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结论
行动研究强调过程和实用性知识的生产,所以本文希望把参与式社区设计的过程呈现给读者,让读者明白一个参与式社区发展的行动是如何从问题的辨识到社区资源和需求的评估,再到行动的策划和推动一步步进行的。也希望本文的介绍能让读者明白空间和环境在灾害社区重建中的重要性,以及设计如何成为绿色社会工作介入的平台,并且认识到灾后“参与式共建社区”的可能性。
该项目是中国地震灾区的一个绿色社会工作实践案例。这一跨学科参与式行动研究体现了村民、社会科学家及环境设计师的共同合作,并在社会工作灾后重建中纳入了空间和环境正义的元素,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通过参与式社区设计过程中的培力和能力提升,社区民众从被动的接收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边缘化的社区也得以重新焕发生机。一个包容性社区空间(社区厨房)的打造,也将村民与他们的传统、土地、记忆重新连接起来。我们将此行动模式命名为绿色社会工作空间介入模式(green social work spatial intervention model)。
这次跨专业合作的尝试也形成了社会工作社区发展的一种工作框架:一方面,通过参与式行动研究创造了“软件平台”,研究团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地文化,通过不断对话与参与,大家的意识得到提升,互相培力;另一方面,参与式设计过程(设计过程、空间建设、能力发展与技艺延续)创造了“硬件设施”。在重建过程中,由设计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和在地民众(包括普通村民、工匠能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共同对在地的文化情境进行分析、共同形成解决社区问题的方案、共同形成设计方案、共同打造属于社区的公共空间。社区厨房的合作共建过程为社区带来了积极正向的改变,恢复了社区已有的传统技艺、激发了自组织的动力,提升了村庄的能力。社区厨房使村民有能力发展新的合作组织,创造了经济创收的机会,从而使村民走上了可持续社区发展的道路。
总结这个参与式社区设计行动研究的项目,可以看到社区厨房的打造产生的具体结果和成效,其中包括:①用包容性社区参与的方法实践了绿色社会工作空间正义的理念,揭示了重建背后被隐藏的声音,并把被排斥的社区民众(特别是长者)变成重建行动的重要一分子;②实现了社区培力的目标,社区厨房的整个实施过程动员了60多人积极参与,他们贡献了自己的技艺、劳动和能力,从而提升了地方营造能力及培育了社区自豪感;③社区厨房的打造重拾和激活了社区本土的传统工艺(具备抗震功能的木建筑建造工艺);④推动了社区民众的自力更生,社区厨房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开放平台,除了可用于开展村庄的社会、文化和社区活动外,还可用于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和生计改善;⑤参与式社区设计的跨学科合作也形成了一个新的中国灾害重建的模式;⑥开创了一个跨学科合作研究的框架和知识分享的平台,社会工作专业、建筑专业和社区民众在这一平台共同创造新的知识。
最后,这个灾后跨学科参与式社区设计的行动研究再次说明,空间正义和地理空间打造是灾后重建的重要部分。社会工作扎根到受灾的社区,不是简单地提供服务或者重建硬件,更重要的是如何培育社区组织,培力民众,重建社区的文化与关系,增强民众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