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竞放 各有千秋
——介绍唐人的三首送别诗
在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抒写离情别意的诗词数量是很可观的,而且有不少人们交口称赞的佳作,值得我们珍视。这里,我们选了三首唐人的送别诗向大家介绍。
先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第708页。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最为有名的送别之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题目《送元二使安西》,“安西”指唐代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境内;“元二”生平不详,大约是个排行第二的官员;“使”,是赴任的意思。在唐代,长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各民族之间也经常有政治上的交涉和军事上的冲突。因此,往来道途的人很多。这次,王维的好友元二就是奉朝廷之命赴任安西的。安西,在当时被人们称为“绝城”,生活条件很差。现在,元二要到辽远艰苦的地方去,诗人自然会更多更深地表达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在写景中交代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地点是渭城客舍;时间是在清晨;送别的环境是蒙蒙细雨,沾湿了微细的尘土,空气新鲜而湿润,客舍周围的杨柳经“朝雨”洗涤之后,显得更加青翠,逗人喜爱。这一切,看来都是极平常的景色,但在诗人笔下却构成了一副和谐清新而富有感情的秀美图画。这“朝雨”,似乎是特意为即将远行的朋友而洒,刚刚湿润尘土就停了;“浥”,即湿润的意思,显出“朝雨”沾尘而不湿路,下得恰到好处;而“青青柳色”,更是温柔多情,透露出不忍别离的缠绵情意。
古代的送别诗,往往写到细雨、杨柳之类的景物,这是为了给送别造成一种特有的环境气氛。“雨”,不仅能给人一种凄凉之感,而且“雨”和“语言”的“语”同音,雨不停地下着,就好像是朋友之间说不完的离情别语;写“柳”的更多,古有折柳送别的风俗,这是因为柳树多种在送行的大路旁,长条低垂似有依依离别之意,而且“柳”与“留”也同音,折柳就象征着送行者希望离别的人留下。王维这首诗里虽然也写了“雨”和“柳”,但写得并不伤感。“雨”是“浥轻尘”的好雨,“柳”也是“青青柳色新”的翠柳。这样的环境、叫人留恋,令人陶醉。然而,朋友却要离别,这就更加挑逗起诗人的愁思,这正是王夫之所说的“以乐景写哀”。
诗的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敦煌县西南。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因“关”在玉门关南,故称阳关。这两句是抒情,“更尽”说明朋友已经喝干无数杯告别酒了,但送行的人还不满足,还要劝饮,似乎万千离情别绪都满满地倾注在这杯酒中。可见这杯酒不是一般的酒,而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连心酒,也是“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祝福酒,更是“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浇愁酒。一个“劝”字,表现出送行者无限的殷勤、关切和留恋。然而,送行者为什么要如此殷勤地劝酒呢?一是朋友使命在身,分手在即,只好通过劝酒,让朋友再待一会儿;二是朋友要去的地方很远,很艰苦,当行人推辞不能再喝的时候,送行者的肺腑之言便脱口而出:朋友啊,你要知道,走出阳关之后,就再难遇到老朋友了!再干一杯,饮下“故人”亲手斟的这杯酒,让它作为纯真的友情伴你长行吧。看来这酒不仅要喝,而且要一饮而尽,是不能推辞的。它包含了老朋友的多少厚意,只这寥寥十四字,言简意赅,语浅情深。
当然,由于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祖国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古阳关外,已不再是一片荒漠,而那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情况更是一去不复返了。但这首诗作为封建社会的史料,以及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将会永远保存下去。
写法上,这首诗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很多。大家知道,绝句在篇幅上受到限制,要想在短短的四句里表现丰富的内容,就不得不从高度凝练中找出路。在这首诗里,诗人在这方面显示出了超群的技艺。一二句写景,通过“雨”和“柳”典型景物的描绘,均暗扣送别;三四句一下子从景物描绘跳到饯别场面而煞尾。不说眼前彼此的依依不舍,也不说宴席上是怎样互吐衷肠、殷勤话别,更不说朋友启程之后又是怎样相望等,而是捕捉住宴席即将结束的那一刹那,集中写主人的劝酒辞,将感情的波涛推向高潮。劝酒的殷勤,“无故人”的感慨,正是更深的离情别绪的抒写。沈约《别范安成》中说:“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王维的这后两句诗,大概是从这里得到些启发吧,但王诗却比沈诗的感情更为强烈,语言更为深挚。据说,当时的歌女演唱王维这首诗,当伴奏的笛子吹出最后的高音时,竟为之破裂了。白居易《对酒五首》中说:“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第四声”,通常即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可见这“第四声”是怎样的激动人心。
王维这首诗,写出之后很快“被之管弦”,当作送别曲广为传唱,所以它又叫《渭城曲》。乐工们为了唱起来错落有致,不显得单调,又常将诗句反复叠唱,从而又有了《阳关三叠》的名称。一千多年来,这首诗一直发生着很大的影响,很多有名的诗人也都提到过它。从唐代到现在,也一直为我国人民所喜爱。
李东阳《麓堂诗话》云:“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1]这个评价是很高的。不过,说“后之咏别者”,“殆不能出其意之外”,未免也讲得太死。
下面,我们再看一首与王维这首诗情调截然相反的作品,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其一:
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第1217页。
高适(704~765),字达夫,又字仲武,他以创作边塞诗而知名。与岑参并称“高岑”,被后人推为边塞诗人的代表。他的这首《别董大》,不落窠臼,意境雄浑,格调高昂,也很受人们的喜爱。
题目中的“董大”,即指唐肃宗时的著名琴客董庭兰,李颀有《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一诗。董庭兰是诗人高适在长安时的好友,他弹得一手好琴,深得宰相房琯宠信,纳为门客。后因房琯遭贬,董庭兰也随之遭到冷遇。“大”,排行,是唐人对同辈的习惯称法。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根据《别董大》其二中的“一离京洛十余年”这句诗来看,应是诗人天宝六年(747年)的作品。当时,诗人已四十四岁,没有固定职业,在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浪游。就在这个时候,董庭兰因房琯之事遭到冷遇,也四处漂泊。诗人崔珏曾写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诗中的“房次律”就是指房琯。可见,董庭兰的境遇也很困难。所以,两人突然在异地“相逢”,心中自然有不少感慨。而且,旧友“相逢”又要离别,就更是有很多话要说。这样,诗人一下便写了两首七绝赠别,这是其中第一首。
“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十里”,极言地域广阔,一下笔就为全诗开辟了恢宏壮大的境界;“黄云”,指空中飞扬的黄沙;“白日曛”,指太阳为黄沙所蔽,日色昏黄。这开始二句是写离别的环境,日色黄昏,朔风怒号,雁飞不前,大雪飞舞。这种景象,既是塞上独特风光的真实写照,又为朋友的离别构成了另一种典型环境。这里,诗人准确地抓住“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逼真、形象地为我们勾勒出塞上壮阔而又荒寒的风景画。从这幅画面里,不禁使人感到,诗人的胸怀是那样的宽广开朗,语调是那样的豪迈雄壮。但是,老友“相逢”却不能久留,这毕竟还是一种悲哀。这种感情,诗人通过对漫天蔽日的“黄云”和北风背景下难以前飞的雁群的描写,已隐隐透露出来。细细咀嚼,其景其情,确也令人凄伤。
在这荒寒而又壮阔的环境中,送别一位身怀绝艺而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在一般人看来,的确“殆难为情”,但这位气质慷慨的诗坛老将,却出人意料地写出了最后两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跳出了古代送别诗的俗套,送别而并没有什么“黯然销魂”的悲伤,把离别的情感写得豪迈昂扬,使人感到天青地阔、前途光明。这里“莫愁”二字说得很婉转,很有情致。诗人之所以说“莫愁”,是因为所送别的人有“愁”。“愁”的是什么呢?这就是“此艺知音自古难”,前路恐怕无知己,所以诗人才用“莫愁”加以劝慰;而“天下谁人不识君”,再进一步写出“莫愁”的理由。不过,诗人的这种慰勉也是十分有限的,因为认识并不等于了解,“知己”与“识君”毕竟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但诗人也只好如此。
在这首诗中,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均不见可怜之词,专以豪迈的语词来激励朋友。既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胸襟开阔和志向远大,也洋溢着对朋友热情的鼓励和真挚的友情。
与王维的诗比较,这首诗又是一种写法。前者说“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者说“天下谁人不识君”,但却各尽其妙,都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王维的诗立意深刻,概括力强,它实际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各色各样的别离情绪;高适的诗立意新颖,不落窠臼,开辟了送别诗旷达豪爽的新境。两首诗都是在立意上下功夫,古人所谓“意犹帅也”(王夫之语)。然而,在同一题材之下,诗人都想创新意是很难的。比如大诗人李白见到崔颢登鹳雀楼所题的诗,也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所以,诗人们只好另找出路。下面,我们再以李白《赠汪伦》为例,看看诗人究竟是如何来同中见异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第985页。
这首诗,是李白五十五岁时在安徽泾县所作。“汪伦”,泾县桃花潭附近居民,善酿酒,性豪放,曾热情招待过李白。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欵留数日……”[2]可见,李白与汪伦交谊深厚。汪伦之所以常以美酒相待,大概是他仰慕李白的才华,深知他的人品,所以李白走时方又特地赶来送行。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与前面两首略有不同,前面是诗人送别他人,而这里却是他人送别诗人自己,诗歌所要表现的重点应在他人身上。不过,单从立意来讲,李白这首诗确也没有什么惊人之处,无非是抒写汪伦送别的情意。但我们细细读起来,却是那样的亲切自然,诗意淳美。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吧。
开始二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踏歌”,一边走路,一边唱歌,以脚步为节拍叫作踏歌。这两句是说,诗人已上船将要离开桃花潭,而汪伦忽然从岸上踏歌而来。可见,诗人对于汪伦的送行完全是意外之事;就诗而言,而又是意外之笔。从这两句里,我们可以驰骋想象,也许诗人临行因某种原因未来得及向汪伦告别,在这登船临行之时,诗人可能正在为自己的不辞而别感到内疚呢。但忽然间,远处岸上传来熟悉清晰的踏歌声,由远而近,这不是汪伦的声音吗?这于诗人来说心情是多么激动,而当他知道汪伦又是专门为了给自己送行而来,就更是喜不自胜,难以言表了。“忽闻”二字,它既包含着诗人对汪伦送行而感到意外,也包含着诗人未曾向汪伦告别而感到歉疚,更包含着诗人对汪伦送行的无限感激等,将诗人此时此刻的复杂心情统统绾合在一起,耐人寻味。
这个开头,完全顺其自然,好似行云流水,写来毫不费力。接下去,诗人感情的潮水已难以自禁,于是能近取譬,再用一个夸张的比喻进一步描写自己的感激心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两句是说,桃花潭的水纵然有千尺之深但也不及汪伦送我的情意。显然,诗人李白是被汪伦的深情厚谊打动了。他不知说什么好,只好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汪伦之情,本非尺所能量,何况诗人也不至于先测过潭水之深浅。然而,诗人说汪伦情谊连千尺潭水也比不上,这可以说是一个夸张的比喻,但丝毫也不觉勉强。它写的是眼前之景,意中之情。正如《唐诗别裁集》卷二十所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3]这就是说,此二句之所以好,全在于用“不及”二字从反面来刻画,将感情推向极点,把两人的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
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李白这首诗不是以它立意的独特而取胜,而是以它表现手法的自然天成和感情的真诚淳厚来感动读者。读这样的诗,好像我们自己也能轻而易举地一挥而就。然而,事实上却只有像李白这样的大家才写得出。它单纯而不单调,瑰丽而不纤巧,真正达到“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地步,这正是诗的上乘。
把以上三首送别诗放在一起玩味,我们感到同样的题材可有不同的表现角度和表现方法。文学艺术贵在创新,这不仅表现在各位作家对不同题材的不同处理上,更重要的还表现为不同作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上。或立意新颖,或景切情真,或自然秀美等,在这方面可以说以上三首诗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材。
[1] 李东阳:《麓堂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下)》,中华书局,1983,第1372页。
[2]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袁枚:《随园诗话》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715页。
[3]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第6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