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态安全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我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主,工业化过程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社会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引发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发展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新阶段、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的前提和基础。发达国家经历了几个世纪完成的工业化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只用了数十年,由于工业化过程显著缩短,在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40多年来,在我国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4]构建生态安全的经济体系,是在经济领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体现,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一)什么是生态安全?
2000年,国务院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首次提出构建生态安全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提出从事资源开发必须考虑到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和局部的经济利益的做法不可取。在这一政策导向下,国内环境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什么是“生态安全”进行了讨论,其中,曲格平对生态安全的界定最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三大原则。曲格平提出:生态安全的内涵一是防止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二是防止环境问题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从而影响社会稳定。[5]
(二)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自然基石
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体系统,构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人类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生态安全对包括经济安全、国土安全、资源能源安全等的国家安全体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6]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生态安全正式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表明生态安全成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7]
生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首先,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母体,提供了包括水、空气、土壤和食物等在内的维系人类生存的基础物质资料,维护生态安全就是维护人类生命支撑系统的安全。其次,生态安全保障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人类历史上因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经济衰退乃至文明消亡的现象屡见不鲜,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守护好生态环境底线。然后,生态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坚固基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最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跨国界和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政治、经济、科技、外交角力的焦点。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治理,影响和设置相关议程,有助于维护发展权益和国家利益,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8]
(三)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
构建生态安全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解决生态安全问题的关键。
过去近一个世纪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使自然生态空间被过度挤压,已经对我国经济体系的生态安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草原过牧现象较严重、近海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农田的过度利用可能导致土层变薄、有机质流失;水资源短缺、土壤空气质量下降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海河、黄河和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在70%以上,一些地方河流开发利用已接近甚至超出水环境承载能力;部分区域灰霾污染频发,部分地区城乡饮用水水源存在安全隐患,土壤点位超标率较高。
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直接影响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经济运行成本,对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安全观一般是把国土安全作为维护边界、主权和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不太注重土壤、空气、能源资源、水体质量等自然要素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随着人类生产活动领域的不断延伸,经济体系对自然的索取程度和对环境的利用程度越来越高,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团结、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四)建设生态安全的经济体系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期,曾在发达国家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也开始凸显,构建生态安全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保障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坚固基石。1998年10月,“亚太安全与和平发展会议”首次提出“21世纪最大政治问题一是生态安全,二是资源安全”。随着全球环境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日益突出的资源约束与环境问题,生态与环境的关系逐步得到重视,国务院在2000年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正式提出“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目标,并积极推动国际生态安全行动。2006年我国倡导成立了“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旨在以生态安全理念促进和平发展,降低气候变化风险,解决生态危机,保护自然环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十八大报告强调“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表明了要从关系国家生存和安危这样一个战略高度去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系统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是其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生态安全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形态下的具体体现,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生态环境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不会产生毁灭性的威胁。简言之,国家或社会生态环境资源状况能持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因此,构建生态安全型社会,就是要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建设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落实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五)具有生态安全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特征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指以资源节约的方式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也要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根据生态安全的内涵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定义,具有生态安全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意味着经济增长不超越环境阈值、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突破生态阈值,使自然生态系统持续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稳定、可持续供给的资源能源,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发展。因此,生态安全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生态安全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我国正处于全球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时期,但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尚未完成,化解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消耗的高度依赖,跨越资源、能源的瓶颈是我国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十二五”规划已经提出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要求,未来我国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将朝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型。“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强调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着力点。可通过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通过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降低资源消耗,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领域各环节,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供需平衡、互联互通的市场开放体系
供需平衡、互联互通的现代市场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运行基础。现代市场体系是由市场主体、市场要素、各类市场、市场监管等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劳动力、资金、商品、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判别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中国经济体系是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建设使我国经济体系与世界经济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再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场要素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互联互通,共同形成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3.多元发展、低碳韧性的动力结构
消费、投资和对外贸易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从动力结构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较长时期内,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和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较弱。在新常态经济模式下,促进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多元发展,通过投资主体多样化、投资领域低碳化,创新对外贸易模式,构建消费支撑型发展模式,降低单一动力结构带来的风险,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韧性保障。
4.保障生态安全的政策、法规、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安全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度的支撑。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摒弃“唯GDP论”,构建促进低碳、绿色、韧性、开放的现代化经济发展目标体系和政绩考核体系,出台可操作、易考核、高标准的实施方案,制订分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引导经济体系向生态环保低碳方向转型,是建设生态安全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