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小区公共设施
除了街区层面的公共设施,小区层面的公共设施配置情况也是对社区公共设施进行调查的重要指标。本节将从小区中的基本设施、垃圾分类设施以及无障碍设施三个维度考察小区公共设施配置情况,以及不同行政区、不同区域、不同小区类型的差异。
(一)小区基本设施
小区是目前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完备的小区基本设施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节将8项被调查的上海市小区基本设施分为体育娱乐设施(锻炼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球场)、公共休息设施(公共休憩场所、休息座椅)以及安全保障设施(人行道、减速带、车牌自动识别系统)三大类。
上海市各类小区基本设施配置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我们本次调查的1296个小区中,有68.11%的小区配有锻炼器材,这也是本次调查中平均配置率最高的小区基本设施。其次平均配置率较高的小区基本设施是休息座椅,有63.78%的小区拥有该设施。再次,公共休憩场所、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减速带等基本设施的平均配置率也都过半,分别达到56.53%、55.06%和50.66%。除此之外,人行道的平均配置率仅为26.18%,儿童游乐设施的平均配置率仅为21.08%。最后,平均配置率最低的小区基本设施是球场,仅为6.87%,这可能是因为球场建设往往需要较大的空间场地,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很少有小区能配置球场。
通过对比不同行政区之间的8项小区基本设施平均配置率(各小区拥有的小区基本设施项数与被调查的基本设施总项数之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行政区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具体来看,小区基本设施整体平均配置率最高的是宝山区,占比达56.51%;嘉定区、闵行区、浦东新区、普陀区的小区基本设施配置情况比较相近,都有55%左右的小区基本设施平均配置率。此外,徐汇区、松江区、青浦区和金山区的小区基本设施平均配置率也高于41.64%的平均值,分别为44.92%、43.06%、43.13%和42.75%。另有7个区的小区基本设施平均配置率低于平均值,分别是静安区(37.04%)、长宁区(36.67%)、奉贤区(34.12%)、杨浦区(30.17%)、黄浦区(27.80%)、虹口区(26.55%)、崇明区(25.00%)。总体来说,上海市小区基本设施平均配置率不高,且资源分布不均。
具体到不同种类小区基本设施在行政区之间的平均配置率,我们发现,三类小区基本设施在不同行政区之间的配置情况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一方面,如图3-1所示,三条折线的走势基本吻合,即三类小区基本设施在不同行政区的配置情况基本类似,一个行政区的三类小区基本设施平均配置率往往同时高或同时低。另一方面,三类小区基本设施在同一行政区的配置情况又有很大差异,具体来看,体育娱乐设施在宝山区的平均配置率最高,公共休息设施平均配置率最高的行政区是浦东新区,安全保障设施平均配置率最高的是嘉定区。
图3-1 不同行政区的各类小区基本设施平均配置率
为了进一步具体比较不同行政区之间小区基本设施的配置差异,反映各行政区的小区基本资源分配情况,图3-2比较了上海市中心城区、近郊、远郊在小区基本设施上的平均配置率差异。数据显示,近郊的小区基本设施平均配置率要远高于中心城区和远郊,近郊的公共休息设施的平均配置率高达76.69%,而安全保障设施和体育娱乐设施的平均配置率也达到了57.45%和39.66%,远高于中心城区和远郊的情况。中心城区和远郊的小区基本设施配置情况比较接近,中心城区的公共休息设施的平均配置率略高于远郊,而远郊的安全保障设施和体育娱乐设施的配置情况略优于中心城区。
图3-2 不同行政区的各类小区基本设施平均配置率
在街区公共设施的对比中处于劣势的近郊,却在小区基本设施比较中异军突起,这可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上海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区的商业圈不断扩张,居住区逐渐向郊区转移,近郊已经成为上海市主要的居住区。近年来,上海近郊有更多的新小区被开发,也出现了一大批高档小区,开发时间晚,小区配套设施新且全。另一方面,对于中心城区来说,该区域内的小区开发时间早,多为老旧小区,小区的配套设施少且过时;而对于远郊来说,小区居住人群消费水平较低,对小区基本设施配置的要求也较低,小区档次往往低于近郊。综合以上因素,近郊的小区基本设施的建设是最为完备的。
根据上述的推测分析,一个小区的基本设施的配置情况往往跟小区的住房类型有关,高档的、新的小区公共资源往往比低档的、旧的小区要丰富。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小区基本设施的配置分布特点,我们从小区住房类型的角度来分析各类小区基本设施的配置情况。
结合上海市的小区住房特点,我们将上海的小区住房类型分为里弄房/老工/公房(里弄房、老工/公房、不含电梯的多层楼房)、商品房(有电梯的多层商品房、7~18层的小高层商品房、18层以上的高层商品房)、别墅以及其他住房。对于一个小区包含多种住房类型的情况,我们将一个小区中占比最大的住房类型定义为该小区的住房类型。
通过对不同住房类型小区基本设施平均配置率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商品房的小区基本设施配置是最完善的,体育娱乐设施(40.94%)、公共休息设施(68.59%)、安全保障设施(55.73%)的平均配置率都要明显高于其他几类住房类型。里弄房/老工/公房是一些开发时间早的老旧住房,本身设施就比较少而旧,加之随着时间推移,小区硬件设施往往跟不上新开发小区的步伐。而别墅往往开发在较为偏僻的郊区地段,且居住人口没有商品房密集,加之住户的私人空间比较大,对小区基本设施的需求并不十分强烈。
此外,对比里弄房/老工/公房和别墅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两者在三类小区基本设施的平均配置率上比较接近,但各类基本设施的平均配置率也存在很大差异。里弄房/老工/公房的体育娱乐设施、公共休息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的平均配置率差异很大,其中公共休息设施的平均配置率是最高的,占比达58.24%,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公共休息设施在三类基本设施中建设成本最低,因此一些老旧住房小区也有所配置。相比而言,别墅的三类基本设施的平均配置率较为相近,均在40%~50%左右。但其不同设施的平均配置率也凸显了别墅的独有特点。一方面,不同于商品房和里弄房/老工/公房,别墅的安全保障设施平均配置率为52.05%,比另外两类基本设施都要高,这可能是因为别墅多为经济基础好的人群居住,他们对安全保障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需求,比其他基本设施更为强烈。另一方面,别墅的公共休息设施的平均配置率明显低于商品房和里弄房/老工/公房,仅有50.88%。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别墅提供给住户的私人空间比其他住房类型能够更好地满足住户需求,且别墅独门独院,这都会削弱居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由于其他住房的住房样本量少而类型复杂,这里不做具体的讨论分析。
(二)垃圾分类设施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个体或自觉或无奈,都在用各自的坚持,诠释着新风尚,延续着新文明。在这场热火朝天的垃圾分类全城动员中,有人把精细化的垃圾分类看作一个城市成熟的标志,也有人为了垃圾分类的条条框框而头疼不已;穿着马甲的社区老年志愿者们兴味盎然,踩点赶去投放垃圾的上班族却叫苦连天;基层组织从宣传到落实各项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每个家庭从老人到孩童各种垃圾扔得小心翼翼。上到各级政府层层下达的政策与指示,下到自媒体铺天盖地的科普与调侃,“垃圾分类”当之无愧是2019年上海第一热度关键词。
其实,上海市为推行垃圾分类提前预热了近一年的时间,自2018年下半年起,已陆续有小区配置了垃圾分类箱,方便居民尽快习惯并执行垃圾分类标准。项目组于2018年11月份观察了样本所在小区的垃圾分类箱的配置情况,以及垃圾厢房的整洁程度。下面将对上海市垃圾分类设施的情况做具体分析。
从区域来看,不同区域在垃圾分类箱的配置方面差异不大,整体水平比较高。在实地观察中,约3/4的小区都配有垃圾分类箱。具体来看,垃圾分类箱摆放率最高的是远郊,有75.90%的小区配置有垃圾分类箱;其次是中心城区,垃圾分类箱摆放率为74.83%;配置率最低的是近郊,有73.31%的小区配置有垃圾分类箱。一项政策的推行往往从区域中心向四周扩散,因此中心城区的垃圾分类箱的摆放率要高于近郊。而远郊的垃圾分类箱摆放率最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远郊是农村与城镇混合的区域,且农村占据了很大比例,远郊的小区所在地往往也是该区域的中心,因此垃圾分类率先在远郊城镇里的小区得到推行。近郊由于是上海的主要居住区,住宅小区数量多,政策推行难度较大,相较于中心城区和远郊来说略显缓慢。
从整体来看,各个区域的垃圾厢房整洁程度都偏低,但呈现了从中心城区到远郊整洁度越来越高的显著规律。根据项目组观察员的实地观察与评估打分,远郊的垃圾厢房整洁程度最高,为2.43分(满分为4分);中心城区的垃圾厢房整洁程度最低,为2.32分;中心城区垃圾厢房的整洁程度为2.41分。如上述分析所说,中心城区多为老旧小区,而越靠近远郊,小区往往越新。近郊多为商品房小区,物业管理更为到位,能够较好地维持垃圾厢房的整洁程度。而远郊的小区多为近年来新开发的村改居小区,建成时间短,易于卫生维护。
从小区住房类型来看,垃圾分类箱摆放率最高的是商品房,达到了75.94%;其次是其他住房,垃圾分类箱摆放率为75.00%。此外,里弄房/老工/公房的垃圾分类箱摆放率也比较高,为74.55%。摆放率最低的小区住房类型是别墅,仅为66.67%,比其他住房类型低近10个百分点。首先,商品房与里弄房/老工/公房的垃圾分类箱摆放率差别不大,两者都主要分布在近郊和中心城区。其次,前者相较于后者来说,管理更加规范,对于各种政策的执行力更强。最后,别墅相对于其他住房类型来说,更多地分布于郊区,政策推行较晚,垃圾分类箱摆放率也更低。
排除无法归类的其他住房类型小区,里弄房/老工/公房、商品房以及别墅的垃圾分类箱整洁程度整体差异不大。商品房可能由于更规范的物业管理,得分比其他两类住房类型稍高,为2.41分。而里弄房/老工/公房和别墅的垃圾分类箱整洁程度持平,为2.34分。
(三)无障碍设施
随着快速的城市化、急剧的老龄化,国家近年来十分重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2012年8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正式实施。在上海,一些中心城区社区的老年人比例非常高。在本次SUNS中,我们通过走访调查小区无障碍设施配置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小区楼道口台阶及台阶扶手的配置情况、楼道口坡道及坡道扶手的配置情况。
从整体配置情况来看,首先,上海市小区的台阶使用率要高于坡道,上海市没有台阶的小区仅为24.77%,而楼道口没有坡道的小区有51.62%。其次,楼道口有带扶手的台阶的小区与楼道口有带扶手的坡道的小区所占比例差异不大,均为40%以上。最后,还有31.31%的小区仅有无扶手的台阶,7.58%的小区仅有无扶手的坡道,这说明坡道扶手的配置率要高于台阶。
从区域来看,近郊小区楼道口台阶的配置率是最高的,仅18.33%的近郊小区楼道口没有台阶。但中心城区小区楼道口有扶手的台阶配置率是最高的,50.20%的中心城区小区楼道口配置了有扶手的台阶。远郊小区楼道口配置有扶手的台阶的小区比例仅为22.49%,但远郊小区楼道口无台阶的比例比另外两个区域都高,达到了36.14%。对于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而言,楼道口没有台阶反而会更加便利,但远郊还有41.37%的小区楼道口有台阶却无扶手,这个比例也比另外两个区域都高,对于这部分无扶手的台阶还需要加强无障碍建设。
不同区域小区楼道口的坡道以及扶手配置差异也很显著。数据显示,约有过半的小区是没有坡道的,其中远郊小区的问题最为突出,有64.26%的小区没有坡道,且还有11.24%的远郊小区仅有坡道却没有扶手。中心城区的楼道口坡道配置率比远郊好,有一半的中心城区小区楼道口配置了坡道,且仅有5.71%的小区只有坡道却没有扶手。相比较而言,近郊的小区楼道口无论是坡道配置率还是扶手配置率都是最高的,仅43.09%的近郊小区楼道口没有坡道,这也基本符合前文对于近郊小区设施最全、最新、最优的推断。
图3-3 不同住房类型楼道口台阶及扶手的配置率
通过对比不同住房类型的小区楼道口的台阶以及扶手配置情况,我们发现不同住房类型之间差异比较显著,商品房是在楼道口配置带扶手的台阶最多的住房类型。在我们调查的小区中,有55.00%的商品房的楼道口配置了带扶手的台阶;里弄房/老工/公房由于建设早、设施陈旧,仅有41.14%配置了带扶手的台阶;别墅由于独门独户,一般不会统一规划门前的设施,所以仅有26.32%的别墅配置有带扶手的台阶。
相较于楼道口的台阶以及扶手配置情况,楼道口的坡道以及扶手配置情况更能反映一个小区的无障碍设施的配置水平。通过图3-4我们可以发现,商品房仍是配置带扶手的坡道最多的住房类型,且与其他住房类型拉开了较大的差距。有76.25%的商品房设有有扶手的坡道,另仅有3.44%的商品房仅有坡道而无扶手,结合商品房开发时间比较晚的特征,我们可以推断楼道口的带扶手坡道逐渐成为上海建设小区的标配。里弄房/老工/公房尚有60.76%的楼道口没有坡道,且还有8.97%的楼道口有坡道却没有扶手,考虑到里弄房/老工/公房多为老年人居住,楼道口无障碍设施的匮缺可能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68.42%的别墅没有配置坡道,这主要与别墅独特的建筑类型有关。
图3-4 不同住房类型楼道口坡道及扶手的配置率