1922年后历任《学衡》杂志编辑,东南、之江、浙江大学教授,章氏国学会讲席,铁道部次长曾养甫秘书,朝阳法学院、四川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西大学、西北大学、西南美术专科学校、重庆大学、四川教育学院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青海民族学院教授。著有《中国观人论》、《文字学概论》、《国学导读》、《词心笺评》、《乐府诗选》、《七绝诗论七绝诗话合编》、《培风楼诗存》、《培风楼诗续存》、《培风楼诗》(曾获教育部一等奖)等。

贾晞儒(1934~ ),陕西省蓝田人。1955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蒙古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60年12月调至青海民族学院任教,先后在民族研究所、蒙学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单位工作,讲授“汉语文”“蒙古语文”“现代蒙古语”“翻译教程”“语言学概论”“民族语言与民族历史”“普通语言学”“化语言学”等课程。先后担任过蒙语教研室副主任、系副主任、民族研究所所长等职,兼任《青海民族研究》主编、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青海省民族古籍工作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出版《民族语文散论》《青海湖畔的传说》《中华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故事》《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贾晞儒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文集》《青海蒙古语言文化纵论》《德都蒙古文化简论》《语言·心理·民俗》《蒙汉对比语言学基础》《文化语言学》等10多部著作,发表论文120余篇,荣获省级科研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多项。

此外,冯育柱、彭书麟、浦汉明等著名学者也曾在文学院工作,为学院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这些前辈前赴后继的努力与付出,才使学院有了深厚的学术积淀,成为学院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加入学院的新人奋发图强,勇攀学术高峰。数代学者的薪火相传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语言学及应以语言学方向主要以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研究和保护、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语言的历时与共时演变、语言接触规律、语言与文化关系、藏文信息处理等领域为专业特色。致力于从语言学的视角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语言文化的交流和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方向以青藏高原藏、蒙古、回、土、撒拉等世居民族作家文学、民间文学为研究特色。努力在探索青藏民族民间文学、作家文学,传承民族文化,构建多元共生的民族精神高地等方面形成一定优势。

中国古典文献学方向以藏文木刻本、写本、金石、木牍、缣帛等古典文献古籍为重点研究领域,在敦煌文献、藏医药古籍、藏纸工艺、翻译规范化与标准化等领域形成学术优势。通过藏汉、梵藏等古籍的搜集、整理、翻译,服务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以民族文学比较、东方文学为研究特色,在中外文学比较、中外文学思潮比较、形象学等研究领域形成学术合力。通过南亚、中亚文学研究,有效融入“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与少数民族文化弘扬。

格萨尔学方向以“格萨尔史诗”的活形态搜集与整理、说唱艺人口述史为研究特色,努力在格萨尔信仰、口头程式等研究领域形成学科优势。

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涉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藏学院、蒙学系等院系,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18人,博士学位教师31人,有海外经历教师达13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负责人。多人获得青海省千人计划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拔尖学科带头人、创新教学科研骨干,青海省优秀教师、青海省“省级骨干教师”等称号。在学术组织中担任研究会副秘书长、理事等职务。近五年来,学科方向带头人在研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达40多项,发表论文约260篇,出版专著约60部。藏语言文学、土族语、撒拉语等方面的研究居全国一流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本学科在丰富中国语言文学内涵、传承与保护青藏高原民族语言文化、加强各民族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促进国家认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我校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处理好基础学科与特色学科之间的关系,需要提高师资学缘结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需要提高科研成果质量。为了在科学研究方面推出一些标志性成果,我们特此组织出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文库,希望能为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添砖加瓦。这些著作也许还不够成熟,但我们希望先迈开步子,在大家的批评指正中,继续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是为序!

马伟 卓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